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在人与人的交往里同样如此,靠得太近有时反而会伤及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家才会相安无事,距离也是一种对人对已的保护。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是刺猬法则。
距离是个很微妙的东西。靠得太近,彼此之间的矛盾也许会随着了解的程度而变得容易产生,所以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无道理。相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每个人都要接触,却不是每个人都很擅长。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个性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别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与习惯,或者有彼此个性上不相容的东西,这些个性就好像刺猬身上的刺,靠太近就会伤害彼此。所以人与人之间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彼此相安无事。人与人的关系最难掌握的就是这种距离的分寸,《论语》有言:“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之谈,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轻易侵入对方的禁地,给对方留一点私隐空间,这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避免对别人的伤害。
朋友之间应该保持不近不疏的距离,太远了,就成不了朋友;太近了,不分彼此、不分你我必然导致不分原则最后日久生厌,不疏不亲。不远不近的距离,保持各自的空间,让友谊更长久更富有魅力。
一位书法大师受寺庙住持之邀为寺庙题字。他写字的时候,他的一名弟子在旁边为他磨墨。等他写完了,他的弟子坦率地说:“这幅写得不好!”大师就又写了一幅,这个弟子见了又说:“不好,还不如刚才那一幅呢!”
大师又写了一幅,可还是没得到徒弟的赞许。大师就耐着性子继续写,一连写了80 多幅,都不能令那位弟子满意。后来,这位弟子出去小解,大师想:“这下我可自由了,不用在他的监督之下写字了。”等弟子回来,大师又写了一幅,弟子一看,连连称赞:“真是神来之笔!”
这个故事中的大师与徒弟就是如此,粘腻在一起,弟子就对大师的字心生厌倦而惰于欣赏,大师心里也很疲惫不已。徒弟稍稍离开一下,两人间又相看不厌了。所以说朋友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们都把亲密无间作为交朋友的最高境界,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亲密是常见的,无间是不可能的。
在工作中与领导、下属等同事的关系同样也需要刺猬法则的指导,尤其是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公私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深谙刺猬法则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岗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戴高乐总是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同样,爱情亦是需要偶尔的距离来保持新鲜,这样的感情也才能长久。爱因斯坦曾说:“爱和炭一样,燃烧起来,就要想办法冷确,不然就会把一颗心烧焦。”没有一分距离的爱情,最终会如燃烧的炭一样,使双方都受伤。适当的冷淡就是适当的距离,适当的分开就是感情最好的催化剂,所谓“小别胜新婚”,道理就在于此。当然,不能刻意制造距离,太远的距离容易让两颗心变冷变淡。相互理解、相敬如宾,用宽容和理解自然而然的衡量距离,才是最佳途径。
可见,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正确的运用刺猬法则,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好的爱情、友谊还有事业。
感悟箴言:
叔本华曾说:“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聚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可知,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两看不相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像刺猬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亲密有间,疏而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