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9年,卫国大臣孙文子、宁惠子逐卫献公出境,拥立卫殇公。卫献公在流亡的日子里一直在等待着机会,特别注视着孙文子和宁惠子两个权臣的动向。卫献公仇恨他们,更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恢复君位。
卫殇公六年(前553年),宁惠子得了重病,临终前对儿子宁喜说:“我得罪了国君,后悔莫及。我和孙文子赶走国君的事,已被记在诸侯的简册上。国君倘能回国,你要掩盖这件事,这才是我的儿子。要是做不到,我宁可死后挨饿也不要你的祭品。”宁喜见他父亲如此恳切,便答应了。这个事情被卫献公知道了,卫献公从中嗅出了这样的信息:宁喜大可利用!
卫殇公十一年(前548年),卫献公派人回国,密向宁喜谈及复国之事。宁喜因为曾在父亲临终前许诺过,便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卫献公又派他的弟弟子鲜去向宁喜游说。子鲜见到宁喜,用卫献公的命令对宁喜说:“如果你反,事由宁氏主持,卫献公只管祭祀。”这个条件对宁喜很有诱惑力,他没有考虑到卫献公是否言出由衷,当即表示愿意帮助卫献公回国。
事后,宁喜与蘧伯玉和石宰谷等亲近大臣商议此事,二人都感到不宜让卫献公回国,但宁喜则认为他父亲的遗嘱不可违背。石宰谷又提出到卫献公流亡地去看看动静,宁喜同意了。石宰谷回来报告说:“国君流亡在外12年,毫无忧愁的样子,也没有宽容的话,还是那样一个人。如果帮他回国,我们就离死不远了。”但宁喜主意已定,坚持说:“即使是这样,也只好照做了。”这样,宁喜彻底地倒向卫献公一边,成为卫献公复辟的工具。
卫献公争取了宁喜,便示意他攻打孙家,杀死殇公。宁喜在卫国都城发动政变,率兵攻打孙氏。当时,孙文子正在他的食邑戚地,他的儿子孙嘉去齐国聘问,家中只有另一个儿子孙襄留守,孙家的力量比较薄弱,但孙襄拼力拒敌,使宁喜初攻不克。此战孙襄受了伤,而且伤势很重,当晚就死了。宁喜利用孙家办丧事的机会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终于攻占了孙府。宁喜杀死了卫殇公和太子角。在戚地的孙文子得知这一情况很是惊慌,逃到了晋国。
卫献公以敌借敌之计获得了成功,趾高气扬地回到了他阔别12年的卫国都城帝丘,重新登上了国君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