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700000004

第4章 成由勤俭败由奢

“原 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译 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铺张排场,不如俭朴;就丧礼而言,与其形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讲奢侈排场的人常希望胜过别人,因而常有大款斗富的故事。而过分节俭,便事事不愿与人互通有无,容易陷入固陋。两者均不可取,但比较起来,宁可简陋。

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提倡的礼仪,是发自内心肺腑的懂礼讲礼,要发扬的是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的是铺张浪费的陋习。

宋人罗大经对俭的研究似乎更加细微、更加精到。他认为,俭的益处有四条:一是养德;二是养寿;三是养神;四是养气。宋人范纯仁也说过,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

俭是一种人生观念,它涉及人的幸福观和苦乐观。俭的本身需要约束,需要克制。所以,俭的过程可能是有痛苦的。但是,有了约束,有了克制,人就降低了奢望,抑制了贪欲,减少了烦恼,因而俭的结果往往又是幸福的、快乐的。

俭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对浮华浪费行为的一种有效而有益的约束。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出了勤俭的好处和奢侈的恶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此可见,提倡勤俭对于家庭幸福和国家安宁关系重大,因为家庭和国家都需要德的维系,而在各种道德修养中,俭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节俭是一门艺术,它能使人最大限度地享用生活。热爱节俭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古今中外立大业、成伟名者,大多都是节俭朴素之人。诸葛亮自隐于隆中,居茅庐,穿布衣,粗茶淡饭,苦读勤思,养成高尚品德,造就雄才大略。他的名言“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但是他本人的座右铭,还鼓励人们修身养性,完善人格。曾国藩对俭更是推崇有加,《曾文正公家训》有言:“居家之道维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侈为要义。”曾氏家族经久不衰,其后代出了不少专家学者,与曾国藩以“俭”为中心的家教有直接关系。

古人论节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节俭是大德而并非小节。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来如同大象。若是把它视作蚂蚁,显然是低估和小看了它的作用和能量。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离不开节俭,除非你不要生存、不想发展。因为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节俭就意味着人类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发展是建立在拥有足够的能源基础之上的,资源枯竭便意味着停滞不前。

真正靠劳动致富的人是很少挥金如土、奢侈淫逸的。李嘉诚是世人皆知的华人首富,而他至今仍住在30年前的老房子里。他担任公司总裁,可对自己的年薪的发放却严格限制。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不仅自己克勤克俭,而且严格限制子女的零花钱,每项花费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花一块钱也得曾国藩手迹有所交代。因为他们深知:“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创业维艰。”

即使再有钱,也不能挥霍无度。瑞士是世界首富之国,但瑞士人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有时显得近乎“抠门”。欧洲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瑞士人有两个钱袋,装钱少的钱袋是准备请客的。即使是为自己购物,他们那种认真、耐心、掏钱时的谨慎,也使人叹为观止。比如,选购一张价格低廉的普通中国画,常常是戴上眼镜看,又摘了眼镜看,放远了看,又拿近了看,仔细端详,反复比较,就是这样的工夫花过,有时也还是终于搁下不买了。这似乎也为瑞士民族平和、娴雅的气度做了一个注释。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相比以前只能满足“温饱”的生活,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了。但日子仅仅是好过了几年,许多人就把当年的苦日子忘了,把中国悠久的传统美德——勤俭忘了。奢侈浪费、攀比斗富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做,完全违背了孔子所提倡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思想。

在此,也要给大家提个醒:生活优越更需要俭朴,更需要养成勤俭的习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勤俭节约,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才能早日使中国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节俭,省下的不单单是钱,而是资源,是人赖以生存的资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俭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对浮华浪费行为的一种有效而且有益的约束。古今中外立大业、成伟名者,大多都是节俭朴素之人。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六星寰宇仙侠道

    六星寰宇仙侠道

    从热血争霸...自宇宙洪荒...他伏羲转世化市井流氓...肩负人间使命,寻找救世之旅...
  • 玉箓济幽判斛仪

    玉箓济幽判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人就应该这样经营幸福

    女人就应该这样经营幸福

    现代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责任,同时要扮演好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她们常常觉得很累,感受不到幸福。其实幸福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幸福需要我们自己来营造。作者通过鲜活生动的实例,引导女性从美丽、温柔、智慧、运动、饮食、心态、事业和家庭等诸多方面来经营自己,从而收获幸福。
  • 求道之卿人传

    求道之卿人传

    卿人,是个浪子,也是个情*人。爱他的人,恨他的人,更多。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个修道者,顶多也就是个浪*荡潇洒的求道者。这是他波澜壮阔,传奇曲折的一生。一个在红尘中成道的修者
  • 李山传

    李山传

    惊鸿之物,从未一蹴而成,何况漫天佛陀仙神。
  • 那座城市很远

    那座城市很远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我的回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爱情,总是遥不可及,却又常在你身边徘徊,让你百般无奈,当爱情面临抉择,当往事只能回首,我们能否从阴影中走出,勇敢面对。
  • 锁龙桩

    锁龙桩

    北方袁家、南面刘家、西面李家、东面郭家,这四大家族各监控着华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龙脉。史称“锁龙桩”。一个出身田野少年,打破了这个局面。。
  • 芭蕾舞少女

    芭蕾舞少女

    她,十六岁认识了他,一见倾心;他,十八岁遇见了她,用爱相守;十年后的今天,是痛心分离还是相爱相守,她能否回到他的怀抱?
  • 呆萌王妃:太野蛮

    呆萌王妃:太野蛮

    她,一名倾国倾城的公主,却丝毫不懂琴棋书画,反而精通兵书。他,貌似潘安的武家子弟,一名花花公子。机缘巧合之下,她逃婚出宫,阴差阳错的代嫁入他府,正当两情相愿,这时宫中之人却找到了她,一对鸳鸯何去何从?
  • 幻想的异次元

    幻想的异次元

    这个世界是一个错误。是啊!一个错误的世界,但他却是那么美丽,如同罂粟使我着迷。即便这个世界这么残酷,这么不公,那又怎样?不满的话就去改好了,这不就是我的使命,我的契约,我的心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