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荣誉源源不断地落到迪士尼的身上。
足以使他引以为自豪的是,约翰逊总统在白宫授予他的自由勋章,这是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勋章。总统先生在颂词上这样评价迪士尼:作为一名艺术家,华特·迪士尼在娱乐方面,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美国民间的奇迹。
能够得到约翰逊总统这样的评价,迪士尼兴奋不已。
另外,他一生中获得的奖状、名誉学位及各种奖品共有700多种,其中包括:29项奥斯卡金像奖;4项埃米金像奖;欧文·索尔伯格奖;总统的自由勋章;法国的志愿兵荣誉奖。这些都是对他为电影业所作的杰出贡献的极高奖赏。
他的动画片将继续给各种年龄的儿童带来快乐,他们都爱看一只小老鼠的各种滑稽动作和它喜欢的那个“女人”、一只脾气急躁的鸭子,以及其他许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他的动画片将每隔7年重新放映一次,使新的一代感到惊奇和兴奋。同时,带有他的名字的那些国际连锁游乐园也将继续向游客展示一个青春永驻的世界,它至今还没有受到成年人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责任与限制的束缚。这是许多人都会接受的对华特·迪士尼“大叔”的永久纪念。
荣誉一再落在他身上,但最让他感到快乐的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第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杜利镇,第二个在他的故乡马赛琳,第三个就在迪士尼乐园的附近。
1966年美国元旦,迪士尼出现在屏幕上,有千万名观众见到了他。他是在帕沙第纳的玫瑰花游行比赛中担任大元帅。
观众们每星期都可以在电视影集上看到他,因此这次看来他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头发直直的,胡须修剪得很整齐,稍有点灰白,开朗的笑容和上扬的眉毛依然如故。可是接近他的人,可以看出岁月不饶人,他毕竟难比从前了。他已经64岁,难以再有过去那无穷的精力了。
旧伤越来越严重,疼痛从颈部扩展到了背部和左腿,每天下午照例的护士治疗已经不太奏效了。脸部的疼痛时时侵扰他,经常在晚上发作,使他彻夜难眠,必须用热敷才能减轻疼痛。各种慢性病,也缠绕着他。
长期的鼻炎需要每周治疗。肾炎的袭击,也使他住进了医院。他还常常感冒,有两次还发展为肺炎。疾病,使他隐隐感到那个老预言会变成实际,那就是他会在事情没做完以前死去。他对工作抓得更紧了。
虽然他的精神衰退了,可是他做的事情并不比以前少。他每天都要到公司去,筹拍新的影片,查看“迪士尼世界”的进展情况。有时他还到外地去。这时他已有了一架飞机,乘坐飞机外出确实方便得很。
可是,迪士尼的健康状况更糟。他的声音沙哑,左腿僵硬,痛苦万分。回来后,迪士尼住进医院检查,透视结果表明,他的颈伤钙化很厉害。医生说必须尽快手术,可是迪士尼却不肯,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7月24日,迪士尼主持了迪士尼乐园的新奥尔良广场的开幕后,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X光显示他的颈钙化严重,必须立即动手术。然而,迪士尼仍然决定等到年底再说。
1966年9月19日,迪士尼和当时的加州州长布朗,在矿王谷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高山上气候寒冷,迪士尼着了凉。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了。
进入秋季,制片厂开始拍摄《丛林的故事》。这是根据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基普林关于印度少年英格利与印度丛林中的动物的故事改编的一部动画片。故事讲述在一片美丽的丛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突然有一天,猎人拿着枪去打猎,小动物非常可怕,就连滚带爬地从猎人的眼皮下逃走了。可是,有一只小猴被猎人抓走了,猎人一次次地折磨小猴,大家看不下去了,就齐心协力把猎人赶走了。
虽然迪士尼很想参加这部影片早期的一些摄制工作,但未能如愿,因为乔治护士每天给他治疗都没有使他的疼痛减轻。当她建议找一位也许能对他有帮助的专家治疗时,迪士尼勉强同意了。西奥多·林德大夫是比弗利山的矫形外科医生,他在门诊室给迪士尼看了一下,就安排立即进行全面的体检和透视。
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迪士尼的脊骨已经严重钙化,肺部也有几个可疑的阴影。林德大夫立即建议他尽快住院治疗,否则他的身体将越来越糟。
但是,迪士尼并不是一个听话的病人,他做了个组织检查后又乘短程飞机到弗吉尼亚去领奖了。这些奖不断向他涌来,随后他筋疲力尽地回去了解体检结果。
10月初,迪士尼带着一张草图去出席“迪士尼世界”计划会议。10月29日,迪士尼到威廉斯堡接受美国森林协会的奖章,表彰他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贡献。等回来时,他已呼吸不畅,腿疼得几乎不听使唤了。
之后,迪士尼进圣约瑟医院检查,X光透视发现他左肺有一核桃大的阴影。医生宣布:“立即手术!”
但是,迪士尼还是回到制片厂,参加戏剧艺术的一次全国会议。之后的几天里,迪士尼参加加州艺术学院全体理事会议,历时4小时。
在会上,他第一次公布了校园建筑计划。迪士尼说:“现在可以选一名校长,扩大理事会,可以开始招生了。”
会后,迪士尼去理了发,修了指甲,并看了43分钟的片子。星期六,他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迪士尼自己开车到圣约瑟医院。
手术定在星期一早晨。
迪士尼安慰大家不要紧张,叮嘱莉莲不要到医院来。但戴安娜坚持要守在医院,于是她和莉莲、休伦等人在手术室外,紧张地盼望迪士尼出来。过来很久,医生出来了,表情严肃地告诉3位女士:“我很遗憾,你们的华特,他顶多只能活6个月到1年了……”
全家人都不相信。当戴安娜开车再去医院探视父亲时,她相信父亲一定会康复的。
这时,夜幕开始降临了,迪士尼还在加护病房,慢慢地恢复知觉。迪士尼显得很疲惫,他轻声地问戴安娜:“我开刀的时候,你在这里吗?”
她点了头。当莉莲来探视他时,他很乐观,面带一丝微笑说:“亲爱的,我是一个新人了。我现在只有一个肺了。但除此之外,一切都好。”
住院两个星期,迪士尼觉得无聊透了,他急着要回去工作。他对莉莲说:“明天,对,明天我一定要去公司。不然,我会憋坏的……”
“这怎么行呢?你的身体还没有康复,你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呢?”莉莲坚决不同意。
但迪士尼向来都是不听家人话的。第二天,他又开始工作了。回到公司,他先去办公室,阅读了公司各种计划的报告,又把相关的管理人员叫到一起开几次小会。
迪士尼对他的秘书说:“我经历了一次大难,所谓‘大难不死’,我会康复的,需要的只是暂时的休息。你们要继续拍电影,我尽力协助你们。”
讨论了一会儿剧本后,他说:“剧本最重要,有了好剧本,一切就好办了。”
迪士尼在制片厂饭厅吃饭时,周围的人见他瘦得厉害,都大为吃惊。他只是说没有关系,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他不愿多谈自己的健康问题,于是岔开话题,询问起公司的各种计划进展情况。饭后,他到公司大楼,查看各处工作情形。
接下去的几天,迪士尼天天到制片厂上班。感恩节前夕,他和家人们团聚。接着,他又抽空和莉莲乘飞机去了别墅。也许他觉得自己不会垮下去,可是他错了,他的身体虚弱,再也经受不住这么折腾了。
迪士尼的情况恶化,比医生预料的还要坏。罗伊带来公司的进展报告,沃什也来看他。迪士尼越来越虚弱,药物治疗已使他有时神志不清。
迪士尼和莉莲一起在黛安娜家里过了感恩节。他俩像是很自在,多数时间都是和孙儿们一起娱乐。晚饭后他就与莉莲开车去棕榈泉。
11月30日,迪士尼在自己家里晕倒后便失去了知觉,经医生抢救苏醒后由私人的救护车送去了医院。医生立即对他进行治疗。两天后,迪士尼开始间歇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时,又会随时陷入妄语状态。一会儿,他想象自己才10岁,大声对着伊利亚斯和弗洛拉讲话。一会儿,他又恳求他的“儿子”米奇留在他身边。
1966年12月5日,这一天是迪士尼65岁生日。他睁开眼睛,看到妻子和两个女儿正围着他唱祝他生日快乐的歌,他就静静地注视着天花板。在这以后,迪士尼几乎每一天都只能在床上度过。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就连说话都很困难。
12月14日整个下午莉莲都独自守在他身旁。这时他想下床,但已经不行了。她长时间紧紧地抱住他,直至他睡着为止。那天晚上他睡醒后还和罗伊静静地待了一个小时,罗伊曾向他保证华特·迪士尼世界会按时对外开放。
罗伊在将近22时的时候含着眼泪离开了。到了午夜时,迪士尼要求把他的床头升高,让他能往窗外看看他的制片厂。但外面黑黑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莉莲于是去请求罗伊帮忙。很快,罗伊下令将厂里所有的灯光都打开。迪士尼满意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工厂,眼睛里充满着不舍。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12月15日9时35分,迪士尼由于循环系统衰竭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他去世的当天,《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标题:米老鼠王国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与世长辞。
在这份报纸上,还刊登着这样一篇讣告,讣告这样写道:华特·迪士尼开始时几乎一无所有,仅有的就是一点绘画才能,与所有人的想象相吻合的天才般的想象力,以及百折不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最后他成了好莱坞最优秀的创业者和全世界最成功的漫画大师……
当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晚间新闻的颂词中这样说道:华特·迪士尼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为全世界的人带来了欢乐。但若我们仅仅从这一方面去判断他所作出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华特·迪士尼在医治、安慰人类心灵方面所作的贡献,也许比世界上任何一位心理医生都要大……
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精神将使我们建立自己拥有“无限能力”的信心,不断激励着我们的前进。
迪士尼病逝的消息一传开,世界各国报纸纷纷报道这一消息,大家称之为“人类的损失”,许多国家元首致电哀悼。约翰逊总统在致迪士尼妻子的唁电中这样说道:在您丈夫的才华照耀之下,千千万万的人们享受到了一种更光明、更快乐的生活。他所创造的真、美和欢乐是永世不朽的。
两天后,迪士尼的遗体被火化,骨灰被安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格伦代尔森林墓地,一块杂草丛生的小块土地上。在那里,立着一块小小的纪念碑。
迪士尼的哥哥、合伙人——罗伊,在纪念文章中充分概括了迪士尼献身于迪士尼娱乐事业的一生:
华特·迪士尼是无法替代的。作为迪士尼制片厂的总经理兼董事长,我要向公众、向股东们,向我们的4000多名雇员中的每一位负责任地保证,我们会继续按照他所确定和指引的方向来经营迪士尼公司。
华特·迪士尼把他的一生,而且几乎是除了睡眠外的全部时间都献给影片的创作规划,用于迪士尼乐园、电视节目和多年来以他的名义进行的其他各项活动。华特·迪士尼把许多有创作才能的人团结在他周围,这些人都了解他通过娱乐与公众沟通的方式。迪士尼的方式总是独一无二的。他还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企业,有一批使他有理由引为自豪的创作队伍。
就在迪士尼去世的第二年,1967年的春天,佛罗里达州批准了“迪士尼世界”的营建,已经73岁高龄的罗伊亲自来抓这项工程。他曾答应过弟弟,说一定要把“迪士尼世界”办起来,这一点他确实去做了。
但他很是力不从心:一则是年纪大了;二则他对“迪士尼世界”信心不足,他曾对人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赔钱的东西。”不过为了完成弟弟的遗愿,他还是勉为其难地把担子挑了起来。
经过数年的努力,“迪士尼世界”终于在罗伊的监督下建成了。
当年的“迪士尼乐园”从筹备到建成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而“迪士尼世界”却足足用了13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固然是因为工程浩大,但迪士尼的乌托邦理想难以落实,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罗伊建成的“迪士尼世界”仅仅是“迪士尼乐园”之外的另一个“乐园”,他把迪士尼的乌托邦色彩巧妙地淡化了。也许这倒是罗伊的聪明之处。
“迪士尼世界”的全名是“华特·迪士尼世界”,它仍然挂着迪士尼的名字。
1971年10月23日,“迪士尼世界”开幕,罗伊为它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并在会上讲了话。
罗伊对来宾说:
我和弟弟华特开始共同创业,这几乎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据我看来,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有创意,有决心。他目标单一而干劲十足。整个一生中他从来没有因压力过大而偏离他的路线。他几乎没有秘密可言。谁愿意听,他就会讲,他讲他对剧本的构想,讲他的计划,讲他的一切。
华特的一生就是这样。
这次讲话的两个月后,78岁的罗伊死于脑溢血。迪士尼兄弟的时代过去了。可是,迪士尼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大量的动画电影和两座游乐园,这一切已成为人类的永久财富,后人会永远记住他,并在他的遗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