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和我一样,脑海中总会闪过这样熟悉的镜头:几个朋友相聚一起,相互嘘寒问暖后,总会问一句:“最近忙些什么?”
答曰:“穷忙。”简单干脆却也彰显出无奈和酸楚。我们不禁还要问:穷忙,到底是忙些什么?到底又穷在哪里?
随着“穷忙族”的日益壮大,这类越忙越穷的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究其根源,无外乎三点:
1.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和生活压力
前不久,英国文化协会在全球进行了一次关于人们生活节奏的调查,通过对所调查的城市市民随意情况下走60步所需时间的测量,来检测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专家认为,步行速度可反映人的生活节奏。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加快,市民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就能在行走速度中体现出来,脚步变得匆匆忙忙。
调查组在中国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对其中一些市民的行走速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这些城市的人行走步伐较之以前普遍加快,有的甚至如同小跑。科学家通过对全球32个城市的一项实验还发现,全世界人的行走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使人们越来越忙。不仅自己忙晕了头,而且连心也变得茫茫然,最终沦为“穷忙族”也就不足为奇。忙本身没有错,一个人能够吃苦耐劳也是好样的,但人生不是为了吃苦而活的。当今社会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飞涨,股票狂跌,情感缺失,能源紧张,压力指数飙升,很多人“为工作而工作,为生计而工作”,是“穷忙族”激增的一个主要原因。
2.个人欲望的膨胀
很多“穷忙族”在择业的时候,要面子,图虚荣,迷恋高职位,高待遇。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管能否胜任,都削尖脑袋往里钻,到头来不仅自己受累,个人能力发展也受限,甚至影响整个集体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也成了一种受市场供求关系制约的资源。作为“穷忙族”的主力,80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就业。很多大学生苦读“十年寒窗”,却“毕业就是失业”,拿着一大堆的文凭证书未必用得上,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面对这样的压力,“穷忙族”的个人欲望想当然地不断膨胀。
李强由于家境贫寒,几年大学下来欠了一大笔学费。毕业后,他一心想赶快挣钱好还学校为他垫的学费,所以一出校门就急切地寻找工作。他先是在一家大型乳品公司做了一名业务员,每天东奔西跑忙得不亦乐乎。业绩做得不错,薪水自然不菲,公司的领导也颇看重他。只要他再好好干一段时间,表现再突出一点,就有可能被提拔。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社会历练,李强觉得自己应该寻找更大更广阔的空间,而且他认为自己手里有一批铁杆客户,这是优势和资源。为了自己的发展,也为了能赚取更多的钱,他向单位递交了辞呈,跳槽到一家保健品营销公司做主管。新公司给了李强更大的施展空间,他干得更卖力,整天夹个皮包忙得晕头转向。他本以为以前的客户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没想到那些被他视为铁杆的客户却并不接纳这家新公司。几个月下来,不仅他的销售业绩平淡无奇,而且随着他社交的广泛和工作的深入,交际花销难免变大,以致入不敷出。有时候,他也后悔当初盲目跳槽,弄得自己越忙越穷,而且有一种“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的感觉。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导致这样的结果正是膨胀的个人欲望所致。穷忙,忙得不知方向,却又不知为何而忙!李强的困惑不正是众多“穷忙族”的迷茫所在吗?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能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如此一来,只能让成功的路漫漫长远,甚至永无实现之日。
3.职业迷途
有句话说“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的事业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的生活是成就事业的目的。要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必须先树立卓越的职业理念。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人的职业发展,或多或少都会走过一些弯路。只有经历了才能谈经验,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相对而言,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就是成功的捷径。
时下许多人都走先就业再择业的路子,然而“曲线救国”也不那么容易。时光稍纵即逝,大好韶华浪费在没有头绪、没有效率的忙碌上,而得不到理想的生活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要做有意义的工作就要认识弯路、规避弯路,谨防步入职业发展的迷途,从而避免把自己沦陷到“忙,又不知为何所忙”的恶性循环中。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穷,通常人都可以接受,忙,也非常能让人理解。但是,绝对不可以穷忙,因为真正比“穷”更可怕的就是“穷忙”。身在职场的朋友们,一旦沦入到“穷忙族”,一定要先找准穷忙的根源,只要知道自己越忙越穷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思维,改变工作方式和战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事业的成功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