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被各种消极的情绪左右,进而思想和行为失去方寸,生活混乱不堪。因此,要想有条不紊地生活下去,摆脱各种消极情绪的困扰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这些消极情绪以及具体的克服办法。一、恐惧
人之所以会产生恐惧,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在心理上未准备好。当遇到问题时,首先勇敢地去面对它,然后应设法去改变它。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是不敢承认自己害怕,或是任由害怕来折磨自己。这两种心态都于事无补,而害怕也不会因此消失,事实上,我们无须对害怕屈服,也无须过度悲观地害怕,当然更无须装作它不存在。
处理恐惧情绪的办法是:好好审视一吓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搞清楚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多大。为了给自己安慰,应亥尽量“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怎样才能“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呢?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供借鉴:
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减小人们对战争的恐惧,扩大兵源,曾请心理学家巧妙进行卜次“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的宣传:“参军打仗并不危险!如果是打传统的常规战争的话,不用担心你当了兵就会死。当了兵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线。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线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不必担心,重伤的话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是治不好的。能治好的不必担心,治不好的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不死,一个是死……也好,因为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所以,如打的是传统常规战争,照上面的说法,死的机会比常人认为的1/2小得多,最多不到1/16,生还的几率是很大的。这样一算,减少了许多人的恐惧,征兵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方法,在搞清楚发生可怕情况的可能性之后,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看看有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一切。二、生气
生气的范围包括从轻微的不悦到愤怒、冒火、大发脾气等。生气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的私事,它会波及很多人,影响是很大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醒自己,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很可能是他的无心之过,也许他不知道你认为什么重要;其次警惕自己,就算是别人违反了你的规定或原则,并不表示你所定的规定或所持的原则就是“对”的;最后提问自己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就长远来看,他这么做是不是真对我有什么帮助?”如果你想消气,不妨再这么自问:“从这件事上我能学到些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把规定或原则告诉那人,好让他对我真有帮助,并且未来也不再触犯?”三、挫折感
挫折感的产生有很多渠道,当你觉得好像周围被困而走不出去,就算如何努力也得不到所希望的,这时你就会产生受挫的情绪。
当觉得有挫折感时,表示你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它表示可能还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不过你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不起作用,若是想要达到目标,就得改弦更张。
解决挫折感的办法很简单,只要你多动动脑子,想出一些能使你达到期望的新方法;针对当时的情况加人一些新的资源;以愉快的探究心情去学习,看看所学到的东西。四、孤独感
这种情绪使人有一种与其他人疏离、隔绝的感觉。当有了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你得多多与人接触了,特别是在心灵上要与人契合,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朋友,也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解决孤独感的办法是: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可能独立于人群之外,必须尽可能融于人们里面;其次确认自己需要跟别人有怎样的接触;立即行动,去跟自己想结交的人接触。五、心力交瘁
当有心力交瘁的感觉时,心里就会觉得痛苦、沮丧和无力,因为这时那些事对你来说已失去了积极的意义,生活被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人、事、物所影响,自己似乎毫无改变的能力,最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大,直到承受不了为止。
解决心力交瘁的办法是:必须立刻决定如何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下定决心,从你目前正在处理的各样事情中挑出自认为最重要的;把这些自认为最重要的事写在纸上,按照它们的重要顺序排列,这可以让你觉得诸事都在掌控之下;接下来好好审视纸条上列的第一项,想想该怎么做,随之拿出行动直到把它做好为止;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能控制的事情上,从其中找出对你的积极意义。
孟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圣贤的修身功夫,凡人不易做到。但是,时时提醒自己,检视一下自己的言行却不是太难的事。一个人有了错误的意念,或做了错误的事情之后,也许能瞒过别人,但绝对骗不了自己。一个常常自我反省的人,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而且必定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