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得与失的矛盾,从人的整体生活而言,得与失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同一件事情。我们不妨动脑子认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纯粹是利,有什么东西全然是弊,显然没有。所以,凡是心胸开阔的人都知道,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患得患失是做人的大忌。
“患得患失”是人类的一种通病:当没有得到的时候,害怕自己得不到;而当得到以后,又担心失去。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着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表现,请看下面的故事。
古代神话中的后羿,练就了_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技艺,对他十分敬佩。
夏王也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就把后羿召八宫中,要求后羿单独给自己表演一番,好尽情领略—下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后羿被带到后花园的一处开阔地带,夏王命人拿出了一个兽皮箭靶,用手指着对后羿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技艺。为了使这次表演不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奖罚规矩:如果你射中的话,我奖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么就削减你五百户的封地。”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准。一想到,这支箭发出之后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手也微微颤抖,瞄了多次都没有发出去。最后,后羿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钉子离靶心几寸远的地方。后羿再次开弓搭箭,精神却再也无法集中,箭射得更加离谱。
夏王在失望的同时心中顿生疑惑,便问手下说:“这个神射手不是平时百发百中吗?今天怎么会大失水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时射箭,本着一颗平常心,水平自然发挥得正常,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这让他怎能静下心来施展技术呢?”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并且极其重视个人的得失,心绪不得安宁,生活中也就无法体会到轻松和愉快。我们不妨从战国时期的孟子身上学到一些技巧。
战国时代,孟子名气很大,府上经常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而来求学问道的。这一一天,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玉: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齐王的使者给孟子带来黄金100两,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见面礼,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使者只好走了。薛国的使者给孟子带来了50两金子,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先生在薛国发生兵难的时候帮了大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下了。
左右的人看到孟子截然不同的做法后都十分不解,就问孟先生:“齐王送你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薛国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在薛国的时候,我为他们出谋设防,平息了一场战争,算是个有功之人,受到物质奖励是理所当然的;而齐王无缘无故给我那么多黄金,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受他们的贿赂呢?”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高明见解和高尚操守。
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东西已经失去了,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人如果总是把自己所遇到的每件东西都背上,身上负重,这样就会感觉到很累,只有携带越少才会越超脱,一个人越是清心寡欲,精神就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