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300000011

第11章 顺不足喜,逆不足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

世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也就知道了何谓丑恶。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何谓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彼此应合,前与后连接相随。

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自然主义的功德篇。老子的这一篇文章,旨在说明事物是互相对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时也说明了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

老子在这里主要阐述自然与人事的相对论,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它们相生相成,彼此互补。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地变动。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辩证法,说明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对立中相调和。

比如,人生的处境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处在顺境中,一顺百顺;有时候我们处在逆境中,看不到未来的方向;甚至一会心情很好,一会儿又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样让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有一个连续性?

在困境里,很多人往往能刻苦奋进;而当步入佳境、事业顺利、百事亨通时,反而忘乎所以。原因就在于,面对前者大多数人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对待后者,往往放松警惕,造成失误、导致失败。因此,顺不足喜,逆不足忧是聪明人常抱有的心态。根据老子的辩证法,要避免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的大起大落,就必须在顺与逆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实现“顺不足喜,逆不足忧”。

《菜根谭》有言:“居逆境中,周身皆针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接触到的全是犹如医治自身不足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消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人生的路有起有落,看待人生的起落顺逆应该有辨证的观点。居逆境固然是痛苦压抑的,但对一个有作为、能自省的人来说,在各种磨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一旦有了机会,就可以由逆向顺,振翅高飞。居顺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没有良好的品质和远大追求的人来说,优裕环境中往往容易坠落腐败,这和在清苦环境中的容易发奋上进道理一样。一个人生活一优裕,就容易游手好闲不肯奋斗;相反,如果处在艰苦的环境中,“穷则变,变则通”。所以贫与富不是绝对不变的,顺与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告诫我们,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的,你应该算算看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失去的要多得多。踮起脚尖儿,又是另一条生命,另一中活法,另一番境界。

老子还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战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样,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很不顺。

而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应该更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顺与逆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这样,在子文的人生中就全是顺境,没有逆境可言了。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腹黑王爷倾城妃

    邪王独宠:腹黑王爷倾城妃

    她,代号K,是特工界的无冕之王,却因背叛而死。她,将军府唯一的嫡七小姐,却花痴草包,胆小懦弱。任人欺凌。一朝穿越,当她变成她,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他,东临国尊贵的晋王殿下,世人皆知他的冷酷无情,腹黑狡诈,杀伐果断,却不知在对她时的温柔体贴,疼宠入骨。风云涌动,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携手与共,傲视天下,逆转乾坤!
  • 琪時我爱你

    琪時我爱你

    凌峰是一名在普通不过的公司白领,遇到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从今天开始。
  • 诸葛亮遗书

    诸葛亮遗书

    我最景仰的先贤是帮助齐桓公推行法治、开发经济、“尊王攘夷”、成就霸业的相国管仲和联合秦楚之晋为燕昭王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燕国上将军乐毅。
  • 我们还是很努力

    我们还是很努力

    没有什么内涵,只是生活这么久身边的见闻,希望能给失意的人一些慰藉。
  • 灵异眼

    灵异眼

    “命中注定的逃不掉,今生,天下万物生命寄拖于我一人身上,此上巫山,怕是就此一别了,只愿来世你我不再是这玄门中人,我们一起携手相伴到老。”写好诀别信,我踏了上通往巫山结界的唯一通道......去完成这属于我这一世的使命。
  • 总裁霸上:强势回归

    总裁霸上:强势回归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能让他视如生命。他是寒冷如冰却让人为之疯狂的冷酷总裁。世人皆说,她与他不配,她只能在低处仰望他。她只能仰望他?不,她要的是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给我五年,五年之后,我来找你。”他本以为这只是她想躲他的理由。谁知五年后,他只能用宠溺的眼神定定的看着挂在自己身上的某人。“女人,这次我不会在让你离开我。”
  • 星海废土

    星海废土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废土》悲伤邂逅之后,发奋崛起,要还以自己敌人以颜色看看。可是怯懦,自卑的他真的能够完成这一切么?他有能否在游戏和现实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呢,看林浩带你走进《废土》的离奇世界,带你领略真实的网游,以及那无尽的悲伤.........
  • 重生之林黛玉

    重生之林黛玉

    宝玉宝钗成亲之日,黛玉重生回到六岁之时。史太君派人接她入贾府,她还会重蹈覆辙吗?不!黛玉断然拒接史太君。如此,难道竟和贾府从此再无瓜葛了么?
  • 蓝色祈愿

    蓝色祈愿

    这是一个人类和星兽共存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星兽搭档,每个人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能力。有些人的能力都很有攻击性并且擅长战斗,因此他们常常是作为警察或者是军人等需要力量的职业。而大部分人并不擅长作战,他们的能力是偏向于日常实用的,因此他们大多数就都作为普通老百姓安安稳稳的生活。于是这个世界就以这种平衡的规律运作着。虽然会有国家之间,甚至可能会升级到战争的争执,也会有不安分的小偷强盗,但大体上来讲平民的生活还是和平的。主角夏兰娜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她的日常生活也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本小说只是记录一个生活在异世界里的普通女生的普通日常生活的故事而已。
  • 呆萌小娇妻:总裁太冷酷

    呆萌小娇妻:总裁太冷酷

    她心里埋藏着十六年前的他,他寻找着儿时的她,相见时他是她的上司,再见时她泼了他一身的咖啡,从此展开了一段花式宠妻的故事……….(宠文、无虐、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