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2600000014

第14章 热心快肠的北京的哥

在北京打“的”,可说是有历史的了。

九二年来北京,满街都是蝗虫一般的黄面的。十元钱起步,超过里程,价钱上翻。有一回,同一位北京朋友做了件损事。

我俩去和平北里中日友好医院那儿看朋友。回来的路上为省钱,商定分两次叫车。时间已经很晚,满街没多少车,“的哥”们一听说我们只到西直门,盘算没赚头,都不乐意去。

等再拦下一辆车,我俩便干脆说到万寿路。这次这个司机一听便让上车。车开得挺快,我俩眼睛一直盯着计价表。表跳着,一等价钱到了九块七,我朋友一声喊“快停车”,司机吓一跳,赶快刹车,我朋友一把拉了我,开了车门便下。司机不解其意,赶着问“怎么了?有事倒是说呀。”我朋友塞过十元钱,支唔道:“有东西落在这桥底下了,我们得找,你先走吧,别等了。”司机纳了半天闷,怏怏走了。我俩在立高桥下好一通笑,笑够了,抬头瞅瞅,此地正是“西直门桥”。桥下呆了半天,才又拦了一辆车回万寿路,算算里程,这么折腾下来,才省了五元钱。不过总算省了,钱不好挣,省一分是一分吧。那会儿的“面的”许是生意好做,都挺牛,经常拒载。这还不说,有几次看到的事,还真让人生气。

一次是在万寿路口,我跟我哥们站路边想打车。连过几辆面的,全不空。正等得着急,沙沟那边来一面的,我俩伸长脖子正看着,马路对面一军人骑一自行车,后座带着个穿便服的人横穿,不知怎么一来,车把被面的给带了一下,车倒了,军人跳下来,没事,后座那便服可惨了。后脑勺磕地“口平”地一声大响,把人都给震住了,面的司机跳下来看了看,嘴里埋怨着“你干嘛要抢道?”随后竟不管不顾地径自上车走了。军人只顾围着同伴发急,一时没了主意。幸好过来俩老头,帮忙张罗着拦车送医院。先拦下两辆面的,司机一看这情况,都不乐意带。最后还是拉下一辆“桑塔娜”,说了半天,总算给拉上往医院去了。就这事看,那会儿的“面的”司机应该说职业道德上有点欠缺。其实这件事,我们看得很清楚:军人抢道,是应该主要责任,但不管怎么说,您这“面的”司机,也是当事者、责任一方,怎能不管不顾拍屁股就走了呢?这是让人看着生气的一件事。

还有一次,是在大钟寺那一带,一个拉着板车的外地人,不知怎么不小心,把停在路边的一辆“面的”给擦了一下。其实也没怎么着。板车那木头车把擦上“面的”车尾那点儿边,连个擦痕都没有。可那司机就不依了,一屁股坐上人板车,他还有个同伴,硬拉着那外地人让人掏二百块钱。那“老外地”好话说尽,就差下跪磕头了。旁边围一圈人,楞没人出头说句解围的话。我是实在看不下去,钻出人堆走了。

有过这样一些经历,实在说,那会儿对“面的”。连带着对北京,确实没什么好印象。那年只在北京呆了不到两个月,便打道回府了。回到咱外地家里,不巧,电视里又播出冯巩一段相声,什么“轿的与面的”,冯巩扮一“面的”司机,脖子上搭条毛巾,鼓着俩小眼在那好一通神侃,我在心里一个劲骂:这挺好个人,说点什么不行,非得说这个,没的让人起腻。

这是对“面的”的感受。

到九八年再来北京,满街的“面的”已看不见了,出门都是“轿的”—小夏利。不像“面的”那样,车上老有同伴跟着陪了聊天。“轿的”就司机一人,许是跑车闷得慌,老爱找话茬跟乘客聊天。正赶上那年夏利也要换代——全换“桑塔娜”,一上车你就听司机抱怨吧,“这车才跑不到二年,车本还没挣回来呢,这一叫换,又得贴进去一大笔。”“那这车怎么办呢?”“只有往外地卖呗,嗨,这上边跟人天津闹别扭,该咱这买车的人遭殃,咱还指着它挣钱吃饭呢不是?”类似这样的抱怨,你上夏利车就能听到。

那次来,是到顺义的一个什么厂去办货。先在城里由朋友陪着玩了两天。走哪儿都打车,遇上的司机全都热情相待,感觉上比九二年的待遇要好多了。

到第三天一大早,打了辆车直奔顺义。路不熟口音也不对。一路上,全是司机帮忙问道。车出了三元桥,上机场高速路,我拿个手机,沿路联系,逢岔路口,司机便停车打听。下了高速路,还有好长一截路要走,路况不太好,还老有马车挡道,司机时不时停车开门吼一嗓子,可对我始终是和颜悦色。到个加油站,司机开进去加油,不知为什么事同那儿的人嚷嚷上了。等他上车开动,我忍不住问:“您从前一定开过”‘面的’吗?他说“是”,又问“干嘛问这个?”我把他吼人、同人嚷嚷的神态形容一番,又将从前来北京享受到的“非国民待遇”形容一番,两人相对大乐。待我把事办完,他载我回城里,我俩一块吃了顿饭,到算帐时,他硬按着我,不叫我掏钱。我一再解释:我是公事可以报销,可怎么说,就是不行。最后没法,我只好买条烟送他。本想买条“希尔顿”。但他非只要“长乐”,怎么说都不行,拿了他又给退回去。最终真只拿了条“长乐”。这司机姓刘,现在是我“哥们儿”。

有一篇文章,对北京“的哥”如此评价:北京的哥热情豪爽,外向健谈,既关心政治,又关注隐私,和客人几乎不需过渡,自来就熟。同时也有点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爱谁是谁。并且健谈之中总有一种优越感。是不是这样,还是各人见仁见智,自己去体会吧,不过外向健谈倒确是如此。

记得有次从西直门打车到公主坟。正是下班高峰时间,司机征得我同意不走长安街,改从河边走。这一路上,你就听这司机“白话”吧,从天到地,从古到今,一个“傍家儿节”(情人节)他能说出好多种各地不同的俗称来,真个是好一通神侃。而这样的侃功,恐怕只有大连“的哥”才比得上。在深圳、上海打车,司机许是受过职业教育,一般都不主动开口同乘客搭讪,但行为规范,服务到位。这两地的“的哥”,无论你怎么催促,在无人路口就是不闯红灯。在武汉打车则差点事,敢闯灯,敢宰生客,不过侃爷很少。也有主动同客人搭话的。大连的“的哥”在宰客上我还没碰到过,但碰到过几位侃爷,那功夫绝不比北京的逊色。

二○○一年在大连,住金城大酒店,每天要去黑石礁办一趟事。酒店门口每天早上都有几辆车等客。客人上了车,有那不爱说话的,问明你要去的地方,便只顾听他的收音机。但那爱说话的便不同了,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自你介绍:“这个台办得好,专说咱们出租车的事,俺们司机都可爱听了。”听到精彩地方,他还一惊一乍的乐,如果你正在想事儿,没准会弄得你莫名其妙。

坐他们车多了,同向个侃爷熟了,你就知道了很多事儿:以前他们是怎么宰客的,薄熙来来了是怎么下大力气毫不手软整顿的,老薄此人是如何有本事,他们是怎么服他,等等。同北京侃爷不同的一点是,大连侃爷不那么天上地下的神侃,他们侃来侃去最后都会侃到薄熙来身上。大连的哥确实不宰人,我每天往返一趟,总共二十多天,票价误差从没超过一元钱。

在深圳,的士司机不叫“的哥”,叫“的士佬”,同警察叫“差佬”一样,都有个“佬”字,这大概是那边人称呼上的习惯用语,不如是否含有不尊重的意思。但在我们内地人听来,多少有些别扭,感到多少有些对人家不恭。不过,在深圳看到“的哥”被直呼“的士佬”时,都能坦然接受。不知他们心里是否反威,或是已习惯成自然了。

按照对什么人都爱称“哥”的习惯去推导,“的哥”这一称呼的发源地兴许是武汉?不过,在武汉打车,习惯上仍称司机“师付”或“老板”,“的哥”这一称呼还只仅限于书面。

上海、大连,仍称司机为“师付”。

而在北京,直面呼司机为“的哥”的。目前大约还没有。按北京人的习惯“的哥”不符合他们称呼的体例。北京人爱在行业特征上加一“爷”字,比如“板爷”、“倒爷”、“针儿爷”、“侃爷”等等。在外貌特征上加一“爷”,如“兔儿爷”。那么,今后“的哥”在北京的称呼会不会演变成“的爷”?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让我们耐心以待吧。

说到爱称“爷”字,手边有篇文章《改改您的“爷文化”》,里面批评北京人有种“爷”气,有种“不可一世”。同样作为外地人,我想那位作者是误解北京人了。其实,部份北京人可能有股“痞气”,如一些混混,有些“匪气”,如爱用大板儿砖拍人。但其实待人接物蛮好的,这方面没有“爷”气。倒是广州人,见了外地人倒真有些“爷”气;其二,如果说“爷文化”是指北京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顾做,只愿被服务,不愿服务人,”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一个城市里有了过多的一夜暴富的例子,会给其他人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并且,北京人哪儿都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就我认识的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从骑自行车拉广告做起,成功以后,他专门辟了一间房阵列这架旧自行车,以示不忘本。此位“爷”乃正宗胡同里出身的北京人。

爱称“爷”字,同广东人称呼上爱加一“佬”字或“仔”字一样,是北京人乃至北方人的一种习惯罢了。说到这里,想起年少当知青时的笑话。

我们这伙人,虽生长于中南某省会,但群居于北方人圈子中。下乡无聊,工余相互逗,逗烦者便会来一句“老子是你爷!”“老子”者,乃我们那地方土著的习惯用语,“爷”则是北方人惯用的词汇,被我们如此串连滥用,只说明称呼的变异而非文化的融合。“老子”者自非真“老子”,“爷”者更非真是“爷”。所以,对习惯,尤其称谓上的习惯,还是见惯不惊,听惯不怪为好。

同类推荐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诗词赏析七讲

    诗词赏析七讲

    本书稿是一本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指南性读物。本书作者在本社出版有《诗词创作日谈》,本书是其姊妹篇,创作与赏析兼备,对读者更好地体味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蕴有着很大的帮助。书稿包括七个部分: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诵、比较,从赏析一首诗需要了解掌握的七个层面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感悟一首诗,体会诗歌的艺术美,享受人生的快乐。
  •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绝代尊皇

    绝代尊皇

    千万年后,玄灵繁衍,魔乱将至,神尊之子被迫流落下界,为寻得自己的身世,他扶摇直上,为兄弟情义,他力战群族,为一段爱恋,他与天争命,仗剑执萧,开启了一翻艰苦的修炼之路。
  • 被囚男神家:余年半夏

    被囚男神家:余年半夏

    一场蓄谋已久的意外,她去他家住了三个月,她离开后,在别人的告知下,她怀了他的种逍遥国外,他为了追她回来,又是撒娇又是卖萌。“余半夏小姐,不服从我就去告你,告你非法侵占我的种,告你歧视,一切告...”“顾先生,你大可以去告,只要你不嫌弃榴莲和戳衣板!”顾余年笑了笑,冲着余半夏好心的提醒:”老婆,其实还有键盘!“
  • 雨知心

    雨知心

    青春的迷茫与疼痛,教会自己的将会是完美的成长记
  • 霸爱有毒,这个总裁不好惹

    霸爱有毒,这个总裁不好惹

    自从酒吧里看到她孤寂不屈的背影时,严梓恒少便下定决心说:“我要你心甘情愿做我的女人!”她的纯净杠上了他的霸道。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她不惜将自己卖给了他。他冷声警告:“我不可能爱上你,你永远也别指望自己能成为这里的女主人。”“上一辈子的恩怨不可能一笔勾销,既然你父亲已死,那些债就由你来偿还。”在别的女人面前,他也毫不在意她的感受。几个月后,她有孕在身。他掐紧她脖颈:“安若灵,你不配给我生孩子?”她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他,曾经的幸福都幻化成最可怕的噩梦。他亲手毁掉了她的一切,让她从绝望中重生。两年后,整容过的她回到他身边,一场复仇的风暴正在展开……
  • 遗山集

    遗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留计东归赠言

    留计东归赠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叛逆公子哥

    tfboys叛逆公子哥

    和他一起,他,时而霸道,时而温柔,时而对她不理不睬,时而对她关心至极,可为什么偏偏爱上这样的你……多年不见,他已经不是她曾经认识的人了,不过,还好,我们还是互相爱着……外人眼里的他,放诞不羁,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她眼里的他,处处为她着想,细心体贴……彩虹:内容微偏霸道总裁,支持一下可好?
  • 末日那些年

    末日那些年

    胸中有块垒,化刀斩敌酋.初心永不变,持之万古行!!!当这个世界注定新生,而作为人类注定被消灭,往日的辉煌成为埋葬人类的深渊,所有的一切开始排斥人类,一个人,从阳光的日子穿越到末日16年后,他该何去何从。王山河仰天长啸:”为什么别人都是末日生存有了经验穿越回最初,我却是啥都不会跑到16年后。这是会死人的。“
  • 山顶上的大船

    山顶上的大船

    作者喜欢西游故事,更喜欢西游人物,有的时候天马行空,会把很多科幻元素和西游人物相关联,本文算是致敬经典西游记,却又不是刻板的续写和翻版,故事背景设定在新的星球上,从外星文明的视角,重新讲一段故事,天族,人族,妖族,相互关联又互相抗争,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权力的世界,关于一颗不安分的心。
  • 因为你,所以我

    因为你,所以我

    我看见那个人,穿着我最爱的那深蓝色西装,踏着光缓缓朝我走来。阳光打在他身上,幻化成我想象中的帅气模样,如同童话中的王子,而我,却不是他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