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800000044

第44章 咒语与摹声的效力

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咒语的表现模式时,发现有三项与法术信仰相关的标准成分。其中第一项是声音的效力,指咒语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如风吼、雷鸣、海啸,各种动物的呼号之类。这些声音本是模仿自然现象而发出的语音符号,行咒术者相信只要发出这些声音符号便能唤起相应的自然现象;或者这些声音符号用来表现与某种欲望相联系的情绪状态,而这欲望正是要借咒祝的法力手段来加以实现的。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6页。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一见解对于认识咒祝之词中许多莫名其妙的无意义措辞方式极有帮助,进而还可以由此探讨上古诗歌语言特征的形成。

按照“诗言志”古训的传统解说,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力在于诗人要求表达主体自身的思想情感之需要。可是在《诗经》这一“言志”的活标本中,我们却看到了大量为了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而特创的表现方式——象声词。其中直接模拟鸟类鸣声的如:

关关雎鸠。(《周南·关雎》)

黄鸟于飞……其鸣喈喈。(《周南·葛覃》。毛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仓庚喈喈,采蘩祁。(《小雅·出车》。集传:“喈喈,声之和也。”)

鸣雁,旭日始旦。(《邶风·匏有苦叶》。毛传:“,雁声和也。”)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郑笺:“嘤嘤,两鸟声也。”)

交交黄鸟,止于棘。(《秦风·黄鸟》。俞樾《群经平议》卷九:“诗人言鸟,如‘关关雎鸠’……以声言者为多,交交亦当以声言。”)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郑风·风雨》。毛传:“胶胶,犹喈喈也。”三家诗有作“嘐嘐”者,胶胶乃假借字。)

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小雅·鸿雁》。《经典释文》:“嗸,本又作嗷,五刀反,声也。”)

有模拟虫类或兽类叫声的如: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召南·草虫》。毛传:“喓喓,声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

有模拟鸟兽动作声音的如: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唐风·鸨羽》。毛传:“肃肃,鸨羽声也。”)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齐风·鸡鸣》)

螽斯羽,薨薨兮。(《周南·螽斯》。集传:“薨薨,群飞声。”)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齐风·卢令》。毛传:“令令, (犬)缨环声。”〕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

有模拟风雨雷电江河水声等的如: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小雅·谷风》。旧注训习习为和调貌,闻一多《诗经通义》:“习习亦本大风之声。”)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小雅·蓼莪》。毛传:“发发,疾貌。”)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小雅·蓼莪》)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卫风·硕人》。《说文》:“活,水流声。”)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邶风·终风》。毛传:“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

风雨潇潇,鸡鸣膠膠。(《郑风·风雨》。集传:“潇潇,风雨之声。”)

至于模拟人的活动的种种象声词,更是多不胜举。如形容车声的有:

有车鄰鄰。(《秦风·车鄰》)

大车槛槛。(《王风·大车》。毛传:“槛槛,车行声也。”)

大车啍啍。(《王风·大车》)

檀车。(《小雅·杕杜》)

戎车。(《小雅·采芑》)

八鸾玱玱。(同上)

和鸾。(《小雅·蓼萧》)

和铃央央。(《周颂·载见》)

鸾声将将。(《小雅·庭燎》)

鸾声哕哕。(同上)

鸾声嚖嚖。(《小雅·采菽》)

八鸾锵锵。(《大雅·烝民》)

八鸾鸧鸧。(《商颂·烈祖》)

形容钟鼓之声的例子有:

伐鼓渊渊。(《小雅·采芑》。毛传:“渊渊,鼓声也。”)

鼓咽咽,醉言舞。(《鲁颂·有马必》。毛传:“咽咽,鼓节也。”)

钟鼓喤喤。(《周颂·执竞》)

鼓钟将将。(《小雅·鼓钟》)

鼓钟喈喈。(同上)

鼓钟钦钦。(同上)

奏鼓简简。(《商颂·那》)

以上是同马林诺夫斯基概括咒词的声音效力时所述前一种情况(模仿自然现象的声音)相对应的《诗经》象声词实例,至于马氏言及的第二种情况——表现与某种欲望相关的情绪状态的声音符号,在《诗经》中同样十分常见。诗人们在试图用有限的语词表达出内心情绪状态方面似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据我粗略统计,《诗经》仅用于形容“忧心”或类似情绪的“重言”就有20种之多:

我心惨惨。(《大雅·抑》)

忧心怲怲。(《小雅·支页弁》)

忧心奕奕。(同上)

忧心殷殷。(《小雅·正月》)

忧心惸惸。(同上)

忧心愈愈。(同上)

忧心京京。(同上)

忧心烈烈。(《小雅·采薇》)

劳心博博兮。(《桧风·素冠》)

中心悁悁。(《陈风·泽陂》)

心焉忉忉。(《陈风·防有鹊巢》)

心焉惕惕。(同上)

忧心钦钦。(《秦风·晨风》)

劳心怛怛。(《齐风·甫田》)

中心摇摇。(《王风·黍離》)

中心养养。(《邶风·二子乘舟》)

我心悠悠(《邶风·泉水》)

忧心悄悄。(《邶风·柏舟》)

忧心惙惙。(《召南·草虫》)

忧心忡忡。(同上)《尔雅·释训》认为“殷殷、惸惸、忉忉、博博、钦钦、京京、忡忡、惙惙、怲怲、奕奕”共10种叠字都是一个意思:“忧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普遍的“重言”表达情绪的状况呢?一般认为是诗人修辞上的需要使然。朱广祁先生说: “重言在《诗经》中的作用,一是摹声,一是拟写事物的态貌。摹声也是为了拟写态貌,所以重言的绝大部分可以归入形容词。”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页。重言又称叠字,自从清代学者王筠作《毛诗重言》以来,人们对《诗经》中的重言叠字现象表现了很高的兴趣。语法学家们发现,叠字在使用中除了充当形容词和象声词以外,也间或充当名词和动词,如言言、语语、处处、信信、宿宿等。用作动词的叠字都只是不及物的,没有及物的叠字动词。丁声树:《诗卷耳芣苢采采说》,见《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而用做形容词性谓语和名词修饰语的叠字则最为常见。黄振民先生据此概括出一种称为“叠字法”的修辞格:

当行文时,凡将同一之字,重复使用之修辞法,曰叠字法。《诗经》作者亦常使用此法。一般言之,《诗经》作者使用此法,就其应用而言,多系就事物之声音及其状态二者加以摹写。兹即别为摹声、摹状二类……黄振民编著:《诗经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第447页。

最早从修辞技巧角度讨论《诗经》叠字现象的《文心雕龙·物色》曾用“属采附声”来概括此类现象,刘勰举出的例子有“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钱锺书先生补充说,像《卢令》之“卢令令”,《大车》之“大车槛槛”,《伐木》之“伐木丁丁”,《鹿鸣》之“呦呦鹿鸣”,《车攻》之“萧萧马鸣”,《伐檀》之“坎坎伐檀兮”,都是刘勰所说“属采附声”之例。“虽然,象物之声(echoism),厥事殊易。稚婴学语,呼狗‘汪汪’,呼鸡‘喔喔’,呼蛙‘阁阁’,呼汽车‘都都’,莫非 ‘逐声’ ‘学韵’,无异乎《诗》之‘鸟鸣嘤嘤’‘有车邻邻’,而与‘依依’‘灼灼’之‘巧言切状’者,不可同年而语。刘氏混同而言,思之未慎尔。象物之声,而即若传物之意,达意正亦拟声,声意相宣(the sound an echo to the sense),斯始难能见巧”钱锺书:《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16页。。钱先生在此指出了《文心雕龙》讨论《诗经》叠字时的一个疏忽,即把摹声和摹状两种修辞法未加区别地混同为一了。更为可观的是,钱先生用婴儿学语的生动实例来说明了一个道理:摹声是人类语言能力之中较易达到的,似乎是一种本能技术,而摹状则相对有一定难度,绝非婴儿所能达到。这无异于为我们从发生学考察叠字措辞模式的产生和演进提供了宝贵的启发。早在20世纪20年代,董彦堂先生就曾提出过研究婴孩发音对于语言发生理论的有益启示,他的这一倡议同皮亚杰从儿童语言与思维入手探讨人类认识发生规律几乎同时。

同类推荐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欧阳修文集2

    欧阳修文集2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太阳系外

    太阳系外

    人类的发展,终于脚步迈向了宇宙。在二十年的辉煌探索后,权利最大的中心法庭突然全面禁止人类离开太阳系,并立下严格的法律。明明正是迈向宇宙的时代,人类再次止足于太阳系之中。在禁止法颁布后的十年,监视站中的启航截获了一艘不明的飞船,而这艘飞船,将会再次使人类迈出太阳系。
  • 异界屌丝科学家

    异界屌丝科学家

    本文属于慢热,前期的慢热只为后期的厚积薄发。凌峰开始的梦想很简单随便找份不算累收入一般的工作,和一个不算美也不算丑的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然后健在的父母帮自己带孩子,自己与老婆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一家人乐呵呵的过日子。孩子独立之后,退休,每天悠闲地下棋隐居。但这么简单的理想屌丝也难以做到。。屌丝想逆袭怎么办,请看异界的屌丝科学家怎么翻身农奴做地主的。
  • 黑暗符文剑

    黑暗符文剑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没有绝对纯洁善良的人,也没有绝对黑暗邪恶的人,人类有两面性,所以需要不断与自己的邪恶战斗。黑暗符文剑,原本是这个异界最黑暗之物,却被一个心灵最善良的人拾起,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在这个名为洛萨克大陆的奇幻世界,魔族,人类,德鲁伊,狼人,半兽人,精灵,矮人将一一上场。魔族战争,巨虫之潮,魔法师之战也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 青灯古佛

    青灯古佛

    凄风苦雨、独立寒江、寒风遮面,不觑那三尺青锋,浊酒一壶,抛却那青灯古佛,哪管世人叹息!没有惊天的资质,没有傲人的出身,也没有羡煞旁人的奇遇。但这是个神奇的世界,有至强的武器,有至高的武学,更有眼花缭乱的物品。在江湖的磨砺中,挣脱枷锁,颠倒乾坤,以惊世修为,通天的手段粉碎一切,创造一切。起因,来自于一颗暗藏玄机的石头……
  • 七道玄宗

    七道玄宗

    世间沧桑,七道权分,是谁主宰了大陆运势?是谁控制了人生命数?是谁掌控者人命似草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天机还是魔咒,道家的万古长存带一切追寻长生的人去寻找答案……谁在背后操纵,谁在制定游戏规则?七道玄宗,玄术巅峰。
  • 洪荒之门

    洪荒之门

    希冀大陆,历经岁月锤炼,诞生无数名垂千古的强者。历史的洪流,淹没数不胜数,有名无名强者的尸骸。洪荒,上古,近古。三大时期的羁绊阐述一代又一代令天地变色,令鬼神退避的故事。时间犹如一只恶魔的手臂,将一切的一切推往死亡的深渊。洪荒已无人知晓,淡忘在历史潮流之中,没有残留片点遗迹;一座座矮小浅薄的坟墓为上古留下神秘消失的揣测;近古却在历史之中依然艰难的挣扎着,世人皆为近古争夺最后一丝之气。
  • 我的校园恋爱记

    我的校园恋爱记

    当冰蜜泪和她的闺蜜们在学院里碰见那位属于自己的那位她时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呢?请敬请期待,
  • 我到底是谁的时间

    我到底是谁的时间

    过往是什么,曾经该如何,现在迷茫吗?以后我是谁的时间,青春在冰中燃烧,火中冷冻。
  • 仙灵修仙记

    仙灵修仙记

    何谓仙?何谓灵?修道路途漫漫,是挥剑斩情丝,一心向道?还是红尘染身,坠入情网?何去匆匆……
  • 觉剑绝剑天地

    觉剑绝剑天地

    百年来天帝治下半璧天地,灾祸连生,苍生不宁。究其原因是为百年前天帝携天道与众仙神重伤鲲鹏,致使天地守护者鲲鹏离界远遁,而众仙神也大伤元气……百年之后,主角陈君游阴差阳错被冠以“魔子”之名,据传可以沟通鲲鹏,在楚国霁城地域内连将三十余日暴雨,民不聊生,远走他乡逃难……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