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点也不快乐!工作很累、薪水很低、朋友也少、目标难以实现、做事处处碰壁、看不到出头之日,等等。事实上,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快乐,只是我们不知道享受而已。
说到享受,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吃好、穿好、玩好,却很少与努力工作挂上钩,认为努力工作、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都是吃苦受累的事,不能算什么享受。其实不然,享受的内涵非常丰富,努力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有“工作就是享受”的名言。所以,只要我们经常换一个角度看事情、看问题,改变一下为人做事的态度,当面对烦恼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另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更多的是看到事情的消极面,而忽略了它积极的一面;当我们面对一些人,更多的是看到他的缺点而不是优点;当我们遇到困难,更多的是看到它的难度而不是解决它的突破口;当我们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更多的是看到失去的东西而不是在失败的过程中得到的无形财富——经验和教训;当我们面临险境,更多的是看到它的危险而不是机遇。
向往成功是每个人的夙愿,而获得成功的资本最重要的是热情。一个懂得享受工作乐趣的人,必然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才能真正去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乐趣。
一位伟人说过:“快乐的秘诀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生活将会无限美好。
任何事情,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只要你认真去做了,其中总有一些让你快乐的东西,只是你不知道体会而已。毕竟,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你以何种心态去对待。我曾经建议自己和朋友,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是看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总看到事情的阴暗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我们忽视问题的存在,而是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体会生活的快乐,享受工作的乐趣。
袁军一直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在广告公司,他为做成的每一份产品所带来的荣誉和收获着迷,并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他说,工作的每一天都值得兴奋。不管你目前在单位处于什么位置,你都应该懂得把工作当成享受,并投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这样必然会为公司带来利润、为自己赢得机会。
其实,快乐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快乐的心情和能力。愉悦的状态更有利于工作的创新;而自己快乐了才能把快乐同样带给你的同事,大家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也只有懂得自我调节和享受工作快乐的人,才永远不会有职业倦怠。
那么,如何享受工作的快乐呢?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建议供职场中人参考:
1.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
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相信在工作中一定会有暂时心烦、厌倦的时候。既然任何工作都会存在这种状态,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而埋怨自己的岗位。学会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自己发现快乐的能力。相信再机械的工作都会有乐趣所在。
2.换个角度看问题,找出你承担职位的意义
现实中网络和媒体往往给人一种印象,即成功的人不需要工作,我们对现职的不满,部分也导因于此。反过来想,你所以还能拥有现职的工作,就是因为在这项工作上你有过人之处,你的能力和价值也会由此体现,你的老板还是欣赏你的。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人选择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法会决定想法,想法又决定做法,而做法又决定了结果。
3.要明白成就感不是别人给的
你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这比知道你适合在什么职位更重要。这一点往往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亚于你的资历和才干。职场没有定式,你需要能应对随时的改变所带来的困扰,尽快地融入其中,才能感受工作的快乐。
4.别忘了更远大的目标
工作的直接目的是获取薪水,但它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你的目标需要工作来实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忘记你的目标,千万记住只对事不对人,要为生活而工作,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5.学会自我调节,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
当持续数小时或好多天强度较大的工作之后,通常都会又累又烦。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听听音乐、做做运动,或是写写心情、闭目养神等等,缓解一下紧张的工作气氛。和同事之间真诚相处,时常表示关心问候。既给别人带去了温暖,又让自己得到调节,营造出快乐的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无论是尝到成功的甜头还是发现工作的乐趣,都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改善工作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懂得在工作中发现乐趣的人才能工作得更好;只有懂得享受工作的人,才会赢得快乐。只有热爱工作,努力工作,把工作当事业干的人,才能深刻感知工作的魅力、乐趣与崇高。
人生苦短,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烦恼。一个人如果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考虑飞短流长,就能尽情享受努力工作带来的喜悦,就会懂得享受工作也是一种乐趣。
§§法则4 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拒绝盲目工作
影响一个人前途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出身、性格、职业等,这其中有的是不可选择的,如出身;有的是很难改变的,比如性格;有的却是完全可以靠自己把握的,比如职业。正因为一个人的职业是可以后天把握的,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之说。如果职业错位,纵使天才也会无用武之地,再多刻苦也是徒劳无功。有很多人由于疏忽了自身职业规划,更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其结果就像一部没有方向盘的跑车,引擎再强大,也无法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