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是一件好事,但是自恃聪明,聪明过头就会给自身招来祸端;而真正的聪明人则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把自己的聪明掩饰在愚昧之下,把巧妙隐藏在笨拙之中。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可以在平凡中表现出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出积极,在无备中表现出有备,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但这愚和拙只是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防备。著名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充分显示了刘备在这方面的智慧。
刘备被吕布夺去徐州后,投奔曹操。曹操欣赏他的才华,想重用他。但刘备深知,曹操虽然善待他,但对自己并不信任,便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关羽、张飞不能理解,问:“兄弟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是为什么呢?”刘备答道:“这事不是二位兄弟所能知道的。”
一天,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有使者传曹操相邀,刘备心中揣测不安,到了曹府,曹操迎至后园凉亭,亭中已设酒宴,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天上忽然阴云密布。这时曹操突然问道:“玄德兄久历四方,一定知道当今英雄,请指说一下。”
刘备说:“我受到您的恩宠,才能在朝中任职,天下的英雄,实在是不知道。”
曹操接着问道:“就是没有见过面,至少也该听到他们的名字吧?”
“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可称为英雄?”刘备说。
“他像棺材中的枯骨,我早晚一定要生擒他!”曹操笑着说。
“河北袁绍,是公卿名门出身,如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有许多能干的人,可称作英雄?”刘备说道。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于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曹操评价道。
“那么,名列八俊、威镇九州的刘表,可是英雄?”刘备继续小心地说。
“刘表虚名无实,哪谈得上英雄?”曹操一语中的。
“血气方刚的江东领袖孙策,该算得上英雄吧!”
“孙策靠他的父亲才立命于江东,也不是英雄。”
“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怎么样呢?”刘备又列举了几个。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曹操鼓掌大笑着说。
“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还有何人。”刘备说。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啊!”
刘备听了,心中暗惊,手中筷子落于地下。正好此时传来一阵雷鸣,刘备马上掩饰说:“雷声使我失态,请你原谅。”
曹操反问道:“大丈夫难道还害怕雷声吗?”
刘备答道:“古人说:迅雷风烈,必定要改变容色,敬畏上天。怎么会不害怕?”
曹操听了,心中放心了许多,看来刘备并不是什么英雄豪杰,而是庸碌之辈罢了。于是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备之心。
刘备凭借自己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躲过了这一劫。现实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这样做,方能远祸全身。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关键在于一个“若”字,“若”字编织了巨大的假象和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才华和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聪明,它教导人们不球争先、不露真相,使自己安稳明白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