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出现几个冤家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他会使你变得更强壮,更坚强,更熊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更容易于出杰出的成绩。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军方提出了战争状态下士兵的“生存能力”比“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全新理念。于是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式的MlA2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目前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千克的打击力量,而这种力量被美武器专家形容为“可以轻易地将一只球捧送上月球”。那么,MIA2型坦克这种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他接受研制MlA2型坦克装甲的任务后,立即找来了一位“冤家”做搭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迈克·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终于有一天,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奏效。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也因此而同时荣获了紫心勋章。
巴顿中校事后说:“事实上,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们决定请马茨做‘冤家’,尽可能地激将他帮我们找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方面他真是很棒,帮了我们大忙。”
这不禁使我们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1996年世界爱鸟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4年的秃鹰。事过3日,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它由于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无独有偶。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的速度比后者每分钟要快13米。
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为了能解开其中之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手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只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而生存能力差。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笼子,不少的处境和那只笼子里的秃鹰差不了多少。虽然它能让人暂时乐而忘忧,流连忘返,但毕竟是笼子。可以设想,最后的结局会和那天秃鹰没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