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过去在我们的周围,有父母呵护自己,有老师指导自己,有同学帮助自己。现在我们走向了社会,这些都离我们远了,面对复杂而喧嚣的人群,我们已没有依靠,只有独立地面对一切。
我们是否想过:就让这股社会大潮冲击一下我们身上的那个“靠”字?变依靠为独立,不再以对别人的依靠为支撑,从别人的搀扶中走出来,让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
我们总爱说,人生就如一条路。从我们一来到这世界就开始行走,从毫无站立的能力到一点点地学会站立,从摇晃的步伐到逐渐的稳健,从少年到白头,人生岂能让它虚过。
这个世界有着星罗棋布的路,有狭窄的、有挺直的、有弯曲迂回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走,走在自己所选择的路上。人生到处充满着无数的路,事业的路、学业的路、爱情的路,有崎岖、有平坦、有狭窄、有宽阔,也许在人生中我们都只是一个过客,跟着千千万万的人向前走,不管是特立独行或是创造新路,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这一路,有人说漫长,也有人说短暂;有人说忙碌,也有人说悠闲;
有人说残酷,也有人说仁慈,有人说坎坷,也有人说顺利……
而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让我们看到现实;每一次成长的经历,让我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每一次跌倒爬起,让我们清楚了自己的能力与毅力;每一次成功,让我们体会了人生的美丽;每一个美好的诞生,则让我们看见了人生之灿烂。我们在跨步中成长,我们在欣赏风景中丰富阅历,我们在边走边欣赏中学会了面对得与失,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学会珍惜眼前正拥有的一切,学会珍惜未来即将遇见的一切……
曾经有一位65岁的老人从纽约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里,有几位记者采访了他。他们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他?他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走一步,我就到了这里。”英语中有一个简单的单词:t—r—y,“try”,“试一试”。因为有了依靠一一可以靠父母、靠朋友,可以找靠山,许多人不愿冒险去“try”、去“试”。凡事依靠,凡事不敢“try”,安于象牙塔里无风啸浪涌,沉于象牙塔里的风花雪月。
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随时都会碰上磨难。勇于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没有尝试,就会显露出人生的肤浅苍白。离开尝试,就意味着没有了思想之源。
因为尝试,才迫人思索,才逼人明智,才使人练达,而又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人生才会卓越,生命才能不同凡响。
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当中最敏感、最深刻的一族;而久居象牙塔却限制了我们的敏感与深刻;我要说:大学的围墙并没有限制我们敏感的触觉、独立的行走,只要我们不处处依靠别人,只要我们愿意让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我断言:大学生毕业走进社会,再也不会手足无措,再也不会茫然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时的我们走出校园,踏人社会,会像从一个房间走进另一个房间那么自然!
请问你,人类最智慧的支撑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势,更不是靠山;人类最智慧的支撑便是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不要因为失去别人的搀扶而胆怯止步;不要因为是第一次独立行走而担心摔倒;一种年龄要走的路,就让那种年龄去走,哪一个走路的人没有跌过跤呢?20岁栽的跟头就用20岁的年龄站起来;20岁吃的苦头,就用20岁的年龄吞了它。留一份真实,留一份坦然,留一份独立的洒脱,在每一个生命的路口,每一个年龄的季节,从你开始,从我开始,在这里起步,让我们大家都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