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总有许多要求我们接受的东西纷至沓来。从一进公司大门就开始忙个不停,上级指示、同事朋友的请求,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一刻不得安闲。更让人心理不平衡的是,到月底工作量统计出来,自己还不如他人,忙而无功。那么,我们的精力浪费在什么地方了呢?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看看自己是不是事必躬亲,大小事件都不敢委托他人;是不是几管齐下,什么都想做;或者是不是做事太过细心,太注意小节了,等等。其实,正是这些事将我们的精力消耗,而无法有大建树、大进展。
李敖曾说:你的生命是那么短,全部生命用来应付你所选择的,其实还不够;全部生命用来做你只能做的一种人,其实还不够。若再分割一部分生命给“你最应该做的”以外的,不论是过去的、眼前的还是未来的,都是浪费你的生命。
其实,最聪明的人并不是什么都去做的人,他们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但对那些重要的事务却非常重视。做事不在于杂而在于专,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事情、是非)的能力,比如,在你往前奔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的——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许多人整天忙着处理琐碎的事情,总是抱怨挪不出时间做正经事。其实他们的潜意识在逃避做正经事。因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断力、勇气和自信心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老鼠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向狮子挑战,一定要同它决一雌雄。不料,狮子却拒绝了它。
“怎么?难道你害怕了吗?”老鼠得意地问道。
“非常害怕,”狮子说,“即使你拿自己的性命与我决斗,我也无法答应你。因为你实在长得太小了,就是全身的肉加在一起也填不满我的一道牙缝儿。用跟你决斗的工夫,我可以抓到更好的猎物。”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许多人,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但忙了大半辈子,还是一事无成。当然,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离开勤奋的劳作也会难有作为。但是最勤快的不一定是最有成就的。如果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之上,那么即使再出力流汗,再勤奋努力,我们也将碌碌无为。
威廉·詹姆斯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就是说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事情紧紧不放,时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优先放在那些最能够创造出效益的地方,长期坚持这样去做,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此,我们除了要学会珍惜时间之外,还要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管理时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甄别,剔除那些对于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事情,使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其实,每个人都会自动将所面临的、接触到的事情分为大事、小事。一段时间内你做的小事越多,就没有精力做好大事,你的才能也无从发挥。胡子眉毛一把抓,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事实证明一个人即使再能干,也承担不了多少工作量。分不清轻重缓急,你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相反,合理地安排时间,安排好工作的次序,然后去执行,你就不会因搞不清主次而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白白浪费精力。
杨阳在北京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仍会认真地去做。
一天,老板安排杨阳为一个新项目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三天。这本来是一件在三天内难以做好的事情。但是,接到任务后,他首先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什么时候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料的价格,什么时候查找资料,什么时候该向前辈和同事请教……他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逐一实施。
三天后,杨阳就把一份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他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和嘉奖。上司不但提升了他,薪酬还比以前翻了一番。
有一次在陪老板见客户的路上,老板告诉他:“我知道有时候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有些工作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不能合理分配工作,可能你完成不了这项工作,我也许会把你辞掉。你的出色在于你很会工作,能把精力用在点上,这非常好,我很欣赏。”这就是杨阳今天坐到部门主管这个位子的能力所在。
但现实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常有人为自己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叹息精力不够用。这样的人不但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还会遭到上司的反感,认为你无能和不求上进。一个善于管理工作的人,总是使用分配与控制等科学方法,使自己在有限的精力内做出非凡的成绩。
俗话说,先扫自家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想在工作中维持“老好人”形象、令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当你正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时,突然同事找你帮忙处理一些文件,如果放下手头的工作,那么思绪就被打乱,有可能要重新再来,工作效率显然就不会高。这时你要学会巧妙地拒绝,否则整天纠缠于帮助别人处理事情当中,浪费自己的精力,非但自己的工作完成不了,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而实际上,拒绝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抓紧时间,蓄养精力,集中精力,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纵观古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做得多,虽然,勤奋也曾经是他们努力的一部分,但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却是因为他们知道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最能创造效益的地方。他们总是把每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得清清楚楚,从而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排列组合,因此,他们不一定是最忙碌的,但一定是效率最高的。
职场是个多层次、求效率的地方,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如此有限,每一分钟对我们来说都是那样的弥足珍贵。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却可以拓宽时间的宽度。只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我们才可以获得比别人多出一倍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不想把自己搞得像个杂役,我们就必须要有选择,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先把重要的大事处理好,待有余力再去做不重要的小事。人要先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