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本节主要回顾金字塔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相关文献;宏观方面,本节主要回顾金字塔结构与国家(或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能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相关文献。
2.4.1 金字塔结构与公司价值
金字塔结构可以减轻落后功能市场和制度的约束。当信息不对称严重时,外部融资是昂贵的和有限的,金字塔结构通过集合资源可以监督和克服成员公司的流动性约束;金字塔结构也可以在集团内分享稀缺的企业家才能;在法律对合约实施保护不足,导致公司间交易困难时,金字塔结构可以促进公司间的交易。金字塔结构也存在严重的代理成本的可能性,代理成本有损公司价值。金字塔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依赖其利益和成本何者起主导作用。Claessens el al(2002)利用东亚8个经济体1301家上市公司样本,发现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公司相对于平行结构和独立公司有较低的托宾Q。Lins(2003)对18个新兴市场国家1433家公司的经验研究发现,金字塔控制权结构会放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而且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Holmen and Hogfeldt(2004)表明随着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的下降,投资者投资需要的折价增加。Attig et al(2004)认为低绩效公司更可能选择金字塔结构,用Heckman(1979)两步程序控制了公司自选择效应后,金字塔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其将正相关解释为金字塔结构对落后制度的替代。Peng and Jiang(2006)以8个亚洲国家(或地区)744家大型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家族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家族公司金字塔结构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家族金字塔结构和公司绩效无相关关系。
苏启林和朱文(2003)的研究表明,家族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对上市公司进行控制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价值的降低(类似的研究包括杨兴君等,2003;邓建平等,2006;武立东等,2007;陈晓红等,2007;王力军,2008)。谷祺等(2006)发现,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所有权显著负相关,与控制权比例显著负相关。王力军(2008)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和公司价值正相关。马忠和陈彦(2008)表明在最终控制权小于30%和大于50%的样本中,最终所有权与控制权都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当最终控制权介于30%和50%之间时,最终控制权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更加剧了这种副作用。王力军和童盼(2008)表明我国直接上市民营公司终极控制人金字塔持股和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符合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假设,间接上市民营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越高,多元化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低,符合控制权私利假设。
2.4.2 金字塔结构的宏观效应
企业集团不仅存在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Stein(2003)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文献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综述。当企业集团在国家范围内广泛存在时,其对整个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也具有重要影响。Almeida and Wolfenzon(2006b)认为,由于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不完全,企业集团可能通过挑选优者(winner-picking)法将稀缺资源配置于企业内部的一般项目而不是提供给集团外部的需要资本的高效项目是最优的。这一含义表明即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是最优的,但整个经济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可能是无效的。其理论直觉是在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的情况下,公众股东理性预期到公司内部者将获取投资项目的一部分特殊利益,他们将仅仅对投资项目除特殊利益以外的收益进行支付,集团外部高收益项目的可承诺收益项目可承诺收益等于项目全部收益与内部者的特殊利益之差。很可能小于集团内部一般项目的全部收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集团企业的负外部性在金融发展的中等水平可能尤其严重,金融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如果具有较多的企业集团,其可能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如果要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金字塔所有权结构也可能提高或者降低社会创新投资的能力。Schumpeter(1942)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增长需要不断的新技术的创造和已有技术的再组织。创新活动对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公司可能具有正的或负的外部性。例如如果新技术的创造可能对金字塔结构下的其他企业产生负的影响时,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控制权人将考虑这种负的外部性而单独企业不需要考虑,因此其可能会降低创新投资。假设新技术需要花费成本较大或者风险较大,单个企业不愿意进行创新投资时,金字塔所有权结构下终极控制权人可能利用现金流权较少公司的资源进行创新投资,如果创新成功,其可以通过隧道或其他行为转移创新带来的价值。这提高了社会创新投资的能力。Morck,Wolfenzon and Yeung(2005)认为政治影响依赖于一个人控制了什么,而不是其拥有了什么。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可以使终极控股股东获得远多于其实际财富的政治影响力。他们可能会俘获政府制定对自身最优的产权保护、资本市场和其他制度,而这些制度可能并不是社会最优的。制度和公司控制权的配置是一个双向反馈系统,初始制度会影响控制权在经济中的配置,控制权的配置反过来又影响公众政策的制定。其博弈模型证明少数精英控制国家财富可能会损害资本市场功能效率,可能会俘获政府提供坏的制度,导致经济发展的次优均衡。
2.4.3 简要评论
多数文献表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有损公司价值,但模型都没有控制金字塔结构的内生性,可能低价值公司更容易导致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控制权的配置对宏观经济及国家制度的影响是一个刚被学者们重视的领域,为了深入理解金字塔结构的宏观效应,不同视角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经验有待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