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1800000024

第24章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在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一种通俗的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快”始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突出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较好地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但后来由于受“左”的影响,也有过深刻教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过去一段时期,我们曾经强调“又快又好”,现在又把“好”置于“快”之前,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这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而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重要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又好又快”准确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概括地说,就是“又好又快”。“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另一方面,强调“又好又快”,在当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来说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一论断把自主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战略性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增长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相对于这些关键性指标,我国就显得比较落后。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高效廉洁的政府,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其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技术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后,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时隔十年,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完整的理论阐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等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要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要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的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必须立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强;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的转变。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3.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同时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20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4.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是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毛泽东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论述了东西部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关于区域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要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世纪的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

进入新世纪,根据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因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逐渐成为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我们就可能犯下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三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察、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四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们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以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思考题

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4.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6.如何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阅读书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见《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见《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要点提示]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类推荐
  •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3]?,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热土丹青

    热土丹青

    本书围绕“独山子百年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宣传1897年至2011年独山子的发展历程,向人们所讲述的是一百多年来独山子人所进行的开天辟地的事业,惊天动地的事业,翻天覆地的事业。“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让历史忠诚地告诉未来,让未来永远地不忘历史,激励当代人不断开拓创新,让后来者理解创业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热门推荐
  • 救赎之红色嫁衣

    救赎之红色嫁衣

    离奇死亡,神秘符号,仪式现场,前世今生,爱恨纠缠,是拯救还是赎罪?救赎之红色嫁衣,讲述了因女子跳楼而引发的系列离奇故事,以周正为首的专案组能否拨开重重迷雾,找到最终答案。这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是拯救也是在赎罪
  • 人魔一瞬间

    人魔一瞬间

    一个惊天的阴谋,分不清是敌是友,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又该如何超脱。
  • 刀塔之苏醒的传说

    刀塔之苏醒的传说

    殇月之夜的前因后果,宇宙法则的诞生过程,还有让创世者沉睡的神秘力量。众多因素无形的让天辉与夜魇的争斗永恒的持续下去。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阴谋,那亘古飘渺的传说将要苏醒······
  • 修真之掠夺

    修真之掠夺

    何为修仙?和修者夺法宝,和天地夺气运,和大道夺天机......所谓修真,就是一场盛大的掠夺盛宴!
  • 逆天狂妃:废柴小姐太妖娆

    逆天狂妃:废柴小姐太妖娆

    杀手界排名第一,代号魅狐,竟看错人,被所爱之人和闺蜜背叛。一朝穿越,她成了她。堂堂杀手,竟成废柴?不怕不怕,休整一下,且看我如何逆了它的天下!神魔同体,天地不容?我神器在手,神兽左右,谁人拦我?可她还是栽在了他的手上。他,是来自高等界面的王者,在这小小的冉月大陆的小小的北皓王朝当一个战神王爷。不近女色,冷漠无比。可她却不这么认为。“娘子,你都好久没陪我睡觉了。”某腹黑男扮可怜道,“不要。”某女淡淡的说。“哼,娘子要抛弃我,呜呜呜。”说着扑到了某女,某女咬牙切齿说“放开我!”“不要!”某腹黑男把某女吃干抹净。“娘子,你若是想逆这天下,我陪你又有何妨!”某男浑身绝代风华,道出了这句霸气的话。
  • 绝代邪仙

    绝代邪仙

    为救心爱的女子,仙王之王萧天晨毅然决然地燃烧仙根、逆夺天命造化……孟婆汤,真能洗尽那满腔的爱意吗?当千年轮回,谁又是谁眼中的不可取代?十灭转生,邪仙绝世!问世人,什么是善,什么叫恶……我只愿,为你倾尽世间……三千红尘,无尽时间,只为等你回眸……
  • 女白领打拼: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女白领打拼: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本书QQ群76762256 欢迎诸位探讨胡可可成功秘诀!毕业于上海某高校广告专业的胡可可在大型广告公司AM混迹了一年多,终究不堪忍受广告人的工作性质,一纸辞呈炒了老板的鱿鱼。考虑再三,决定北上,去北京寻找自己的职业理想,做一名图书编辑,为天下人做好书。几经波折,进入国内顶尖级传媒集团BBR北京分公司,从最底层的文字编辑做起,遭遇同事的冷眼,上司的责骂,钢筋水泥的独孤与寂寞,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名身价百万的金牌策划人员。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小说来消遣,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哲学,当作人生,当作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你会在胡可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胡可可就是你自己!是的,胡可可太普通了,可是她为什么能够成功?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把平凡的事情做一千遍,做好人,做好事,坚持到底。这就是凡女胡可可的成功秘诀。请记住她的名字——胡可可。
  • 气源九霄

    气源九霄

    龙玉在手,身躯为介,以地为向,以天为牢,九州大陆,任我翱翔。少年无意获得奇玉,手握奇玉谱写自己的传奇。独创未知大陆,找寻奇玉背后的秘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炙膏肓腧穴法

    炙膏肓腧穴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