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故事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日巨人网络的股票的开盘价为18.25美元,比此前确定的发行价1 5.5美元上涨了两美元多。
巨人网络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网络企业,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文汇报、中国证券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主要报刊都在主要的版面,对巨人网络上市一事进行了大幅的深度报道。而在网络上,巨人的报道也是接连不断,先是网易以《巨人网络上市,登陆纽约交易所》为专题做了报道,后来新浪、腾讯以巨人网络登陆纽约交易所为专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全国的一些电视台也在黄金时间对其上市的盛况进行了播放。
其实,有关巨人网络上市的报道,最早始于2006年,但是当时因为缺乏确切的信息来源,只是个别报纸进行了简单的猜测式报道。到了2007年8月,随着巨人公司上市日期临近,较大规模的新闻报道才开始出现,但是这个时候的报道依然是媒体猜测,当时《新京报》以“史玉柱欲借《征途》海外上市”为标题,首次披露了巨人网络上市的消息。很快,中国投资网进一步透露,征途网络已经聘请美林和瑞银作为其上市的承销商。
当年9月,上海征途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在《巨人》游戏发布会上宣布,征途网络更名为巨人网络。而他的这个举动,也被外界认为是宣布上市的准备,但当时史玉柱却并未提到上市的事情。直到10月份,有关巨人网络上市的消息还是没有,只是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流传于坊间。史玉柱及巨人网络在上市问题上始终是采取了三缄其口的策略,史玉柱似乎在故意遮掩。直到上市前半个月,外界才知道了巨人网络上市的确切消息。巨人网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沉默,使得媒介关注沉寂,而正是这个长时间的沉默才造成了井喷式的报道。
2007年10月,比特网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巨人网络已经向美国监管当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选定美林和 瑞银为其主承销商。这则看似平常的新闻消息,却很快被各大媒体转载。各路媒体抓住这个信息,争相报道巨人网络。媒体不仅限于报道上市这个消息,他们把报道的内容不断深化,从最初对消息的简单转载到股票发行价格、融资规模、营销手段、赢利水平,将巨人公司的题材炒了个烂透。据有人统计,仅两天的时间,网上有关巨人网络即将上市的各种新闻就达40000多条。2007年11月1日,巨人网络以高调的姿态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与之前的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媒体也掀起了对其报道的热潮。
在上市地点上,史玉柱选择了较其他交易所更为严格的纽约交易所,成为首个在此交易的中国网游股。而之前的搜狐等网络公司则选择了相对较为宽松的纳斯达克。史玉柱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纽约交易所,就是因为纽约股票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要求非常严,符合自己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
上市后,史玉柱从此前的低调沉默转为高调发布消息,他对外宣称巨人网络上市后将造就21个亿万富翁和186个百万、千万富翁,巨人网络的全部员工均获得期权。后来,巨人网络在总部举行庆功宴,史玉柱宣布向所有员工派发金币作为鼓励。
巨人网络凭借上市之前的刻意缄默,上市后在各方面的周密安排,很快成为国内外大小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报道及史玉柱的照片充斥于媒体上。除了报道之外,媒体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讨论巨人网络上市对网游产业格局的影响、巨人网络未来的战略规划等主题。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巨人网络上市前后,并未有相关的负面言论出现。较以往更加成熟的媒体对一些敏感的问题采取了较为婉转的报道方式。史玉柱本人在这件事情中,也对媒介的运作有着透彻的理解。他对于外界的担忧,采取了审慎、稳重的回答方式,缓解了外界的质疑,避免了造成负面言论群起。
纵观巨人网络上市的全过程,以一般的眼光而论,似乎很难发现炒作的痕迹,而这就是史玉柱炒作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事实证明,史玉柱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巨人网络以微小的投入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媒体关注度,树立起了巨人公司的形象,这是一笔含金量更大的隐形财富。创举点拨
炒作对于一个企业的壮大和成长是必要的,而且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因为你的创业基本上都是用一些人们很熟悉的东西,而它们在平常人头脑中产生了思维定式,无法引起兴奋点。而炒作则会打破这种思维的定式,让大众耳目一新,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东西。
史玉柱的这次炒作,就是巧妙地利用“第一”这个概念。因为人们的记忆中对“第一”记得比较牢靠,而且人们也对诸多“第一”感兴趣,比如人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一”容易引起人的兴奋,容易吸引人的眼球,所以也就容易被记住,还会使对手难以逾越,从而使企业的形象脱颖而出。
但是,第一毕竟只有一个,绝大多数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是很难拥有“第一”这个名号的,所以就需要变通地策划或者制造出第一。其实在史玉柱的巨人公司之前,已经有网络公司在美国上市交易了,他仍然要用这件事情来吸引大家,就采用了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使自己成为第一个在那里上市的中国公司,其实在那里上市和在其他地方上市一样能融资,但是那里的第一却能吸引人的眼球。 企业要做这样的炒作,可以在多方面下工夫,比如说自己企业某种做法,在某行业尚属第一次,第一次发现了某产品某种属性,某模式属首创的模式。企业也可以挖掘“第一”背后的秘密,以满足社会公众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同时把良好信誉、产品、质量、科技、发展潜力等企业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给消费者。延伸链接 史玉柱,安徽怀远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开始下海经商从事软件开发销售,并且由此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91年,成立巨人公司,随后推出M一6403桌面印刷系统、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1997年年初,由于管理不善,巨人公司深陷巨额外债之中,巨人集团名存实亡;2000年,史玉柱再次创业,主打保健品“脑白金”,并且一举成功;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融资额为10.45亿美元,史玉柱的身价突破500亿元;2009年3月12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史玉柱个人资产为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