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4700000003

第3章 知足,享受点滴快乐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因忙于追求、拼搏而迷失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湾。

1.知足是一种财富

很久以来,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渴求与贪婪——对财富与成功的渴求,对爱情的渴求,却从来没有仔细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是这贪婪的心把那些感受美好灵魂的眼睛遮蔽了,让人们忘记了上苍所给予自己的种种恩赐,让人们总是向着遥不可及的未来充满期待而忽略了对今天的知足。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正在他愁闷不堪之时,走过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老人问他:“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年轻人说。

“穷?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满脸疑惑地望着老人。

老人反问道:“假如现在砍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年轻人回答。

“假如砍掉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使你双眼都瞎掉,给你10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给你100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笑吟吟地问道。

青年愕然无语,突然什么都明白了。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到的太多。正因为欲望太多,结果造成心理贫穷。当你把焦点放在你拥有什么,而非你想要什么时,你反而会得到更多。

如果你把焦点放在另一半的优点上,你会发现你也可以变得更可爱;如果你对工作心存感激,而非怨声连连,你就能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可能还会获得加薪;如果你学会了享受在自己家的附近找寻娱乐,就不必等到去夏威夷再享乐,而且你也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如果你真的去了夏威夷,你已经养成了自娱的习惯,那么你就拥有了更多美好的人生。

其实欲望的满足不是真正的满足,而是一种自我放逐,欲望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请务必谨记: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知足是一种财富”,这曾经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人生哲学。

“身外之物,不奢恋”,这是知足常乐者的智慧。

2.知足的生活最快乐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相反,不知道满足,你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累,成为一无所有的人。从前有一位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块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入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你不停地跑一圈,那么你跑过的地方就全归你所有。

农夫听完之后,便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需要更多的土地生活,于是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会累死的。然而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最终,他因为跑路太多,心衰力竭气散,倒地而亡。生命没了,一切全都没有了,强烈的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贪婪会让当事者失去理智,情绪狂热而难以自控,结果不但伤人,而且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看来,人们在翘首观望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时,还应回首看看自己所拥有的,要懂得知足。只有懂得知足你才不会过分贪婪,也就可以避免让自己去承受那些不必要的罪过和苦恼。学会知足,远离贪心,使自己的心千万别掉进贪婪的深渊,别让贪婪为自己的心戴上枷锁。懂得知足,你会常常喜乐幸福!故事中的这个农夫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只要他能看得开心中执著的那个贪念。其实人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开,非要弄个死去活来。认真想想,真是没有必要!人本身有贪欲无可厚非,但是人心不足就得小心了。

恰似一位哲人所言:“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内容的人。”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满足与不满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幸福与不幸福相差的程度却会相当巨大。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子牵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口袋烂苹果。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外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二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到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的钦佩。她嘴里不时地说着:

“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两个外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快乐的人生就像一只可爱的小鸟,你越是想要去捕捉它,它越是离你远去,但当你不再奢望,顺其自然地把心思用在自己当下的生活中的时候,它却会自动飞过来,停在我们的桌边,同我们一起玩耍……也许,这就是知足常乐的真谛。

老子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提醒人们,千万不要贪心,当今的人们更应该深刻体会老子这句话的内涵,要懂得知足常乐。

唐伯虎《桃花庵歌》中写道:“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通过古人的词句,我们看到了他们知足常乐的洒脱。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样的洒脱,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不妨这样想一想:自己穷其一生,忙忙碌碌一辈子,但到最后是否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呢?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忙忙碌碌一生,倒不如放下这些无休止的私欲、贪心,用一颗知足的心多享受一些人生的快乐。这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真正地摆脱心理贫穷。

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3.看淡些,生活才能过得有滋味

不知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能搅乱人的内心世界。你的自尊、你的原则都可能在不知足面前垮掉!常言道“欲壑难填”,人的欲望一旦爆发,那真是难以想象!王刚是一位医生,妻子在一所中学做老师。王刚一个星期上五天的班,每天吃完饭带着老婆孩子去散散步,回来一家人又坐在一起看会电视。星期天陪会儿爸妈,放寒暑假时再带家人四处转转,可以说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然而,一场同学聚会之后,这种原有的宁静却被打破了。

王刚上学时学习成绩好,于是老师就让他和成绩比较差的李强坐在一起,意在帮助李强提高学习成绩。但最后高考时,王刚考上了一所大学,李强却只收到了一所职业院校的通知。所以,王刚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应该比李强好,可是这次同学聚会,李强开的是名车,穿得是名牌,就连手里提的一个包也是上千块钱的,在交谈中还得知他自己已开了一家公司,资产上千万。于是,王刚的心理不平衡感产生了,觉得自己上学时考试成绩比李强好,凭什么人家现在坐轿车、开公司,自己却窝在小房子里,出门还得坐公车。

聚会结束了,可是王刚的发财梦开始了。听说炒股票能挣大钱,于是他一下子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钱都给投了进去,刚开始的确赚进了一点钱,可是后来却弄了个血本无归。听说买彩票发家的人也不少,于是每天都想着今天买什么号,班也不好好上了,到最后,医院将他调到后勤部门去了。王刚觉得自己被调去后勤部门太丢脸了,于是在一怒之下,辞去了工作,专心去挣“大钱”了。可谁知最后的下场是钱没挣着,倒是把一个好好的家给弄了个四分五裂。知足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知足,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泰然处之。知足常乐,在欲望与喧嚣中,会过滤掉贪念与沉闷,沉淀一种平和与幸福。

一个把名利看得太重的人,注定是不快乐的。快乐就是看淡尘世的物欲、烦恼,不慕荣利。

4.不要祈求太多

人生中,有时我们的心思太复杂,负荷太沉重,诱惑我们的事物太多,这就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平衡。如果不懂得平衡,那么最终只能被物欲所累。有一位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便动身前往山中居住。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块布,当做换洗用的衣服。

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自己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让它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将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带到山中,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想,他的话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而修道者修行的时间却几乎没有了!一个人的快乐,在于知足。人生在于奋斗,人生在于积累。不要祈求太多,太多了,生命就会显得过于沉重。

人生最大的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向往的太多。汤玛斯·富勒说:“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焰;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物质及肉体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就必须放下这些本性之外的东西,不要祈求太多,应当懂得知足常乐。

我们一生中,大多时间都花费在为利的奋斗、为名的奔波上,到头来却多半两手空空。真正懂生活、会享受的人,有一颗从容的心,让心灵悠然自乐地散步,这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不要祈求太多。太多了,生命就会显得过于沉重,你也就会感到太多遗憾而失去快乐、幸福。

5.贪婪会失去更多

《菜根谭》中说:“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人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儿贪恋私利,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慧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败坏一生的品行。”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贪”字就是一座无底的深渊,不管是谁,只要掉入“贪”这个深渊,就会既害人又害己。人们为了那贪婪的欲望会使出各种手段、各种诡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贪心是没有满足的,它会促使人不断地索取、强夺,将自己想要的统统据为己有;相反,知足会让人知其所拥有的,这会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并且会珍惜他所拥有的。有个百万富翁得了一种久治不愈的病症,虽然在医院躺了好久,但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终于有一天,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对他说:“您的病有救了!有一种药物能治疗您的这种病,但这种药物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国内没有,需要到国外购买。”

这个人听了说:“太好了,对我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不管有多贵,不管在哪里,我都要把这种药买到。”

于是,他立刻派人去买这种药。然而当他只吃了两三个疗程的时候,病就好了。于是这个人把剩下的药都收藏了起来,此时,他的一个朋友看到了剩下的药心疼地说:“唉,这个医生真是的,让你买这么多药,白白地浪费了这么多钱,有这些钱做点别的多好。”他听了后说:“此言差矣,本来需要把这些药都吃掉的,但现在吃这么少的药却把病治好了,这说明上天对我怜爱有加,我要感谢上天,感谢救我的医生。”从这个人最后说的这些话中,我们感受到知足弥足珍贵的意义,正是因为他的内心懂得知足,所以他才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

然而,如果贪欲在你的心中直线上升,那么你不仅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你失去很多。从前,有两位很虔诚的信徒,他们很要好,于是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信徒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信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信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信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信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信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嘛?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呀,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腿打断!”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个信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信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朋友两只眼睛也立刻都瞎掉了!这就是贪念给他们带来的恶果,人的欲望是很难完全满足的。因此,我们不能任人的私欲自由放任,甚至用种种不合法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这样,只会是适得其反。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清醒。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知足常乐。如果总是想要索取更多,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可见,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驶往彼岸时不致中途搁浅或沉没,就要学会知足。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金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每一位智者都懂得贪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的道理。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

6.减少欲望,简单生活

《菜根谭》有云:“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蒙昧我。”意思是,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和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我,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就不能欺骗蒙蔽我。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小和尚出门化缘回来,当他走到禅房门口的时候,师父正汗流浃背地端坐在禅房门外。见到这样的情景,小和尚十分惊讶,他心想:天这么热,师傅为什么坐在这里呢?为什么不进屋里去打坐呢?小和尚心里感到很好奇,于是他走到师傅跟前问师傅:“师父,您怎么了?”

师傅心平气和地说:“没怎么,我在沐浴呢!”

小和尚皱了皱眉头,更纳闷了,他把化缘得来的食物放到屋里,然后又走了出来,在师傅身边站了一会儿,看师傅仍然没有起来,于是又接着问师傅:“师傅,您这是怎么沐浴、洗涤的呢?弟子愚笨,没有明白,请师傅点化弟子。”

“我是在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你当然看不到了。”师傅静静地说。

“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小和尚听了师傅的话更是不解了,他接着又问师傅:“怎么样才能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呢?请师傅给弟子指点迷津。”

师傅见弟子追问不舍,于是回答说:“点燃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在自己的心底煮沸半腔开水,再加入仁义、孝悌,去进行反思、忏悔,便可以为心灵药浴了。”

小和尚听了师傅的回答后,仔细地玩味了一番,然后也像师傅一样端坐在禅房门口开始同师傅一起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劳伦斯在他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有一样东西我会矢志不渝、拼死力争,这就是内心那点儿安宁,方寸之间的和平。”有一首诗也曾说:“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使自己的心灵遭受了物化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懂得清洗自己的心灵,减少欲望,这样才能找到方寸之间的平和。

人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世界本不复杂,是人的心太复杂了,结果导致这个世界也变得复杂起来。”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如此。我们几十年的短暂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对钱财、名誉、地位的向往又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寻求快乐吗?富足时并不一定比穷困时快乐,历经沧桑也不一定会比不谙世事快乐,所以,减少欲望,简单生活,这才能寻求到真正的快乐。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亦觉万状苦愁。”这段话所说的是,人生要有一种宁静致远的追求。清闲自在,喜欢坐就坐,喜欢躺就躺,随心所欲,在这种状态下,虽然穿的是粗衣,吃的是淡饭,但仍然会觉得心情平静,不会为一些日常心俗之事而牵挂;相反,那些患得患失、忧患和烦恼缠身的人,整天奔忙着一些烦忧之事,这些人虽然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山珍海味,也会觉得心中痛苦万状。

清闲自在,坐卧随心,也就是“清心”,它是与“有心”的生活态度相对的。清心就是不动情绪、不执著,恬淡而自得,根据自己的本、真去做人处世。

因此,清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又是一种生活之道。如果用老子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的观点来衡量,清心的人格层次远在德、仁、义之上。它是人生修炼达到神圣功化以后,在生活之道上的反映。清心中孕育着童真、活力、快乐。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世人也常把“无为”挂在嘴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一个人处在忙碌之时,置身功名富贵之中,的确需要静下心来修省一番,闲下身子安逸一下。这时如果能达到所谓“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境界,就会把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视为乌有。这对帮助我们自我调节,防止陷入功名富贵的泥掉是很有用的。“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也就是指人生要豁达淡泊,降低欲望,这样就会把生活中的是非利害与荣辱得失看得轻一些,而生活的快乐则会体验得多一些。人需要静观世事,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这样就会客观地对待生活,这样才能不为外物所累,人间的种种现象也才能尽收眼底。

一个人如果对名能放下,对利能放下,对财富能放下,他一定活得很洒脱。

7.找到欲望的中转站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过程。知足使人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躁动、进取、奋斗;知足是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是不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一天,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

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是那些总是想方设法抓到我们的生灵吗?”父亲点了点头。

小鸟说:“如果他们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那么他们一定比我们更优秀,比我们更幸福快乐。”父亲听后回答说:“他们是比我们优秀,但却没有我们幸福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小鸟疑惑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为自己的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做贪婪。”

小鸟又问:“贪婪,什么是贪婪呢?我不懂,您告诉我吧,爸爸。”

“这很容易。”父亲说。

父亲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一个人正向他们走来,父亲说:“好了,你好好看着啊,看完你就明白了。”

说完,老鸟飞离小鸟,落在了人的身边。那人伸手轻而易举地便抓住了它,十分高兴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好好美餐一顿。”老鸟说道:“我的肉这么少,怎么能够让你吃饱呢?”人类说:“肉虽然少,却鲜美可口!”老鸟说:“我可以送你一些远比我的肉更有用的东西,那是三句至理名言,如果你按照这三句至理名言去做,就能发大财!”人类急不可耐地说道:“你快说!”老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必须先答应我一个条件,当我告诉你第一个名言时,你必须放开我;然后我会再告诉你第二个名言;等我飞到树上后,我会告诉你第三句名言。”那人一心想发大财,便马上答道:“我接受你的条件,快告诉我第一句名言吧!”

老鸟慢慢地说到:“这第一句名言便是,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现在请你放开我。”于是那人便松手放了它,老鸟落到离他不远的地面继续说道:“这第二句名言便是,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说完,它飞上了树梢,人类急忙问:“那第三句名言是什么?”老鸟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大傻瓜,如果刚才你把我宰掉,你便会从我眼中取出一颗重达30克拉的大宝石。”那人听后十分后悔,把嘴唇都咬出了血。狡猾的老鸟讥笑他说:“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既然你忘记了前两句名言,告诉你第三句又有何益?难道我没告诉你”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莫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吗?你想想看,我浑身的骨肉翅加起来不足20克拉,眼中怎会有30克拉的大宝石呢?”那人听后,顿时目瞪口呆。

老鸟飞到小鸟身边说:“孩子,你现在明白了吗?”小鸟答道:“是的,我明白了。”《老子》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不知足会引人进入没有止境的求利之路,而没有止境地追求利益、贪求物欲,只会得到损失自己利益的结果。欲望过多,人就会被欲望驱使,陷入欲望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所以人们常说:“欲望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恶魔。”

降低欲望,能使人在任何困境前都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更积极地对待生活,能使你掌握生活的遥控器,随时将自己的心境调换到快乐频道。

人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得就剩几张纸了:出生前是一张准生证,出生后是户口簿里的一张卡,上学时是学校的一张通知单,毕业时是一张毕业证,工作后是每月的几张人民币,结婚了是一张结婚证,购房时是一张房产证,一生完结最后又是一张死亡证明。生死荣辱其实就是一张纸。降低欲望,就是对那一份平淡生活的执著坚守,就是那种蓦然回首一笑置之的淡然。

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于贪欲和相争,这或许不合时宜,但应该说是明智之举。

8.见利勿忘性

利欲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要能控制住它,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如果适得其反,那么纵有家财万贯,当省悟时,也会发现自己已一无所有。

但是,当今的社会中,人总是被欲望驱使,成了一种欲望的动物,而且不同的人,其所拥有的欲望也不尽相同。有人贪图名利,有人留恋酒肉,还有希望得到丰富的物质世界……其实这些都是不足取的。庄子到雕陵的栗园游玩,被一只翅膀七尺宽的鹊鸟碰到额头,他就抓起弹弓去撵。

在园中,他看见正得意鸣叫的蝉被螳螂所缚,而螳螂因为有所得而忘乎所以,又被黄雀趁机捕获,黄雀只顾贪利也不再注意身后。

庄子就警惕而叹,扔下弹弓回去了。管园子的人跟在庄子身后责骂他偷了栗子。

庄子三天闷闷不乐,弟子问他:“先生为什么不愉快呢?”

庄子回答说:“我为了守形体忘了祸患,观照浊水反而被清渊迷惑,忘了真性,所以管园子的人辱骂我,因为这才闷闷不乐。”庄子告诉我们,欲是祸患的根源。在求得利益自以为有福降临时,往往也会埋下祸患的根由。一味追求利,不论开始如何得意,最终必自取其祸。一辆汽车驰过,蛇被轧伤了,它在马路旁呻吟。

“救救我吧!”蛇恳求一个过路人。

过路人想起了《农夫和蛇的故事》,摇摇头走开了。

“救救我吧!”

蛇又向另一个走过来的人求助。

微醉的农夫打量着地上受伤的蛇,一时拿不定主意。

“我的皮是制钱包的上等原料,我的胆是降火的良药,我的鞭是壮阳的保健品……”

农夫惺忪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他抱起了蛇放进自己的怀里。

像《农夫和蛇的故事》的结局一样,这个农夫仍然死在毒蛇的口下。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要知足常止“《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话的意思就是:面对诱人的荣华富贵和炙手的权势、名利,能够毫不为之动心的人,其品格是高洁的,而接近了富贵和权势名利却不沾染奢靡之习气的,这种品格就更为高洁了。不知道投机取巧玩弄权术手段的人,固然是清高的,知道了却不去采用它,这种人无疑是最清高的。这就是说,面对荣华富贵,但不被这些东西迷惑、能洁身自好的人,就不会受到玷污,就能平安无事。这可谓是真知灼见。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试看那些已经抓到手的物质财富,其实,这只是内心的欲望而已,而欲望的结局只是一杯冰冷的灰烬。所以说,舍弃多余的欲望,舍弃浮华,删繁就简,这才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在对待名利、荣辱等问题上,人还是糊涂一点儿好。糊涂一些,你就会得到快乐。

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安享荣华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一位姓刘的老人,早年丧夫,一人抚养了四个儿子,真可谓是含辛茹苦。四个儿子相继成家后,却很少照顾老娘。晚年,刘氏被诊断为肺癌,四个逆子不去商量如何照料,而是围在病床边一再追问金元宝哪儿去了。原来,刘氏结婚时曾陪嫁过来一个500克重的金元宝,但为了抚养孩子,早已卖掉。可是四个儿子如何能信,刘氏一死,四个儿子一致认定老太太是把金元宝吞到了肚里,带到“那边”去用了。于是四人想出一个焚尸取宝的“妙计”来:夜里,他们偷偷地来到太平间把汽油浇在老太太身上,点起了火。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等待他们的是监狱的大门。造物主似乎常俯视含笑,笑这些鼠目寸光、冥顽不灵的众生,往往为了蝇头小利而产生非分之想,结果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钱能把人送往“天堂”,也能把人引入“地狱”。只顾发财,不择手段,那是“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的愚蠢之人的做法。试想,为钱财丧尽天良,即使得到钱财又有何用?要走进天堂的幸福之门,就要以劳动致富,不贪不义之财。

钱财对于人来说固然重要,但人不能钻到钱眼儿里去,因为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品格、德行。从古到今,有钱的富翁有多少,人们无法知晓,而谈起那些古今德高望重的圣贤,人们却如数家珍,正如藏克家在诗中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虽死犹生的人,不是因为他富有钱财,而是因为他富有高尚的道德精神。所以,面对金钱,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态度。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金钱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要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的道理。

对此,我们也可以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理解为这样两个含义:一是有形之道,二是无形之道。

所谓有形之道,就是指法律、规范及制度等,只有合法,才不会被绳之以法。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宁可耐心地从小钱赚起,也不应妄想一夜暴富。只有劳动、知识、智慧,才能构成财富的大厦;懒惰、无知、贪婪,则是导致迈入死亡的深渊。君子爱财,一定取之有道,这样的钱财,使人高枕无忧。不义之财得到越多,死亡越快,而且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切莫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谓无形之道,即道德、良心。它要求所有的钱都必须来得正,必须是正当利润。在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做的这件事有没有偏离道德规范。有偏离,哪怕一点点都不要去做。只有钱赚得干净,花钱时,心里才能清静。要知道,人在意诚时心才会正,才会让自己的一切获利手法符合道德规范的约束,使自己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并谨慎自己行为中涉及的种种道德问题。

奢华的人生是一种生活,但平淡的人生也是一种生活。虽然平淡的生活有时会面临一些困境,但是一切都会像眼前的浮云一样,会有过去的时候。如果为了过上奢华的生活而赚取不义之财,即使得到的金钱再多,你的人生也已被贪欲腐蚀,变得污浊不堪,不会取得圆满的人生,又何谈让人敬重之言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财富,这是成功做人的起码要求。

10.不被金钱束缚

有人说:“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招来熟人,却招不来朋友;钱能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钱能使你每天开心,却不能使你得到幸福。”所以,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有一个可怜的穷人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一天他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多么想发财啊,如果我有钱了,一定不做吝啬鬼。”这时穷人面前突然跳出来一个魔鬼,魔鬼说:“我可以让你发财,我这儿有一个很有魔力的钱袋,袋里藏着永远取不完的金币,但是你要切记:在你认为钱足够你使用时,就要把钱袋扔掉,否则你不能使用这些钱。”说完这些话,魔鬼就没了踪影,穷人发现身边果然放着一个装着金币的钱袋。他非常兴奋,心想总算有钱了,于是他拿着钱袋子取了一晚上的钱。

第二天,他看着这一大堆的钱,笑了,心想:这些钱足够我一辈子花的了。此时,他突然感到又累又饿,想出去买些食物,但是在他想走出去时,他突然想到了魔鬼的那句话“想要使用这些钱就必须先扔掉那个钱袋”。于是他打算把钱袋扔掉,可是又不舍得,觉得扔掉钱袋后,自己又没钱了该怎么办呢?还是取够自己一辈子用的钱吧,于是又把钱袋拿回去开始掏钱。就这样,每次想扔掉钱袋时就感觉钱不够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总是想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要买舒适的房子等。但是,每次他又总是对自己说“钱多些再去吧”,抱着这种想法,他废寝忘食地拿,终于有一天,金币装满整个屋子,可他已经变得骨瘦如材了,然而此时他仍然用颤巍巍的手一边掏钱,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有更多的钱,让钱足够支付我一辈子的花销。”最后,他奄奄一息了,把自己埋葬在了钱的坟墓里。可见,人只有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才不会迷失方向。如果一个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不仅不会享受到金钱的快乐,反而会让金钱迷住自己的双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对于每个人都有极大的诱惑力,正是因为这种难以割舍的诱惑力,使得人们不断地去拼搏、去奋斗;然而财富的诱惑力也扭曲了很多人的思想,一些人看到金钱,都想把它据为己有,甚至是越多越好,这样到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将自己的性命白白搭进去,这样未免太愚蠢。《论语》里有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人在面对金钱的时候,少一些欲望,那么他的一生是不是也会怡然很多呢?

小说《茶花女》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我想这句话非常正确地诠释了金钱的价值,钱也是人制造的,因为人的存在,它才具有了价值,所以金钱只能充当仆人的角色,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充当主人的角色,所以千万不要让金钱成为你人生的主宰。

为赚钱而活着是悲哀的,总是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把钱财看得太重,一味地去追求金钱,只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11.小满足,大快乐

卡耐基曾说:“要是完美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所以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古时候,有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现在您已经成了富人了,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我有钱了,在生气时,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一位哲人曾言:“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的人。”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或许明白了满足的真正意义。满足是一种对自我追求的努力与欣赏。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激励自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以此来充实完善自己。老人年老了,依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边跑边看着自己的房子想:瞧,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言下之意,也就是说老人没有遗憾,他感受到了满足,这样就不知不觉高兴起来,而这就是满足之后的快乐。主人清晨出去为自己的葡萄园雇工人。他与工人议定一天一个银币后,就派他们到葡萄园里去了。

约在第三时辰,他又出去,看见另有些人在街上闲站着,就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天我给你们一个银币。”他们就去了。

约在第六和第九时辰,他又出去,也照样做了。

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看见还有些人站在那里,就对他们说:“为什么你们整天站在这里闲着?”

那些人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

他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对他的管事人说:“你叫他们来,分给他们工资,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那些约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领了一个银币。那些最先雇的人来,心想自己必会多些,但他们也只领到了一个银币。于是他们就抱怨主人,说:“这些最后雇的人,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把他们与我们这些整天受苦受热的人同等看待,这公平吗?”

他答复其中的一个说:“朋友,我并没有亏负你,你不是和我议定了一个银币吗?拿你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你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事吗?”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幸福的境界。但是幸福的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举个例子来说,谁也不能保证一个百万富翁,能够比一个农民活得更幸福,原因就在于谁能知足。知足与快乐相关,有的人虽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能够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而有的人虽然整日泡在荣华富贵之中,但他们却永远也感觉不到快乐。显然,快乐与否与人的欲望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故事中,最先开始工作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比后来的人得到更多的钱,但雇主却平等地给了每个人一个银币,这就引发了他们内心的那种不平衡感,进而在欲望的驱使下,他们感到不满足。

可见,人如果想要活得快乐些,就必须懂得满足,不要小看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快乐就容易得到!人往往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忽视了眼前的幸福,这是人的悲哀。因此,在现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享受生活,而不为得不到的所痛苦。知足常乐,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其实生活里有很多很多的快乐等着我们去发掘,这才是适宜的人生观。

“快乐”正如其字面所示,是“很快失去”的“乐”,但只要你懂得满足,它的欢乐就不会削减。

12.心中无事天地宽

《小窗幽记》中说,一个人“无远视、无卓见、无气节、无笃实、无文雅”的原因,在于“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慎而戒之,戒躁、戒畏、戒欲、戒言、戒勇,是为策略”,这样就会达到“心中无私天地宽”的境界。世间最深的洞穴莫过于“欲望”两字,因为它深不可测,而且随时随地在扩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仍然很快乐。那人又问:“现在的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七层高的大楼里,但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的境况是非常差的,既不安静,也不安全,还不卫生。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乐融融的样子,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

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好啊!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朋友来玩也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很多乐趣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又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底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而他则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苏格拉底每天依然快快乐乐。那人又问他:“先生,住七楼又有哪些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好处多着呢!比如说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字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俗语有云:“纵有家财万贯,也是一日三餐;纵有广厦千万间,也只能享受三尺床垫。”一语道破人生的基本需求,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胸襟宽阔的人,纵然住在一个小小的囚房里亦能转境,把小囚房变成大千世界;如果是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心如意。最近的一项幸福指数调查显示,现代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于是人就成为了欲望的仆人,就越来越不幸福。前文故事中更多地道出了一位大哲学家的生活态度,因为知足而处处高兴;如果换在时下那可能是怨气冲天。

只要我们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态度,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不要盲目地去攀比,抱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去生活,那么,我们会很幸福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就能知道如何去衡量和把握知足,就会感受到看似意外而又是意料之中的知足,就能做到真正的知足常乐。

当然,对于我们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来说,这种认识已受到了相当强烈的冲击。虽然人们也常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多少都有一些勉强的成分在内,甚至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时代氛围如此,不是个人所能抗衡的,所以,与其说“钱财如粪土,富贵如浮云”,不如说“心中无事天地宽”来得真实自然,这句话似乎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做到心中无事,就要先淡泊无求,宠辱不惊,不为名所累,保持做人的本色,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从从容容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过轻松惬意的生活。

13.随遇而安,保持心态的平衡

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觉不到幸福,无论在别人的眼里如何风光,你的心里仍然会是一片冰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明白,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如果一个人总是得陇望蜀或盲目攀比,那他永远都不会幸福和快乐。有个人到寺庙里去游玩,他看见菩萨坐在上面,就问道:“请问菩萨,您在想什么?”

菩萨说:“我什么也没有想。”

“那您的眼神我们为何猜不透?”

“噢,是这样。”菩萨安详地笑了笑,“我的心明静得像水,可以清澈见底。我什么也没有想,也不受外界情况变化的影响。所谓七情六欲,只是你们见到喜欢的东西或高兴或悲伤,而我除了粗衣疏食之外,认为别的都是身外之物。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了。人一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如果他能随遇而安,当劳作时劳作,该休息时休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能心情快乐,助人为善,那何愁不长寿呢?”

“那我活这么长时间干什么?”

“这个嘛,各人有各人的见识。”

“既然这样,我就随遇而安吧。多谢菩萨指点。”读了这个故事,每个人都要深思。试看,当今生活,每个人的内心都多多少少会有很多的不平衡。比如,有些人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好,常常会说:某人升职了,某人买车了,某人有别墅了,某人出国旅游了……对比使得人内心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心思不专,更有甚者,有人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了危险的道路。

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那么,怎样才能从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误区中突围出来呢?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首先你要学会比较。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比较中,你就会获得心理平衡。

不平衡心理缘于比较方式不当,缘于比较“参照系”选择的失误。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理又何尝会有这样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如果我们这样想,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其次,心地无私才能保持心态平衡。心理不平衡主要是私心在作怪,觉得自己吃亏了。

心地无私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疾病的良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诱惑令一些人失去理智,头晕目眩,忘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起码的准则;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倒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在他们身上缺少的就是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够自知、自明、自重、自省、自尊、自爱、自警、自励。心里永远只想着别人,就不会深受不平衡心理的折磨,就能够达到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

有得有失,有欠有还,老天不许人太贪。

14.太多的欲望是人生的一杯苦酒

俗话说,欲望像海水,越喝越渴。贪婪的心是永无止境,贪欲也许是由于社会不平衡而产生的,他们为的是争取更多的平衡,以达到真正的心理平衡乃至于现实的平衡。开始它也许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改观,可是任由这种贪念发展下去,生活就成了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人不怕物质贫乏,怕的是精神贫乏。有时万贯家财带来的不一定是富有,而是贫穷——心灵的空虚,所以与其锦衣玉食却忧心忡忡,不如粗茶谈饭而无忧无虑。是的,财富不仅换不来幸福,而且追逐它过了头,还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一个走私者为躲避警察的追捕,被迫闯进一座教堂。他请求牧师答应他把走私的货物藏入教堂的阁楼里。这一要求被牧师断然拒绝,牧师要这个走私者立即离开,否则就要报警。

走私者哀求道:“我给你20万来报答你,怎么样?”牧师坚定地说:“不!”“50万怎么样?”走私者忍痛加码。牧师依旧拒绝。“100万好吗?”走私者仍不死心地问。牧师突然大发雷霆,把那人推到门外:“你快给我滚出去!你开的价钱,快接近我心理承受不了的数目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牧师是有贪念的,但是牧师却抵住了贪念的诱惑,说明了牧师的理智战胜了他的贪念。其实只要能在贪念出现之时与理性进行对比,想想后果就一目了然了,也就没有那么多人因为贪念而落入法网!

若要避免欲望带来的错误,自我调节,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名言警示法:要想成为克制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名言格言,朝夕自警,例如:“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

利害比较法:就是在选择前,对理性选择的结果与贪念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结果自然就明白了!

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看看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把握好我们的现在,掌握好我们的心态,调整好我们的方向,克服住我们的贪欲,相信你的明天会更充实!

见利要退一步。若能够凡事都能让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不会被自私和贪婪引入歧途,人生自可快乐、自在!

15.富裕并不等于快乐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有一种清心自在、坐卧随心的态度,要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去憧憬身外之物,不去追逐功名利禄,不去追求超越生命基本需求的东西。如此,内心才能永远平静如水,才会坦坦荡荡、安安宁宁地立身久长,享受人生。清朝有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很红火,长年财源滚滚,虽然请了好几名账房先生,但总账还是靠他自己算,钱的进出类别多,数目又大,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熬到深更半夜,累得他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夜晚上床后,又想到明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兴奋又激动。这样,白天忙得不能睡觉,夜晚又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商人隔壁有一对靠做豆腐为生的小两口,每天清早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墙这边的富商在床上翻来覆去,摇头叹息,对这对夫妻又羡慕又妒忌,他的太太也说:“老爷,我们要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夫妻,活得那么开心。”

商人早就认识到自己还不如邻居生活得轻松洒脱,等太太的话一落音便说:“我这就让他们笑不起来。”说着,翻下床从钱柜里抓了几把金子和银子,扔到邻居豆腐房的院子里。

这对夫妻正边唱边做豆腐,突然听到院子里“扑通扑通”地响,提灯一照,只见是闪闪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连忙放下豆子,慌手慌脚地把金银捡回来,心情紧张极了。不知把这些财富藏在哪里好,藏在房里怕不保险,藏在院里怕不安全。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说笑,更听不到他们唱歌了。

邻居富老头和他太太开心地说:“你看!他们再也笑不起来,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富有的滋味。”有人曾经说过:“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向前一步便危险。”诸葛亮也在谆谆地告诫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饱受财富的折磨,因为有了太多的财富,他们日不能寐夜不能寝;因为有了太多的钱财,他们脑子里容不下其他的事情,所思所想都是钱,因为有了太多的钱财,他们限制了自己,让自己迷失在金钱的牢笼中。结果在金钱的牵绊中,他们失去了快乐,败坏了心情。

所以,我们在物质生活上应当做到不奢求、不贪婪,在生活中应保持一份宁静,少一份担忧,对生活抱有信心,人生的画面上就会写满豁达、乐观和宽阔的色彩。

没有欲望和追求,人的生命就难以存在和延续,并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就自行消亡了。但是人不能任凭欲望疯长,要学会控制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

同类推荐
  • 读历史悟人生

    读历史悟人生

    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群星闪耀,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时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指明航向。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选取了一些对我们现代人仍有指导作用的鲜活史例。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好的东西,古人如此,今人可亦然;但对于那些不成功的东西,我们则应静下心来细加分析,从中总结深思,以免重蹈覆辙!书中的历史是非、人物纵横都已经过去,但我增在不能背叛过去的同时,更应该去总结历史嬗谈兴替的内在规律,而得出人生的真谛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我们想要明是非,领悟昨天的精髓,就必须以史为鉴,以人为本。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宽心 舍得 淡定

    宽心 舍得 淡定

    你的心有多大?芝麻一样小,还是大海一样宽?有人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压力纷至沓来,面对得失、取舍、荣辱、进退,很多人变得焦虑、浮躁、茫然,难以实现心理的平衡。吴学刚编著的《宽心舍得淡定》从“宽心”“舍得”“淡定”三个角度切入,《宽心舍得淡定》告诉人们如何以超然的态度处世,获得大度豁达、取舍有道、荣辱不惊的人生大智慧。
  • 员工是做出来的:优秀员工的80个细节

    员工是做出来的:优秀员工的80个细节

    本书从讲述自我管理、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有效利用时间、掌握职业礼仪、成为公司的得力助手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员工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关键细节。
  •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每个人都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个过客。我们的一生将如何度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太多的人已不堪重压。如何面对生活的现状?短小的故事,带给你的是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你在轻松地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使你的人格更加高尚;它既是你迷失时的灯塔,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她,是令世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凤翎玥。被同伴背叛,含恨而死。而她,是凤府的五小姐。本该享受致尚的荣誉,却因为不能修炼,被视为废物。惨遭家姐的毒打,导致死亡。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成凤府的废物五小姐后,看她如何在这强者为尊的异世上,一步步走向巅峰!欺她者、辱她者,她将百倍奉还!废材?不能修炼?拉倒吧!她若是废材,那么,你连废材都不如!强者之路,她定踏上!这芸芸众生,将为她倾倒!……
  • 倾世红颜清栀开

    倾世红颜清栀开

    优秀化妆师被男友背叛,意外穿越到异世,成为帝家小姐,被迫与太子订婚,出去带兵多年,在外遇见了敌国不受宠的小王爷,被掳走误会成女宠,纠结很久后回来国,却惨遭灭门,帝家几万人就剩下她一人,却又被囚禁,现在的她要何去何从……
  • 王爷强宠妃

    王爷强宠妃

    一晚的缠绵悱恻过后,他依然是那个冷漠的王爷,而她依然是寄养在他府中的小姐,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现,只是,她的未婚夫退婚书悄然寄了过来。。。
  • 赤帝传

    赤帝传

    三族圣战延续万年,终于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旷古烁今,人杰辈出,共同争霸在这一方世界而他,边南少主唐离,自妖族战场上崛起凭借灵脉灭世天火,入飘雨,战枯龙,斩群妖一步一步走上世界的巅峰,却依旧被锁在枷锁之下...
  • 最佳新宠,老公大人情难自禁

    最佳新宠,老公大人情难自禁

    人人皆知顾瑾虞偏执的爱着黎司爵,她精心算计嫁给了人人仰慕的黎二少,逼死了他最爱的女人。新婚夜她独守空房,他却守着冰冷的坟墓,情深意浓时,他在她耳边呢喃着令她心颤的名字。后来,他宠养着眉眼熟悉的女人,宠的无法无天人尽皆知。某夜,娇媚的女人风情旖旎的靠在门边“黎司爵,我们离婚吧。”黎司爵顺势将她抵在门板,睥睨傲物,“生了孩子,滚。”直到,她拖着笨重的身体,看到他怀中缩小版的孩子叫着他爹地她明白,她肚子里的孩子不过是救他儿子的附属品。当她挺着七个多月的身孕,被绑沉入海底时,全城举杯欢庆。再后来,大街小巷世人皆知痴情的黎少念上有夫之妇,在婚礼上枪杀了原本的新郎,娶了吓疯的新娘。
  • 时代风云乱世曲

    时代风云乱世曲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的增加,一个个种族也在灭绝,但也有新的物种在进化而出,似乎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从来都不缺少,不论是那个种族灭绝,总会有新的种族出来替代,似乎这是一种更新进化,同样也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淘汰赛。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那个种族的灭绝,都没有轮到人类。人类的能力太强,以至于被自然而然的封印了强大的能力,只能在缓慢的步伐中一步步自我解封,自我进化。本书略显装B,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tfboys之盛夏之梦

    tfboys之盛夏之梦

    “芷曦,当年你我是那样美好,你真的不那让我继续守护你吗?”——王俊凯,“若兮,那年的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无论你能否回来,我都等你。”——易烊千玺,“凝雪,回来吧,我想念和你抢零食的日子了。”——王源
  • 恶灵冥王

    恶灵冥王

    暗黑冥王记忆觉醒,废材就此掀翻天下如果苍天不会给我做好人的机会那就让它罪恶吧,然后在罪恶的世界里,只手遮天!
  • 股市风水录

    股市风水录

    股市中的较量,风水与商战合为一体,现实而虚幻。故事分两条线,一是股战风云。二是主人公的神秘家世。
  • 秩序蓝图

    秩序蓝图

    规则无时无刻的包围着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有能力的人多么强大的事物都是被限制的,被约束的,我们不知道这些限制来自何处,我们不能理解,不能打破,只能顺从。所以,我们反抗,我们利用,我们试图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