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故事1980年,还在读大学的32岁的刘永行放寒假回家过年。他拿出兜里仅有的两元钱对妻子说: “今年不宽裕,我们不要买猪肉了,就过一个素节吧……”谁想4岁的儿子却一个劲儿地嚷嚷着: “爸爸,我要吃肉。”想到过年也不能让儿子吃上一顿肉,刘永行觉得对不起儿子。他想:能不能凭着自己的能力赚点儿小钱呢?经过一番苦苦思索,一个主意出现在刘永行的脑子里。他从小就爱好无线电,也常常利用闲暇时间自学无线电修理,修个收音机什么的根本不在话下。于是,他决定去摆地摊搞搞无线电修理。说干就干,刘永行赶紧写了个小广告,然后摆个小摊就开始营业了。出乎意料的是,本想挣两个小钱为儿子买肉吃的刘永行,竟然在年前的十多天里,赚了三百多元。在那年头,三百多元钱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这不但使刘永行一家过上了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而且还把刘永行后半年的上学费用给“解决”了。这一次不经意的灵光一现,让刘永行开始萌生创业的念头。机会终于来了。毕业后,刘永行有一次去城里,看见哥哥家里养了几只小鹌鹑,还听说两个月就可以下蛋,于是心里又开始盘算了:养鹌鹑,两个月就能见到效益,而且成本也不高,值得干一干。不过,与其他养殖户不同的是,刘永行决定走一条科学喂养鹌鹑的新路。他先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试验。养大一批后,刘永行看到市场销售情况果然很好,顿时信心倍增,就琢磨着扩大生产。人多力量大,独木难成林。刘永行决定叫上几个兄弟一起大干一番。
刘永行和几个兄弟商量之后,就东挪西借地筹集了1000元人民币启动资金,在村里创办了一个小型养殖场,孵化鹌鹑和良种鸡。很快,鹌鹑和鸡开始出笼了。刘永行兄弟几个一会儿跑家畜市场,一会儿推车叫卖,用三个月的时间,愚公移山般地把几万只鹌鹑和鸡销出了手。算了算账,竟有万把元钱的赚头。刘氏兄弟喜上眉梢,干劲更足了。
随后,尝到甜头的刘永行兄弟搞了一个大型鹌鹑养殖场,进行大规模的鹌鹑养殖与开发。却不曾想,1982年,他们的“育新良种场”刚建成,一度高烧的“鹌鹑”潮流就开始急剧退去,许多养殖鹌鹑的专业户纷纷收摊。养鹌鹑的专业户少了,刘永行兄弟也陷入了困境。
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刘永行兄弟的确与众不同,他们与一般人有着不同的思路。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他们认为:只有疲软的市场,没有疲软的产品。那些失败的专业户是因为成本过高和技术不过关才亏本的,而我们不同,科技孵化使我们可以把成本降下来,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兄弟几个找出了一个最佳的养殖方法,成功地把成本降到了每只鹌鹑只要三四分钱。此外,他们还把电子计算机引进了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工作中。并创出了一个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独特立体的新型生态循环养殖方式: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
凭着与众不同的思路,凭着强大的创新能力, “育新良种场”很快就赢得了市场。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的“育新良种场”已经达到年产鹌鹑15万只的规模,产品除了供应国内16个省市区,还批量出口。
市场和眼界的扩展,使得刘氏兄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他们借着科技创新给自己带来的丰厚财富,创办起了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并于两年后成功推出“希望”饲料。
1991年,刘氏兄弟在四川成都组建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企业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刘永行的“思想”也跟着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5年,刘氏兄弟“分家”后,刘永行利用分得的十多家公司组建了东方希望集团,任董事长,继续留在饲料行业。经过几年的铺摊子,他终于完成了东方希望集团在全国的布点工作,从而把饲料及其相关产业做到了“全国第一”。
居安思危,虽然东方希望集团成了饲料行业的老大,但这段时间,刘永行的脑子并没有闲着。他思考最多的就是,东方希望集团已经把饲料做到了“极致”,那么接下来做什么呢?这时候,他想到了“行业的优化组合”,决定进军面粉市场。在对食品工业发展前景和面粉市场需求做过一番精心评估之后,东方希望集团随即兼并了河南、安徽、四川等地的几家面粉厂。
刘永行的事业发展再次驶上高速路:1999年,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从四川成都迁至上海浦东;2000年,东方希望集团与成都东风面粉厂签订租赁协议,拉开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序幕;2002年到2003年,东方希望集团正式进入第二主业——铝电复合体产业,先后在包头、山东、河南等地建设年产规模百万吨的电铝项目和氧化铝项目;东方希望集团的摊子越来越大,刘永行的思想越来越深,思路也越来越广。创举点拨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不一样的人看同一个市场,看到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你个人的理念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财路。没有思路的人,拿不出新措施,打不开新局面,自己也没有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刷新理念,摸清现状、瞄准目标,我们就会有思路。 另外,我们必须要有敢于变革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吸取到精华。不敢打破常规、创新思想,是永远无法取得变革的。思路的借鉴和拓展是艰苦的过程,但是人们必须要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改变人生的机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努力。在困难面前,采取不同的思路,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些在逆境中能激情投入、大胆突破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出路,迈向成功。当路走不通时,不要再一味顽固,而是要变换思路,要改变陈旧的观念,打破世俗的牢笼。勇于改变才能创新,而只有创新,才能让成功持久。对于创新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赚钱不一定需要本金,但一定需要好思路、金点子——“思考创富,创新发财”。古往今来,好思路、金点子始终都是富豪们家财万贯的法宝,正是有了思维的参与,才使得任何一笔财富、一种成功都能尽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刘永行时常用一种强势的文化来武装属下员工的头脑,让他们努力改进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改变思路去创新,要想办法克服它,而不是绕过它。
刘永行从不搞盲目出击,在对任何一个行业介入之前,都会思考——而且,不单是他一颗头脑在思考,还有他的“智慧团队”在共同思考。只有经过充分论证的项目,东方希望集团才会上马去操作。
一个真正的富有者,必然会去认真思考解决每一个问题——克服危机,突出困境,走向辉煌,从而真正地赢得成功。
思路创富,创新发财,其根本在于头脑的整合与运用:正确的思路,引领企业往光明的方向迈进;错误的思路,推动着企业往倒闭的边缘滑行。
在积极而且正确的思考之下,刘永行和东方希望集团不断地在前行的道路上充实自己、超越自己,也不断地焕发迷人的光彩。延伸链接
1982年,刘氏四兄弟创建育新良种场,开始艰难的创业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开拓,到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
1995年,刘永言四兄弟明晰产权,进行资产重组,分别成立了大陆希望集团(刘永言)、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华西希望集团(刘永美)、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各自在相关领域发展。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妹妹刘永红,也给了她一部分股份。由此有了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一次“亲兄弟,明算账”。
到1999年底,希望集团已发展成为以饲料为主,涉足食品、高科技、金融、房地产、生物化工等行业,拥有140多个工厂的全国性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之一。在此期间, “希望”品牌成为全国著名品牌,希望饲料先后获“国家星火科技成果” (行业最高奖)二等奖、 “中国星火精品展示会”金奖、 “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等20多个奖项。
希望集团也先后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收入百强”第一名、 “中国最大私营制造企业百强”第一名,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创富,条条大道通罗马,可每条又都不是顺风顺水的平坦大道,或者风平浪静的小河道。在半途,总有一些通情理的可恶的东西拦住我们的财富梦,或是飓风大浪,或是蛟龙猛虎。而我们只有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才智战胜它们,才能进入金碧辉煌的财富宫殿。
要相信财富就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做白日梦,也不要迟疑,立即行动!
要克服焦虑,要特立独行,要热情奔放,不要等待,而要主动去创造机遇,要小心了,别让思维定式把你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