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权(1952.3.10~1988.1)石嘴山矿务局供应处材料员,出生在山西省大同市毛宅村。1967年来到石嘴山,在学校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70年10月,被招工到大武口煤机三厂参加工作。1975年至1987年先后在矿务局综合工程处、局汽车运输队、局劳动服务公司工作。1988年1月28日16时40分,为抢救两名落水儿童而牺牲。
十几年来,宋权因工作需要先后调动几个单位,调换几个工种。不管干什么,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职尽责,一心扑在工作上。1973年隆冬的一个深夜,煤机三厂厂区供热锅炉出了故障,如不及时修理,全厂不仅要停产,而且全部居民区将会变成冷窟。找修理工路远,深夜修理工也不愿来,当时宋权正感冒高烧39度,他主动带病承担起维修锅炉的任务,一头钻进锅底进行抢修,及时恢复了正常供热。
1975年宋权调石嘴山矿务局工程处任汽车修理工。从锅炉工种改为汽车修理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为了适应工作环境,宋权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向书本求教,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刻苦求知的欲望,坚忍不拔的毅力使他很快成为生产中的骨干。1980年,工程处新进的一辆解放牌汽车出了故障,几位老师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车都拆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故障,领导、老师傅都急得团团转。宋权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认真分析,果断地提出是凸轮轴齿轮松动所造成的。结果,最终检查出的故障原因果真不出宋权所料,在场的人们无不夸赞他是个苦钻业务的好青年。
1982年,综合工程处15吨的交通卡车油泵坏了,送外单位修理最快也得十多天。如在本单位修理,按技术要求必须5级以上的中级工才能承担这项工作。当时车间人少手,领导把维修任务交给了宋权,宋权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任务。没有刻度杯,他用肉眼反复测量;有些活白天干不完,就夜里挑灯再干,仅用两天时间就把车修好了,保证了生产需要。
宋权还是一个只求奉献而不讲索取的楷模。他担任材料员后,先后接车9辆,卡车30多辆,以及各种重要器材,但从未出现过差错,也从来没有利用工作之便游山玩水,谋取过私利。1986年秋,宋权去成都提电视摄像器材,这也是他第一次去成都。到天府之国,在有些同志看来,是极好的游览观光机会,可宋权却时刻惦念工作,在严格验完货的当天晚上就踏上了归途。
1988年1月28日下午,宋权因公途经石嘴山区清真寺时,发现清真寺对面排水沟的冰面上,两个溜冰玩耍的小学生落水。时间就是生命,宋权本来不会游泳,但他不顾一切,毫不犹豫连衣跳进刺骨的冰窟中,奋力抢救,当宋权把一个小孩推向岸边,再去抢救另一个时,由于冰水浸透了冬装,加上体力不支,几次推托都没有成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石嘴山区邮电局职工马明军路过这里,纵身跳进两米多深的冰水里,救出了另一个小孩。当他再返回渠中抢救宋权时,宋权已沉入水底,终因溺水过久而光荣牺牲,年仅36岁。
1988年4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宋权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