登陆注册
6490400000006

第6章 意象可以调心

第一节 意象连着情绪

心理能量本身是我们难以触及的,我们能触及的是言语、意象、行为等。所以我们做心理治疗,只能从言语、意象、行为等入手。意象对话技术就选择从意象入手,通过调节和改变意象来改变人的心理和性格。

意象不仅仅是反映人的心理能量的状态,意象本身就是心理能量的载体,本身就携带着心理能量。一个心理的冲突或者一个情结,以一个意象的形式出现时,这个情结的能量就附着在这个意象上。当它转换为另一个意象时,这个情结的能量就会附着在新的意象上。

因此,我们要调节和改变意象,就可以调节这个意象上附着的能量。

意象对话技术就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的心理,改变心理状态的技术。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喜欢用例子来说话,因为例子是鲜活的、例子是有生命的,而理论则枯燥得多。在做意象对话活动时,我总是先让来访者做一个想象。抑郁的来访者所想象的环境,经常是有很多的灰尘。实际上,灰尘就象征着消沉的情绪。用意象对话技术做心理咨询和治疗时,我们可以让来访者想象擦洗掉这些灰尘。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本以为想象是由自己控制的,在想象中应该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事实上你会发现在想象中也不是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他们要想象擦干部一张桌子也不容易。往往是刚擦完了,想象中的桌子又脏了。于是,我就让他们反复想象擦桌子。在很多次重复的想象后,想象中的桌子才可以擦干净。一旦在想象中擦干净了,来访者会感到自己的情绪也愉快多了。在想象中擦掉了桌子上的灰尘,这灰尘所代表的抑郁情绪也就消失了。

实际上,有很多研究表明,意象可以引起和调节情绪。[10.11]试举一例,萨拉用实验证明了意象能调节情绪,并且证明一个人的意象能力会影响认定体验情绪的能力。他用视觉意象鲜明性问卷(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测量,选择了32个低意象能力者、30个高意象能力者。结果发现,意象能力强的人在对词做联想时,情绪反应会更大。[12]

为什么调节意象会影响情绪?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研究,比如心理学家朗格,提出的情绪意象的生理-信息理论。[13]他认为,意象、对情境的认知、情绪、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是预置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意象和情绪、认知等之间本来就有关系。当你看到一条蛇,有了一个蛇的意象,而且你知道现在是在树林里而不是在动物园(认知),就会恐惧(情绪)、心跳加快(生理反应)和逃跑(行为)。当我们想象到蛇的时候,恐惧也就自然跟着来了,除非是我们知道这蛇在动物园中,不能伤害我们。

另一个心理学家伯纳德提出,情绪本身就是由意象、相应感受、特别主题三者构成的意识经验。因此,情绪与意象的联系是直接的、必然的。[14]例如、恐惧的情绪是由“某个可怕的生物接近,自己无能为力”的意象,“被伤害”的主题和我们称之为“恐惧”的一种感受构成的。假如意象改变为“这个生物不可怕”,恐惧自然也就消失了。

这里应说明,“某个可怕的生物接近,自己无能为力”这句话只是对意象的粗略的描述,实际上,意象中不包含这句话,它只是像一幅心理图画但又不完全是心理图画的心理内容、“可怕的”等词是对意象内容的命名,命名就意味着分析和归类,这已经不是直接的情绪经验了。严格地说,只有绘画等方式才能准确地传达意象。但是,由于绘画的操作困难,我们也可以用描述一幅画一样的形象的语言表达意象。

伯纳德的这一研究揭示了意象在情绪经验中的重要地位。在情绪的各要素中,感受这一要素是一种主观的事物,感受本身是不可能被传达给另一个人的;主题是最容易表达的,用语言就可以表达,但是它不太丰富,不能传达情绪经验中细致的成分。只有意象,可以把情绪经验最好地传达给另一个人。比如我现在很忧伤,我没有办法让别人直接感受我的忧伤,如果我告诉别人,我的情绪主题是“伤心”,别人知道我伤心,但是也就是知道而已,他能知道我是怎样的伤心吗?能体会我的心情吗?我如果用意象就不一样了,我可以告诉他,我的心就像一个淫雨霏霏的园林,园中没有美丽的花草,有的只是荒草妻妻,残破的房子,断了的石碑……别人也就可以多少体会到了我的心情。意象是情绪经验丰富性的载体,如果传达了意象,就把情绪的全部内容、全部微妙的细致成分传达出来了。意象中包含着主题。意象又可以最有效地唤起另一个人相应的感受。

文学家是很懂得这个道理的,他们要表达一个情绪,常常是借助于形象:要表达忧愁,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表达快乐,说“漫卷诗书喜欲狂”;要表达宁静,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江水滔滔不尽是一个意象,漫卷诗书是一个意象,而且采菊和南山也是意象。

文学家用形象或意象可以唤起和改变我们的情绪,心理学家也一样。要消除恶劣的情绪,可以从意象入手。

第二节“下对下”的心理咨询

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层面,行为是最外的层面;人的逻辑思维在表层,人的原始认知在深层。

人的心理的各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改变任何一个层面都可以改变整个人。

行为主义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通过改变人的行为,继而改变人。

认知治疗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继而改变人。

精神分析是把原发的过程变成继发过程,把深层的情结提到表层来解决。精神分析会把意象——特别是梦——翻译为日常思维的言语,然后解决。

简单地说,精神分析是一种“上对下”的心理治疗。治疗者是理性的,是在人格的表层进行思考的,但是他要求来访者说梦,梦是在深层的心理活动;他还让来访者放松地做自由联想,在放松的状态下,来访者的联想也会暴露出深层的潜意识;他也通过观察来访者的症状性的行为,探察来访者潜意识中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治疗者是位于上层的,而来访者则“退行”到了潜意识中,在心理的深层中,在下面。治疗者和来访者仿佛一起去盗墓的两个人。来访者是工人,要下到潜意识的墓道中,而治疗者则仿佛老手,他不下去,只是在洞口做指挥。来访者把墓中找到的东西——杂乱的、沾满泥土的东西——放到一个桶中,治疗者用分析的方法做绳子把这些东西带到意识中,带到人格的表层,然后把这些清理好的东西给来访者看,让他知道在自己的潜意识中,都有些什么东西。

意象对话技术和这些都不一样。我记得一次我和同行讲意象对话技术时,一个同行说,“这是‘地下’工作”。的确是这样,我自己也把意象对话技术说成是一种“下对下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因为在意象对话中,来访者和治疗者都同样使用原始认知、使用意象,来访者的深层人格可以直接和咨询师的深层人格交流。治疗者和来访者仿佛潜水教练和潜水者,两个人要一起潜入心灵的深处,同样使用意象的语言。治疗者往往不解释这些意象的意义,也就是说,治疗者可以不用总把来访者心理深层的内容带到表层,而可以直接在深层处理这些内容。

下对下可以做心理调节,有一个前提:在意识不理解意象的意义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用象征性意象传达的信息和情绪有潜意识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解释某一个梦或想象中的意象,这时也许我们的意识不知道这个意象是什么意思,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的深层人格却“知道”对方的潜意识是要说些什么。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我给完全不懂得释梦的人讲一些梦,然后让他们猜测这些梦的意义,当然,他们的猜测多数都很不准确。但是,我要求他们想象这个梦,试图体会梦反映的情绪时,他们对情绪的判断却都基本准确。所以,我认为他们的意识虽然不知道梦的意义,而潜意识中他们可理解梦。

正如我们读诗歌或小说,即使我们不知道作者的意图,我们也一样会被感动。因为我们的潜意识理解了它。

因此,利用象征性意象,治疗者直接对患者的潜意识层次施加影响,而不必要求患者意识中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萦绕在心中的画面

偶然的一个意象,会影响一时的情绪。

那么,一个人长时间的心境,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一个人的几乎不变的性格,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在我看来,都是意象。只不过,这不是一时的意象,而是在一个人心中,久久盘桓不去的意象。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意象,比如鲁迅的心中有一个长久存在的“战士”的意象,所以他的行为总是像一个战士。

前面从心理能量分析的角度,我们说心理障碍是由于心理能量的压抑或沉溺,由于有情结。换一个角度,在心理的深层,心理障碍或者说心理能量的固结体现为意象。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心理障碍就是意象的异常。

一、人是艺术家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用一句著名的话“人是科学家”概括他的人格建构理论,科学家在其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发展学说,预测事件,力求弄懂世界。凯利认为所有的人也一样,人们提出自己的概念,提出对世界的看法,然后在生活中检验自己的看法,力求知道世界和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的论点:“人更是艺术家。”像艺术家一样,人在自己头脑中不停地描画世界。人不仅有自己的理论,更有自己对世界对人的意象。

所有的人不是仅像科学家一样想弄懂世界,不会满足于有一个对世界的客观的冷静的了解,他们还想把握世界给自己的感受。画家画画不是为了制造一幅照片,而是为了同时把一些含糊不清的感受把握住。生活中我们使用象征意象,像艺术家一样,把经验转化为头脑中的意象,同时也固定了一种感受,一种情绪的色调。

人不是天生就是科学家的。为了冷静、客观地观察,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没有人能自发地成为科学家。但是人成为艺术家却自然得多,儿童未经任何训练也可以画出令画家惊叹不已的画。在科学家的训练中,要教给人本来不会的东西;而在艺术家的训练中,除了教一些具体技巧外,主要是帮助人清除后天的东西,让他恢复“天真的眼睛”,因为人本来就是艺术家。由此可见,人更多地使用象征意象。

我们不能否认,有时所有人都像科学家。但是,对待情绪的经验,我们更像艺术家,带着感受、情绪认识世界,使用可以把握情绪的认知符号——象征意象。用象征意象的认识是一种情绪化的认识。

二、意象的“代表性”

正如在逻辑思维中使用语言和概念做符号,在原始认知中的符号是意象。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意象“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15],而是反映事物内在的性质的。一个意象类似逻辑思维中的概念,人们用它理解事物。

鲁道夫·阿恩海姆举例说,当我们要求被试者说出他头脑中律师的形象时,被试者回答说:“我看到的唯一东西就是胳膊上挎着一个公文包的形象。”[16]这一意象就是此被试者心中律师的原型。这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律师的形象,而是这个人在见过很多律师后,综合这些律师的特点,找到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一个概括的意象。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意象的概括水平也是不同的。有的是概括水平低的、局限性的、特殊的意象,如杯子的意象、律师的意象;有的是概括水平高的普遍的意象,如“纯洁”的意象、“美国式的生活”的意象。最概括的意象是关于世界的意象,关于人生的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元意象。由于绝大多数具体的事物、情景都和人对生活的基本感受、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基本看法等有关,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元意象都会出现,它们作为背景出现在较具体的意象中,或与具体意象混合。由于和具体意象的混合,我们很少看到它们本身,但是我们可以识别出变形后的它们。

如果意象类似图画,元意象就类似于体现某个画家的画的基调或风格的代表作。例如,拉菲尔画了许多画,内容各自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甜蜜、温柔、美丽的女性形象,她在许多画中以种种人的身份出现。拉菲尔画的圣母像中,这一形象表达得最准确,故这幅画是代表作。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类存在另一种“原型”,它也是以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原型是先天的形式,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形式”(荣格,1997)。根据他的理论,有些事物、有些情景,是历代的人都有经历的。比如,每一代的人都会见到太阳,每一代的人也都会见到母亲,太阳永远是光明的,是人生命的源泉;母亲也都有相似的品质。一代代的重复后,在人的心中,就会留下一个“太阳”的原型,一个“母亲”的原型,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会以一个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所谓原始意象。比如,母亲的原型会表现为我们心中的“母神”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有无穷的力量,她像大地一样,滋养和爱护她的儿女。

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和我所说的“元意象”是不同的,元意象主要是后天的,而原始意象主要是先天的。不过,这些意象都在我们的心中,它们轮番出现,给我们带来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第四节 失乐园——心理障碍的形成

从意象角度看心理障碍,基本是这样的过程:心理障碍是消极的意象引起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异常。

心理障碍的产生过程是:1)在早期创伤性经验影响下产生消极的意象。2)消极的意象得到相似的消极意象反复加强,或被强烈消极情绪加强,被固定强化并概括,成为一个具普遍性的意象,甚至消极的元意象。3)此元意象概括水平高、影响大,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即产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维持的原因是: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低,无法根据外界情况修改消极的元意象。患者会把自己根据消极的元意象对外界的想象当成真实情况。

也就是现实检测的能力低。

我们都知道重性的精神病现实检测能力极低[17],但是实际上,神经症等轻度的心理问题,也有现实检测能力低的问题。

由于意象和语言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用语言改造意象有一定的困难。

这样说很抽象,下面我做一点具体解释。让我们看看本来心理很健康的幼儿,是怎样逐渐失去了他的乐园,而进入悲惨的心理障碍的沼泽地。

一、创伤和消极意象

我姑且假设有几个幼儿,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亚当、夏娃、张三、赵四、王五。

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第一步,是在早期创伤性经验影响下产生了消极的意象。

这里所说的创伤性经验指一切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经验。它大多来源于他人,极少来源于自然灾害。

社会的因素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一点是各种心理学派都同意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本我与社会道德的冲突是心理疾病的原因。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指出父母对儿童的有条件的关心即“价值条件”是发生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些都是正确的。从来源上说,社会上的一些不利个人心理的因素是通过家庭影响到个人的。家庭中的一些不良的影响是更直接的原因。我们的观点与所有这些都不冲突。但是在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上对产生心理障碍原因的探讨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我们只研究心理层面的机制,只关心创伤性经验如何引起心理障碍,不关心创伤性经验是由何而来。

创伤性经验可以是一次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是反复出现的一类创伤性事件。

亚当遇到的创伤性事件是被虐待。

亚当的母亲是一个未婚妈妈,他的妈妈酗酒而且从事性工作。她没有精力照顾亚当,亚当总是自己在空屋子里,在恐惧中等着妈妈回家。假如妈妈回来的时候心情好,她会给亚当带好吃的而且陪他玩,但是假如妈妈喝醉了而且心情不好,她就会拿亚当出气——这样的时候居多。

夏娃的生活本来好得多,她的父母感情很好,母亲尤其喜欢她。但是,她3岁的时候,母亲因车祸死去。

张三并没有遇到这些特别严重的事情,他的家庭可以说是一般的家庭,父母都是本分的老百姓。他没有遇到过很大的创伤性事件,不过生活中总有一些小的创伤。比如,街坊中有一个小地痞,经常和他父母打架,他的父母老实,经常受小地痞的气。为此,父亲经常会生闷气,母亲就会抱怨父亲,而小张山在这个时候就感到很胆怯和郁闷。

反复出现的事件也许并不强烈,但是由于次数多,其影响也很大。

赵四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创伤,遇到的不过是每天的小问题。如母亲对她的忽视,也许只体现在没有及时发现她饥饿了,但是重复就会产生严重影响。还有,在成年人看来是小事,对儿童也可以成为创伤性事件。例如,有一天她母亲杀了她养的小鸡,她的感觉中,妈妈杀的是她的一个小伙伴。

甚至一些表面上不是创伤性的经验实际上却是创伤性的。例如,王五的父母对他很溺爱,一切听他的。实际上这也是创伤性的经验。因为,这使得王五产生一种感受——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如果我们用语言表达的话,是不安全感:“如果他们连我耍赖都没有办法对付,他们是无能的,不能保护我。”在心理治疗中,回忆童年时,王五也的确这样说。

由于心理障碍产生的第一步往往发生在生命早期,那时形象思维占据着比逻辑思维更主要的位置,所以创伤性经验引起的是当时的主要符号系统—意象的异常。而且正如我们前边所说,人对待情绪的经验,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而是用有情绪的符号——意象去把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当儿童面临无意识的冲突时,如性兴趣、防止忧虑和恐怖、防止被攻击、防止与攻击者在一起、因害怕冒险或争夺而畏缩,他就会“需要一个更直接的象征作用”。皮亚杰是在分析象征游戏时这样说的,象征游戏是意象活动的表现之一,但是这也适合其他意象的活动。[18]

当创伤性经验引起一种消极的感受时,当时的知觉被加工为意象。这个意象可以是当时情景的表象,也可以是一种象征性意象。意象成为情绪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储存在记忆里。

在同一天,亚当记忆中的消极意象是:“妈妈喝得醉醺醺的,骂我打我”;夏娃的是:“看到妈妈一动不动躺在白床单上,不理我”;张山的是:“爸爸在抽烟不说话,妈妈在抱怨爸爸,自己躲在墙角,心里很害怕也很闷”;赵四的是:“小鸡被杀了,自己在哭,妈妈笑着说,‘哭什么,这不过是只鸡’”;而王五的是:“自己哭闹后,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了一辆很大的模型汽车。他们愁眉苦脸地在一边站着,而奇怪的是自己并不高兴。”

这些消极意象都带着相应的情绪,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

二、乌云渐渐布满——消极元意象

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类似的意象反复出现,就会加强成为一种模式。

消极的意象得到相似的消极意象,反复加强,或被强烈消极情绪加强,被固定强化,成为消极的元意象。在消极元意象基础上有心理障碍。

亚当反复受到妈妈的虐待,“妈妈喝醉了,骂我打我”的意象就固定强化了,一想到妈妈,就是一个“喝醉了在打人”的形象,同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又恐惧、又不得不依赖她的复杂的情绪。

夏娃则因为被母亲死的强烈情绪刺激,形成了一个元意象:“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小女孩,无依无靠。”她和我们中国的林黛玉是一样的。

……

王五经常发现父母对自己无能为力,最后形成了一个元意象:“我是一个小主人,而父母是一对伺候在我床边的老仆人。”虽然这个情景没有出现过,但是王五总觉得好像见到过这个情景。他很烦,“我找茬把杯子摔在老男仆身上,他就老老实实地收拾打扫。”

消极元意象是象征性的,因为即使它是包含创伤性事件的具体情景,这一情景也有了象征意义。比如赵四记忆中有一件事是“被父母遗失”,这是“父母忽视我”的象征。而她记忆中的“小鸡被杀”事件也有了新的象征意义,这象征着“母亲不理解我的感受”。

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就会形成概括水平越来越高的元意象。消极的元意象反映了对世界对他人对人际关系的消极的基本认识。当形成消极的元意象后,由于其影响大,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即产生心理障碍。

长大后,亚当偏偏选择了一个脾气像他母亲的女人同居,他对那个女人很好,但是那个女人总伤害他,于是他有了抑郁症。夏娃总的来说还好,但是在结婚后产生了怪心理病,她总担心丈夫会出车祸,丈夫如果回家比她晚十分钟,她就紧张得不得了。除了上班,她不让丈夫出门,她说何必冒出车祸的风险到外面去。在她的心中,有一个“突然失去亲人”的消极元意象。

张三、赵四、王五也有心理问题。

元意象可以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消极元意象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歪曲的。认知行为模型认为不是事件,而是人对事件的观念引起情绪和行为。意象模型认为不是外在事件,而是人通过元意象的过滤而看到的事件引起情绪和行为。有消极元意象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歪曲的、消极的,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有问题的。因此,他们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适当行为。这里说的“不适当行为”,是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而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不适当。例如,一个人的消极元意象是“世界是战场”,他就会在任何人身上看到敌意,就会把任何人看做敌人。对他来说,他的恐惧逃避行为是“合理的”。赵四的元意象中,“没有人理解我、关注我的感受”,所以她不交任何朋友,她觉得这也是合理的。

消极元意象引起心理障碍,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的区别源于不同的消极元意象。上面例子中的5个人,元意象不同,心理障碍也不同。亚当受虐,夏娃焦虑,张三因为胆怯产生了社交恐惧症,赵四自闭而且忧郁,王五则有暴力行为。我们可以找出每种心理障碍特有的消极元意象。每种消极元意象决定了对世界、人生的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决定了某个人的情绪基调和基本行为模式。

例如,“战场上的无人注意的伤兵”这一消极元意象,反映了“世界是危险的,我是无力的,我不被别人关心”等认识,但不是可以说出来的认识而是感性认识。此消极元意象还决定了一种恐惧、哀伤、愤懑混合的情绪基调,一种无所作为、逃避的、有时用言语攻击别人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新的经验时,消极元意象会使人们对新经验的认知带有歪曲。

三、以偏概全的倾向

从一个消极的意象,到形成一个泛化的消极的意象的原型,这个过程是一个泛化的过程。

婚姻失败的女子说:“男人太靠不住,好色,没有责任感。”

实际上,她不过是遇到了一个“靠不住,好色,没有责任感”的丈夫,对其他男性,她并无知识。这就是泛化。她的泛化带来了一个偏差,她把在某一个男人那里发现的真实推广到其他男人,而其他男人未必是这样的人。

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大偏差出现较少,大多是有小的偏差。但是积小成大,渐渐地越来越失真,能量也渐渐转化或转向,就形成了心理障碍。

有时偏差和语言表述有关系,因为语言本身就有泛化性。比如,我们说男人如何如何的时候,所取的经验永远是来自部分男人,但是这个结论是推至所有男人的。

受语言的影响,或者不受语言影响,受“相似者相互感应”规律影响,意象也就泛化了,由一个具体的事物的意象扩大为一个原型性的意象。

这都造成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

泛化是有益处的,益处是拓展经验,举一反三。从一个男性那里得到了教训,在其他男性那里就会有所提防,免得重蹈覆辙。

但是也会带来错误的可能:如果另一个男人刚好不是那样的人呢?

心理问题就出现于在泛化的错误出现后,不能纠正。

第五节 拂了一身还满——心理障碍的维持

一、把幻想当做现实

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低下。他们无法根据外界情况修改消极元意象。他们会把自己根据消极元意象对外界的想象当成真实情况。这就是他们心理障碍维持的原因。

想象是借助意象来推测未来的过程。他们过去的生活中有不幸有创伤,形成了消极的意象,他们的想象也就比较灰暗,他们对未来的推测也比较暗淡。

但是真实经验很可能和他们想象中看到的不一样,如果他们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健全,他们就可以发现,实际的事件和自己想象的有差别,从而修改自己的消极元意象。

比如,有一个小时候被专制暴虐的父亲吓坏了的孩子,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是不可战胜的恶魔。对一个5岁的儿童来说,这样的父亲的确可怕。但是,现在的他已经20多岁了,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家庭,实际上现在的他完全不需要再怕父亲了。如果他有能力看看现实,就会知道父亲已经不可怕了。

但是,如果他不能很好地区分现实和想象,他就觉察不到,或至少不能清楚地觉察到,事实不同于自己的想象。他会把想象当成现实。这个孩子的想象中,如果违抗父亲,父亲可能会打死自己。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真的是完全无能,世界上真的没有谁会帮助自己,世界一片灰暗。因为在区分能力差的他们看来,意象是如此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是如此真真切切,他们不能想象世界会有另一种面目。

因此,他们不会想到修改消极元意象。

即使在意识中,他们知道现实是什么样子,但在他们潜意识中的意象,却还是一些可怕或令人悲哀的想象。林黛玉的想象是:“在大观园中大家都轻视我,连奴仆中的老婆子都轻视我,这里住不得了。”她还想象:“薛宝钗虽然表面很好,实际上未必那么好,她心里也许藏奸。”她想象自己“孤独无依,体弱多病,如同将落的鲜花”。假如有能力区分想象和现实,就会发现现实不完全和她的想象一样。大观园中虽然有钩心斗角,但是她的那些姐妹和宝玉毕竟介入较少,而且也并没有谁专和她斗。没有谁轻视她,一开始贾母还是挺怜惜她的,老婆子更不敢轻视她,姐妹们对她的聪明可爱处也都很欣赏,就连薛宝钗也是一样。就算薛宝钗有点嫉妒她,但是,朋友间有些嫉妒也很正常,还远远没有到“恶性嫉妒”程度。只有她体弱多病是现实,但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她看清楚了现实,本不需要那么抑郁。

区分想象与现实的能力,人与人为什么会有不同?这有几种可能:

有可能是先天素质性原因。

有可能是他们长期自我关注,和外界联系少,很少在生活中实际进行区分。我觉得林黛玉的原因就是自我关注太多了。

有可能是消极的想象会削弱这种能力,还有可能就是情绪太强烈的时候就减弱了这个能力。比如,我们在心情非常烦躁的时候,很容易看不清楚周围的情况。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听信谗言,怀疑妻子有外遇。他不断地想象妻子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情景,越想越愤怒,于是判断力丧失了。他看不到现实是妻子对他很好很忠诚。

我相信作为一个很优秀的人,奥塞罗平时是有判断力的,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没有了呢?因为消极的想象被激起了,消极的情绪太强烈了。

更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害怕现实而宁愿把想象当做现实。比如,一个依赖性非常强的妻子,隐隐约约感觉丈夫有外遇,但是害怕这个现实,她离开丈夫就难以生活,又不能接受丈夫有外遇。于是,她宁愿想象丈夫没有外遇。

具有消极元意象和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这两点加起来就足以造成心理障碍。

如果只具有消极元意象而不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心理障碍将不会维持而将自愈。

如果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但是不具有消极元意象,也不会成为心理障碍。这些人想象中的世界很美好,看事情很乐观,所以心理状态很好。

所有心理障碍患者都有消极的元意象。

所有心理障碍患者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都低。正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此能力低。他们是好幻想的人,心理学家把这些人叫做“弱自我界限”的人,他们很适合做艺术家,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梦、幻想等很有感受力。对他们来说,这些和外界的现实没有多大区别。他们不适合做政治家、商人和其他干很实际的事情的人,因为他们不实际、不现实。

今天我正在看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的书,他提出“精神交互作用”是维持神经症的原因。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说自己越注意自己的消极感受,这个感受就越明显,于是越要注意到消极感受,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神经症患者是把某种体验当做现实。他说:“梦这种东西就是某种观念、情感和痛苦的体验,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后,照原始状态立即当做现实来加以感受的。患者的发作也可以比作是这种做梦或幻觉。”

所以,意象对话技术也致力于帮助来访者学会区分想象和现实。

二、一说就是错——语言的局限性

意象和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语言是逻辑思维,意象是形象思维。想用逻辑思维中的语言改造意象是很困难的。

意象本身不包含语言。我们可以用语言描述意象,例如说抑郁症的元意象是“荒凉的”等等,但是“荒凉的”这个词不是意象中本来所有的。如果说意象像一幅画,描述它的语言只是画边上的说明文字。

我们可以对抑郁症患者说,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甚至可以让他也承认这一点,但是,这不能改变意象。改变说明文字不能使画的内容改变。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明知道某些情绪不合理却改不了。因为对类似一幅画的意象来说,无所谓是否合理,所谓合理是合乎逻辑、道理,而意象是与逻辑和道理无关的。如果一个人有不合理观念“我永远不可能成功”,我们可以证明这句话不合理,但是,如果他有一个灰暗的元意象,我们无法证明这意象不合理。意象不是命题,没有“真”、“伪”,所以我们无法证明一个意象“错误”。

潜意识中的心灵是用意象的,所以语言对它的影响很有限。一个自卑的人,不断对自己说:“我不要自卑,我要自信。”但是,这些话的用处很小。他还是自卑。一个人不断对自己说“我不要怕女人”,但是他还是怕。

一般人发现别人心理有问题,最常用劝告的方式,但是劝告很少能起作用,就是因为语言有局限性。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观点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思维。我们的意象模型认为,心理障碍的本质是消极的意象,合理的思维模式是由消极意象引起的,是消极意象的注解。患者的思维能力并不低,为什么会有那么不合理的思维呢?如果说是他们形成了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为什么在其他问题上患者的思维却可以完全正常甚至很聪明呢?我们的答案是:患者不合理的思维只是对内心的意象一个描述,这一描述是不合理的,却符合他内心中意象的实际状况,因此这是他“内心的现实”。只有改变元意象,不合理的思维才能根除。

比如,那个怕女人的男人,他的不合理思维是“女人很可怕”。但是,为什么他有这个思维呢?在我看来,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意象。有可能他想象中有“一个张大嘴吃男人的女妖”的意象。我们对他说:“女人有什么可怕?女人不可怕。”他自己可能也这样对自己说,但是,一旦接近女人,那个“女妖”的形象就浮现在他的心灵深处。这个时候,恐惧情绪自然就升起来了,说“女人不可怕”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在潜意识中,这个女妖的血盆大口明明是非常可怕的。除非我们改变意象,改变他心中的“一个张大嘴吃男人的女妖”形象,他才能够不再恐惧。

而意象对话技术,就是改变意象以及意象的原型的技术,它对心理障碍有治疗作用也是很自然的。

三、真有刻舟求剑人——执著

痛苦是因为执著。心理障碍的维持也是因为执著。

比如女孩子失恋,痛苦不堪,感到没有了这个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旁人也许会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是,这话对女孩子是没有用的,她的心在大叫说:“我只要这一棵草。”

为什么呢?因为女孩子说:“我爱的是他,而不是随便的什么芳草。”

在她遇到他之前,她是快乐地活着的,活得也有意义。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她只可以在他一个人身上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不可以在别人身上得到?

是因为执著。

我们把心理能量投射到一个人身上,当这个人离开了我们,我们不是马上可以把这心理能量转到别处的。这个“惯性”,就是执著。

执著是能量的不灵活。

为什么会有执著呢?是因为一个观念。

比如这个女孩子的观念就是:“我爱的是他,他可以满足我,让我快乐。”

她这样想是有理由的,是有她过去的经验作根据的,所以是难以被驳倒的。因为过去她在他这里得到过快乐,在别人那里没有得到同样的快乐,所以她不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因为在她的经验中,没有别的“芳草”使自己快乐的经验。

她的大脑可能知道你的话是对的,但是她的心不知道。心只知道自已经验过的事情。

但是我们是可以消除一些执著的,我们可以帮助她改变观念。

我们可以把“你爱他”,改为“你爱的是你和他在一起时的感受”,“你爱的是爱情”。这样的话没有改变能量的方向,只是把能量由终端回收了一些。然后,渐渐改为“你爱的是你自己的青春”。

当能量回到起点的时候,它就有可能转向了。既然爱的是青春,另一个人的爱情也可以焕发你的青春。

失恋是这样,其他时候也常常是这样。

我们说心理创伤引起了心理障碍,但是心理创伤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还会影响今天的生活?人在变,世界在变,为什么心理障碍患者的恐惧痛苦和悲哀却不变?是因为执著。

执著就是心理能量转向和转化的障碍,就是刻舟求剑,不知道变通。而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帮助他们变通。用意象对话,我们可以转变意象,也就转化了心理能量,也就是在消融执著。

第六节 改变了意象就改变了人

要改变意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意象既然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是虚幻的东西而不是实体,就应该可以随意改变。但是,你试一试就会发现事实远不是这样。

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做意象对话。起始的意象是进入一个山洞。他想象在山洞中拣到了一些玻璃和石头。

做完这次意象对话后,我说起意象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我们想象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归根结底是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的。假如你的心态很好,你想象中在洞里找到的东西就会很好。这个大学生有点不相信,说:“我要想象什么就可以想象什么,我现在就回到洞里,找一大堆钻石带出来。”

他想象了一下,大声说:“我想象出钻石了,我把它们拿起来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偷偷地小声告诉我:“我拿到了钻石,但是一出洞口,它们就变成了玻璃和石头。”

意象难以改变,元意象更难改变,之所以难改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带着大量的心理能量。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引导意象才可以释放这些能量,或者让能量流转变方向,必须了解能量流转向的规律。这样,我们才可以最终让元意象改变。

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时间。比如,一个人有一个抑郁悲哀的元意象。上面积攒着30年的悲哀,30年有大量的心理能量在这个意象上。我们要改变这个意象,就必须让这30年积聚的能量都释放出去,这需要很多的时间,至少,需要痛快地哭几十次。

改变意象治疗心理障碍的过程,也是一个正本清源的过程。前面我们说过,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有一个泛化。比如,一个女孩子失恋了。她说:“男人不是好东西。”这就是泛化。而心理治疗的过程,是让她注意,有些男人(比如她父亲或者某一个男老师)是一个好人。让她看清,她的怨恨是来源于对一个男人的,而不是对所有男人的。这就是正本清源。正本清源的过程,就是把泛滥出的能量归回它原来的地方。这样,意象就可以转变,她可以分出至少两个男性形象,一个不好,另一个好,以后还可以进一步,分化为10个男性形象,分别代表10种类型的男性——有很好的,有不好不坏的,有三七开的,有坏的……这样,她对男性的态度就不是一概否定了,她也就可以和不同男性建立不同的关系了。这,就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意义。

我们把一个人心中消极的元意象改变为积极的,他的人生也就成为积极的了。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改善来访者的现实检验能力,也就是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

这个能力提高了,来访者自然就发现,他们原来的消极世界观错了——世界虽然不像他们希望的那么完美,也绝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么坏。

附:

魔鬼是化了妆的天使

我有时会对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说:祝贺你有了心理障碍。对遇到了不顺利的人说:你遇到了一个好机会,千万不要白白放过。

这听起来仿佛是一种嘲笑,所以一般我不轻易说,但是在我自己心里,我真的感到要为心理障碍祝福。

心理障碍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人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心理障碍把人们过去不引入注意的小的弱点放大了,它迫使人们改变自己一再挣脱心理障碍的过程中,人的心灵经历了锤炼,所以在心理障碍解决后,一个人不是仅仅会“像过去一样健康”,而是比过去还要健康。

破房子遇到了雨天,是房子的心理障碍,但是正是它让人们知道了房子哪里漏水,如果堵住了漏洞,那么雨过天晴,这座房子会更加“健康”。

当然,很少有人知道怎样面对心理障碍和挫折,也很少有人能够利用心理障碍或者挫折出现而发现自己,发展自己——除非他经历了一次成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有过这样的一个例子。

一个女孩,从小生活很顺利,自己也很优秀,长大后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然后又保送上了研究生。往往才女不美丽,可是这个女孩子却是才貌双全的美才女。往往美女嫁得不一定好,但是她的丈夫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她的生活似乎是由鲜花塑造的,她的笑容似乎永远灿烂,她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

可是后来变了,“快乐的乐章演奏完了,低沉的音调中,‘魔鬼’来了。”她说。

丈夫心脏病突发而死,据说,是因为企业中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多个项目失败,负债累累。在他去世前的晚上,他一切照常。半夜,她隐隐约约听到他叫她,但是她困了,懒得理他。第二天早晨,她醒来,他已经没有呼吸了。一瞬间她非常恐惧。

她从此失眠,并且没有一天不失眠。直到她来做心理咨询的那天,3年多1000多天里,每天她睡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好不容易睡着后,也会突然惊醒,心怦怦地跳。或者她刚刚睡着就梦见他,每次都是魔鬼一样可怕的样子。

在咨询中,她感到很自责,她说如果她知道会这样,她本应该在他叫她的时候醒过来,也许她还可以救他。她说:“他做了鬼会来索我的命,因为我没有救他。”她说她不可能再爱别人了,但是他在她的心中也不是一个可爱形象,他很可怕。

她是一个基督徒,虔诚信仰上帝。她说她祈祷上帝帮助她,但是上帝似乎也遗弃了她。她对心理咨询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她说:“只有上帝能救我,但是,他似乎听不到我说话。也许是因为魔鬼来到了我身边吧。”

对她的咨询从几个方面做,我帮助她理智地思考,让她领悟到,她的自责是不合理的,因为她不可能预见到丈夫会有心脏病,她也不知道他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从不对她说这些),在困倦时听到丈夫叫而没有答应也是常见的现象。我让她理解,自责背后是她的一种幻想,幻想自己听到了丈夫的叫声,醒了,及时去了医院。幻想她可以不遇到这个灾难。

我用种种方法,让她在心理上放弃这个幻想,放弃“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的思维,接受现实。她很悲伤。然后,我从她的信仰谈起。我对她说,你把上帝看做是一个万能的,而且非常溺爱你的父亲。他不应该让你受一点点苦,应该满足你的一切需要。但是人必自助而后才会有天助。假使有一个“在天的父亲”,他也不应该是一个溺爱的父亲,而应该是一个懂得怎么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父亲。你不要怀疑他,你应该想想他给你这些苦难是为了你好,你可以想一想他的目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和那些宗教信徒不同,我们不认为天上有一个上帝存在。但是,我们相信,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命运,偶然中实际上有很多必然。丈夫突然去世,对她是一个偶然,但是她之所以会感到这个事件如此突然,是因为丈夫在压力很大的时候,没有告诉她。而丈夫之所以不告诉她,是为了不让她紧张,因为她“从小是被宠大的,经受不了这些紧张”(她丈夫和朋友说的话)。命运中出现这一事件,和她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我对她说:“假如这个灾难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什么?”

当时她没有回答,回答这个问题是在经过长时间咨询后,她已经奋力战胜了恐惧,战胜了自己依赖的欲望,变得很独立。那时她回答说:“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我永远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受宠爱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独立,而且,我也不会懂得珍惜别人、关心别人……我过去对丈夫的去世一是害怕,二是自责,另外还有的是一种怨恨,仿佛怨恨一个抛弃了妻子出走的丈夫。也许就是这个怨恨,使我在梦里把他梦为魔鬼。但是现在我感到他的去世仿佛是他为我做的一个牺牲,我感到他是一个天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也是为了我的心灵成长而离开我的。他离开我,是让我学习自立。我感到他的眼睛仿佛在天上关心地看着我。我爱他,感激他。我比任何时候都爱他,但是我也知道,现在我已经可以去爱另一个人了……”她还说:“我现在意识到过去的我有一种傲慢,一种幸运者的傲慢,我实际上对其他痛苦中的人没有真正地关心。而经过这一切,我也改变了,我不那么傲慢了。我知道了人是多么脆弱,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孤单,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关怀。”

“我是不是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我问,“不说你的名字,你知道,你的故事可以让人们相信痛苦、灾难和心理障碍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你遇到的这样的情况,都有它的积极价值。”

“可以,”她说,“告诉别人,有时,魔鬼是化了妆的天使。”

同类推荐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热门推荐
  • 坠星

    坠星

    百年前剑圣叶予之一剑斩断摘星山,阻止了大妖积蛰对镜川大陆的血统清洗,“星光神剑”因此被封为第一星术!百年后魔教疑有死灰复燃之势,“星光神剑”似又再现人间。一位“平凡”少年,一位流亡公主以及一位历练的龙族神子,恰在此风起云涌之时一同踏上了冒险之路!
  • 五行裂天

    五行裂天

    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天地玄黄:亦能开天辟地金的霸道.无坚不摧.木的气息.生生不息水的坚固.冰封万里.火的烈焰.焚尽万物土的厚实.大地守护.地动山摇.路人:你这是想炼化天地吗?林叶:我本是天地,何来炼化之说...情节精彩,内容新颖,绝不断更,人品有保证。五行裂天书友群:321010955,入群请带书名。
  • 凌天古帝

    凌天古帝

    这是最黑暗的时代,这是最残酷的时代,诸天神魔乱舞,万族天骄辈出。这一纪元是最黑暗,最血腥,最恐怖的纪元!人命如草芥,强者多如狗。战诸天神魔,斩万族天骄,断万古之洪荒,灭天地之道统。【天地轮回,唯吾不朽!】
  • 超级混乱花都

    超级混乱花都

    【2016最无耻恶劣都市小说!】强行吃着女警花的软饭,叶真剑对那位千年一遇的大小姐还是念念不忘。不行!老子再不下手的话就被那条蛇龙抢先了!曰了……这里怎么会有蛇龙那种专门祸害女人的怪兽?这里是都市频道好不好,你丫串台了吧!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钱六丫的穿越生活

    钱六丫的穿越生活

    钱六丫一朝穿越,竟然变成了五岁的孩童。父母重男轻女。把自己卖做官家妾,好不容易逃出来,想安安分分种地耕田,不料却又遇到了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墨神赋

    墨神赋

    混沌青莲、开天神斧、造化玉碟三件圆满先天至宝所演化三片圆满大世界······神斧天既定风水火地,封神一战,纵使圣人亦不得置身事外;玉碟天混元残破,八位后天圣人气运已竭,终成画饼泡影;青莲天十二主神割据而立,鸿钧道人亦不得染指,量劫天数将至,传下第四弟子。圣人之间的一盘大棋,全系于墨家一子之上,是命中注定的紫霄元灵,还是弥天阴谋中的一颗弃子;是引导天下的变革者,还是以万物为刍狗的剥削者。不仅是一本小说,一切的感动与思考,都将从这里开始······
  • 倾城落尽

    倾城落尽

    一副娇好的面容,一副病恹恹的身子。人们口中的废物,江湖人口中恶魔。没错这都是她明玥瑄,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报仇罢了,而所谓的仇人却让她嘲笑自己的愚昧。。——————————————————————————————繁华似锦,终会落幕。伊人倾城,亦会殆尽。繁华落幕,倾城殆尽。
  • 全能兑换

    全能兑换

    林枫被别人陷害学校把林枫赶回家。第一次写书,写的有不好地方,请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