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1800000035

第35章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关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设想和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关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

香港和澳门问题同台湾问题性质不同,不是统一问题,而是恢复行使中国主权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而强占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区采取了如下立场: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将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予以和平解决;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1960年中央进一步将上述立场归结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

党对解决台湾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立足于做好军事准备,同时也对和平方式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一方面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另一方面,也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加速建设空军和海军,为解决台湾问题做好军事准备。同时,坚决反对一切颠覆新生人民政权的破坏活动和侵略、干涉、分裂中华民族的反动图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针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从两个方面开展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从1955年8月一直谈到1970年,历时15年,谈了136次,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毛泽东还曾提到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这一时期毛泽东、周恩来还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明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其要点概括起来有:省亲会友、来去自由,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1960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了对台工作问题,认为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人去办;现在要蒋过来也有困难,逐步地创造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1961年6月,毛泽东又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还曾经讲到台湾的军队可以保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不变。1963年,周恩来把上述这些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指,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周恩来对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阐述过解决台湾问题要尊重台湾现实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了“解放台湾”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台湾要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论述已蕴涵着“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这九条方针是党在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破坏他们那个制度”。这就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同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这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在这次谈话中,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提出“六点办法”。

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至此,“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已经形成。

3.“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

在推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又多次作了深入的阐述,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完备充实。1984年6月,邓小平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先后分别和英国政府、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门主权回归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并达成协议,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到祖国怀抱,并在回归后保持了繁荣稳定,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根据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又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有力的措施。这些政策、主张和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本书内容包括:现代化理论、价值与制度、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社会秩序、国际环境、中国模式等。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热门推荐
  • 末世诛神记

    末世诛神记

    是深入骨髓的绝望,才铸就了永不妥协的信仰!昔日的承平盛世远去,诸神的走狗带着绝望而来。废墟里,他翻着带着茶红色的残书,似乎看见了天堂。
  • 假妃真到底

    假妃真到底

    为一时失言讨回公道,谁想却被绑架入宫当了太子妃!这宫里规行矩步处处约束也就罢了,最关键是太子爷并不喜欢她!成婚才三天皇后居然告诉了她一个惊天大秘密!乖乖隆地洞,她秦小宝,江南第一名妓,真是惊喜不要太多哦!
  • 续湘山野录

    续湘山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的天堂

    谁的天堂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详细描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奋斗、追求理想的小说、中主描写五个家庭在追求其美国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林林总总的坎坷与磨难。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为赴美学子指点迷津,是赴美人才的必备读物。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末法传奇

    末法传奇

    生来只是为了死?在时间这条道路上,你没有选择。把握命运,扭转人生的唯一选择,就是生存。
  • 萌闯仙途:狐妃,哪里逃!

    萌闯仙途:狐妃,哪里逃!

    剧情版:有一天,一头萌萌哒的小狐狸,被一个碧池杀了,然后又被一个恶棍救了。这个恶棍逼着她签了卖身契,还把她押上炕。恶棍的背景非常强大,小狐狸反抗无果还把自己坑到恶棍心里去了。对话版:“尊上,龙三太子向我表白了,要不要答应呢?”某人淡淡看了她一眼:“随你!”次日,龙三不知被谁揍成猪头,再也无脸见她。“尊上,魔帝向我求婚了,要不要答应呢?”某人再次淡淡看了她一眼:“随你!”次日,魔帝不知道被谁打成了终身残废。“尊上,我好像嫁不出去了!”某人冷哼一声,一把将她按倒……
  • 异域之族

    异域之族

    傲翔大陆的灭顶之灾,一场预言的找寻,强者能力的苏醒,在旅途中一次次的重生
  • 从前有只六耳猴

    从前有只六耳猴

    神灵高高在上……佛门窥视在侧……妖魔祸乱人间……然而,这是修士的世界,他们逆天执道,拒神灭魔,纵横三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执念……长生不朽!……我们的故事从花果山上,一只从异世转世而来的猴开始……
  •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这是个除了魔法和斗气外和别处一样的世界,我想,它是真实的,不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