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0100000006

第6章 汉代三水县城故址考

马振福王耀东

同心县,地处祖国大西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古发现,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4年6月20日文物普查时发现,在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的红梁遗址具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特征,距今已有4500年左右。至于境内最早置县建制见于《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载,西汉置三水县,东汉末废,置县时间长达400余年,其疆域大致与今相同。史书又载,历史上同心境内既有两汉三水县存在,又有唐三水县存在。但是,就汉代三水县城池治所在何处?故城的遗址究竟指何地?古今史学界异说颇多,尚无定论,本文经笔者查阅大量史料和实地反复考察,确认今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故城遗址即为西汉、东汉时期设置的三水县城池治所。

一、两汉置三水县的社会背景

西汉(前206~25年),统治200余年,历经12世,建都长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前206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今宁夏属北地郡地。公元前214年,匈奴进犯中原占据今宁夏境内的黄河以南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先收复河套以北地区,秦西至榆中,后收复宁夏境内的黄河以南河套地区,并在黄河以东,阴山以南的地区内设置34县,同时在黄河的一段收复地区因河筑塞,又移民几万户于河套地区。随着秦帝国与匈奴对垒于河套平原,继而将军事防线由东南向西北推进,同心地区已成为秦帝国重要的战略后方,是军事供应线上重要的一站,也是转输、储备军用物资、粮食的重要基地。据秦国制度,边远地区设县,主要为军事设防,同心地区北临黄河天险,南扼萧关(战国时设置的重要军事关隘,今固原市境内)要道,更具备政治中心、军事要塞的条件,其境内设县有可能,但缺乏典籍方志记载。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草原帝国再度崛起。由于中原政权在河套地区的防御体系因改朝换代而衰落,匈奴乘虚而入,再度南下,收复了被秦朝蒙恬攻占的河套以南地区,包括今固原地区部分辖地。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同年汉兵攻占北地郡(今宁夏吴忠地区及甘肃庆阳地区),同心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公元前198年,西汉与匈奴订立和亲之约,同心境内得到重要的开发,奠定了当地历史政治、军事地位,影响甚远。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夏,匈奴右贤王乘文帝继位之机,破坏“和亲”,大举入侵河套以南地区。晁错上疏汉文帝,指出匈奴擅长骑射,往来无常,入侵灵活。一旦发现防御不坚,则随时可入境掠夺。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边民必遭降附匈奴。如果在边地防守,费用开支太大。不在边地设防,匈奴人则随时可以入侵。如此年复一年,则国穷而民不安宁。晁错建议移民边陲得到朝廷采纳,这就是历史记载的“文帝实行募民实边”(今同心也在其中)事件。朝廷在边地(包括宁夏吴忠、固原地区)建立马苑36所,用官奴3万人,养马30万匹。今红城水当初设马苑,修城筑塞必在其中,其地势由大小罗山环抱,泉水自流,水草丰盛,农耕游牧得天独厚,并常犒赏百姓养马,以满足边地驻军对马匹的需要。今下马关镇东有一山称“马山”,镇西有一水泉称“上马泉”,即沿袭以“马”字称呼地名。汉文帝末年(约前157年),匈奴军臣单于与汉朝断绝“和亲”盟约,伺机进犯中原,朝廷派遣三位将军领兵驻扎北地郡防守。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要彻底解决匈奴犯边问题,大战匈奴,先驱逐了驻牧在今鄂尔多斯高原的白羊楼烦王部,夺回“河南”地,继又出兵攻击驻牧于河西走廊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元狩二年(前121年),浑邪王并休屠王率众4万降汉。汉武帝命在塞外筑受降城。同年,因夺取宝马汉血马,派将出兵大宛国。当时,汉朝在沿边选定了5个地方置匈奴降人,称其为“属国”。《史记·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即把降附的匈奴人迁到沿边五个郡的故塞(秦长城)外,各设属国都尉,以监理之,并且都在黄河以南,应允保存原部落的习俗,在指定地区从事生产或游牧。属国都尉是管理民族自治地的朝廷特派政权代表。其中北地郡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境。

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朝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沿袭了秦始皇创立的统一大业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今鄂尔多斯高原设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徙关东(中原一带)贫民70余万于陇西、北地、上郡等地,由朝廷供给衣食,帮助安家立业。元鼎三年(前114年),由北地郡析出安定郡,同心属安定郡(治今固原古城)地,隶属凉州刺史部。查《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县二十一。”三水县是其中之一。《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八城中三水县城池是其中之一。同时,在全国设盐铁官37个。据《元和郡志》载:“三水县,本汉旧县,有铁(盐)官,属安定郡……”朔方产泽盐,一度处于游牧民族腹地,经游牧民转运交换于三水县,再由汉朝盐官调配发运。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出使西域还,西域通于汉。从关中、庆阳、同心、中宁过黄河至武威,是最为直接的货运通道,是汉代重要的北端丝绸之路。武帝时始将降汉的匈奴人安置在北地、安定两郡,设属国都尉管理。安定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城。在汉武帝统治的半个世纪(前140~前87年)里,“土广人稀,饶谷多畜”,“邮亭驿置相望于道”,正如安定郡命名之希冀,安定郡进入了安定发展的鼎盛时期。

公元25年,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年),传14世,历时约200年。

东汉时,安定郡仍归凉州部;三水县仍沿西汉旧制,设安定属国都尉;东汉史籍见载安定属国都尉的就有6位。桓帝永寿元年(115年),安定属国第九任都尉张奂到三水县就职。是年,草原匈奴帝国7000余人寇美稷(今内蒙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势将南下,而三水以西的羌人又起而响应,在这紧急关头,张奂毅然率部出兵先据秦长城,继则进据龟兹属国(今伊克昭盟乌审旗)扼制了匈奴南下要路,同时又遣使安抚东羌,使之就范。由于他处置得果敢而得当,一场匈羌勾结的叛乱遂被平息。

东汉末,曹魏废三水县,其辖地归入新置的西川都尉,后改西川县,也属安定郡管辖。西川县位于高平川,高平川即清水河流域(西川县治今海原县李旺堡附近)。

由此可见,在西、东两汉统治的数百年间,尽管中原的皇帝与边外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不停地进行着胜者与败者角色互换的战争游戏,但是,三水县的存在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三水县之所以成为边地线上的兵家争夺之地,除其政治原因外,尤为重要的是地理位置。三水县依大小罗山通清水河流域达西川县,可借山林之利;东靠青龙山通庆阳达秦川,可享中原地区的粮食布匹及生活用品之便;南连固原郡国(安定郡治)之兵设防,攻守两利,北接灵州(今吴忠、灵武、鸣沙)凭黄河平原既可屯兵积粮,又可转运交换朔方泽盐;县治城池托富泉(今红城水,《平远县志》载为富泉)滋润,可天然灌田,左右谷中(韦州、下马关川)宜农宜牧。所以,汉朝在此设县,置属国,驻盐官司,执理政务,应该说这里是重要的历史舞台。史载,汉武帝在安定郡接见外国使臣,接受贡品,曾6次“行幸雍”巡视过安定郡。传说也曾巡视过三水县治。由此,三水县成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演绎了一段悲壮且又辉煌的历史。

二、两汉三水县故城址质疑

西汉、东汉在同心境内置三水县,据当时汉代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考证,现代史学者已作结论。其中宁夏史学家王北辰,地史专家鲁人勇曾在《固原地区史志资料》和《宁夏史志研究》刊物上分别于1986~1987年先后发表论文:《汉三水县考》和《两汉三水县故址考》,均作了详尽的论证分析,指出三水县故址就在今同心东大罗山脚下的红城水村。然而,史学界还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在陕西州(今陕西彬县),有的认为在固原州(今固原原州区北),有的认为在同心县东,或云在今同心韦州古城,等等。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在宁夏固原县境内,包括“在固原县北”,今“固原县界”等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水县释条:“三水县汉置,后汉末废,故城在今甘肃固原县北。”《北周地理志》(王仲荦)新平郡下注:按三水县在今“固原县界”。《匈奴史》(林平著)安定郡三水县,今宁夏“固原县北”。

(二)在固原州北或东北。所谓固原州指清代平凉府固原州和同治二十三年(1884年)改置的固原直隶州,辖区包括今固原、西吉、海原等县,州治在固原。另据《大清一统志》、钱佑的《新编地理志集释》多用此说,认为三水县治在固原州北。

(三)在同心县东。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将三水县治标在今同心县东部的下马关镇南、马高庄乡北。近年宁夏出版的各种著述相继沿用。甚至有人还说在同心北70里处。

(四)在州(今陕西省彬县)或泾州(甘肃泾县)附近。南北朝时,后魏在陕西新平(今彬县)附近重置一县,取汉三水县名,唐代属州,仍沿用此名。自此“三水”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才改为旬邑县(陕西)。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良原县东北至州()六十里,本汉三水地,属安定郡,今安定县界三水故城是也。”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汉三水县故城在安定县(属州)南。”后人有持此说者以为汉三水县在州。1979年修订本《辞源》也取李吉甫之说,这对考证汉三水县的方位、遗址造成疑难。

三、两汉三水县古城址的地理特征

三水县,延续两汉400余年,又是安定属国都尉治,而且《后汉书·卢芳传》“[卢芳]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中略芳起兵叛入匈奴)及芳败,胡人还乡里,积苦县官徭役,其中有驳马少伯者,素刚壮,(建武)二十一年,遂率种人反叛,与匈奴连和,屯聚青山……”《后汉书·郡国志》三水县释条云:“有左谷,卢芳所居。”卢芳所居的“左谷”及胡人驳马少伯起义屯聚的青山都在三水县境,其方位都在今大罗山东。关于“青山”,唐李贤注:“青山在今庆州,有青山水。”清王先谦解云:“庆阳府环县西有青山即此。”在现在地形图上,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之西,可视丘陵不以为山,而环县西北,环江西源上游的青龙山(海拔1705米)则高大险峻,可谓山。因为从此地理看,它接近于大罗山,略在三水县境;从地名看,它又接近青山,故称。关于“青山水”《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庆州乐蟠县下记有:“废马岭县在州北七十里……马岭山,俗名箭括岭,与青龙山相连亘。在县十里有马岭坂,左右带川,相传汉之牧地也。又有水出县西北。《水经注》云与青山水合。”文中的废马岭县,即今庆阳西北约70里环江岸上的马岭乡,环江西岸的黄土长梁古代泛称马岭,它向西北绵亘,连接今青龙山。宋史引用《水经注》谓有水发自废马岭县西北,其水汇入青山水,顾名思义,青山水必在青山,即今青龙山附近。按今青龙山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水,二水北流汇苦水河及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汇合北流,经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其东源应相当古之青山水,且立足于青龙山,面对水流的方向,则东之水在右,相当于“右谷”,山西之水在左,相当“左谷”,古时谓左为东,称右为西。三水县东之“左谷”就是卢芳所居之“左谷”,即今青龙山与大罗山之间的苦水河谷。

依据上述推考,汉三水县故城在今大罗山东,而三水豪杰卢芳起兵自“左谷”,联合羌胡相勾结,匈奴以骑兵迎芳入匈境,芳恃匈奴之力,自称西平王,又立为汉帝于九原,(今包头市北)其后,三水当地胡人亦起义,屯聚青山,旋被镇压。从这段历史可反映出三水县在当时不但是多民族杂居繁衍之地,生产方式宜农宜牧,又是北方匈奴族与西方羌族的交往通道。

据史书记载,韦州附近古城甚多,历史久远,其地理环境是有山有水,地阔土沃,农牧并举。以其军事防御战略考虑,进可攻,退可守,是易守难攻之地,故三水县城设在罗山脚下是基于多种因素而定之。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曰:“肥水东北出峡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侍郎张奂为安定郡属国都尉治此,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清楚地表明了三水县的地理方位和环境,好多专家学者及史地工作者,均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基本确定了汉三水县就在同心县境内,且方位在同心县东部。那么,同心县东部哪个地方具有上述地理特征呢?

(一)三水县的西界在今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于固原市西南,经海原、同心、中宁、中卫等县注入黄河,在汉代称高平川水。《水经注》:“川水又北迳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三百里牵条山西,与若勃溪合,水有二源,总归一,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泉流所发,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肥水,今海原县城西北流之贺堡河也,若勃溪的两条支流即今园河;违泉,乃马莲河也,上述四支归一,称肥水,再向东北流,于今同心县城南8公里处注入清水河。“水东有山”是指高平川水之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这与“川水北迳三水县西”相吻合。

(二)今红城水故城遗址至固原相距里程与《水经注》的记载相符。

《水经注》:“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今固原城)三百四十里。”三水县在古代交通地位很重要,直到明清时期,韦州、下马关通往东西南北的交通大道仍在使用。其古时的走向是“三水县以三水县经下马关”(长城关)至固原共350里。

(三)三水县位于一道川谷之中。

《后汉书·卢芳传》记载,卢芳系“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卢芳家族是三水名门望族,所居之左谷在县治附近,不会僻居一隅。而韦州地域正处于川谷之中。韦州位于今同心县东北角,甜水河流过形成平川,称韦州。韦州在罗山之东。因此,这条川谷就是卢芳所居“左谷”。今清水河之东是大罗山,韦州则正在大罗山之东,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大罗山在唐代亦名达乐山、铎洛山、长乐山。宋代称乐山,明代称为蠡山。此处,“蠡”不能读成(li),而音为罗(luo),与螺相通。东汉张奂任安定郡属国都尉一职时,匈奴发生叛乱,他认为是原来的单于无能,建议朝廷立匈奴左谷蠡王为单于。卢芳的曾祖母,则是匈奴蠡浑邪之姨。由此可见“蠡”是居住在左谷一带的匈奴部族的姓氏或族名。罗山、乐山、蠡山的名字均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的部落姓氏,至今带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三水县东,今仍有温泉一处。

由韦州向东北至盐池县界有太阳山。山丘之北有一处“暖泉”。除郦道元在《水经注》记叙外,《平远县志》有更详细记载。由于这处“温泉”见证,唐代设在惠安堡的一个县就被命名为“温池县”,而当时的惠安堡盐池,也被称作“温泉盐池”,《水经注》三水县载:“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更可证实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古城遗址即汉三水县故城址(曾有文物出土)。

(五)三水县境内有盐池是产盐胜地。

《汉书·地理志》载:三水属国都尉治,有盐官。西汉安定郡属县二十一,其有盐官者唯三水县。当时汉朝廷重盐铁之利,凡重要产盐地皆有专职盐官,故前人所考证的三水县在彬县、固原县等说,均不具备此特点。

(六)三水县因有三水而得名。

何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这里应注意的是县界有三泉并流,今察韦州、下马关镇之南,包括大小罗山脚下南有罗家水,中有红城水,北有韦州镇水套(五户台,今红寺堡开发区沙泉乡)等处,都有泉水,且能灌田,但都不具有并流特点。唯今同心县韦州与盐池县惠安堡交界处距红城水约三十里处,有大、小苦水河两支与盐池交界处隰宁堡东北流的汪家河汇合,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总汇合,经吴忠市境内在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所谓“罗川谷”,即甜水河、大小苦水河、汪家河三条河流交汇的河谷地带,也包括韦州、惠安堡一带河谷平原。

综上所述,汉代安定郡三水县的县治在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已无可质疑。该县辖境,据考证西至清水河,东至盐池县汪家河,含整个同心县境及盐池县惠安堡、萌城以及甘肃省环县的甜水堡乡。十多年来,经同心县志编纂办公室和县文物管理所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证,共认红城水上垣村故城遗址就是两汉时期的三水县古城治所。

同类推荐
  • 九州苍穹歌

    九州苍穹歌

    回到各个朝代,和各个朝代的历史名流狼狈为奸,这是什么样的情怀?每一个朝代都是一场精彩的故事,每一次的回到过去,每一次的改变过去,终将会影响现代,改变现代。世界有点小,外债有点多,我华夏这条巨龙也该睡醒了。
  • 带张彩照回明末

    带张彩照回明末

    序言:明末崇祯年间,烽烟四起,内有流寇,外有强虏,无数饥民为求一饱,投身从贼。历经了二百五十多年风雨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值此危难之际,三百多年后的一个现役军人无意中来到了大明,面对困局,他凭借身上几张惊艳大明的彩照,和一番真假难辨的说辞,忽悠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 主神三国

    主神三国

    我们是神派来的,神让我们来带领你们。你是黄巾教的,滚一边去,老子我是法则神教的。张角,在我面前用飞沙走石,给个高爆手雷你,滚一边去。别人烧粮草,老子我空间戒指一挥,连渣都没剩。那个树下撒尿的小屁孩,这可是蟠桃树,我成仙用的,哪能随便撒尿。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 。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 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三尊帝业

    三尊帝业

    太阳帝星!紫薇帝星!武曲帝星!三星同现,三圣争霸,三王相遇,问苍天大地?谁能争锋?谁主沉浮?王与王不可遇?一父同胞的兄弟怎能才不遇?磕头结义的兄弟怎能不遇?……期待与你讨论创建剧情,征求人物形象动漫形象,期待你我携手,共谱帝王之歌!微信:sl211310qq群333626889
热门推荐
  • 乱世穿越:腹黑王爷杀手妃

    乱世穿越:腹黑王爷杀手妃

    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医毒双全,却因最爱的人背叛而死。一朝穿越,成为了相府最不得宠的废柴二小姐。他,摄政王殿下,霸道无情,权倾天下,风华绝代,俊美无双,是无数女子青睐的对象。当他遇到她,腹黑遇到奇葩,会有怎样的好戏发生?
  • 聪明俏佳人

    聪明俏佳人

    他是谁?看似柔弱却一举摘得文武状元。他从哪来?家族族谱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两年后却又忽然出现,为报恩上战场。他是什么样的人?孤独着,寂寞着,一直寻找一个依靠。原来,他非“他”,他竟然是个“她”!她面对皇上的刁难可以沉着应对,可是却偏偏被他的一些不经意而感动。她的美丽,智慧,骁勇与温柔,都只是为了他……他的权力,思想,喜怒与牵挂,也都是为了她……
  • 何必问莫相寻

    何必问莫相寻

    何问湖中月,心碎掌中沙。莫寻镜中影,情丝绕天涯。富家少爷何问,因为想帮好友玉公子考察爱恋对象,遇到一个身世、做派都十分神秘的女孩儿莫寻。伴随着与莫寻的接触,他发现了她与他纠缠不清的缘分,似幻似真。他与她、与他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交错延伸。
  • 诱君欢之嫡女权谋

    诱君欢之嫡女权谋

    [交流群560776468,欢迎加入哦]前世,她助他称帝成就他如画帝业;梦醒,阴暗刑房她痛不欲生。长姐百般欺凌夺她夫婿,阴谋诡计数不胜数。姨娘蛇蝎心肠欺她痴傻,千招万招招招致命。再重生,欠她的,万倍奉还!是痴儿?看她如何凤惊天下!是残颜?看她如何倾国倾城!
  • 绿野情缘

    绿野情缘

    一位名叫任刚的中文系大学生因毕业后没能马上找到工作,决定先去在中部非洲A国工作的舅舅处散散心。到达后,遇到了一起劫案,被卷入其中。案结后,在乘火车旅行的过程中结识了A国的一个喜爱中国武术的小伙子维安·戈马和她的妹妹维拉·戈马。他们是贝市黄龙武术团的团员。因为任刚也很喜欢武术,双方很谈得来。但途中又遇惊险。任刚等解救了法国外籍军团的少尉。到了舅舅家才知舅舅工作的单位是中国神龙制药公司设在A国的制药厂。由于公司前期调查做得不好,药品的销路产生了问题。工厂在开工三个月后,即停产,价值两千万元的设备被闲置下来。舅妈奈不住这里的寂寞提前回国了,只剩下舅舅一人孤单地在这里坚守着。然而,就在任刚到达不久,舅舅出差走了。这里的仓库发生了一些怪事。工厂附近多了一些陌生人,同时“骷髅帮”行凶的消息也在传播......
  • 那年青春,时光不老,我们正好

    那年青春,时光不老,我们正好

    我在最懵懂的年纪里,遇见了你,你在最美妙的时光里,看见了我。从此,你的年少时光,有我点缀,我的青春年华,有你装饰。
  • 古兰彼岸花

    古兰彼岸花

    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佛曰:彼岸有另一个世界,彼岸花一千年开一次,彼岸叶一千年张一次。在东西方表面停止争霸战争的环境下,实则暗流涌动,而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是东方的天剑宫?西方的东正宫?还是古兰一族?各种疑团终将揭晓。
  • 盗斗演绎

    盗斗演绎

    这是一部充满了趣味的现代盗墓小说,介绍了几位摸棺元帅为解开千古之谜,利用家传密术,寻找传说中的王墓。在诡异的世界中,那段尘封的历史的面纱正一层一层地被揭开。
  • 呆萌小仙寻宝记

    呆萌小仙寻宝记

    可爱呆萌的小仙一枚,因无聊所以抛弃了天庭的悠闲,下界寻找一个叫七彩石的石头,不知,她这一下界,人间不仅乱了套,天庭也闲的蛋疼,都要下界玩一玩,哈哈哈,这下,全世界都乱了套,玉帝一个头八个大,可是,哪位又呆又萌还悠闲的吃着糖葫芦,玉帝要崩溃了...
  •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序我所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字叫杨云,他与众多虚拟历史架空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不经意间回到了古代。不过,其中百分之百的人是回到了中国古代史中,靠着比古人多出千百年的知识和智慧在不同的时期去建功立业、叱诧风云。可我们的这位哥们儿却非常、非常不幸的回到了语言不通、情况不熟、习俗不同的古罗马共和国时代,真是造化弄人啊!那么杨云他在古罗马帝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各位朋友先不要着急,还是让我们先看看杨云的个人情况吧:姓名杨云性别男党员年龄22岁民族汉学历高中身高178公分体重67公斤未婚性格胆大心细,好奇心强,待人坦诚直率,遇事时有些“坏主意”。简历:高考落榜后,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某省武警总队某支队特勤中队,曾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复员后回到故乡。经组织分配,在市商业银行工作。好了,各位朋友!咱们闲话少叙,让我们和杨云一起回到古罗马去经历那段难忘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