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服,敢于人弃我取,逆境取胜的经营者,常常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999年底的全球富家排行榜,李嘉诚的排名由第12位跃升至第10位,成为世界前10位富家排名榜上的唯一位华人。最近,香港《资本》杂志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
由零开始,白手起家,李嘉诚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成功富豪的典范。然而历数李嘉诚几次重大的赚钱交易,却发现这位被称为“财技之神”的财技谋略家,更多的时候喜欢人弃我取,逆境取胜。
1968年香港风潮,地产、股票市场大跌,许多富家世家纷纷移民,贱价变卖家产物业。此时李嘉诚大举挺进,趁低购人大量地皮、旧楼和厂房,令自己的事业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
1981年,香港前途问题令港人面临一次重大的信心危机,股价楼价大跌,移民成了香港人最时髦的选择。李嘉诚却再次逆潮流而动,非但没有撤离香港,反而大举投资。1982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和黄)成功从英资手中夺得港灯控股权;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草签前,李嘉诚宣布投资40亿港元兴建大型屋村。
一直以来,李嘉诚的过人之处,是他总可以在一项业务的极盛时期洞悉其危机所在,然后迅速作出新的部署和尝试。当年他生产塑料花的时候,塑料花行业正大行其道,大有带动香港工业起飞之势。然而李嘉诚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途有限,于是转向房地产发展,全力拓展房地产市场,并在紧接着而来的房地产高潮中获得可观的回报。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炙手的富豪级人物,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香港房地产最高峰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1997年,他开始不断出售手上的物业,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把资金分投于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使集团避过了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重大打击。
1999年是香港人难捱的一年,金融风暴的打击令许多亚洲富豪身家大跌,甚至退出世界富豪榜的排位。李嘉诚正是在此逆境中,率领两个儿子,一门三杰冲锋陷阵,屡出奇招,打了一场又一场商场硬仗,成了世纪末低迷的香港商界一道耀眼的风景。
1999年10月21日,身兼香港长实、和黄集团主席的李嘉诚,兴高采烈地向外界公布:和黄与德国电信公司曼内斯曼经过一周的淡判,最后达成协议,和黄将以价值1130亿港元的价格向曼内斯曼出售44.81%的Orange(“橙”)电讯公司股份,而曼内斯曼则分别以折合220亿港元的现金、价值220亿港元的欧元3年期票据及1184万股曼内斯曼新股支付。
待交易完成,和黄除持有曼内斯曼10.2%股权,成为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外,还可套现440亿港元现金。待两公司合并后,和黄更可间接控制市值7000多亿港元的曼内斯曼;而曼内斯曼亦将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跨国电讯巨人,远远领先于位于第二名的意大利电讯。
“这是我最骄傲的交易。”记者会上,征战商场40多年的李嘉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地对记者表示。
1996年,“橙”在英国成功上市,和记从中套现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橙”经过几年的发展,至今股票价格已上涨7倍。1999年年初,李嘉诚出售“橙”4.2%的股权,套现50亿港元。由于和黄在历年的交易中已套现近百亿港元(超过当初投资额),因此和黄在“橙”的投资成本已等于零。
1999年10月,“橙”引起了德国最大的无线电话业务商曼内斯曼的兴趣,曼内斯曼的行政总裁于10月14日在香港和李嘉诚见面,商讨收购事宜,到21日,收购正式完成。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李嘉诚进账过千亿,创下了香港世纪末的商业奇迹。
1999年,李嘉诚仅从分拆出售电讯业务中,便获利1188.85亿港元,成了20世纪末香港商场上最大的赢家。
人生的启示
《圣经》上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成功的人生就意味着为人之所不敢为,就意味着走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