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300000004

第4章 做领导一定不要事必躬亲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

治理天下必须无所事事,如果事必躬亲,经常有事需要处理,就不能治理天下了。

道家认为,一切有为之治都会使天下之人“淫其性”而“迁其德”,因此“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就应当“莫若无为”。无为,然后能无不为;无为,然后能有作为。统治者应该以清静无为、无欲无争规正自身,人民就自然地回归于纯朴,社会就自然地趋于安定,自会呈现国富民安的太平世界。相反的,如果事必躬亲,经常有事需要处理,就不能治理天下了。

有为与无为两个看似相反的作为,其实是相互贯通的。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完全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

所以,“无为而治”,其实是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为政策略。

“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符合辩证法的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一个高层(相对来说)的领导者即使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也是无法事必躬亲,样样“有为”的。他必须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那么,领导者如何做好“有为”与“无为”呢?

老子讲的“道”,只是客观存在的宇宙的基本法则,其法则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1)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有为”来。实践证明:很多事情不必领导者躬亲其过程,而只需要在开始表示一个态度就可以了。这种表态可叫“拍板”,也可叫“决策”。算是“有为”的举动。领导者仅在工程之始参加的“奠基仪式”、“开工动员”等亦属于此类性质。

有一个企业的老总,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企业家。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公司里的事,无分大小,她都要亲自过问。她手下有5个副总级的干部,但她不放心,不放权,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身体累垮了,企业还是不断出问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得到而又什么都不想失去。你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中间环节上表现出“有为”来。此时的“有为”,是为了引导、完善群众运动,促使高潮的到来。而当高潮形成后,他应当奔向新的目标,在新的领域开始自己的“有为”。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身在茅庐之中,就已经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并且制定了辅助皇叔刘备匡复汉室的宏伟计划。然而他却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明朝的吕坤在《呻吟语·人品》中说到“有所不为,为必成!”“为”与“不为”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便能“为必成”,有所不为是大有所为的必“无为而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与“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要前提。相反,如果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为”,其结果必然是“无为”又“无成”。

同类推荐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热门推荐
  • EXO回不去的回忆

    EXO回不去的回忆

    一场车祸,是意外?是人为?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因为这场车祸,她离开了他,去了国外。她回来了……他要追回她。可是,一个真相的揭开,让他失去了与她在一起的资格。【余笙:苏茉璃,你可知,我有多想,余生陪伴着你,末路仍不相离。】
  • 时空之无央

    时空之无央

    被控制去异世完成任务,为了有更好的身份保证任务,‘一不小心’当了国师可什么时候惹上了那个危险的男人。摄政王放开,我要回家!俊美男子眉目一挑:女人,你逃不了。
  • 宠婚蜜饯,宝贝放肆了

    宠婚蜜饯,宝贝放肆了

    他本睥睨天下,众生敬畏。偶得一女,视为珍宝,却应了那句一物降一物的古话,女子肆意践踏他的耐心,诸如直呼大名,颐指气使之事就不必说了,他常动了想一巴掌呼死她的冲动念头,小东西到自己先觉得委屈,或哭或闹,竟然反叫他先底下头来哄。若问此女子是谁,她说:“六岁时你弃我于虎狼之家,叫我受尽苦楚,此后不闻不问,直至我长了这么大。你若要打我、关我、饿我尽管来好了,反正你也弃了我了,不如索性我死了,遂了你的心愿可好?”/“哎………我竟不知道当时脑子抽的什么风,捡了你这么个东西。”/“后悔了么?晚了……”
  • 贫民兄弟

    贫民兄弟

    皇朝崛起之路注定只能是以千万枯骨铸就。管你是风华绝代的文人骚客,还是力贯山河的绝世武将。都要在皇朝崛起的路上倒下。永远存在的是历史长河那滚滚流淌的水流声……(很郁闷的一件事,作品的名字不叫这个的,应该叫《天元皇朝之崛起》。只是一时没办法改,所以大家其实就是来看书的不是,所以就不要在乎这个名字了。谢谢大家的理解~\(≧▽≦)/~啦啦啦)新人更新的不快,每天的下午大概6:00的时候有一章。若果当天灵感突发,说不定会有第二章发上。新人不易啊!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重生之最强至尊

    重生之最强至尊

    至尊重生,灵魂与懦弱少年融合,为了重新追求那最强的至尊之路,重生的炼星辰再次踏上征途。在这路上,神挡杀神,佛阻杀佛!美女?神器?只要是我炼星辰想得到的,都是我的!
  • 绝世倾城:此女要逆天

    绝世倾城:此女要逆天

    一朝穿越,身处异世,遇到一陌生重伤男子,救男子于危难之中,男主爱上女主,处处维护,很是宠溺。。而后经小人挑唆,众门派围困,单挑四大门派,恰恰这时,本来有事离开的男主赶上了。本以为即将殒命于此的凤浅歌,却在逃跑途中阴差阳错的寻得了帝鸿歌心法并得一上古神琴——绕梁...
  •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为了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 暗黑禁地

    暗黑禁地

    越黑暗也许越光明奥尔良大陆最赚钱职业是什么自然是除魔师,生死一线牵,这买卖不会断
  • 我们的孽缘

    我们的孽缘

    另外一边是在描写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两男一女,种种的爱情在这三人之间产生了一座迷宫。其中,有生死离别也有触目惊心,更有轰轰烈烈的爱,有虐有甜,有悲伤有快乐。就像一道菜里面加了许多调味料,咬在口中时才能吃出,每一种调味料不同的味道。有些事,光用听的、用说的、用看的,没办法感受那么多,但你亲身体验过之后你才会了解其中的道理。最后你会发现一件事,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生根扎在我心里,想把它拔出来也已经来不及了。
  • 鬼灵殇日记

    鬼灵殇日记

    艺诡龄跟同学一起去旅行,来到位于加拿大的鬼镇,住进了传说中的鬼屋酒店。墙上的人名,奇怪的信封,逐个消失的伙伴,穿着哥特式服装的少女,异样的歌声和诡异的电梯。在这个传说中的鬼镇是否有真的鬼出没?她、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