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7500000025

第25章 制订和实施“乌兰”进攻计划

1942年10月中旬,德军统帅部被迫发出了关于转入防御的第一号命令。

此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知道,由于伏尔加河堡垒的指战员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使德国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已经局限在市区内一段狭小的战线上,它的两翼由罗马尼亚军队掩护着。

此外,由于敌人一心想占领斯大林格勒,而不断地遭受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它在这里没有多少强大的预备队,这就更加限制了它的防御能力。

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就下了这样的决心:组织和实施反攻。这次反攻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域的形势,而且还要消灭仍在积极作战的敌人的南翼部队。

这个决心,是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在交换意见之后,下定实施的。国防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把准备和实施这次反攻,看作是1942年年底前全国的一项最主要的行动。

为了这次反攻能够顺利地实施,计划投入大本营所掌握的主要兵力和兵器。同时,斯大林还给战役的初期准备工作规定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

斯大林对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说:

你们不得将战役的内容透露给任何人,甚至包括国防委员会委员在内。如果有人需要知道有关战役的准备工作,将由我本人亲自传达。你们两人可以告知各方面军司令的,仅仅是直接和他们每一个人有关的那部分任务的内容。除此之外,不能透露任何东西。

如此严格的要求,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在当时的条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1942年9月底,该计划的制订已基本完成,其基本要点得到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斯大林亲自给这次战役取名为“乌兰”进攻计划。为了保密起见,建立西南方面军一事,一直到10月底才有了书面决定。

“乌兰”计划规定:

西南方面军由瓦图京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利亚第三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利亚第四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德第六集团军的合围;

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反攻日期定为: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为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11月20日。

在10月初,大本营还吸收了各方面军司令和参谋长参加这方面的工作,要求他们就共同实施“乌兰”进攻战役如何使用每一个方面军的兵力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关于这次进攻的准备工作,朱可夫去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几天后,华西列夫斯基再次来到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同他一起前去的,有红军炮兵司令沃罗诺夫炮兵上将和总参谋部的伊凡诺夫少将。随后,红军空军司令诺维科夫空军中将和红军装甲坦克总部部长费多连科中将,也来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斯大林格勒反攻的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准备工作的隐蔽性。总参谋部发布了专门训令制定措施,以防止泄漏关于反攻规模、实施时间、主要突击方向、行动方式等消息。

比如,来往函件和电报通话绝对禁止谈及有关反攻的事情;命令都用口头传达,而且只传达给直接执行者;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的集中和方面军内部变更部署,只准在夜间进行。

如此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德国统帅部的计划。

生动活泼、目的明确的党政工作,在军队准备实施这次对国家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华西列夫斯基后来回忆说:

当时召开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各种会议,在会上,人们发出了激动人心的誓言:不惜一切力量,必要时将牺牲生命去消灭万恶的敌人。

华西列夫斯基还记得,在那些简陋的、用弹壳制成的灯来照明的避弹所里,老战士给初上战场的年轻战士讲述这个团、师的战斗传统和自己的经验。而那些前线出版的战斗快报,都贯穿着一个热情洋溢的号召:胜利。

华西列夫斯基还记得,当时要求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申请书向雪片一样飞来,仅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的秋季间,入党的就有1.4万人。

不久,大本营再次就“乌兰”进攻战役计划的一系列的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之后,最后确定了战役的计划和日期。

接着,朱可夫又接受了在加里宁方面军和勃良斯克方面军准备诱攻性战役的任务。华西列夫斯基则被大本营派去协调斯大林格勒方向三个方面军在实施反攻时的活动。

根据大本营的指示,华西列夫斯基回到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他奉命最后完成该方面军进攻的准备工作,方面军司令则完全转去领导城市的保卫战。

在战役开始的头几天,西南方面军起了主导作用。西南方面军的司令部在绥拉菲莫维奇市。总参谋部在这里为华西列夫斯基准备了一个指挥那些被指定参加这次进攻战役的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所。

华西列夫斯基本来打算11月17日,转移到这个前线指挥所去。可是,斯大林打电话给他,要他在11月18日去莫斯科讨论有关即将实施的这次战役的问题。但是他没有告诉华西列夫斯基任何具体的内容。

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来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和全体国防委员正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会议。

斯大林立即接待了华西列夫斯基,并提议让他利用他们讨论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的这段时间,去读一下在未来战役中,将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地段起决定性作用的机械化第四军军长沃里斯基写给他的一封信。

这位军长给国防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

鉴于进攻开始前敌我兵力和兵器的对比情况,拟议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攻战役不仅不会成功,而且,必定要遭到带来一切严重后果的惨败。

因此,我作为一名忠实的党员,并代表参加这次进攻的其他负责干部,请求国防委员会立即详细地检查就实施这次战役所作出的决定是否现实,请求推迟这次战役,或者完全取消这次战役。

看完这封信后,华西列夫斯基感到很惊讶。因为最近几周以来,这位军长一直在积极参加这次战役的准备工作。无论对整个战役还是对交给他负责的这个军的任务,他一次都没有表示过任何些许的异议。而且,在11月10日的最后一次总结会议上,这位军长向大本营代表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保证,他的这个军将坚决完成任务。这位军长还报告了这个兵团充分的战斗力,以及全体官兵的高昂士气。

最后,华西列夫斯基对斯大林说,无论取消业已准备就绪的这次战役,还是变更发动这次战役的时间,他认为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于是斯大林立即命令,接通与沃利斯基军长的电话,并与他进行了简短的谈话。然后,斯大林对华西列夫斯基说,不要重视这封信,把写信人继续留在军里,因为他刚刚还表示过坚决完成交给这个军的任务。关于他是否仍然担任军长的问题,要按这个军的行动结果再作最后的决定。关于该军在战役头几天的行动,他命令华西列夫斯基要向他提出专门的报告。

随后,斯大林要求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到前线去。11月19日早上,华西列夫斯基就回到了绥拉菲莫维奇。

按照计划的规定,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右翼的进攻,是在当天早晨开始的。

由于浓雾和下雪,在准备突击和发起冲击时,根本无法使用强击航空兵,这就大大降低了炮兵火力的效果。虽然如此,但是各方向的突击集群仍然进展较快。西南方面军的主攻突击很快就粉碎了罗马尼亚军队的防线,一天就向前推进了20公里。

而奇斯佳科夫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的战果则基本相当,克拉钦科的坦克第四军战果最为辉煌,向前挺进了30公里至35公里。

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尽管遇到了比较复杂气象条件,但是仍按计划开始了反攻,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报告了战役的顺利进展,也汇报了沃里斯基指挥的机械化第四军的卓越行动。这个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击溃了敌人的抵抗,向前推进了20公里。

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顿河方面军右翼的积极支援下,巧妙地实施了对卡拉契方向的向心突击,从而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主要集团军的合围。这是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军队遭到的第一次大合围。

11月23日傍晚,华西列夫斯基在西南方面军同该方面军的首长,然后又通过电话,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司令讨论了战役形势,并拟订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报告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其内容如下:

希特勒匪徒无疑会立即采取种种措施,企图在最大的外来援助下救出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速消灭被合围的敌军集团,使投入这次战役的我们自己的部队脱身出来。

在解决这一主要任务之前,必须牢牢地使被合围的敌军集团完全孤立起来,不使敌其他军队向它靠近。为此目的,必须迅速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并且要有足够的快速预备队。

处于合围对内正面的所有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应从11月24日清晨起,继续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来消灭被合围的敌人。

不久,最高统帅就表示同意了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的结论和行动。

11月24日凌晨,华西列夫斯基向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发出训令,说明了他们在最近消灭被合围敌军战斗中各自所担负的任务。

从11月24日清晨起,各部队开始执行任务。但是,进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他们对德军的实力和具体情况做了过低的估计,且缺乏详细精确的了解。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同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一直在研究未来顿河中游战役的意图。

11月24日,华西列夫斯基和红军炮兵司令沃罗诺夫、空军司令诺维科夫,一清早就同沃罗涅日方面军首长,在该方面军设在布图尔林诺夫卡地域的司令部会面。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预定的时间,来到了距绥拉菲莫维奇附近的库梅尔仁斯卡娅地域的一个飞机场。此时,浓雾弥漫,他们预定乘坐的运输机不能准时到来。

可是,华西列夫斯基已经答应最高统帅11月24日,他将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工作。而且,进行有关未来战役的实地勘察和计划工作只有三四天的时间。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坚持派前线乌-2式飞机把他们送走。

在焦急的等待之后,终于来了几架由有经验的飞行员驾驶的飞机。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就飞机起飞后的飞行队形向机组人员作了指示。

此时,雾气仍然很大。飞机很快就失去了目视联络,而且,飞机开始结冰。华西列夫斯基乘坐的飞机只得在波德戈尔纳亚河卡拉契东南30公里的一块土地上着陆。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里走了一段路,才来到了最近的一个集体农庄,然后又坐上雪橇来到了通向卡拉契的公路旁。最后,他们搭乘遇到的第一辆军用货车,到了一个区电话站。

在卡拉契,迎接华西列夫斯基一行的市委书记瓦西连科对他说,莫斯科打来了电话,说对所发生的情况感到十分地不安。

然而,华西列夫斯基此时最担心的是他的特派员鲁奇金乘坐的那架飞机,因为他身边带着大本营给沃罗涅日方面军首长的秘密文件。在与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通电话后,华西列夫斯基得知,他们乘坐的七架飞机中只有一架,恰好是鲁奇金乘坐的那一架飞机,已经平安抵达布图尔林诺夫卡。诺维科夫和沃罗诺夫乘坐的飞机被迫在卡拉契附近着陆。

华西列夫斯基和戈利科夫约定,明天早晨一起研究工作计划。随后,华西列夫斯基用电话,把情况向最高统帅做了汇报。在通话前,他还以为斯大林会提出意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斯大林没有提出什么意见。

此次冒险飞行在过去多年之后,华西列夫斯基依然记得曾使执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人员和领导干部担心害怕的飞行经历。

在回忆录中,华西列夫斯基说:

由于我的考虑不周的命令造成的冒险表示歉意,并且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条件非常恶劣,这些掌握了非凡飞行技能的军官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使这次飞行不致以悲剧而告终。

但是,无论在飞行时,还是在战后,这些飞行员中任何一个人,包括护送华西列夫斯基的飞行员科维亚金上尉在内,他们都不知道当时飞机里乘坐的竟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

然而,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残酷和不可预知。很多时候,身为军人,为了国家的利益,随时都要抱着奉献和牺牲的勇气与精神。

1942年12月19日,德军竭尽全力,以期突破苏军在梅什科瓦河的防御。德军在许多地方前出到了河的北岸,甚至夺占了那里的几个居民地。但是,他们扩大屯兵场的计划没能得逞。

12月20日,苏联近卫军第二集团军主力在梅什科瓦河北岸集中完毕并展开。两天内,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上,一分钟也没有停止过战斗。瓦西里耶夫卡等居民地曾多次易手,但是,敌人的进攻还是一次次地被英勇的苏联红军击退了,而且伤亡惨重。

苏军步兵第九十八师在格罗莫斯拉夫卡的交战中,近卫步兵第三师在瓦西里耶夫卡的交战中,虽然伤亡过半,但是指战员们仍然奋勇地坚守着。

正是这些在布满峡谷的叶尔根丘陵地带的战斗,决定了斯大林格勒的命运。

12月29日,华西列夫斯基得到坦克第七军,已经把科捷利尼科沃的德军完全肃清的报告后,他立即前往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以帮助那里的部队完成托尔莫辛方向的任务。

此时,克列伊泽尔和近卫机械化第二军军长斯维里多夫,已经在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了。他们正在指挥该军渡过顿河,近卫军第三十三师在夺占河西岸的登陆场后,正在为渡河提供保障。两天后,这些兵团在突击第五集团军的协同下,从东北方向进攻,攻占了托尔莫辛及其毗邻的地域。

1943年的除夕之夜,斯大林委托华西列夫斯基向坦克第七军转达最高统帅的嘉奖。华西列夫斯基欣然完成了这一委托,并向该军首长祝贺了新年。

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洒在冰封的草原上。在科捷利尼科沃黝黑的房间里,不时地闪现着自卷纸烟和打火机的点点火光。远处还不时地传来冲锋枪的稀疏的枪声。华西列夫斯基深深地吸了一口冬天里的空气,胜利使人的心情变得格外的欢畅。

1943年1月初,天气更为恶劣了,温度已降到零下45摄氏度。德第六集团军的空运补给也越来越少。德第六集团军濒于弹尽粮绝的境地。

1月8日,苏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德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尽快投降。保卢斯电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但是希特勒决然地驳回了他的请求。

于是,在1月10日,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向被围的德第六集团军,发起代号为“指环”的进攻。自这时起,德军保卢斯元帅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情绪低沉,解围的希望渺茫。

这表现为态度冷漠,渐感沮丧。

士兵们越来越疲惫不堪、精力殆尽,他们都把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当成了自己的避难所。说抵抗是毫无意义的议论也时有所闻。

1943年2月2日,响起了伏尔加河会战的最后一阵炮击声。最终的胜利属于苏联人民。在这次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忠于国家的英雄们。

然而,作为大本营代表和总参谋部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为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应尽的责任,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勇敢和力量。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本书回忆了汤翠芳同志与其丈夫宁夏大学老校长吴家麟先生相携相伴的一生,包括“师生情缘”、“祸从天降”、“塞上琐记”、“在劫难逃”、“否极泰来”、“叶落归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邪王御宠:纨绔六小姐

    邪王御宠:纨绔六小姐

    他是高冷莫测的二皇子,权高位重,然,下体有疾。她是苏家弃婴棺材之子,软弱无能,然,已经穿越。“二皇子,夫人又在勾搭府中的下人了。”君无恒波澜不惊道:“随她。”“二皇子,夫人说那个下人比你帅。”君无恒笑笑道:“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二皇子,夫人说,他要嫁给那个下人。”君无恒缓缓起身,随手拿起桌上的长剑,眯眼笑道:“带路。”
  • 老地方Library

    老地方Library

    初恋是件幸福又糟糕的事——好的是,你会永远记住我;坏的是,我会永远失去你。
  • 爱你一生一世:执着的爱

    爱你一生一世:执着的爱

    一生一世的爱,一生一世的情,如果你爱她,请执着下去,如果你放弃了她请离开她,这样对谁都公平不是吗?
  • 天堂离你那么近

    天堂离你那么近

    锦瑟,依蝶,柠夏,木言,四个来到远隔重洋的韩国谋求生活的少女,竟然阴差阳错,成为了红透半边天的组合EXO的助理?真是幸运,然而她们会与自己的本命发生怎样的故事?童亲抢婚,伦敦示爱,旧情找来……一切的一切,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
  • 豪门之弃妇也逍遥

    豪门之弃妇也逍遥

    她有的是钱,可是却过得忧伤和寂寞,老公不爱她,公婆也不喜欢她,还有小三隔三差五的上门破口大骂她。终于有一天,她受不了了,心一横洒脱去,精心打扮约上好友踏上寻花问柳之路。哪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东方永夜纪

    东方永夜纪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样的幻想乡你能想象吗?
  • 虎踞关外

    虎踞关外

    当王炎淋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土匪,还是一个刚死了老爹靠山的土匪。什么还在替日本人办事?那怎么行,咱可不是走狗。冷血,无情,阴险,狡诈。是他的代名词。在老毛子和小鬼子的夹缝中成长。最终变得虎踞关外,吞噬中原,称霸世界。
  • 星宫物语

    星宫物语

    十二星座的男女各有各的爱情故事,有羞涩、大胆、豪放,可是到了古代,又会是怎样的呢?
  • 王源的天才萌公主

    王源的天才萌公主

    悠茉因一次意外而穿越到王源表妹身上,还失去了前世的记忆,像个5岁儿童,可智商却惊人地高,天真萌公主会与讨厌原来那个妹妹的王源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易烊千玺之今生只爱你

    易烊千玺之今生只爱你

    YX总裁出车祸,引起争论。毫无心机的她只想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却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风波。身世离奇,能否挽回真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