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复杂而又多变的现代社会,无论从智力、精力、能力等各方面来说,依靠个人的力量取得成功,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不会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不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做事的人很难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而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必然拥有丰富的可用人脉资源,从中获得的信息、视野、能力等都是无限的,从而使个人的潜力超常发挥,实现成功的可能性也将增大。简单地说,就是借别人的手办自己的事,不但可以省时、省力、省财,还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期望,实现梦想。
住在楼下的小美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找了很多份工作都没有成功。有一天,她说一家大型国企正在招聘一个职位,她感觉这个职位十分适合自己,但是应聘这个岗位的人又太多,她觉得仅凭自己单枪匹马地去竞争成功的几率太小。
我很随意地说:“那家国企是不好进,我一个同学就在那里做管理,当年进去时也费了好大劲。”我是说者无意,但听者留心了,她向我要了同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当天回去就连夜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发给了我同学。在信中她强调自己和我是好邻居,听我常说起他,想进这个企业,很希望能给她一次机会,并附上了一份自己的个人简历。当时她只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可是在一天之后,我接到同学的电话,说让小美直接参加面试。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说“谢谢”。挂了电话,我心想小美这丫头就是聪明,赶快通知她去面试。最后,小美得到了她想要的职位,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我同学的帮忙。
小美这招“借别人手办自己的事”用得太妙了。其实人脉资源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善于运用,善于在人际资源中寻找有助你发展事业的人,才能在人脉的动力下实现你的人生理想。
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表明:每个人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的距离只隔着六个人,不管你和对方身处何处,分别属于哪个国家,哪个人种,何种肤色。通过这奇妙的六人链,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得联系。甚至,你和奥巴马或者卡扎菲之间也只有六个人的障碍,只要找对这六个人,你就可以和他们联系。而且构成这个奇妙六人链中第二个人,一定就是你认识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同学,也许是在公司里做清洁工的阿姨。
由此可以想到,人脉如果一下延伸下去,力量将会是无穷大。一个人的进步,无论是职位的升迁还是工作的变动,得益于自己各方面的人脉关系,这已是现代人们的共识。如何借助好人脉关系办事,却是一门大学问,这需要办事前周密地了解与联系,精心地编织与运用。
所以,不妨先让你的伙伴知道你正在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你需要一个人际关系的联系网。无论你的名声如何,是否有权势,你的伙伴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对你有所帮助。这种途径的最重要的经纬线是由权力和信息的聚合物产生的,而且,这种关系网的作用还会涉及你自身专业之外的领域。它不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社会关系的“大杂烩”,而是同你的目标相联系的,是一种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媒介。这种媒介的作用有时是非常大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套积攒人脉的方式,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积攒人脉上。为了有效地提升人脉的质量和竞争力,充分利用人脉资源来帮自己办事,达成自己的愿望,有必要记住以下重要的原则:
首先,你必须自信,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通过沟通,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在了解的过程中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了解别人最好的法宝。同时,适时赞美别人也是沟通妙法。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开心。他曾出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CEO夏布,当时许多记者访问卡内基原因,卡内基回答: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
其次,你要善于把握机会,抓住一切可以培育的人脉资源,这样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比如,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你可以提早到现场,那是认识更多陌生人的机会。在聚会中要多与他人交换名片,利用间隙多聊聊。随团外出旅行的过程中,要善于主动与同行人沟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许这些人中就有助你事业发展的“贵人”。只要你用心经营人脉,总有一天它会成为你事业成功的可用资源。
很多人都深深意识到了人脉资源对自己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有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还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人脉已成为专业的支持体系。对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反之,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因此,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不仅能为你雪中送炭,还能为你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借用别人的手办自己的事,你就能在成功的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特别在当代中国,英雄难过熟人关。有关系才能好办事,才能把别人难办的事顺利办成。也就是借别人的手办自己的事,不但轻松省力,而且很有效果,这实在不失为一招聪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