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国因有罪过,君王就多更换;因为聪明知识的人,国必长存。
——所罗门《箴言》
在所罗门继承王位之前,司祭亚比亚他和统兵大元帅约押支持王子亚多尼亚与所罗门争夺王位。所罗门当上国王后,杀死了亚多尼亚。所罗门对司祭亚比亚他说:
“回你老家去吧。你本来犯了死罪,姑念你过去辛辛苦苦追随我的父亲大卫王,跟他患难与共,我就饶你不死了。”
约押元帅听到消息后,就逃到祭坛躲藏起来。所罗门派比拿亚去捉拿约押。比拿亚抓到约押后,就对他说:
“国王命令你去见他!”
约押非常怕见所罗门,他说:
“不,我就死在这里吧!”
比拿亚把约押的话转告给所罗门后,所罗门说:
“就照约押的话成全他吧。”
比拿亚奉命杀死了约押,把他埋在了他家乡的田野里。
所罗门王于是任命比拿亚为统兵元帅,取代了约押原来的职位。又任命撒督司祭取代了亚比亚他的职位。所罗门在处理司祭亚比亚他和统兵大元帅约押的案子时,非常得体。在处理司祭亚比亚他时体现了他的大度,在处理统兵大元帅约押案子时,为了“成全”他,体现了他的严厉。
总之,所罗门充分给予了司祭亚比亚他和统兵大元帅约押机会,做到了宽严适度,统驭有术。
犹太智慧圣火
犹太人对罪人、恶人的态度,总体上不是将作恶看作恶人的劣根性所致,而是看作被罪恶玷污了人的行为。这种污痕是可以擦拭或洗涤掉的。从司祭亚比亚他和统兵大元帅约押的案子看来就是如此,他们都曾经是所罗门父亲大卫王的有功之臣,在新旧国王交替之时,他们没有看清方向,跟错了主子,导致了“罪恶”。
因此,犹太人与其说寄希望于恶人遭到报应,不如说更寄希望于罪恶本身得到消除。《塔木德》认为,处罚坏人没有什么益处,不能使他们悔改,不能使他们走上正途,这是一种损失。所以,犹太人对罪人没有那种“深恶痛绝”必欲置之于死地的做法。相反,犹太人认为,犹太人犯了罪,仍然是犹太人,一旦悔改了,就不许再看作罪人了。
基于犹太人这样的观念看待犯罪与恶人,犹太人与恶人都能够和平相处。整个犹太民族不仅犯罪率极低,重犯率就更低了。一般罪犯改过自新后,人们都能够很快接受。所以,犹太人社会都比较和平稳定,人人都能够潜心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犹太人认为,芦苇草所过的是柔软的生活,所以有舒适的余年;杉树过的是硬直的生活,所以最后终于尝到了恶果。
芦苇草柔软的处世艺术,犹太人是贯穿人生之中的。
对于领导来说,在管理下辖团队时,应宽严相配,刚柔相济,如此方可建立威信。
在任何团体中,当团员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领导的人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惩罚。然而,一旦惩罚次数过多,便往往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极易使下属对你产生反感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善于领导的统率者,在痛斥部属之后,必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因为,任何人在遭受领导惩罚斥责之后,必然垂头丧气,对自己的信心丧失殆尽。
然而,此时领导若能适时地利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他,或在事后私下对其他部属表示:我是看他有前途,所以才会骂他。如此,当受斥责的部属听了这话后,必可深深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而更加发愤图强。
总之,对待下属要宽严相济,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如此才能压众、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