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繁簧荣,都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冒险精神分不开。冒险精神常常更能充分地体现一个民族的创业精神。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冒险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
霍英东在香港的事业不断发展,现在他所经营的范围已扩大到包括地产、建筑、航运、旅馆、酒楼、百货、石油等多种行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人撤走了,运输成为当时香港迫切需要的行业。霍英东看准了这个行情,时时留意着官报上拍卖战余物资的消息。他借用了母亲积攒的有限佣金并东拼西凑,抢手买了一些廉价的舢板、小艇和海军机器,很快地转手卖出,从中获利,手里才有了一点积蓄。
当时,日本人正高价收购可制药物的一种海草,霍英东获悉后,了解到南太平洋拍拉达斯岛附近密布这种海草,于是买了一条61英尺长的摩托艇,联络了80个渴望赚一笔大钱的渔民,向该岛进发。
哪料岛上气温极高,食物非常缺乏,又无淡水和药品,他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一去六个月,当他们冒险归来,带回的海草仅够开支,无利可图。这次生意的惨败,造成了母子在创业上的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使霍英东低头,他说:“母亲信不过我,认为我冒的风险太大。但我行我素,绝不气馁。”他又设法买了一条拖船,决心闯出一条路,自己独立做生意。
在友人的帮助下,他抓住有利时机,从事有利可图的驳运事业。由于他善于经营,有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开业以后,一帆风顺,发展很快,大有所获,成了香港运输业上崭露头角的强者。
在经营方向的选择上,霍英东认真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的实力,再寻求朋友的资助,开辟那种别人不愿做但却很有前途的行业。因此当其成功时,别人的感觉是他预测准确,决策优先。就这样,他开始了滚雪球式的发展,他利用积累起来的钱一步一步地拓展业务,继续寻找有前途的“冷道”,先人一步经营地产业,买旧楼,盖新厦,开房屋预先分层出售之先例,业务不断扩大,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强,他本人则成为香港地产业之巨子。
正当房地产大红的时候,不断进取的霍英东眼睛又盯着本大而利薄的“淘沙”业。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淘沙业,人工多、获利少、赚钱难,许多商人不敢轻易涉猎。而独具慧眼的霍英东,在房地产业中取得巨大成就之后,敏锐地洞察到随着香港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海沙的需求量将迅猛增长,淘沙业大有可为。
于是,霍英东知难而进。一方面,他派人到世界各地,不惜重金定购淘沙机船,曾于1961年花费120多万元港币,向泰国政府购置了一艘载重2890吨的挖泥船,动用机器,挖泥淘沙。霍英东属下的有荣船务公司拥有大小船舶90艘,其中挖泥船不下20艘。另一方面,有荣公司还与港府签订了长年合同,专门负责修缮香港各处码头,积极参与香港的填海工程,建设海壁,用所淘海沙来供应香港建筑业的需要。当时中西置业公司建筑主要原料的海沙,均由有荣公司专责运输供应。
淘沙这种他人看作费力不讨好的行业,经过霍英东周密运筹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居然得到丰厚利益,他本人成为香港淘沙业的巨擘。
人生的启示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不怕冒险,不怕失败,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