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感官训练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儿童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该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否则儿童就会错过学习的机会。
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举足轻重。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进入“儿童之家”以前,已经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经验,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经验应该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实现。
3.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时形成了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不是医疗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
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法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和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更应该重视触觉。”蒙台梭利的以触觉为主的训练体现在教孩子的读、写、算之中。
蒙台梭利认为,三岁到六岁的儿童已经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一致的。教育者应该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她认为文字的书写关键在于握笔,即肌肉的控制能力,所以,主要通过触觉的训练就能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书写练习。蒙台梭利识字法的渐进过程大抵如下:
第一阶段,练习执笔,训练儿童的肌肉机制,同时也为绘画练习做准备。
蒙台梭利是这样描述这一阶段的情况的:
为书写做准备的图画教材这样的教材包括小木桌、金属镶块、轮廓画、彩色铅笔。在我的教材中有两张小木桌,表面倾斜,下端有挡头,可以防止桌上的东西滑落下来。桌面正好能放下四个方镶框,镶框里放着金属的平面几何镶块,桌面的颜色和三个模拟镶框一样漆成褐色,每个模拟镶框有一个和金属镶块中心孔一样的深蓝色方形中心孔。
练习把两张小木桌并排放在教师的桌子或学生的一张小桌子上,形成一个包括8个图形的长桌。孩子在拿起镶框时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图形。金属镶块和木制平面几何镶块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但此处孩子可以自由使用这些镶块。首先他拿起金属框,把它放在一张白纸上,用彩色铅笔沿着中空的轮廓描画一周,然后把框拿开,于是在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几何图形。这是孩子第一次通过画画复制出几何图形,在此之前,他仅做过用几何镶块覆盖那三套硬纸板上画的图形的练习,而现在他可以把金属镶块放到他自己画的图形上。他的下一个动作是用另一种颜色的铅笔沿着金属镶块轮廓画一周,然后拿起金属镶块,他就可以看见在纸上描出的两种颜色的图形。
第二阶段,掌握字母的形体,又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相结合的练习,了解字母形体。可以从砂纸上剪下大型的手工体字母,贴在方形的硬纸卡上,让儿童把视、摸、描和发音结合起来。字母和硬纸卡的具体情况,蒙台梭利是这样记述的:
教材包括贴有用砂纸剪成的单个字母的硬纸卡,较大的硬纸卡可以包含一组字母。用以字母的硬纸卡,其尺寸和形式要和每个字母相适应。元音字母用浅色砂纸剪成,贴在深色硬纸卡上;辅音字母及成组字母用黑色砂纸剪成,贴在白色硬纸卡上。成组字母的编排要注意形状对比或者形状相似。
2.辨认字母的形体。即当儿童听到某个字母的发音时,能从教师所给出的一些字母中辨认出该字母的形状,并且选出来教给教师。情况是这样的:
教师对学生说:“给我a!给我o!”如果这个孩子看着相应的字母认不出来,课程就此结束,改天再进行。不必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准备不充分时,不要继续进行。
3.记住字母的形体。教师可将字母放在桌上,几分钟后,再问儿童:“这是什么?”以使儿童巩固记忆。
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上述步骤,儿童可以掌握字母。当儿童熟悉字母后,就可以给儿童执笔临摹字母。
第三阶段,练习组字和词。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由于通过多次的触摸等活动,知道了字母的形状,很快就能“爆发”出写字的欲望和能力来。儿童的这种举动不是为了执行任务,而是服从内部的冲动。在“儿童之家”中,据说四岁的儿童毫不费劲地就学会了写字,这在当时曾被认为是奇迹。
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和算术教学也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有时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例,但主要的途径仍然是通过各种感官训练的方法。
蒙台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遗憾的是人们并未认识到六岁前的幼儿已经进入了学习的敏感期。很多教学法中都不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但蒙台梭利教学法则不同,它使用多种作用于感官的教具且科学的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帮助孩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