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的人一般都有一种距离感,想要成功的求助于他们,就应该尽可能地通过语言、行为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只有尽可能地消除距离感、陌生感,才能让对方认可你,为自己全力办事。
套近乎就是在双方身上寻求共同点,比方说共同的兴趣、经历、理想等等,寻求共同语言,为下一步的求人办事创造良好的条件。
套近乎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得充分,才能套得牢靠。既然是套近乎,那就是说套近乎与求人办事要分开。虽然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但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你套近乎就是为了求人。因为对方一旦看出,就会对你从心里有一种排斥感,这对于你以后求办事是大大不利的。所以不妨搞一个迂回战术,也就是换一种说法,绕一绕会更好,而且如果想与双方搞关系,套近乎,千万急不得,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访问邓小平。她的访问彬彬有礼,她是从祝贺邓小平同志的生日开始的。她从邓小平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邓小平自己却忘记了。
邓:“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传记中知道的。”
邓:“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老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邓:“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
访问气氛就这样十分融洽而轻松地形成了。紧接着,谈话转入正题,法拉奇向邓小平提出一个又一个尖锐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如“四人帮”与毛泽东的错误的关系问题,毛泽东选林彪为接班人问题,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批评问题,对资本主义的评价问题,对江青的问题等等。由于开头造成了一个好的气氛,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法拉奇的采访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求人办事的初始阶段,其实就是与人沟通感情的交际阶段。在交际中寻找共同点的说话术,俗称“套近乎”,也叫“名片效应”或“认同术”。认同是交际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
认同,是要在交际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则轶事: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纳赛尔以前是上校)!因为我也曾是军人(认同之一)。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认同之二)。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认同之三),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认同之四),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火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认同之五)。
纳塞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开场白”中,日本议员先后五处使用认同术,终于使纳赛尔从“不感兴趣”到“十分兴奋”而至“大,喜”,可见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浅。
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赞颂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奇效。
法拉奇和这位日本议员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意义重大。首要一点,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有备而来,才能套得近乎,并且套得磁实,套得牢靠。
另外“套近乎”还有很多的决窍:
注意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初次见面的人,如果能用心了解和利用对方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很快缩短双方的距离,而且兴趣相投会加深对方的好感。例如,和中老年人谈健康长寿,和少妇谈孩子和减肥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宠物等,即使自己不太了解的人。也可以谈谈新闻、书籍等话题,都能短时间内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多说平常的语言。著名作家丁·马菲说过:“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应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作开端,这是拉近彼此距离,促进人际关系成功的钥匙。”一味用令人乍舌与吃惊的话,容易使人产生华而不实、锋芒毕露的感觉。这样对方不接受你,自然会产生抵触。受人爱戴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博得他人喜爱的人,相反却是平易近人有亲和力的人。尤其对于初次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刻意显出自己那么的渊博和显赫而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因为如果你不与他人处于共同的高度,共同的基础上,对方很难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还有一点就是减少与对方的对抗行为,例如批评、否定等。想想吧,你是求助者,有求于人,与人搞好关系套近乎,当然要以对方为中心,协调好与对方的关系。如果初次见面就发生冲突,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话,无疑为以后的求人办事增加难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却有可能导致彻底的失败。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不提相反意见,应尽可能地避免当着他的面提出,或者可以借用一般人的看法以及引用当时不在场的第三者的看法,就不会引发对方反射性的反驳,还能够使对方接受你并对你产生良好印象。了解对方所期待的评价。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往往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然而又无法加以改变,因此只能各自持有一种幻想中的形象,或期等中的盼望。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比如胖人希望看起来瘦一些,老人愿意显得年轻些,急欲提拔的人期待实现愿望的一天等。
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任何人都有自鸣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说起来也无兴致。因此,你若能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他讲出得意之事,定会使他眉开眼笑,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你与他的关系自然会融洽起来。
善于套近乎就能提高你的亲和力,求人办事自然减少很多麻烦。关系是拉出来的,近乎是套出来的,所以求人办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关系好了,什么事情都好办!
求人悟语:求人办事要靠关系,而套近乎是结交新关系的好办法。通过套近乎,让陌生人为你办事,你的关系越来越广,你的事情就越来越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