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2700000042

第42章 《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的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文学和历史,一度去意大利考察艺术。1895年获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04年至1912年间,他完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坛一举成名。30年代后期,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成书时间:1912年

类别:长篇小说

内容导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德国人,生在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的穷音乐师家庭里。祖父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不断向孙子灌输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学习音乐,从小表现出相当的音乐才能。他六岁时就决定要当作曲家,幻想有朝一日名满天下,扬眉吐气。舅父给他的教育却相反,教他安贫乐道,真诚谦虚。祖父和舅父两种对立的思想影响,同时渗透在克利斯朵夫的意识里,既矛盾又统一于克利斯朵夫身上。

在祖父的张罗下,十一岁的克利斯朵夫到宫廷演奏,崭露头角,受到统治者的赏识;但他对封建贵族的虚伪、肤浅而又专横的态度,极为反感和不满。日趋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克利斯朵夫从小就萌发了反抗意识。他和卑躬屈节的祖父不同,鄙视豪门,反抗贵族,攻击市侩,因而受到统治集团的排斥,终至生计也成了问题。后因命案,他逃往经历了大革命风暴的法国,但所见所闻同样让他失望,继而导致精神上的孤独和苦闷——即使他有个好友奥里维。

在精神探索中,克利斯朵夫的视线转向中、下层人民,对他们受压迫的社会地位深表同情,并对他们的困难的给予尽可能的帮助。但顽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和对艺术的偏执的信仰,使他过分相信个人的精神力量和艺术的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艺术是最崇高的东西,是改造社会民族和谐的最有力的手段。这就和工人阶级的主张有着根本的分歧。在工人阶级进行反抗社会斗争时,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作了一次爱的试验。在一次“五一”节示威游行中,他和奥里维被卷进工人的游行队伍,结果在混战中奥里维死于军警的乱刀之下,克利斯朵夫出于自卫与警察搏斗,打死警察,最终不得不逃亡瑞士。

奥里维的死,给克利斯朵夫精神上带来了十分沉重的打击,他从此万念俱灰,躲避斗争,向现实妥协。当他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社会生活中时,早期那中狂飙似的反抗精神已经完全消失,他不仅和原来的敌人和解了,而且反过来讥笑像他青年时代一样进行反抗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进入了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反抗——失败——妥协,这就是克利斯朵夫一生的三步曲。

这部小说还可以称为20世纪初叶人类伟大的忏悔录;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机和无耻的腐败渗透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们在这种腐蚀的氛围中闷死了。作者用现实主义手腕描绘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剧,同时力求真实,为了不辜负那些热情的诺言:“我什么都不想隐瞒,无论它的罪恶、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项超人任务的重担下所感到的彻骨的筋疲力尽;整整一个世界——道德、美学、信念、人道——都必须改造。我们得重新做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相关链接

罗曼·罗兰的人文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社会沦丧,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十月革命的胜利和20年代的社会激烈矛盾,使他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品中出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母与子》中大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安乃德的生活道路,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思想变化。主人公从颇似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追求抽象民主和光明,逐渐变为接近人民,最终投身反法西斯和保卫社会主义苏联的斗争。

同类推荐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 夜歌声声挽淮洲

    夜歌声声挽淮洲

    本书又是一部纪念寻淮洲诞辰百周年的(夜歌)作品集,收录了有关这位双百英模的图片、书法、对联、诗歌、小说、研究报道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系列夜歌作品。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宿松

    宿松

    石一龙是“70后”诗人之一,其诗也具有很多70后是个的特色,诗歌意象大胆先锋,体现了70后比较丰富的学养和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在诗歌技巧探索、现实观照上又有与传统不同的地方,这是诗歌向前迈进的明证。
热门推荐
  • 爱之弦

    爱之弦

    本书系作者的个人诗集。诗集分“爱的日记”、“爱之梦呓”、“爱如流星”三个部分,共收录现代诗歌150余首。诗作虽多浅白,有些甚至略显笨拙,但清新、自然,且由于作者的哲学博士背景,诗作吟诵的虽然是“爱”,但折射的却是“人”,是人生、是世界、是人与世界的联系。
  • 清灵缘

    清灵缘

    千年之战,前世宿命,少年林昊天拜入清灵门曦怡门下修仙问道,一场场宿世奇缘,一次次生死大战,众人误解,师门抛弃,那又如何,当千年谜团浮现又该何去何从,正魔相恋又该如何选择。两世相恋,两世情断,一场师徒缘,两世归门下
  • 列子

    列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温魔域

    重温魔域

    亚特大陆的中央,有一座石门,门上有锁,锁上有字,写着:"解开此锁者,将成四海之王。"据说四海之王阿格里斯曾长久矗立门前,最终,他拔出剑,仰天高呼:"这就是钥匙,让整个世界在我剑下发抖吧!!!"剑落锁断,门开,绝代英雄昂然走入石门,一去不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锦官志异

    锦官志异

    朱明蜀王之后,浪迹现代江湖。勇谋并集,一腔炽热守边疆。本文穿插现代入世江湖的谋略纷争,贯彻出世宗教的伟岸行愿,糅杂古往今来的正史野史。谋者,欲速则不达,给您倒上一杯蒙顶皇贡,木桌竹椅锦江畔,看一段怪力乱神的锦官志异。
  • 魅眼传说

    魅眼传说

    暮和收养她的家人住在一个筒子楼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破败和肮脏。暮的床搭建在顶层的阁楼里,阁楼很低,平常要拿个东西什么的,才十三岁大的暮就迫不得已只能猫着腰进出。暮总是喜欢静静坐着,注视着灰尘在阳光里跳舞的样子,便觉得很惬意……
  • 墨彩赋巫

    墨彩赋巫

    茗巫至小被家人呵护备至,宠爱有加,使得性子骄纵任性却不误作非为,单纯却不愚蠢,胆大却不莽撞......"你怎么出来了?莫非也失眠?还是被美人的琴音吸引而来?"茗巫尽量压低声音."是阿,寻着琴音而来,却见美人如此单薄地站在雪地,顿时心生怜惜,她怎的也不知我担心她的身体."孟悠离带着戏谑的笑温润地答道.没有人注意到茗巫悲凉的目光......他点点头,看着菀墨磬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随我回去."......
  • 罪鼎

    罪鼎

    一鼎惊世人,二鼎动天下,三鼎定乾坤。废材少年苏林将如何让世人惊觉风采。
  • 棋凯颖战之樱花初恋

    棋凯颖战之樱花初恋

    小时侯的承诺究竟能不能兑现,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