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0900000022

第22章 尾声

准备回家─进入无风带─布满马尾藻的海面─三角帆支索被强风吹落─在法尔岛外海遇上飓风─四万六千多英里的航程终告结束─“浪花号”重返费尔黑文

准备回家

1898年6月4日,“浪花号”从美国领事馆办妥手续,它的单人航海,甚至环绕世界的执照最后一次发还给它。美国领事韩特先生把执照交还给我之前,像开普敦的罗伯兹(Roberts)将军一样,在那份证件上写下对我这趟航程的短评。这份证件依照正常的文件流程,现在应存放在华盛顿特区的财政部。

1898年6月5日,“浪花号”航向母港,直接前往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6月8日那天,它顶着太阳由南航向北,那天太阳的赤纬是二十二度五十四分,“浪花号”所在的经度和中午前一样。许多人都认为在太阳的正下方一定热得不得了,其实未必。事实上,只要海上有微风轻浪,温度就还可以忍受,即使位于太阳正下方亦然。在纬度较高的城市和沙滩上,气温往往反而更高。

进入无风带

“浪花号”现在快乐地航行在返乡途中,和平常一样一帆风顺。随后却突然航进马纬度无风带,它的帆无力地下垂静止。我几乎已经忘了这个无风带,或者以为这只是个神话。但现在我却发现它的存在千真万确,并且很难穿越。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我经历了海上重重难关险阻,如非洲海岸的沙尘暴、澳洲的“血雨”,以及回程中的战争风险等,如果没碰上无风带,那就漏掉一项自然体验了。反正此刻能以富有哲理的思考方式来想这件事倒也不错,否则我们的耐心可能会在港口入口处就磨光了。“浪花号”整整被困了八天,这几天里,我每晚都在甲板上点蜡烛看书。四下里一丝风也没有,海面变得平静而单调。一连三天,我看见一艘张满帆的船只停在海平线上,动也不动。

布满马尾藻的海面

马尾藻一束束散布在海面,有些被风吹成细长的条状,现在全聚在一起成了一大片。好些大大小小的奇怪的海中生物穿梭其间,游进游出。其中最有趣的是我捉到的一只小海马,我把它放入瓶中养着带回家。6月18日,西南方开始吹起一阵风,那些马尾藻又被吹散成束状或长条状。

三角帆支索遭强风吹落

这一天很快吹起猛烈的风,“浪花号”所在的海面也一样,它正处于强猛的墨西哥湾流中央,在起伏的大浪上像鼠海豚般跃动。它似乎想弥补前几天耽搁的时间,所以只接触浪头的顶点。但船身猛然震荡了一下,索具开始松脱,首先是主帆的系索脱落,接着装置升降索滑轮的斜桁尖端亦折断。这得赶紧缩帆整修,因此我立刻到甲板上开始工作。

6月19日情况还不错,不过20日早晨又刮起强风,海面巨浪滔天,船身剧烈颠簸,把船上的物品甩得乱七八糟。我正考虑是否要缩帆时,船首三角帆支索竟在桅杆顶上断裂,一股脑儿全落进海里。看着满胀的船帆坠落,那种感觉怪异极了:它原来所在的位置现在空荡荡的。好在事发时我在船首,于是立即回过神来,趁着第一波大浪涌起时捞起断落的帆具,再慢一些帆就会被扯裂或卡在船底。我在不到三分钟内完成这些工作,累得膝盖发僵。不过我并未患坏血病,再说现在离家只有一小段路,我估计自己应可在不需医疗的情况下完成航程。没错,我的健康状况良好,可以在甲板上轻快灵活地跳跃,但是我能爬上爬下吗?海神这回严厉地考验我,因为船帆支索全被吹落了,桅杆就像一枝芦苇茎般光溜溜地很难爬。幸好我还多买了一副滑轮,船上另有备用的绳索,便把支索再升上桅顶拉紧,很快地把三角帆再升上去,又准备好回家了。如果“浪花号”的桅杆底座不够牢固,支索断裂时它很可能也会跟着折断。我造船的做工扎实,所以我的船永远稳当可靠。

在法尔岛外海遇上飓风

6月23日,我终于被狂猛的强风和动荡翻腾的海面折腾得筋疲力尽,累到极点。我已经好些天没看见任何船只了,实在期盼至少偶尔出现一艘帆船和我做伴。至于海风吹过帆索发出的呼啸声,还有海浪不断拍打船舷的声响,我觉得倒还好,反正我和“浪花号”早就习以为常了。不过现在的风浪声却太大太嘈杂,而且持续得太久了!那天中午,西北方刮来一阵寒冷的暴风雪。在6月底的墨西哥湾流上,“浪花号”竟然遭到冰雹袭击。云层间透出闪电,且不只是一两下,而是几乎闪个不停。不过我在顺风的助力下日夜赶路,航向海岸。6月25日,我的船在法尔岛(Fire Island)外海遇上飓风。这场飓风一小时前才雷电交加地席卷纽约市,吹垮建筑,连根拔起的树木在空中飞舞,就连停泊在码头里的船只也被吹断缆索,多艘船只相撞,造成严重灾情。这是我这趟航程中碰到的威力最强的风暴,幸好我及时看出情况不妙,赶忙把甲板上的物品全收好,把船帆全降下来。即使我做好应变准备,飓风来袭时,船仍被吹得猛晃,横桁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摆,但船首挂着船锚,稳住船身转向,终于奋力挣脱风暴。在飓风的势力范围中,我除了旁观之外束手无策,因为在如此狂猛惊人的暴风肆虐下,赤手空拳的我又能怎么办?我航行于马达加斯加沿海时曾目睹一场雷电交加的风暴,但却不如这场飓风威力惊人。这一次的闪电持续更久,雷殛从四面八方地落向海上。截至目前,我的船仍航向纽约。飓风离去后,我起身升起船帆,把船调了头,想找个安静的港口好好思考一下。于是我缩短船帆,航向长岛(Long Island)海岸。我坐着想事情,一边注视渐次出现的沿海船只的灯火。这趟航程即将结束,旅途中一幕幕情景不知不觉地浮上心头,也再次哼起许多我曾一再哼唱的曲调。我发现自己一直反复唱着几句歌词,那是我在费尔黑文造“浪花号”时,一位笃信基督的好女人经常唱的歌。我将再次听见这首歌,仅此一次,以低沉庄重的歌声唱出这充满隐喻的歌词:

我迎着风浪上下颠簸起伏,

但我的小船依然不畏

呼啸的狂风和滔天巨浪。

这场飓风过后,我就再也没看见“平塔号”的舵手。

四万六千多英里的航程终告结束

我驾着“浪花号”出航环游世界,历时三年多,对我而言这段经历有如阅读一本书,一页页往下翻,越看越觉有趣,直到现在看到最后一页,趣味更胜先前。

曙光来临,我看见海面由深绿转为浅绿。我投出测铅,在十三英寻深处听到回响。不久后,我在法尔岛以东几英里之处看见陆地,然后乘着微风沿海岸前行,航向纽波特。飓风过后天气晴朗,“浪花号”在中午刚过不久绕过了蒙托克岬(Montauk Point);到了天黑时,朱迪斯岬(Point Judith)也落在船尾;接着再航向比佛特尔(Beavertail)。“浪花号”继续向前航,它现在需再通过一道难关──纽波特的港口布有水雷。“浪花号”紧贴着岩石前进,那一带海域如果吃水过深,不论敌方我方的船舰都无法进入,而它也未惊动水道内的巡防船。这很惊险,但只要船贴着岩石而不要靠近水雷,就还算安全。“浪花号”低低掠过巡防船“德斯特号”(Dexter)旁,我对这艘船很熟悉,接着听见船上有人叫起来:“那里有一艘船!”我立刻亮起灯,随即听见一声欢呼:“嗨,‘浪花号’!”那是发自朋友的呼喊,我知道朋友是不会向“浪花号”开火的。现在我降下主帆,绕了一圈,寻找指示内港的信号灯。最后它终于安全地航进港湾,在经历三年两个月又两天,完成四万六千多英里环绕世界的航程后,于1898年6月27日凌晨1点下锚停泊。

“浪花号”的船员安好吗?我好不好?这趟航程令我获益匪浅,甚至还长胖了,比我当初自波士顿出发时整整重了一磅呢。至于年龄嘛,虽然过了三年多,但我的人生反而好像倒退回去,我的朋友都说:“史洛坎变年轻了!”的确如此,我自觉至少比在造“浪花号”时为了采木材第一次从树上摔下来时年轻了十岁。

我的船虽经历了漫长的航程,状况却比自波士顿起航时更佳,依然像颗坚果般扎实坚固,和海上最好的船只一样牢靠。它没渗过一滴水,连一滴都没有!在我抵达澳洲之前,船上的抽水泵一直很少使用,离开澳洲后更从没用过。

“浪花号”重返费尔黑文

“浪花号”停在母港的参观来宾签名册上第一个签名的正是那个一直说“‘浪花号’会返航”的人所签。“浪花号”虽然归来,但还未真正心满意足,直到我将它航回诞生地,更遥远的马萨诸塞州费尔黑文。我自己也渴望重返那最初的地点,正如我先前所说,从那里开始,我回春变年轻了。于是在7月3日,“浪花号”乘着和风,以华尔兹舞步般优美的姿态绕过海岸,顺着阿库希奈河(Acushnet River)航向费尔黑文。到了费尔黑文后,我把它系在岸边的杉木桩上,让它停泊于此。我已将它带到最接近家的地点了。

若说“浪花号”此行并未发现新大陆,或许是因为如今已没有更多新大陆可供人发现了;再说它并不想刻意寻找新世界,或存心在航行中克服海上的艰险。海洋一直被夸张形容得太过险恶,能安然抵达前人已发现的陆地是件好事,但“浪花号”却发现:船只只要掌控管理得当,即使在最惊涛骇浪的海上也不那么危险可怕。没有任何国王、国家或任何财物因“浪花号”的航程而被课税,它已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不论做任何事,成功的秘诀便是要彻底了解自身的工作,并做好万全准备以应付紧急状况。我回顾我这项小小的成就,发现只要准备一套简单的木工工具、一只锡钟和一些地毯钉(不用太多),就可加强先前提到的设备,发挥极大的功效。不过最重要的是我曾受过几年教育,勤奋研读海神的律法,每次出海时我都谨遵这些律法,结果当然很值得。

现在,我并不想以烦琐详细的科学数据、理论或演绎法,令朋友不胜其烦,只想简单说一句,我已竭尽所能地述说了这个历险故事。我以不怎么高明的方式说完了这个故事,现在我已把船泊好,卷起饱经风吹雨打的绳索,暂且把“浪花号”安全地留在港湾里。

同类推荐
  • 难忘军旅

    难忘军旅

    本书收录了《鬼子降服了》、《德高文美长存人间》、《记忆中的老舍》、《恭送孙犁师长》、《杂忆台湾》等散文、随笔。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是周冲第一部随笔集。此书以两性关系、世事、人性、电影、书籍等为话题,或嘻笑怒骂,或悲悯关怀,或尖锐剖析,直面这个世界的荒诞、痼疾与沉疴。她的文字幽默、华美、深刻、灵气逼人,才华如花亦如刀,同时兼具深度、高度,和温度,所著作品有着浓郁的个人特色。一如众多名家所评价的,这本书的阅读快感、美学享受和思想撞击,都远远超出预期,让人手不释卷。
  • 宋词之美

    宋词之美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并附有诗人小传。
热门推荐
  • 盛世婚宠洛少的傲娇大小姐

    盛世婚宠洛少的傲娇大小姐

    母亲被害,小三上位,男友订婚,新娘却不是她,种种不堪的过去,让她除了友情不再相信任何,他的出现给她的世界带来了一线生机,他们结局会如何呢?会在一起吗?
  • 木秀于武林

    木秀于武林

    药王之女拜于名师门下,功夫没学几招,师父怎么总是神出鬼没的啦!好在他还算有点责任心,留了份战无不胜的法宝。现在她要拿这份法宝去挑战武林盟主啦!可是武林盟主偏偏对法宝免疫!什么?论辈分自己还要叫他声师兄?哎,别不平衡啦!武林盟主还不乐意呢:师父,您捡徒弟的标准是看谁长得好看吗?有我一个可爱爆了的徒弟还不够吗?还有这个废柴师妹身后跟着的傻大个是谁??泽王爷?别闹啦哈哈哈他不是应该在宫里帮忙平叛嘛!呃…真的是泽王爷?
  • 我和女友的懵懂青春

    我和女友的懵懂青春

    当我看到同桌梦如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 云中一叶

    云中一叶

    简单来说就是女版的退婚流废物重生记。这是一个习练气劲,储存于丹田气海然后发挥出各种奇异招式的世界。女主叶子安从小就被认为是武道天才,却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自己的丹田气海,从此成为一个废人。但是麻烦却不断找上门来。有人杀到她家门口,指着她鼻子骂她废物。心爱的男人被人抢走。原先般配的豪门婚姻被退婚不说,对方还要她死。于是。参加武道大会。加入武学学院。拜师学艺,苦学怒干。一路强升。和一种家族大佬。宫廷王侯。黑市老大谈笑风生。哈哈哈。顺便也重新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有从小青梅竹马如今武功天下无双的绝世剑客。也有指腹为婚,野心勃勃的未婚夫,二皇子。。。。,。。。—嘻嘻i。。
  • 穿越之妖孽傻王妃

    穿越之妖孽傻王妃

    单身的小资女竟莫名其妙的穿越在了新婚王妃的身上...好吧,看在夫君长的那么妖孽的份上,她认了。。未料到自己的身份其实只是个人质,离!才不受不了这鸟气~她从不沾花惹草,只是为什么...门外来了那么多找自己算账的妖孽男...
  • 祖灵传说

    祖灵传说

    螺祖却转世成了往生柳,祖灵现!怕是六界要不太平了!紫墨离这个妖冶的男人救她宠她唤她娘子。千言一直并不讨厌,但也绝谈不上爱恨的地步。可如今……从此与他便两不相欠罢莫君夜他竟然可以这样心细如尘,体贴入微,这个冰一样的高冷男子为她挽发,做她最爱吃的丹鼎炖……木易是她此生的福星,可她却伤他至深!他回首剑眉星目神采飞扬莹然有光。不颦不笑却勾魂摄魄。她敢发誓在自己这两千余年的生命里从未见过如他这般谪仙的男子。最终还是认命的闭上眼,心中闪过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即爱过优秀如墨君夜,也恨过妖冶若紫墨离,现在竟还能在死前一睹这绝世仙容,也罢,不枉此生了!
  • 圣枫学院,邪少有点拽

    圣枫学院,邪少有点拽

    她经历过一次阴谋重重的初恋,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直到他影倾枫的出现,一次次的吵闹,一次次的斗嘴,他一步步走进她的心房,解开她的心结。当她彻底爱上他,却发现他一个巨大的秘密…………
  • 魔箭师

    魔箭师

    大陆第一魔法弓箭手,从圣阶到神阶,终究不可越吗?打破龙的奥秘。一本传记揭开故事的旋律,不平凡在少年的眼眸里,天使唤醒充满奇迹的世界,协奏曲一般美妙,破旧枯木,黯淡月光,一声龙吟,将空间撕裂,那悠扬悲伤的序曲抚慰着少年,谁能懂他,一个人揭晓......
  • 弑魔至尊

    弑魔至尊

    万年之前,众族大战,魔族战败,诸族没落万年之后,魔族复出,筹划千年,争夺界主尸族少年,抱着一颗强者之心,在爱与恨,大义与私怨之间,走上一条诛魔之路……成就尊者,诛杀众魔,化为至尊,受后世膜拜。
  • 涅槃封神典

    涅槃封神典

    收藏问题反馈涅盘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