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6400000002

第2章 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般而言,礼仪具有五性:时代性、地域性、具体性、操作性、理智性。

时代性

西藏在和平解放前基本上是农奴制社会。那时,农奴主外出,农奴既要备马,还要跪伏在马的一侧,供主人当“阶梯”。对当时的所有人而言,这就是天经地义的礼节。

农奴主根本不会对农奴的尊严、人格有丝毫的牵挂,从农奴的背上上马,耀武扬威,非常合乎礼节。而农奴制一旦被推翻,日月换新天,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礼仪,若再有,在法律上违法,在礼仪上将被视为“无礼”。

这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世移事异,变‘礼’宜矣”。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同样证明少妇是没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

但是20年之后,欧美遇狗成风,成为最有风度的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由上可见,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后人对前人的礼仪规范也没必要墨守成规,要正视礼仪的变异性、现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东西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义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

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甚至截然相反。

中西礼仪的差距是共知的,它基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现了各有的地域特色。

中国人崇拜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的,进入君主时代,龙又成了“真龙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龙又成了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然而,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人人厌恶,而且很多关于龙(蛇)的故事中,它总是落个被宰杀的下场。所以,圣诞节给中国人送龙的贺卡(当然,送“龙卡”的还不多),则很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若对英国人也如此,则是大大的失礼了。

关于“老”的理解,中西也是毁誉不一。

在我国,虽然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工人为“老师傅”,称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吴老”、“钱老”,称年事已高的先生为“老伯”或“老大爷”等。“老”象征着经验丰富,“姜还是老的辣”。而老当益壮者更是令人钦佩。不过,假如我们满怀敬意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尊称她为“老夫人”,结果“老夫人”竟拂袖而去。对她来说,“老”意味着“魅力丧失”,“风韵不存”。无独有偶,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却遭到老人的“白眼”。“我不是‘老先生’,我自己能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意识强、不愿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故此,当我们与西方老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宴请语言方面,更是有趣。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同样是请客,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中国人请客,主人动筷子时,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请随便用。”一些西方客人听了此话好生奇怪,明明是满满一桌子菜,主人怎么说没什么菜呢?西方客人之所以疑惑不解,皆因不熟悉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国人一向认为,“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说话时十分谨慎,甚至过分谦虚。

相比之下,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许多菜,但却振振有辞:“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者热情洋溢地说:“这道菜,是我夫人特地精心为你做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些西方人似乎有点狂妄,真不知天高地厚。但这则恰恰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这里顺便指出,中国人请客时,桌子上的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她若瞧见盘子里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共通之处,又应十分注意谨慎地处理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既要保持自尊,又要尊人,科学恰当地处理礼仪活动中不同文化的碰撞问题,把地域差别作为交流、互补的条件。

具体性

这也可称为礼仪的阶级性,即礼仪并非都是符合人们所设定的美好理想,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并非都能在礼仪中反映出来。

特权社会必然以掌握稀缺资源的阶级为核心,礼仪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礼记·曲礼上》有一句名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即“礼”所赋予的各种待遇、权利是奴隶们根本不能享受的,而“刑”所规定的各种罚则,与君王、王族、达官、贵人是无缘的。礼、刑与阶级地位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其阶级性何其鲜明。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而断言“礼仪都具有阶级性”。试想,原始社会还没产生阶级,但有礼仪,那么礼仪的阶级性从何而来?

《礼记·曲礼上》中有两个例子: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其他如西餐具的摆法、用法;给老人让座;别人帮助了自己说一声“谢谢”等,给这些日常礼仪形式带上阶级性的帽子,恐怕就荒唐可笑了。其实许多礼仪都是不带任何阶级色彩的。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礼仪是超阶级的呢?当然,也是不准确的。

礼仪既有阶级性,又没有阶级性,这种两重性是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驱动力不同而产生的。一是全地区、全民族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驱动力是约定俗成的、自发的。另一个驱动力是统治阶级利用礼仪、改造礼仪,把礼仪纳入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之中,用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这个驱动力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对礼仪的阶级属性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由于礼仪的双重性,对于某个礼仪的属性问题,更应慎重对待,准确把握,绝不能把一切事物都打上阶级烙印。

毕竟,礼仪的表现形式受时空的限制,它不可能超越现实为未来人服务。礼仪的阶级性意味着在礼仪行为的处理上,要真切地把握礼仪的具体性:背景环境、类型规范、目的内容等等。

只有处理好具体性,才能在行为上获得最佳效应。孔子先生就是一个榜样型人物,他在本乡本士上十分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朝廷上,有意见便明白而流畅地说出来。上朝之前,若君主没来,他同下大夫讲话,温和而快乐;他同上大夫讲话,正直而恭敬,君主已经来了,恭敬又不安,表现出行步安祥的礼节。

操作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但并非所有的礼仪都是如此,宫廷、官衙中的某些礼节十分烦琐,所以很难推广,是特权意识的表现。

礼仪不该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不着边际、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

所以,要对礼仪的实质作具体化的规范,但绝不能无中生有,毕竟,现代人的时间非常珍贵,“效率就是生命”,“扼杀对方的生命”总是不好的,于己也不方便。

总之,要促使礼仪简便易行、容易操作,“言之有物”、“行之有礼”是最佳的选择。

理智性

礼仪,实际上是以对美、善、真的人性追求为基础,它将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加以概括提炼,然后规范化而成为行为活动的模式。它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它满足人性的饥渴,是做人做事的自觉和理智。

因为它并不能遗传,所以必须通过后天理智地学习才能获得,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日趋合理。

若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笑话,如:

李鸿章第一次请几位法国客人吃中国餐。那几位法国客人从来没有吃过中国餐,于是他们就想,李鸿章怎么吃,他们就怎么学。李鸿章先用筷子夹了一个饺子,一不小心,饺子掉到酒杯里,李鸿章夹起来放进嘴里。

法国客人看了,都学着李鸿章的样子,用筷子把饺子夹起来,然后掉到酒杯里,再夹起来吃。李鸿章接着吃面条,他想到刚才法国客人学他吃饺子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忍不住笑,半根面条从鼻孔里喷出来,法国客人看了,连声赞叹道,中国餐的吃法太奇妙了,这一着他们学不来。

假如这些法国客人懂得吃中国餐的礼节的话,大概就不会有这个笑话了。

可见礼仪是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知道怎么做是有礼的、规范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更自觉、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很好地符合礼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的礼仪素质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这是个长期的系统过程,需要掌握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去琢磨,去推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使你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抬足都彬彬有礼,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交规范化,为社会环境的更加文明尽一己之力。

同类推荐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这是一本告诉你人生如何才能变得快乐的生活哲学书,它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的美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萧条和民众情绪低落,戴尔·卡耐基为了重新让人树立信心、重新充满力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于是进行了一系列励志演讲,这本书就是这一系列演讲的文集。本书通过平凡而积极的众多励志故事探索人生法则,告诉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应该具有的积极心态和正确做事方法,其中提到的众多信念和思想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
  • 你就是创业达人

    你就是创业达人

    本书从创业者如何寻找商机,如何自我修炼,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融资及如何经营公司切入。告诉读者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指导性建议,并且从人本的角度将财务结合,贯穿了有关创业初期融资、股权、资金管理、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了建立新企业的过程与资源整合的策略提出了在创业初期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做最得力的员工

    做最得力的员工

    得力员工是近来人力资源管理中流行的一个概念。很多公司的老总和人力资源总监都认同这一概念,他们都认为得力员工很重要。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得力员工?对于这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只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是企业的得力员工,但在不同的时间,是很难衡量员工的价值。如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产品,在未产生效益时,你很难看出他比销售精英更重要,并且对他们加于奖励,结果大家会觉得不公平。
  • 意志力

    意志力

    本书从心态、自动自发、忍耐、坚持等几个方面,详尽阐述了意志力的定义,分析了意志力的强和弱对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影响,让身处职场中的你正确评价自我意志力的优势和不足;并以实际案例阐述意志的影响力,提出一些方便可行的实用方法,为你提升意志力,为走向更高一层的巅峰奠定基础。
热门推荐
  • 穿越兽人之请叫我女王大人

    穿越兽人之请叫我女王大人

    喂!这是什么情况?我不就是去参加“森林一日游”。偷偷跑去蹲树洞么,怎么一出来整个世界都变了!!你见过巴掌大的蚊子,两米长的蜈蚣,十几米高的大树吗,好吧。没事,咱们是伟大的地球人,咱们要蛋定!可是,这是什么请况!“你这只臭豹子,理我远一点!不许再靠近我!不许再添我的胸啊!!!”某豹子蛋定的看了一眼炸毛了的林雪。便继续他那为完成的事业。
  • 杀生丸的成长史

    杀生丸的成长史

    伴着痛苦转世重生,遇见前世恋人的转世,两人实力巨大,性格也南辕北辙,记忆和力量复苏以后,两人是否还能在一起呢?
  • 复仇天使的曼珠沙华

    复仇天使的曼珠沙华

    她,一个天才少女,与妈妈被赶出家门。而她的父亲,却不知,一个阴险的复仇将会降临,会使他家破人亡,会让他生不如死……
  • 乡情(下)

    乡情(下)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 异姓之家

    异姓之家

    一场恐怖袭击后宋一飞失去所有家人,哦不,还有两个小侄女。。。就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有一个自称是爷爷私生子的小叔。。。宋家大宅就此拉开新生活
  • 虐杀之深夜:惊魂幽灵岛

    虐杀之深夜:惊魂幽灵岛

    这个世界,因果循环,不要以为你暂时的胜利,就是永世的王者。若不寻正道,迟早会得到应得的惩罚。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 画之子

    画之子

    封似锦,一个小画家。为了保护古笔,意外而死。地府中,好奇摸了摸催判官的生死笔……然后带着生死笔穿越了……最后……结局就不告诉你!!什么?你是一方霸主,手下十万大军?看我点墨成兵,玩死你这二货!什么?你是上古神兽,血脉超脱世间?看我挥笔作龙,吓死你这逗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任你法宝无数丹药如云,我自挥笔作来!惹得小爷不高兴,小爷画出一方天地出来,弄个世界神当当,你奈我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西山诡异事件纪实

    西山诡异事件纪实

    堪輿家说,西山的香山一段“阴气太重”。您想想,青龙桥(颐和园后门)到香山不过五里左右(明称金山),这座金山竟然有七十二座皇家大坟建在这里,可谓洋洋大观!也足和今天的八宝山有一拼了。由此可见,单就金山的情况来看,你说它阴气重不重?西山有前庙后墓的三百七十座太监阴宅。俗说太监们的阴气最重,他们被强行压制了该有的阳性,其本性反其道,怨恨愤懣,但无法泻积,终化为比女性还阴柔的怪异情性。他们死后,其本生魂魄怨气冲天,夤夜潜游,阴扰其地,这里遂会有可怖的阴氛做祟,使人生出倒霉事而不明就里。事实也是这样,在身处香山多年的经历中,我遇到了许多这样的怪事,大部分恐怖而诡异,迄后段段道来,以飨好此说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