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千载风雨,承历史绵延。时光的脚步跨入激情飞扬的21世纪,在宁夏的崭新扉页上写下了一个遒劲华彩的名字——太阳山。
太阳山开发区地处盐池、同心、红寺堡三县(区)交界处,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西汉时期,此地附近就设有“盐官”。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亲临此地考察,在著名的《水经注》中对太阳山温泉等多有记载。太阳山温泉久负盛名,明诗赞曰:“一脉远通星宿海,春回塞上气初融。青青石眼涓涓发,流出桃花洞口东。”明王朝时期,朱元璋十六子朱来到了太阳山,在这里屯兵抚农,建造了一个地肥水美、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明王陵、康济寺塔、喇嘛塔寺、云青寺、韦州清真大寺等,构成了一部敞开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揭示了太阳山的沧桑变迁,她的博大、深邃和隽秀。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馈赠给这里丰富的煤炭、石灰岩、白云岩等二十多种矿产资源,成为一片富庶的处女地。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太阳山开发区的重大决策,作出了一项从根本上扭转发展滞后,实现快速崛起的战略部署,描绘了太阳山发展历史上最壮丽的蓝图。从此,古老的大地,被赋予年轻的色彩,人们拭目以待。
短短四年时间,昔日的亘古荒原变成了开发的热土,中国华能集团、内蒙古庆华集团、首钢集团、中国阳光投资集团、宁夏发电集团、浙江盾安控股集团等大企业相继落户太阳山,太阳山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新型能源化工城在太阳山快速崛起,承载着再造新优势、建设新吴忠、实现新跨越梦想的太阳山开发区已经踏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发扬传统文化,承接历史文脉。弘扬先进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太阳山、认识太阳山,《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的编者,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太阳山、以文化的视角观察太阳山,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的出版面世,一定会使社会各界对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树立太阳山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太阳山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相信,太阳山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一定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当今的吴忠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先贤、无愧于子孙的辉煌业绩。
愿《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给我们以更多启迪!是为序。
编者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