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这年3月,共产国际派了一个代表来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4月,经过陈望道几个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劳动,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在浙江山区的一间小柴屋中诞生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许多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青年,在它的影响下逐步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曾经说过:“有三本书在我的思想上影响特别大,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一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的解释之后,我便从没有动摇过。一本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本用中文印行的马克思主义的书。”“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本《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有史以来,就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同类推荐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