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100000056

第56章 酒别

我爸开始出外喝酒那些日子,恰是携我游历的辰光。在故乡的小城里,他享有翻译家的美名,浓密的黑发向后背梳,豪爽侠气,俨然美丈夫。他把一些后来被称为“大毒草”的流行小册子译成蒙古文出版,如《松树的风格》。有了钱,就找人喝酒。喝酒时,他牵领我归去来兮。

我爸的酒侣都是军方战友,昭乌达军分区的那森泰、松拉扎布等人。他们均为骑兵二师的革命刀客。

对我来说,有趣的记忆是酒后相送一幕。当时,我爸用洋铁皮水桶盛了满满一桶生啤酒,远足10里之外的东大营(骑兵团驻地,番号4948)找我妈的一位表弟喝酒。我爸体格好,大骨架子,拎着一桶啤酒抖擞前行,并不吃力。路途是一条从没通过火车的铁道线。两旁柔细的沙丘上覆满枝叶招展的绿杨。甫出几里,我爸又生创意,撅一根茶杯粗的树棍承担酒桶,我担他提。待我肩膀肿痛时,则换左肩右肩。夏日流火,我们爷俩汗浸衣衫。歇着,我爸箕踞喝一气啤酒。我说:“爸你多喝点,省得沉。”我爸严肃答:“那哪行!”

现在知道,啤酒在不密封的容器里晃荡10里,泡沫逸尽,味也薄了。但这只是“现在知道”,正如现在没有担着一桶啤酒步行10里邀人痛饮的父子了。

到了东大营,我那位上尉表舅欢喜不安,他个矮面善,手捧我爸的白府绸褂子与草编礼帽尊重地挂在高处。转身吆喝外屋的老婆:“炒菜!”菜只有炒鸡蛋与肉罐头。我们家的洋铁皮水桶安置地中央,他们敞怀畅饮。动箸“咕咚”之前也有几句寒暄。“姐姐好吗?”舅舅问。“孩子们好吗?”我爸问。回答皆是“好,好”。碰杯之后,他们执军绿色的搪瓷缸子探入水桶舀酒。说着笑着,酒至半桶,彼此露出敬佩之色。最后酒喝干了,鸡蛋也炒过了三次。我表舅把两个茶缸并放桌上,踉跄举起并不重的水桶,使余汁分流两杯之中,甚至左一滴右一滴。这时,他发现酒里早匿一只昏迷不醒的瓢虫,便拈出大笑,仿佛发现了同志。我表舅把指上的瓢虫弹飞之后,穿上军服,金色的肩牌缀三颗银星。他扣上大宽皮带,由肩至腰另有一条窄皮带(至今我仍不知其称谓)斜挎,比小人书里的好看。

“走!”他说。当时天色已经黑了。“我送你们。水桶撂这儿,下礼拜我拎啤酒上你家喝去!”

“别别!”我爸推掌,像分开两扇门一样,“桶我们拎回去,你哪能拎一桶酒去?忒沉!10里多地呀!”这时候,他说实话了。进屋时我爸轻蔑地称这桶酒“飘轻儿”。

“那你不拎来了吗?”表舅质问。

“问题是你到我们家喝酒,门口馆子有的是酒,你拎它干啥?”

“那你拎它干啥?”

“那我也不能空手来呀!”我爸委屈地说。

“你不带孩子来了吗?”表舅指着我。

我爸仰起脸困苦地思索着水桶的问题。他豹眼环张,大分头傲慢右梳。我们家族的人眼睛都大而圆,这并非威胁谁,就像我爸笔直削挺的鼻子也没想吓唬谁一样。他只是骂人的时候才把眼睛眯一眯,所谓“小视”。

“嗯。”我爸首肯了,他可能想起了蒙古人素无将客人带来礼物的兜子空虚带走的礼数,一般装点儿奶豆腐红糖什么的请客人携回。但我爸带来的是一只铁皮桶,不同凡响之至。“你去的时候装半桶啤酒就行。”我爸说。

“一桶!”

“半桶!”

等等。这里不叙了,因为都是醉话。当时我刚刚挣脱第二次睡意,在摆弄表舅的辽沈战役纪念奖章。表舅母金香温良微笑,听他们叱咤争论。最后,水桶在此做客一周。

步出东大营,月牙儿已如吕布那杆画戟一般下弦,左右踱步的哨兵胁下枪刺在夏夜倏忽一闪。我们两高一矮横行,仍复行铁道线。两根静卧的铁轨在月光下如银链伸向丛林的交汇处,如蒙古妇人高髻上长长的银簪。黑黝黝的树丛像两队看不清面孔的送行队伍。它们的背后宛如东山魁夷笔下的珐琅的清明之夜。

我爸和表舅先在枕木上走,间距局促,让人步伐小气,身态如穿厚底靴的满族女子,显见醉汉不宜。而后改走铁轨旁的小路,不时手拨遮脸的树枝。

他们摇晃着,不觉间唱起歌来,当然是蒙古民歌。蒙古人总是如此,歌酒相随。表舅喜欢唱轻松细巧的情歌,如《万姐》——

要说这海青色的绸巾,

是海山哥哥在锦州给我买的。

要说这金丝边的坎肩,

是金山哥哥给我在盖州买的。

他扭颈唱着,用手拽展军装的大襟,其拖腔成为“买的——唉”,极尽珍惜。

我爸唱悲抑宽广的科尔沁民歌,唱时,他会无由地兀立荒草间不动,眼盯着天上的星星——

榆树呀柏树,要是真的烂了根呀,

剪子翅的莺歌鸟儿要到哪里去唱歌?

心上的人儿达那巴拉今天动身去当兵,

啊哈咳——留下金香一个人,

瞅着谁的颜面过日子呀?

那时我父亲轮廓清晰的脸上一定分散着泪水。想家,想抚养他长大的奶奶和早逝的闻名百里的民歌手爷爷。蒙古歌的确是没有眼泪的哭声,是表面平静但暗涌奔突的河流。对蒙古人来说,从不担心无歌可唱,别说10里,就是走上50里,歌声也断不了线。他们从小生活在美好而无尽的歌海里。

这样,很快到了我家——盟公署家属院。稍事闲话,我爸起身送表舅回东大营,我仍追随其后,重新走上这条亮闪闪的铁道线。他们彼此搂着肩膀,谈论女人或骂某长官,也唱歌。又到了东大营,哨兵换过,仍对表舅敬礼如仪。表舅母睡下了,掩襟起身上茶(蒙古女人从不会拂逆丈夫,哪怕是乖张之举)。啜两口茶,我爸又戴上礼帽,说:“走啦。”表舅扣上大檐帽说:“我送。”他们在门口诚恳坚定地讨论送与不送的问题,兼有推搡较力。结果还是送。半路上,他们坐下抽烟,我爸抽“迎春”牌的,蓝地儿上一嘟噜灿烂的碎花;表舅抽“大生产”,都有锡纸包装。互相敬让,烟头明灭。到了我家,他们复进酒菜。表舅辞行,我爸抬臂——“东大营”。这时我妈已由微嗔转入忍俊不禁,劝表舅住下。他正正皮带:“那不行!明天还带兵出操呢,必须走!”我妈对我爸说:“那你别送了,咋送不也得分手吗?”

我爸怒目:“这是什么话?人家送我,我怎么能不送人家呢?”这就是他们互相送别的理由,依此理由他们将永远送下去。这里边有酒劲,但无虚伪。

后来,我在炕头睡着了。次日天亮,眼见表舅蜷睡炕上,大皮带仍系着。其后的事情是我爸将表舅送到东大营,表舅又送我爸回来,东方即白,途未穷但力尽矣,只好在梦中奔波了。至于谁来领兵出操,就搞不清了。我表舅所在的4948部队全团官兵多是蒙古族子弟,参加过辽沈战役。按“四人帮”的逻辑,一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必定会叛国。在“文革”中,赤峰地区的酷刑多发生在东大营,如在伤口上倒盐水,用胶布粘上再连血带肉撕下。他们的团长尚未咽气时,已被挖掉双眼,割去舌头。此团官兵中的多数遭受酷刑之后,给一些钱,转业复员,星散了。大多遣返农村牧区。部队番号旋即取消。

表舅在“文革”前调往集宁市。离开东大营对他不知是幸与不幸。因为一个蒙古族的军职人员像在前苏联的犹太人一样,不免会遭极权主义的政治清洗。在度尽劫波之后,他们如果想起这段酒后相送的1日事,大约能够开颜一笑吧。而我写下这件事的理由之一,也在于为了使他们忆起青春时光中的一段快乐的趣事。

而铁皮水桶,在第二个星期日被表舅盛满啤酒,满头大汗地送至我家,我们则不必羞怯地端着洗脸盆子从井台往家端水了。

同类推荐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农村,回到了故乡哈达窑沟。此前,大姐作为68届知青已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落叶归根。就这样,我们全家又在故乡“会师”了。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启动有效需求 促进经济健康复苏;价值理论与现代多样类型的商品结构;如何启动有效需求;大力调整结构 重振东郊雄风等。
  • 1921谁主沉浮

    1921谁主沉浮

    讲述了1921年的中国,其混乱、其荒芜、其痛苦、其不幸,丝毫不亚于建安时代或安史之乱时期。对应着现实图景,文学家们的心也在地震、在燃烧、在冲突、在流血。
热门推荐
  • 心若为诚:娇妻难逃boss心

    心若为诚:娇妻难逃boss心

    本以为只是朋友,奈何远不止此。她说:我想去h市游玩,那里有好多好吃的。季乔栩:随你。她说:我想去马尔代夫看海,那里很美。季乔栩:随你。她说:我想去南极看极光。季乔栩:你想去哪,我就陪你去哪。她说:对面的男人好帅。季乔栩:看我,我更帅。
  • 魔与鬼的契约

    魔与鬼的契约

    言情?玄幻?青春?校园?基情?百合?逗逼?在这里应有尽有,没有你想不到,只有我开不了的大坑!池墨晨:我只听过魔王,妖王,怪王?那是什么东东?欧阳雄峰:呵,怎么,我们魔界就那么好玩?王子涵:渡魂使者什么的最好了,可以永远不用睡觉。叶星辰:呵,看我不弄死你们这些渣渣!我诗咒,语咒,法咒什么不是最精通的?!谢必安:碰上我白无常,那是你们的福气。范无救:只要是邪恶的,我定会斩立决!我黑无常从不手软。牛头:马面,你看,人类都误会咱们几千年了,该解释解释了。马面:牛头,你说,咋俩长的都一个样,什么时候才会有人将咱们俩分清楚呀?卜女:想减肥吗?来卜女小屋,给你我自制的减肥蚊子,只吸脂肪,不吸血哦!.
  • 烽火燃

    烽火燃

    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背后不为人知的一段秘辛;一起灭门惨案引出皇室储位争夺黑幕,继而有了一场小人物奋斗史,百死不悔的兄弟情义纠葛住两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旌旗所指十万忠魂剑锋所向,苍生福祸就在一念之间。解析宋初史实延伸合理剧情,且看唐齐如何纵横天下!
  • 奥瑞金

    奥瑞金

    这个作者很懒,没有留下任何作品说明~~~。(当然是骗人的!)欢迎来到这个叫奥瑞金(origin)的世界!
  •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时间兑换店

    时间兑换店

    高中生王木在无聊的假期里偶遇一名卖手表的老爷爷,正好自己手表已坏,便买了个超级便宜的手表,哪里想到,那个手表竟是充满了各种神奇,能时光倒流,能探测未来,简直就是居家旅行的必备神器。
  • 妃要休书腹黑王爷狂傲妃

    妃要休书腹黑王爷狂傲妃

    她陆若一在最好的年华穿越了,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都自有注定,穿越身份很不错,是个王妃!王爷也很不错,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就是抠,就是抠,就是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陆若一每天必做都事情就是吐槽君墨谦抠门……他是朝廷响当当的七王爷谦王,正如其号,他是谦王,也非常有钱!每每一踏进若一阁就听到某人在吐槽自己,瞬间就黑下了俊脸,“娘子,既然你说为夫抠把为夫送你的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还本王!”还就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这珠子握在手里真不错!“诺!”陆若一有些肉痛的将手里的一块给了他!某王皱眉:“本王珠盒呢?”陆若一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还说不抠,还说不抠!还有,尼玛谁家王妃还有什么破保护费?
  • 人与魔交战的世界

    人与魔交战的世界

    这是一个人与魔并未分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魂力与斗气,在这里只有靠命运与努力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 罪判

    罪判

    这世上所有的不利状况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无能造成的。难道你还要继续做被人伤害的一方吗?“若是无谓的善良与虚伪的正义无法给予我力量……那我愿意跻身黑暗,审判真正的罪恶,哪怕…那是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