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崇尚名彰位显,使神气不因心烦意躁而耗损。
“无亲”“不尚贤”的本质就是阴阳平衡,就是公平。公平才能够“常与善人”,才能“使民不争”。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用好人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关键在于平衡。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值战乱纷争,社会动荡。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肆意兼并。大国为了称霸,小国企求自保,诸侯们为此纷纷招揽贤才。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很多所谓的贤人,为了自身的私欲,纷纷投到诸侯门下,助长了投机钻营的风气。在这种情况下,老子就提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就是指不专门注重贤德的人,人民就不会相互争斗。
在企业的管理中,若要用好人才,也要做到“不尚贤”。所谓的“不尚贤”,并非不重用贤者,而是要采用公平的激励机制,没有偏私,给贤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激励机制中最核心的就是员工的晋升机会和合理的薪酬制度,这是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最好动力。在这点上,施乐公司和IBM就给其他企业做了很好的榜样。
施乐公司的晋升制度是这样的,他们把能够提拔、晋升的员工分为三类:需要督促工作、能胜任工作、工作模范。其中,需要别人督促工作的员工很难获得提升;一个人起码能胜任工作,才有可能成为较低层次上的经理;而只有那些能够成为公司工作的典范,积极投入工作的员工,才能被提升到公司最高层的领导岗位上。这种晋升制度给员工造成了这样的影响:由于晋升的机会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表现良好就能得到迅速的提拔,于是每位员工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人人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在公正合理的晋升机制之外,必不可少的就是与之相适应的处分机制,在这一点上施乐公司也做得很好。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员工,他们也注意相应地采取降职的处分。
霍尔·朋特就是其中的典型,霍尔是施乐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他每天都充满激情,工作积极并且善于动脑。他每天都在外面奔波销售,他的妻子总是在他的车里放上一大罐柠檬,这样他可以吃上一整天,而不必吃午饭。即使在街道上散步,他也会观察两旁的建筑群,思考如何使每一幢建筑里的每一个单位都成为施乐复印机的用户,最后他获得了提升。
施乐公司的人员升降机制使施乐的每一位员工对工作充满了挑战意识,他们相信施乐最终会变得十分强大而且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奖优罚劣的制度,使施乐公司充满了竞争和活力,也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直接和公司的命运相连,自己的价值更是得到了公司的重视和承认,这种自我满足感又成为他们动力的源泉。
IBM则是运用薪酬激励的典型,IBM的薪酬管理非常独特和有效,能够通过薪酬管理达到奖励进步,淘汰平庸的目的。IBM的员工十分关心自己的工资卡,因为这直接反映了自己的工作状况,自己过去工作得怎样。IBM员工的薪酬跟员工的岗位、职务、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工龄长短和学历高低则没有必然联系。在IBM,学历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但绝不是获得更高待遇的唯一条件。
在IBM,有一个独特的制度——个人业绩评估计划PBC,这是一个参考指标,只要是IBM的员工,就有这项个人业务承诺计划。通常这是通过员工个人和经理一起坐下来探讨的结果,一般制定一个一年期的合同书,这样员工和公司都会非常清楚这一年的工作及重点。到年终时,直接经理会在员工的合同书上打分,以此来决定员工个人的薪酬多少。IBM的每一位经理都掌握一定的打分权力,他可以分配他领导的那个组的工资增长额度,并有权力将额度分给不同的人。
IBM的这种薪酬制度是通过有竞争力来吸引和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继续在工作中保持高水平,并使员工时刻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同时受到鼓舞和激励。要想让企业发挥最大的优势,就要为员工注入工作的动力,不断激励他们,使他们提高工作热情。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站在一套完整的企业激励机制的高度上来实施员工激励,刺激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合理的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既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补偿,也是他们对未来努力工作得到报酬的预期。晋升或是薪酬并不仅仅代表了员工的劳动所得,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的个人价值,以及企业对他们工作的认同,甚至有时候代表了员工的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这样的激励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坚定他们的工作热情,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尚贤”则“使民不争”。对于企业而言,激励在于公平,在于阴阳平衡。一套行之公平有效的激励体系,不仅能有效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挖掘个人的潜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团队精神,实现组织绩效目标。
§§第二章 不言身教的管理境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