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7400000045

第45章 《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论兵、论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著名。

《孙子兵法》十三篇,集中、完整地体现了孙武的军事谋略思想。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孙武在其兵法中科学概括和总结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从而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史大致可分成七个时期。

远古至春秋是孙子兵法的孕育产生时期。学界一般认为,《孙子兵法》产生于我国春秋末期,也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或更后者。

关于此书的作者,多认为系孙武亲著,又经后人校理。对于孙武的生活时代,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是春秋末期人,大约与孔子同时。

《孙子兵法》在产生以前,应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孕育过程。其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中国远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是《孙子兵法》产生的源泉。

此前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如《军志》、《军政》、古《司马法》、令典等,是《孙子兵法》跃上兵学峰巅的阶石。

春秋时期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关于“道”“仁”“阴阳”“保民”等的理论,是《孙子兵法》形成的文化因素。

当时崇武尚智的齐文化是培育《孙子兵法》这朵军事理论奇葩的沃土。

孙武个人的天赋与努力,则是《孙子兵法》产生的主观因素。

另外,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统体思维、辩证思维、象类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孙子兵法》理论体系的构筑起了指导性作用。

这是《孙子兵法》之所以产生在中国而没有产生在外国,之所以产生在春秋时期而没有产生在其他时期的主要原因。

战国至秦汉是孙子兵法的增益和早期校理时期。

《孙子兵法》十三篇于公元前512年在吴国问世后,并未迅速广泛传播开来。

究其原因,大致有吴国朝廷对兵法秘而不宣,当时传播媒介落后,社会上重礼轻诈观会对此书的贬斥,其价值未被时人所发现等几个方面。

到了战国时期,此书才开始广泛传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孙子热,当时达到了家家都有《孙子兵法》的地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孙子兵法》自身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理论,适应了当时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需要,是其基本原因。

另外,孙武的后人孙膑对《孙子兵法》卓有成效的宣传和运用,则是其直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孙武后学在这一时期对孙子“十三篇”做了大量解释、阐发、增益的工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均应是他们解释、阐发、增益“十三篇”的作品,并被放到了《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之内。

总之,在这一时期,《孙子兵法》在“十三篇”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扩增。

到了汉代,官方组织人力,对《孙子兵法》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整理。

第一次是在汉高祖时,时间大致在高祖六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由张良、韩信进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在汉武帝时,由军政扬仆再次进行了整理。

第三次是在汉孝成帝时,由任宏进行整理,当时的所有兵法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孙子兵法》位在“兵权谋”的首位。

这三次的整理对《孙子兵法》的定位、定型和流传都具有重要意义。

魏晋至隋唐是孙子兵法削繁和注释时期。

曹操当时写了《孙子略解序》,对《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进行了批评。

不过曹操只选了其中的十三篇进行了注解,称《孙子略解》,因而使孙子兵法十三篇得以广泛流传,其余的篇目因为没人关注,陆续散佚丢失了。

曹操《孙子略解》的问世,标志着《孙子兵法》真正进入了注解的时期。

曹操注重文字训解,但他本人又是军事家,更重实际运用。因此,曹操的评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曹注孙子之外,还有东吴沈友撰《孙子兵法》、贾诩《钞孙子兵法》,曹操、王凌集注《孙子兵法》、张子尚《孙武兵经》、《孟氏解说》等。

总体上说,这个时期的注文大都比较简略,偏重文字训诂,表现了《孙子兵法》早期注解时期的特点。

隋唐五代是《孙子兵法》注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注解《孙子兵法》之书主要有:隋代的《萧吉注孙子》、唐代的《李筌注孙子》、《贾林注孙子》、杜佑《通典》中的训解《孙子》、《杜牧注孙子》、《陈暤注孙子》、《孙镐注孙子》、《孙燮集注孙子》、五代的《张昭制旨兵法》等。

宋人辑的《十一家注孙子》中,唐人就占了五家。除注家多外,这一时期的注孙子还具有另辟蹊径、纠谬补缺、义详例丰、整体把握等特点。较魏晋南北朝时已有较大进步。

例如唐代的李筌已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孙子的思想,他用《遁甲》对《孙子》进行注解,成为一家言。杜牧的注解纵谈横论,广征博引,多有新见。

这一时期在运用《孙子兵法》指导实践方面也卓有成效,人们注意总结新的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在唐朝时传入了日本,开始了在国外的传播。

宋代是武经首位确立时期。宋朝自仁宗起,官方就重视兵学研究和整理,至神宗,诏令司业朱服、武学教授何去非校定《孙子兵法》等七书,号武经七书,以官方名义颁行,同时,重办武学,用七书作为考试内容。

至此,以《孙子兵法》为首的七部兵书,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得了与儒家经典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后各代率相尊奉,其武经之首的地位一直得到了官方的肯定,《武经》本《孙子兵法》成为后世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

宋朝前期的《孙子兵法》研究以官方组织为主。到了后期,则以私人著述为主,反映了战乱年代整个社会对《孙子兵法》研究的重视。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大约成书于两宋期间的《十家孙子会注》,学界一般认为,此书就是存世的《十一家注孙子》。

由于辑者将各家之说辑在了一起,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史料价值,因而成为后来研究《孙子兵法》者的必读之书。此书的校定刊行,是宋人对孙子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后的孙子书,以《武经》本《孙子兵法》和《十一家注孙子》这两个版本为底本不断繁衍,形成了传世版本的两大基本系统。

《梅圣俞注孙子》、《张预注孙子》、郑友贤《孙子十注遗说》、施子美《七书讲义》等,代表了这一时期《孙子兵法》注解的新水平,对后世影响较大。

尤其是张预注,集诸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博而切要,多有发明,文字亦好,有杜牧之风。

另外,此时还出现了西夏文《孙子兵法》,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总之,宋代在孙子文献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在版本校勘、注解讲义、专题研讨、兵书合刻、集注汇解、分类辑编、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等方面,均有成果传世。

特别是《武经》本《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的编定刊行,深益后世,功不可没。

但宋人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进展不大,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实际运用是其薄弱环节。其成就和教训对后世均有深刻影响。

明清是孙子兵法的阐发和考据时期。如果说宋代施子美的《七书讲义》开疏解阐发《孙子兵法》之先的话,那么,明清就是《孙子兵法》疏解、阐发和考据的大丰收时期。

刘寅的《孙子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的《孙子参同》、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朱墉《孙子汇解》、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等,都注意在理论阐发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注字训词,其讲解多有新见,且更注意了系统性,指导性,体例也更趋完备。

李贽主张把《七书》与《六经》合为一体,王阳明合心学、兵学于一体,戚继光熔兵学、儒学于一炉,并注重应用理论研究,将《孙子兵法》高深的理论具体化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

清代的顾福棠、黄巩等开始将《孙子兵法》和西方的军事理论相结合,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明、清两代的许多将领和学者将《孙子兵法》的理论用之于海防建设、火器战法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闪耀着特有的光辉。

另外,这一时期以服务于武科应试为目的的武闱孙子研究,重视对《孙子兵法》的义理阐发,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与偏重讲解《孙子兵法》义理研究相对应的,是清代中期有关孙子的考据研究。其代表人物有孙星衍、毕以珣、章学诚等人。

孙星衍等人在关于孙子事迹、《孙子兵法》成书时间、篇数和内容、文字校订和注释等方面作了深入考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特别是孙星衍据华阴《道藏·孙子》为底本、参《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校订而成的《孙子十家注》,纠正了原书的不少错误,刊行后,广泛流传,成为《孙子兵法》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之一,改变了自宋以来主要靠《武经》本《孙子兵法》流传的单一格局。但他的这一版本因所见资料不全也出现了新的错误。

这一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在方法上仍主要承袭前朝,在内容上创新不足,特别是在清朝时期,西方军事理论已有长足发展,清人却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研究气氛沉闷,成果内容呆滞,表现出中国古代孙子研究即将终结的征兆。

民国是近代中西军事融合时期。民国时期的孙子研究和古代孙子研究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一是《孙子兵法》与火器条件下的战争实践结合紧密,在战役战术乃至战略思想上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和冷兵器时代诸注家阐发的理论相比,已有了质的飞跃。

二是《孙子兵法》的理论与西方军事理论在碰撞中相融合,已不单是闭关锁国的近亲繁衍,使孙子研究因获得新生而表现出某种生机勃勃的气象。

三是注重对《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进行系统阐发,而不只是训字、注词、解句、讲章,已初步将《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概括为战争问题、战争指导、战略战术、治军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为现代人更科学地概括《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框架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著作有:蒋方震、刘邦骥《孙子浅说》、李浴日《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钱基博《孙子章句训义》、陈启天《孙子兵法校释》等。

近代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孙子兵法》研究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孙子学的终结,孙子研究新时代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是孙子学确立与大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孙子兵法》研究,在继承近代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毛泽东、刘伯承、郭化若等老一辈革命家首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孙子兵法》之端。

其后遂成一代新风,出现了一批批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研究《孙子兵法》的力作。

郭化若《孙子译注》、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子兵法》、吴如嵩《孙子兵法浅说》、杨丙安《孙子会笺》、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吴九龙《孙子校释》、李零《〈孙子〉古本研究》等,各以其特有的光彩流传于世。

尤其是汉简本《孙子兵法》版本系统的出现,打破了《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孙子兵法》两大基本版本系统流传的格局,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这一时期的论文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这些论文大多不拘成说,不但在《孙子兵法》版本流传、文字校勘、注释训解、军事思想阐发、哲学思想研究等方面颇多建树,而且开辟了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新局面。

有的从系统论入手,有的从决策学着眼,有的从管理学探讨,还有的从经济学、预测学、谈判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地理学、数学、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孙子兵法》的非军事运用研究逐步成为《孙子兵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而使孙子研究逐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这就是“孙子学”。

孙子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并规范了《孙子兵法》的研究,使之更加繁荣而有序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影响巨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还早2300年。

它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孙子兵法》也在越南、朝鲜、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国广泛流传。

据粗略统计,迄今为止,《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已有汉、日、英、俄、朝、意、德、捷、罗、希伯来、丹麦、希腊、西班牙、阿拉伯、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19种语言的近800种版本。

《孙子兵法》荣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圣典”的美誉,孙武本人也被世界各国的兵家学者公认为“东方兵学鼻祖”。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孙子兵法》列为教材。

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是最好的,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第二。”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梅花上将张自忠

    梅花上将张自忠

    本书真实地描写了抗日名将张自忠从参军到为国捐躯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张自忠将军亲身经历的“北京政变”、中原大战、长城抗日、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件。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神武惊仙

    神武惊仙

    顺为仙,逆为魔,亘古匆匆,弹指间。恩怨似海,情仇如云。爱恨之间,天下之大势残酷,世道凄冷,凉如冰水。遗秘万载千年寻,终是黄土骷髅,云端青烟!那仙,何为仙?我魔,何为魔?
  • 碑神记

    碑神记

    在一个未知世界,自古有两个派别的争斗,就像是太阳与月亮的争斗一般重未停歇,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个自幼丧父的少年——袁明,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高人坐化留下的血碑,看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 重生之女帝天下

    重生之女帝天下

    只因一句“预言”,她被困于冰川深渊处十多年,寒冰刺骨攻于心。当异世一抹幽魂来到她的身体,所有的愤怒、怜惜最终化为清冷。这是一块风卷云残的大陆,也是人们争相为王的世界。这是一次荒唐的旅行,却让她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玉琉璃!那是刻印在史书上的名字。生性残暴、对待长兄、姊妹从不怜惜。玉琉璃!那是刻印在他们心上的名字。惊世艳艳、对待他、和他从来都是不忍于心。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又究竟是谁颠覆了这天下!
  • 九妖封天

    九妖封天

    人人都说天公道,为何封我三千年?!天不公道我封天,人心不轨我戮人!
  • 宠溺: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宠溺: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在重生前,她对她所谓未婚夫和收养的妹妹有多好,重生之后只会变本加厉的对他们“更好”。然而一切的阴谋诡计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有钱而且还是官二代又有权的锦程集团掌权者秦言破坏掉了。就在凌萱然恨得牙痒痒的时候,秦言却默默的为她铺好路,让她去好好的去让姓洛的怎么倒霉怎么来。深情的人不是靠嘴上说的,而是靠着行动做的,于是奉行着这句话的秦言对着凌萱然怎么宠怎么来。凌萱然一脸崩溃:“秦言!我上厕所你也要进来跟着么!”秦言清咳一声,眼神飘忽:“儿子还等着你去陪他呢,我就是来看看你什么时候好。”
  • 薄荷爱上冰之梦情殇

    薄荷爱上冰之梦情殇

    本书写的是女主角夏雨冰与男主角寒单轩两人的爱情姻劫,内容丰富多彩,情绪多变,思想不活跃的亲们不要看哦~女主角夏雨冰是一个绝世美女,在某次奇历拿到了通往古代的穿越玉石,好奇如她决定穿越一次…在古代,她遇到了一位神秘男子——单祁,两人相爱,不料转眼到了穿越玉石的最后使用期限,在某年七夕那天回归现代,回来后刚好遇见了男主角寒单轩,夏雨冰惊奇的发现,寒单轩长得和单祁一模一样,同样惊为天人,甚至连气质也一模一样!于是他们相爱了…
  • 天谴规则

    天谴规则

    如果只是在其他世界里面苦苦求生就太无趣了。要在里面扮演所有身份才对。扮演神灵,或是恶鬼。扮演皇帝,或是奴隶。引导狂信徒改变天体位置的邪神。修改沉眠者不该存在记忆的上帝。建立崩溃为结局的世界。探索毁灭后生命的梦境。它们还远不至于让我疯狂。我在经历它们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人性。
  •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之杖—日出日落

    命运之杖—日出日落

    连老师也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儿童露露,转学到集合了全世界所有魔法的魔法都市·拉丁姆中心部的米卢斯·克蕾雅。魔法学院里。在那里得知的是露露并不拥有魔法使本来应该拥有的『属性』这一冲击的事实。而如果不在半年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属性的话,魔力将被封印,成为魔法使的梦想就无法实现,魔力将被封印。而露露在学院中到底有怎样的际遇呢,而露露的属性最终会是什么呢?【本书由乙女游戏命运之杖穿插改编所得wi】
  • 魔女洛珍

    魔女洛珍

    不知道的还以为魔女是个美丽的天使,是,她在医院是天使.可是回到家,她就是名副其实的魔女,他想不通,魔女为何要去做医师?本来还以为她做不了多久,但也没想到她做出的成绩令人咋舌,回国这几个月还出了名,难道是整形那行没什么人做,所以她就这样出了名.还是她长相让人惊艳,所以去找她整形的那些无知女人被她外表迷惑?但也不可能啊,那些女人又不是男人有什么好迷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