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工作类别
求职者在求职前应熟悉职场的工作类别,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近几年来,通过对人才招聘市场的调查情况分类表明,工作类别分为以下几种:
1.制造生产类
包含采购、物管、仓管、厂务、工业安全、维修、制造、生产线人员及主管等相关工作。
2.软件工程类
包含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数据库、国际互联网、系统、通讯的开发或测试等相关工作。以电子、信息、光电、通讯、半导体等相关产业之软、硬件设计为最大宗。
3.信息管理类
包含系统设计、产业分析、程序设计、专案管理、数据库管理、动画、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电脑绘图、HTML、JAVA设计人员或主管等相关工作。
4.网络系统类
包含办公室及工厂自动化相关的系统规划、程序设计、系统分析、网络管理等研发性的相关工作。
5.其他工程类
包含建筑、汽车、电机、电器、五金、水电、装饰、土地、测量、机械、钢铁、塑料、纺织、机构设计、 AutoCad等工程的研发设计、发包采购、时序控制、成本预算、施工、监理等相关工作。
6.技术支援类
包含客户技术服务、产品维修、产品售后技术支援、技术文件编辑等相关技术性后期工作。
7.行销企划类
包含公共关系、产品行销、专案推广、土地开发、行销企划、文字企划、创意、宣传等人员及主管等相关工作。
8.业务工作类
包含业务人员、业务代表、广告AE、不动产经纪人、证券营业员、业务助理、营销助理、客户服务、保险经纪员、直销员、店员、店长等相关工作。
9.品管工作类
包含品管测试、IE、工厂安全、卫生等相关工作。
10.助理秘书类
包含业务助理、秘书人员、数据录输人员等相关工作。
11.经营管理类
包含高级管理干部、稽核人员、管理人员、首长室特别助理等相关工作。
12.财务会计类
包含会计、簿记、出纳、税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规划与投资人员等相关工作。
13.人事总务类
包含人事单位、办公人员、总机、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及发展、行政总务单位等人员及主管等工作。
14.教育文化类
包含教授、老师、讲师、助教、教练、学校、补习班、杂志出版、产品手册、文件编撰、编辑、科学教育等相关工作。
15.传播广告类
包含广告、美工、新闻、传播、公关等相关工作。
16.顾问法律类
包含顾问、律师、会计师、法务、代收等相关工作。
17.美术设计类
包含艺术创作、美工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饰品设计师等工作。
18.餐饮旅游类
包含旅游、导游、领队、0P、饭店、餐饮、厨师等相关工作。
19.大众运输类
包含运输、船务、空服、地勤、司机、快递、送货员等相关工作。
20.生物科技类
包含生物制剂、药剂研发。
21.医疗工作类
包含护士、医院人员、药剂师、看护人员等相关工作。
22.保安警卫类
包含保安、大楼管理、警卫等相关工作机会。
23.娱乐表演类
包含美容业、美发业、演员、编剧、制作、剧务、歌手、导演、模特儿等相关工作机会。
24.其他服务工作类
未包含于以上的服务业性质,例如:婚姻媒介、交友、联谊、按摩师、护肤师等相关工作。
市场急需的人才
求职者只有了解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求职之路才会顺利。据调查,以下几种人才目前正处于紧缺的状态:
一、师范生逐年看好
师范类专业仍受欢迎。近年来,在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报考师范的竞争肯定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容易也是相对而言,若干年后,也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即使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师范毕业生都能保证就业,不少专业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相当紧缺,而在大城市、重点中学却不太容易就业。
二、外语、电子类前景乐观
外语、电子类不会骤热骤冷。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由于前几年外语类招生过热,总体就业形势又不理想,因此,目前外语类毕业生总体上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只有师范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比较走俏,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今后几年内也会保持较高的数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的语种不同需求也不相同,需求较大的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比较容易。
三、电子信息产业持续走俏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两年,国家每年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都超过1600亿元。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十年内将持续走俏。
四、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正旺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正走向以销售、营销导向为主的阶段,尤以制药行业转变得最好,保险次之,再次为家电行业。
五、财经专业就业稳定
财经类专业就业情况教稳定。从近年财经类毕业生需求情况来看,社会需求相对较大的是会计学、审计学;需求较少的是管理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价格学、国民经济计划等。当然,需求不足不等于没有需求。相反,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从学历层次看,硕士、博士和MBA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尤其是新型投资银行业的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
六、软件编程人才奇缺
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培训机构印度阿博泰克认为,“蓝领IT人才”奇缺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的“软肋”。这种声音近期在中国的软件业内和培训界内日渐趋强,来自业内统计表明中国目前IT人才的缺口是42万人,而其中对“软件蓝领”的需求为每年10至20万人左右。
七、高级主管正“受宠”
从企业组织的观点来看,有创意、有决策、有规划、有沟通能力者,才可以胜任高级主管。更确切地说,拥有上述条件者,也才能具有整体思考、化解冲突、危机处理、宏观视野以及团队建立的能力,进而为公司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
八、高级技工难寻觅
目前国内高级技工奇缺,从而出现了“找高级技工比找研究生还难”的局面。据某市对1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目前该市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的比重仅占0.1%,技师和高级技工也仅仅各占1.1%和6.1%。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后十年内,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将有较大的变化。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6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6大技术可形成9大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
随着新技术领域的出现,就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的紧缺型人才到了明天或许已成饱和状态,而今天的“冷门”到了明天说不定就会“火爆”。所以,这就要求职者们在求职路上把握时机,尽快登上职业快车。
外企选才标准
随着外企在中国业务的不断发展,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无论是经理、普通员工还是应聘者做的职位,仅仅凭借一口流利的外语还远远不够。要想在外企严格的面试筛选中过关斩将,在面试时回答问题的技巧就非常重要。下面这个案例是某外企公司人事经理李刚在招聘人才时的选才标准。
李刚说:“作为负责人力资源的主管,我有时一天要面试十多个人,对每一位求职者的面试都极其严格,不少落选的人并不是不优秀,而是某一方面不符合我公司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标准要求。”
李刚举了不久前一个面试的例子,他是一位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校成绩优秀,一篇研究项目的论文曾获得过大奖。李刚十分兴奋地和他谈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位“佼佼者”。
谈及原因,李刚说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令他不满意。
李刚:你当初为什么选择了那项研究项目?
应聘者:是导师帮助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换个项目也行吧!
“做研究既要有创造力,更要有兴趣和热情,才能苦中作乐,我从他的回答中感觉不出他对事业的兴奋点。”李刚说。
李刚:你怎样比较本公司和过去实习过的某公司?
应聘者大加推崇应聘公司,把过去那家公司贬得一无是处。
“他可以这样贬某公司,将来也可以这样贬本公司,从对公司的态度上,我看不出他的客观和忠诚。”李刚说。
李刚:你怎样评价与导师的关系?
应聘者说了导师许多不好的话,列举了导师怎样将名字署在他前面等“卑劣”之事。
“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宽容精神和合作精神,我并没有看出他比别人更胜一筹。”李刚说。
像李刚一样,兴盛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王浩先生也认为:优秀人才不一定畅通无阻地跨入跨国公司,只有那些既优秀,又最适合的人才才会入选。
王浩经理认为:优秀人才可以从专业、工作背景、学历等方面比较容易地做出判断,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他是否属于适合的人才。何谓适合?说白了,就是能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发挥个人才干。对面试者考察时,经常会问应聘者“有什么个人发展计划”、“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问题。
比如有人喜欢大型企业,而兴盛公司人员正在精简,规模不大。所以,那些喜欢集团军作战、喜欢统帅很多人的人才,虽然能把工作做好,但几年以后可能会不安心甚至跳槽;比如有人希望工作环境宽松,压力不大。但兴盛公司随着内地市场兴起,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是抗压能力强的人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比如有人一开口就要高薪。但兴盛公司进入中国不久,规模不太大,在薪资、福利方面可能不如一些高新企业,它更注重的是给员工一种稳定感、职业的安全感,所以招聘时,公司会注重不是为钱而工作的人。
王浩说他刚刚拒绝了一名信心十足的面试者——“海归派”,头脑聪明,外语流利,经验丰富,还有名牌大学MBA证书。原来,这位面试者希望就在北京、广东等地主管事务,少到外地出差;要求薪水不低于和他一起回国的某网络公司主管,等等。他提出如此多的条件,相信需要团队精神的企业都不大欢迎。
外企非常强调企业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招聘时,不仅注重应聘者的业务素质,而且注重考察他们的性格倾向和所持的价值观是否与本企业的文化一致,外企认为,只有适应本企业文化的员工才能给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也才能在企业为员工创造的发展空间中快速成长。
外企需要什么样的应届毕业生
每一年的八、九月份,都是新一轮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高潮期。与往常一样,很多毕业生都把目光投向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为了让自己成为那“少数人”中的一员,应届毕业生们就需要先了解外企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下面是几个国际上知名公司的人事经理谈对应届毕业生的看法:
A公司人事经理说:
今年我们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招聘100名应届毕业生,我们已经在交大、复旦、清华、北大、南大和厦大搞了招聘会。
我们在招聘过程中更注重能力和学生的沟通技巧,个性也很重要。因为作为未来的咨询师,他们一定要具有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此外,潜在的领导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分析能力、归纳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他们是否适应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我们公司有一个专门的招聘、面试系统,从简历筛选到最后的个别面试,应届生要做好过五关斩六将的准备。不过现在我没法举例说明我们会怎么考,因为这对应聘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咨询业务是面向全国的,咨询师往往要去全国各地,甚至往全世界跑。我们的薪酬福利,包括津贴等方面都是很不错。好多新的大学生,最初会觉得很风光,而没有看到工作中的艰辛和困难。我们的很多客户都是国有大企业,厂址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比如山西、河南等一些中小城市。有些新人怕出差,过一两年就打了退堂鼓,放弃了这份磨炼意志的工作。
B公司人事经理说:
每年我们都会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一定比例的新员工。在招聘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
一是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认同我们公司的价值观,即“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
二是看学生是否有比较好的学习成绩。能够进入B公司的大学生,肯定是各专业的佼佼者。
三是看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是否丰富。我们要招聘的员工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机器”,在校期间实习、兼职、家教的经验都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好机会。
我们招聘员工时,专业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GE涉猎的行业也很广泛,所以,任何专业的学生我们都有可能录用。我们会在复旦、交大、同济、华东理工等学校招聘,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也同样有机会。
说实话,我们不是很在乎应届生和我们实际要求之间有差距。从学校到社会,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并不期望他们一到公司报到就可以成为成熟的骨干。因为,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们公司有很好的培训体系,从业务能力到领导能力都有非常系统的培训。从现实看,我们公司有很多高层领导都是从这个金字塔形的培训体系中脱颖而出的。
C公司人事经理说:
总部要在中国招聘50名应届毕业生,学历要求从本科到博士,这些毕业生都将被派往日本工作。若干年后,根据个人业绩及公司需要,他们将驰骋在C公司的国际舞台上。
目前,我们已经圆满结束了在北京和上海六所高校的校园说明会。而我们的简历筛选工作也正在东京总部紧张地进行着。
现阶段我们的“国际人才互动项目”主要招收研发工程师,赴日本东京、名古屋等地的研发中心工作,所以招聘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与IT相关的一些领域;同时C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的大门也在为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毕业生们敞开着。
因为要在海外工作,我们对大学生的外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对日本文化、C公司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也都会重点进行考核的。
在招聘应届毕业生赴日之前的3个月时间里,我们会对所有入选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语言能力、企业文化、生活安排等。经过培训后送出去的学生,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等“硬件”都非常优秀。
相对来讲,中国的学生比较含蓄,刚到日本时还不太善于在与外籍同事的合作中主动、有效地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他们都在向着改善的方向在努力。同时,我们希望那些正在积极为自己将来职业发展做准备的学子们,也能够尽早地开始对自己的“软件”升升级。
征服外企的秘笈
应届毕业生要想征服外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是对一些成功者的案例调查,可以为你应聘成功提供最好的经验。
一、专业障碍并非不可跨越
医学一直是最为专业化的学科,它的知识的可移植性很小。孙兵居然从医学院进入普华审计事务所,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转变。我们相信这一录取并非偶然,因为他还得到了其他著名公司的录取。
孙兵的基本资料:
姓 名孙 兵专业医 科 大学成绩优
语言能力英语流畅 教育背景 国内一流大学
学校及社会活动 学生会任职,曾参与宣传无偿献血 主要申请公司 普华永道、安达信、毕马威、一些医院问:你怎样展示你的才能使得公司录取你﹖
答: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策略。PWC(普华永道)需要的是那些有潜力的、大众的和有协作精神的员工。可能我和那些相关专业的人不同,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面试过程中,如果他们问我专业问题,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学。所以在面试过程中,我只能尽量地去展现我有很好的基础知识,有开放性的思维去学习、去吸收新知识,我觉得这些是很重要的。
在大学中我做过很多事,我在述说和解释我所
做的事情时一定会将它们和营销联系起来,当然前提是它们之间是有所关联的。还有就是我知道他们需要怎么样的人才,我知道他们有很多医药方面的客户。然后我就对PWC说,我知道你们有哪些客户,做过什么工程,因为我在大学里曾做过这些公司的兼职,曾参与过那些项目,曾和该公司的那些人合作过,我们也合作的很愉快。这样他们就觉得我对他们的公司、他们的客户很了解。
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信息,在你的同学、同事
或者朋友中,可能有人在这些公司工作过,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这样,在面试时,他们就会觉得你很了解公司的状况,即使你并未了解到公司的每一个步骤,但至少你要知道公司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一家公司对于一个新员工的期望值不会很高,只要你能理解公司的基本原则。
问:对于那些像你一样想改变自己专业的学生,你愿意给一些建议吗?
答:我觉得现在的高校把学生的特殊生活定得非常窄,不是很有利。那些刚进大学的学生不可能把自己将来的道路想得很明确,所以我觉得你不能把它定的太死,就是说你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多关注其他方面的事物。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是一部分,同时这也是积累个人经验的好时机。或许在大学四年之后,你突然想换一个行业,那时你就需要有基础知识,有普通意识,要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才会有机会。一家公司不可能招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人,所以你必须打开你的思维,多了解些东西,多和人家沟通。
问:你的例子证明了专业并不会限制工作倾向。你觉得毕业于什么样的学校重要吗?
答:我认为学校是很重要的。对一所自己不了解的大学,面试官很难去评价它的学生。中国的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如果你毕业于名校和相关专业,你能进这所学校就说明你很优秀,而你又是相关专业毕业,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你能更快地熟悉公司的工作方式,这是你的优势。但是如果你毕业于一所一般的大学,公司对你的学校可能并不了解,也就无法评价你在学校的成绩。这种背景的学生,就必须在面试中展示你自己。
二、学会扭转不好的运气
在应聘中最痛苦的不是被拒,而是另外两种痛苦,一种是总是被拒,简历石沉大海,或者总是过不了笔试面试,你不知道为什么,很茫然,看不清你的位置;另一种是你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被拒,你一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但你突然发现你成了一个失败者。这两种痛苦,王刚都经历了。最后,他战胜自己,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你的工作是你的努力、信心和积累带来的。通过王刚的故事,我们想告诉你在求职中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王刚的基本资料
姓名 王刚 专业 管理学 大学成绩 优
语言能力 英语流利 教育背景 东北财经大学 学校及社会活动 学生会主席,有外企实习经验 主要申请公司 招商银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一家美国公司
我在我们班是优秀学生,原本应该是保研的,但我认为如果不保研,能进“五大”也很不错,而且我当时认为自己应该理所当然地会被一两家单位接受。可是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一家都没拿到,这很出乎我的意料。
“五大”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原本我认为自己既可以保研,又有机会进“五大”,可到最后我两样都失去了,所以心情一度跌到了低谷,曾经极度否定自己。在那段时间我很不自信,很盲目地乱投简历,只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会有公司要我的。虽然当时我投了很多简历,但是并不是投的越多,机会就越多。很多公司只是招收了我们班一些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他们很多人都问了我两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我这么好的成绩为什么没保研,我的英语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出国。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尴尬,有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直到后来,在北京我面试了两家外企,他们很快就录用了我,那时我才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回了自信。但是当时我却犹豫了,因为我并不想放弃深圳,放弃金融,所以我诚恳地和他们商量让我多考虑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招商银行的录用消息来了。我开始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又参加了另外一家外资企业的招聘,而且被录取了。当时,我已经在招行实习,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家公司,而且喜欢我的部门。我相信我们部门和招行都会有非常好的发展,所以我最终放弃了那家工资更高的外企。
王刚给那些和自己水平差不多,且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是很顺利的人的建议:
我觉得调整心态很重要。不管你在学校里是不是优秀学生,你都应该在找工作中重新衡量自己,你要把自己定位在优秀的水平,但不是绝对优秀的那种,你要做好有可能脱颖而出,也有可能就此沉静在人海之中的心理准备。还有就是,有的公司会录取你,但是也有公司会否定你,你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就否定自己,你要肯定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有个合理的定位。
三、不是名校一样自信
吴波的劣势很明显:他并非毕业于最有名的学校,也不属于最优秀的学生。事实上,他是典型的“广种薄收”策略的执行者,但他却成了职场上的幸运儿。
在吴波所有的经验中,最重要的是他在不断地应聘中学到了经验。回忆自己在应聘过程中的应对得失,不断修正自己的简历。应聘季节有7个月之久,你要抓紧这段时间让自己更完美。
吴波的基本资料
姓名 吴波 专业 国际会计 大学成绩 优
语言能力 英语6级 教育背景 二类大学
学校及社会活动 诗社成员
主要申请公司 强生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富友保险公司
问:你收到了多少家公司的offer?
答:五六个。
问:你申请过多少家公司呢?
答:将近100个。一开始我感到很失望,因为那些公司基本都把注意力放在清华、北大的学生身上,我们这样的,几乎没什么机会。所以,我的一些同学都放弃了,没去参加那些知名企业的介绍会。
问:你期望自己被哪种公司录用?
答:我希望是外企,尤其是跨国企业。我想多积累一些面试的经验,我曾在一星期之内面试了七家公司,其中还包括一家外企。
问:你在参加面试前读过什么参考书吗?
答:我读过一些,它们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我选择了一些能够表现自我个性的建议来回答面试中的问题。
问:你是什么个性?
答:诚实。因为有一些建议只是帮你表现得更灵活些,我不喜欢那样,我想表现真实的自我。
问:你做过实习工作或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吗?
答:校内、校外的活动我都参加过。在学校里,我是诗社的主要成员,还参加了很多其他社团的活动。在校外,我也做过一些兼职工作,比如家教。
我没有什么机会去一些大公司实习,但是有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对找工作是很有利的。
问:你能说说强生公司面试的细节吗?
答:一共有四轮。第一轮,一个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对我进行了面试。第二轮是一位CEO。第三轮的考官是人事主管。最后一轮是一位经营主管。大多数是口头面试,他们只是问了我一些常规问题。我想他们只是要招一些普通职员而不是管理培训生,所以面试很简单。10个人中间,最后只有三个被录用了。我觉得我很幸运。
问:你是怎样凭这些常规问题突现出自己的?
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那些考官会很仔细地观察你,他们会审视你的说话态度、表达方法、诚实度和真挚性。
问:你申请过很多公司,被拒绝了很多次。被拒绝时是什么感觉?
答:我会调整我自己,想想自己在过程中有没有出什么差错。如果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就会马上改进,比如,我会把简历写得更吸引人一些,并且把求职信写得更诚恳一些。
问:怎样让自己的求职信和简历显得与众不同?
答:用荧光笔或醒目的字体来突出重要的信息,这样别人才会对这些地方留意。列举出你的学历和兼职的工作经历,因为很多公司都很注重这些。
问:在语言能力、学校活动和工作经历中,哪一项最重要?
答:我认为怎样明智地回答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家的背景其实不会相差很远,而问题又都是比较常见的,在回答时要镇静自若。
问:你有什么建议给那些大四的学生吗?
答:我觉得需要多了解你将申请的公司的背景资料。
在人才市场中要自信,包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学校活动和工作经历有信心。
企业需要的具有如下六种品质的人才
良好的个人品质是应聘成功的前提之一。调查显示,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经理一致认为,具备如下六大特点的人才最受企业欢迎:
1.喜欢自己的职业
成功人士大多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即使薪金不高,但乐而不疲,从中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从而积蓄一种巨大的潜力。
2.注重团队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员工通力合作,才能把工作做好。能力再强的人,孤家寡人作战也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特别是现代企业,讲求集团式的经营,更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3.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
潜力是没有表现出来的能力,往往不被自己所发现,只有找到适当的时机才会表现出来。学经营管理的研究生王先生入职某私营企业后,发现公司制度不健全,需要进行制度革新。他抓住一件小事入手,向老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老板认识到公司健全制度的必要性。于是,老板将理顺公司各种关系的工作交给王先生,并提升他为老总助理。
4.敢于担风险
有些人宁可稳中求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人决不会成就大的事业。敢于担风险的人,动作前要深思熟虑,动作中竭尽全力,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5.与自己而不是与他人竞争
优秀人才更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关心的是怎样按照自己的高标准努力,而不是只把眼睛盯着竞争者。
6.善于生活
许多成绩优秀的人对工作都非常热忱,同时,也终会安排好家庭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