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8600000007

第7章 进入宫廷献艺

1762年9月,莫扎特全家,踏上了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旅程。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全世界瞩目的文化名城。利奥波德把两个孩子带到维也纳来献艺是有远见的。作为欧洲音乐名城,维也纳代表着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典雅的艺术趣味,如果他的孩子能得到这里的承认,那必将前途无量。

这一次,利奥波德先生把妻子安娜·玛丽亚也一起带去了。

安娜把自己最好的一套绸衣服、三角透孔围巾和孩子们的漂亮服装打点在一起。他们的行动资金没费什么事就凑齐了,那是利奥波德先生向热心的房东哈格诺尔借的。

这次外出,利奥波德做了一次“贵族式的旅行”。上次的慕尼黑旅行演出,他们是坐驿站的轻便马车,也就是公共马车,驿站的马车到地方得换马换车,造成很多不便。

利奥波德认为,作为一个专门为宫廷皇族服务的家庭,出行必须有相应的排场,所以这就得雇有专用的马车。再说,专用的马车,碰到那些不平整的小路,也不必拼命地赶路,这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利奥波德还觉得自己一家的旅行演出和那种客串于宫廷中的乐师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不只是赚钱维持生计,而是要让孩子出名。而要出名就得给贵族一个好印象,讲排场就是不可少的了,它会换来更多的赞赏。

当然,为了演出成功,他们必须带上很多东西,比如钢琴、两把小提琴、乐谱架等,还有几箱装得满满的衣服。这些东西都被他们捆在了马车的顶篷上。

他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奥地利北部城市,多瑙河上游最大的河港、上奥地利州首府林茨。莫扎特和姐姐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音乐会。

当地的两位贵族赫贝尔斯坦伯爵和年轻的帕尔费伯爵听了孩子的演奏后又到维也纳首都宣扬了一番,结果是孩子们还没到,那里的人们就已知道他们将会引起的轰动了。

可是,当莫扎特一家结束了在林茨的演出,刚踏上去维也纳的大路时,贵族式的马车却因一路的颠簸而无法行走了。而维也纳那边则由于两位伯爵的宣传,一批贵族已翘首企盼了。好在从林茨到维也纳,可以沿多瑙河乘船而上。于是莫扎特全家连同那辆贵族式的马车全部乘上了船。

沿多瑙河进入维也纳,必须经过海关检查站,而这里的所谓例行检查是很烦琐的一个过程。因为检查官会命令乘客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开来等待检查,而这等于是做一次出门旅行前的行囊包扎准备。

这时,6岁的莫扎特拿出了自己的小提琴拉了一支小夜曲,用琴声倾倒了粗俗的海关检查官。于是,他们繁重的行李没经检查,就顺利通过了海关。

由于林茨两位贵族的宣扬,维也纳的上流社会正在热切地期待着两个神童的到来。他们一下子成了全城谈论的中心话题,贵族夫人们竞相款待他们,她们甚至还互相攀比谁招待得最豪华、最排场。

当时的维也纳还没有大型的音乐厅,一般的音乐会多是在达官贵人或者是富商名流家的客厅内举行。演出了两场后,利奥波德想,如果能安排在皇宫内演出,那就好了。

利奥波德虽然这样想,但他并没有这样的奢望,然而,他们一家在这里真的交上了好运。正当他们为两个孩子所获得的掌声和赞誉十分欣慰,无限欣喜的时候,又传来了维也纳皇宫舍恩博隆宫的召见令。这使全家欣喜若狂。

维也纳皇宫是奥地利帝国的心脏,利奥波德知道,如果能在这里演出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利奥波德又抓紧时间让孩子们认真地排练了几次,当他确定完全准确无误时,他才让孩子们休息一下。

让人激动万分的日子终于到了,这天一大早,莫扎特的母亲就对两个孩子进行了细致的梳洗和打扮。小莫扎特身穿镶金线的白衣服,头戴银白色鬈发的假发套,腰挎一柄明晃晃的短剑,再衬以白袜黑靴,俨然像一个非常绅士的小伙子。

皇帝的私人总管坐着一辆皇家马车到他们住的白牛街来接他们。

皇家马车刚在舍恩博隆宫的广场上停下,头戴皇家卫士帽的卫兵就过来打开了车门,并敬礼恭候小客人下了马车。

当利奥波德带着孩子们觐见皇帝和皇后时,他显得诚惶诚恐,而他的两个孩子却依然天真如故。金碧辉煌的宫殿,毕恭毕敬的侍者,还有从他们一下马车就受到极高贵人们的谦恭接待,都让姐弟俩感到新鲜有趣。

姐弟俩美丽大方的服饰立即博得了皇家的喜爱。皇后示意要莫扎特从宫廷圆坛边走向皇座。

这时的利奥波德真是有些担心。而莫扎特却非常的自在。他扫视了一下宫廷四壁无数面镜子,然后向父亲点点头,踏着红色天鹅绒地毯,向着吊有水晶大花灯的地方走去。

他的姐姐玛丽安妮反而成了弟弟的“随从”,紧紧地跟在身后。到了皇后的安乐椅边,玛丽安妮首先躬身屈膝行了个大礼,而莫扎特则像小绅士一样吻了吻皇后的手。

皇后玛丽娅·特蕾莎是个很爱孩子的人,她特别喜欢天真而自然的儿童。

她生了16个孩子,虽然由于传统的约束,她不得不恪守自己的尊严和身份。但在那个多子女的时代里,她对孩子们的疼爱还是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的皇后。她有真挚、深沉的母爱和典型的德国人气质,因此她很自然地喜欢聪明而可爱的孩子。

皇后热情地拍拍自己的膝盖,对莫扎特说:“来,到这里来!”

莫扎特爬上了皇后的膝盖,皇后亲热地搂着他,吻着他的小脸,和蔼地问:“哦,漂亮的孩子,你几岁了?”

莫扎特爽快地回答:“6岁。”

皇后问:“都说你的琴弹得很好,是谁教你的呀?”

莫扎特高兴地答道:“是爸爸。”说着,他回头看了父亲一眼。

利奥波德赶忙点了一下头,脸上溢出了得意的神情。

皇后轻声地“哦”了一声,小声地问莫扎特:“喜欢我吗?”

“当然!”说着,莫扎特竟大胆地捧着皇后的脸亲吻起来。这使在一旁的弗兰西斯皇帝大感意外,而利奥波德先生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皇后看到身边人的惊恐,摸着莫扎特的头,笑着说:“没关系,这个孩子是从心底里喜欢我才这样做的,其实我也很喜欢他。”

说完,皇后又吩咐侍从把她的孩子们叫来,并对莫扎特说:“那么,一会儿你和姐姐一起为我们大家表演好吗?”

莫扎特快活地回答:“好的!”

皇后从小受过很好的钢琴和音乐修养教育,她的美声唱法也能让人倾倒。她的儿子约瑟夫很小的时候,便请了著名音乐家瓦根西尔来给孩子们上课,而约瑟夫则成了瓦根西尔的得意学生。

听到皇后要叫孩子们来听自己的演奏,莫扎特心里很高兴,但他随即插话道:“请把宫廷音乐师也请来,因为他也是一个懂音乐的人。”

在皇帝专用的艺术沙龙里,王室成员坐在舒适的安乐椅中,把两个山区来的小孩团团围了起来,而且皇后和皇帝特别开恩,准许两个孩子免去宫廷中那一套必有的称呼和礼节,让孩子就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

不知道是这一次与王室人员那亲热随便的接触,还是莫扎特本来就有的一种素质,从他第一次进宫以后,此后无论哪一次与皇帝或别国的帝王接触,莫扎特从没一次感到局促和不安。

他和姐姐在王室成员中如鱼得水地演奏了3个小时,一会儿是钢琴二重奏,一会儿又是钢琴独奏、奏鸣曲,最后还演奏了小提琴。

坐在前排观看的皇后玛丽娅·特蕾莎惊喜得几乎叫出声来说:“这两个孩子的弹奏,真是妙极了,他们简直是奇才啊!”

一边的皇帝弗兰西斯也赞不绝口。

利奥波德见此情景,会意地冲莫扎特点点头,要儿子拿出最绝妙的本领。莫扎特心领神会,立即从口袋里抽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丝质长条巾,将琴键蒙上,然后他的细小的手指在琴键上娴熟自如地移动着,并且准确无误。

这时,尊贵的王室成员,特别是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莫扎特姐弟的演奏,使在座的人无不大饱眼福,拍手称绝。

演出结束后,皇后用高价向莫扎特预订了小夜曲,并把镶有自己肖像的金表送给了莫扎特。这对利奥波德来说,是最珍贵的赏赐了。

首次的宫廷演出之后,莫扎特成了宫廷中的常客,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和姐姐又多次在皇家沙龙表演钢琴二重奏、独奏和小提琴、钢琴的奏鸣曲。他还作了即兴演奏,并为皇子皇孙们的演唱伴奏。

最为轰动的是这样一件事:著名的维也纳作曲家瓦根西尔来到皇宫,他是皇后请来为她的儿子约瑟夫上音乐课的。莫扎特当着他的面,一次未曾练习,就看着乐谱演奏了他的一首难度极大的钢琴协奏曲,惊人的熟练和准确竟使曲作者无比惊诧。

这位维也纳最优秀的作曲家走到莫扎特跟前,爱抚地摸着他的手,激动不已地说:“奇才!你真是个奇才!”

很快莫扎特便名扬维也纳全城,并且成了皇宫的宠儿。皇后玛丽娅·特蕾莎对他像母亲一样慈祥。莫扎特常常忘掉森严的等级差别,天真地爬上皇后的膝盖去亲吻她。皇后一点也不觉得他做得过分,反倒更加喜欢逗他玩。

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是王室成员中最喜欢莫扎特的人,但他的乐趣是逗这孩子玩,而不在于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他觉得让莫扎特用一个手指弹琴或者用一块布蒙住琴键弹奏才能算奇迹。然而莫扎特很快就对这种与艺术格格不入的胡闹产生了鄙视。

皇宫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们也非常愿意与莫扎特姐弟玩,他们觉得能同这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是最开心的事。莫扎特无拘无束地同他们嬉戏。其中,他特别喜欢7岁的小公主玛丽·安东奈特。

一天,莫扎特走在玛丽·安东奈特和她的一个姐姐中间,突然滑了一下,摔倒在打蜡地板上。玛丽·安东奈特的姐姐往前走了,而她却把莫扎特扶了起来,一边为他拍拍身上的尘土,一边热心地安慰他。

莫扎特高兴地对小公主说:“你真好,等我长大了,一定娶你为妻。”

小公主回答说:“我感到和你在一起是一种荣幸。”

事后,莫扎特还兴奋地向皇后提亲,皇后奇怪地问莫扎特为什么要这么做。

莫扎特非常诚恳地答道:“因为我感激她,她待我很好,玩起来也很高兴。可她的姐姐却根本不理睬我。”

但遗憾的是,10多年后,当莫扎特再一次地见到这位小公主的时候,玛丽·安东奈特已经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在维也纳皇宫的这段日子里,皇后玛丽娅·特蕾莎给莫扎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皇后酷爱艺术,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莫扎特能为她弹奏,也可说是找到了知音。

同时,她又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后,招贤纳才。当时欧洲一些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师纷至沓来,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文化交流和音乐活动的一个中心,不能不说与她及她儿子约瑟夫二世执政时期所推行的开明政策有关。

最使莫扎特不能忘怀的是这位皇后在她的命名日那天,让人捧上了她送给姐弟俩的两套极为昂贵的正式的礼服。送给莫扎特的那一套是原来为她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王子做的紫丁香色的礼服。送给姐姐玛丽安妮的则是原来为某个公主定做的白色真丝礼服。

虽然莫扎特不知道那是什么料子的礼服,但却知道那是山城里从未见过的高级料子,礼服的里面还有一件同样颜色的小背心。整套衣服的边缘都有两条宽阔的镶金滚边,这使莫扎特爱不释手。姐姐玛丽安妮,她也没见过真丝服装,只感到那料子是如此的洁白,如此的飘逸,那上面还缀有纯金的小装饰品,真让人眼花缭乱。

从这一天起,小莫扎特姐弟俩穿着宫廷礼服,可以出入各种宫廷盛会、文艺沙龙。穿着它们,光彩照人。于是,利奥波德特地请人为两个孩子画了两幅盛装画像。这两幅画记录了这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

画像中的莫扎特身体稍稍向左面侧着站立着,然后把脸庞向右转到正面,微笑地看着画师。他的头发两鬓有三叠卷曲着,胸前脖子上是一串白色的花状装饰物,礼服的上衣敞开着,莫扎特的左手在胸前插入小背心的纽扣中,他的右手微微撩起上衣后把虎口轻轻地按在腰间,一双可爱的小手腕上露出衬衣那柔软飘逸的白色花边。真是一个人见人爱、气质不凡的小男孩。

画像中的玛丽安妮则穿着那套真丝礼服,身体右侧,左手轻轻地搭在左腿上,胸前的那些装饰品让她感到很耀眼,因为她毕竟是位大姑娘了。

画师对自己的这两幅作品很满意,这两幅画像一直保存至今。这就是后人们所熟悉的两个小音乐家的珍贵形象了。

再说莫扎特在宫廷演出受到皇后和皇子皇孙的欢迎,几乎连着几个月都在为宫廷演出,这使莫扎特根本没有时间去别的贵族家演出,而这样反而造成了贵族中以能请到莫扎特到家为荣的想法。而要达到此目的,更多的赏赐就成了最有效的捷径。

紧张而频繁的演出换来了可观的赏赐,贵族也仿效着宫廷将不少钱物慷慨地赐给两个孩子。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却是佩剑、怀表和鼻烟壶等,有时还会得到一些漂亮的鞋扣、几首小诗,甚至是莞尔一笑。但这些东西大多是皇帝或是贵族所赐,因此,它们便成为值得在任何人面前炫耀的资本。

每天从傍晚到深夜,两个孩子的时间都被王公贵族的邀请排得满满的,他们几乎没有了正常的休息时间。日子一久,这种超负荷的演出,很快就产生了恶果。

10月21日,在舍恩博隆宫演完一场音乐会以后,莫扎特病倒了。他发着高烧,全身起红疹。

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利奥波德特意写信给家里,请主教大人让当地供奉的圣徒做弥撒。然而,猩红热要比萨尔茨堡的祈祷厉害得多。连续4个星期他们全家都被隔离了,一点收入都没有。贵族们派男仆带来的只是礼节性的问候,而不是钱。

面色苍白、略带病容的莫扎特重新出来演出时,大多数以前经常邀请他去的贵族人家都避而远之了。这种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在1763年1月返回家乡萨尔茨堡。

不过,幸运的是,皇后对莫扎特的关心仍在,宫廷把皇家金库里的不少钱财礼物都慷慨地赏赐给他们,临行前,皇后又差人送给利奥波德家不少珍宝玉器。利奥波德真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了,他在维也纳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孩子们在维也纳王宫所受到的礼遇以及所得到的丰富的馈赠,使利奥波德先生有些得意忘形,他不分场合逢人便滔滔不绝向别人鼓吹自己所得到的荣誉与珍品。后来,在他们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场意外事件。

一天,他们住进一家小客栈。晚上,一个神父模样的人钻进他们的客房。

利奥波德顿时又兴奋起来,他兴冲冲地向对方介绍自己不寻常的经历,并被荣耀冲昏了头脑,竟把装满金银财宝的沉甸甸的箱子打开向这位假仁假义的神父加以展示。看到这闪光耀眼的满箱珠宝,陌生神父双眼圆睁,流露出贪婪的目光。

第二天清晨,从美梦中醒来的利奥波德发现,自己心爱的百宝箱已经变得空空了。原来,他们遇到的是一个高明的扒手。利奥波德这才懊恼至极,在伤心与失望的心态下向家的方向走去。

同类推荐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热门推荐
  • 逆天逆地神王妃

    逆天逆地神王妃

    “为什么……”“因为我恨你啊,你应该去死!”说着,把刀捅得更深了点。他的亲妹妹,就那么被他杀死!他狠狠抽出刀,抹去把柄上的指纹,随地一扔,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女孩眸中满是不甘。若我有来世,要让你这个渣男不得好死!她怀着不甘,停止了呼吸。再次张开眼时,她发现她玛丽苏的穿越了……
  • 遗弃栀子

    遗弃栀子

    他步步紧逼,她再次落入虎口,不温不火的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命运的坎坷再次来临,厌诗绝想彻底远离这个男人,结果发现自己怀孕了………
  • 忧伤流年

    忧伤流年

    三个女生,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三个男生,是她们的梦中情人。为了爱,他们褪去青涩,步入未来。
  • 阴阳界之灵魂摆渡

    阴阳界之灵魂摆渡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会说:“世上无鬼,只有人心有鬼。”可赵易却要说:“这世上确实有鬼,只是常人看不见而已。”赵易一个刚退伍的小道士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成了冥警,开始了捉鬼除妖的历险。
  • 夜之邪皇

    夜之邪皇

    在白天,他是一个超级逗逼,在黑夜,他是无敌的皇者。天才?土豪?兵王?杀手?不好意思,这些与我作对的人,现在的坟头草已经一寸高了。——邪皇
  • 旋风少女之李恩熙复仇归来

    旋风少女之李恩熙复仇归来

    自从百草与婷宜的比赛结束后,百草的胜出不仅赢得了参加世青赛的资格,与婷宜。。。。。
  • 我的公主殿下要复仇

    我的公主殿下要复仇

    恨!在这一刻,萦绕我全身!这个噩梦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这个仇,我会回来报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柒号引渡人

    柒号引渡人

    沈小妖是竹下小院第七任引渡人,亦是千年来最出色的引渡人。什么是引渡者?不是所有的人类都能坦然面对死亡,引渡者帮他们完成死前最后一个心愿。公平交易,童叟皆欺。因为沈小妖,无父无母,无情无爱。她有何来历?人类之躯的引渡者,到底是巧合,还是宿命?
  • 九久

    九久

    他,曾经真爱过,忘了真爱为何她,从未曾爱过,自视对爱情清高冷静他们从一场初中同学会开始,像是两条被各自隔断的线一样慢慢缠绕,她害怕,害怕自己只是他的战利品,一旦爱上就会被丢弃。他们在爱与背叛间渐渐明晰,渐渐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