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1800000021

第21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种体制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这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成了我们的迫切任务。

我国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方法。这种探索是从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开始的,但是遇到了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迫切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理论的形成,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打破了计划经济大一统的局面。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已经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就是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尽管当时还是讲计划经济为主,但已经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第二个阶段,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提计划经济为主。1990年底和1991年初,邓小平多次谈到,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他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第三个阶段,以1992年初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1992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主张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这样就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四大的精神,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等等。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体制,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一方面,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否则就不成为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一切经济往来,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是市场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不论属于什么所有制,也不论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都要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各种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影响和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监控和引导市场运行。第四,经济管理法制化。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了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和管理的经验知识,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要进入市场、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但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国家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它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长处,统一协调各个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持宏观经济比例的大体平衡,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多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同类推荐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等。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热门推荐
  • 我在妖界当老师

    我在妖界当老师

    被广大中小学生亲切称为“当代及时雨”、“贴心暖大叔”的吕秋实遭报应了。他被一只老乌龟诓骗,不得不成为花果山贵族小妖学校唯一老师。孙小空:“老师,带我打架。”姬小鼠:“老师,他们骂我一只耳。”龙小女:“我要弹珠,老师,我用龙宫的珍藏跟你换。”小美人鱼:“老师,咱们练习亲亲啊。”吕秋实:这不是报应,这就是命!
  • 南瞻之主

    南瞻之主

    神佛远观,南瞻龙变,乾坤沉浮中,谁堪问鼎?
  • 阳雪瀚云

    阳雪瀚云

    此文,纯属消遣,文笔有限。她为它取名阳雪,阳雪唯她一生。他和她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是关于阳雪的。她叫王瀚云,他叫刑天。她跟他之间,曾经彼此是最亲密的爱人。如今,他却有了新欢,她也只能选择放下。至少,她还有阳雪……
  •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曹操割发自罚、孙中山不让大哥当都督、林肯替受冤人洗掉罪名等100多个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伟人遵纪守法的故事,目的是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 乐之典

    乐之典

    一个学音乐的富二代麦霸,被情敌撞死后穿越到了平行时空的与他同名同姓同月同日生的青年身上。于是,麦霸带着满脑袋的现代流行歌曲在这个世界的音乐圈里闯荡,慢慢的闯出了一片独属于他自己的天空。“我就是经典!我手下出现的都是经典!这个世界音乐的典范就是我!”青年推推眼镜,心中这般咆哮,面对记者的提问,却温柔笑着:“感谢大家的厚爱,我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歌曲。”
  • 火影之血龙死神

    火影之血龙死神

    华夏龙家的私生子重生在火影世界的宇智波家族里,成为了宇智波鼬的堂哥!看他怎么在火影的世界里成仙成神,建立一个不败的皇朝!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术师秘记

    术师秘记

    真实的经历,恐怖的怪谈,神秘的风水,玄奇的秘术,尘封的历史档案,诡异离奇的集体死亡事件......
  • 重生倾世绝恋

    重生倾世绝恋

    前世,她太过懦弱、太过信任他人,被心上人和至亲连手推入最难堪的境地,却原来,所有的脉脉柔情和温暖关怀,都不过是为了她外祖父家的财产和权力,狠毒的妹妹,将她生生毒死。自黑暗之中醒来,她竟重生到了四年前。
  • 魔王是女孩

    魔王是女孩

    因为弃掉了,所以现在就是日常==。当成四格看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