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600000032

第32章 乡村之子叶赛宁

1912年,乡下人叶赛宁进入了城市,在莫斯科逗留一段时间,又来到彼得堡。这时他刚刚17岁,在小地方读完了师范学校,就匆忙地跨进大都会的门槛,可是他所受的乡村教育,将持续地影响其一生。他从来不否认自己原始的身份,写在《自传》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于1895年9月21日生在梁赞省梁赞县库兹明斯克乡。”家里人本希望叶赛宁成为乡村教师,他却在城市里当上了诗人,一位城市里的田园诗人。叶赛宁在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还就读过沙尼亚夫斯基民众大学。他把自己在乡下写的诗投寄给各大刊物,可惜都遭到退稿,这跟大多数文学青年的经历相似。后来他去彼得堡拜师学艺,敲开了大诗人勃洛克的门:“当我看到勃洛克时,汗水从我脸上流下来,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了一个活的诗人。”未来的大诗人叶赛宁,在名不见经传时居然也有过如此羞怯的心理活动。幸好勃洛克很赏识他那散发着青草气息的诗稿,将其引领入上流社会。曾使叶赛宁吃过闭门羹的那些刊物,开始隆重推出这位新面孔,他的第一部诗集《悼念亡魂节》也随即出版了。初出茅庐的叶赛宁,体会到春风得意的感觉:“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个天才。我知道这一点比别人更清楚。”

1916年叶赛宁应征入伍,住在皇村(也是普希金的精神故乡)。因为跟皇后的副官洛曼上校有一定交情,受其邀请,读诗给皇后听。据说皇后倾听了叶赛宁的朗诵后长叹一声:诗很美,但是太忧郁了。叶赛宁回答:整个俄罗斯都是这样。他还给皇后讲述了贫困、气候、灾荒等等,这简直在代表俄罗斯乡村发言了。不知皇后听了有何感想?叶赛宁因为拒绝写诗歌颂沙皇,而被送到前线的一个军纪处分感化营,接受改造。不久,革命爆发了。

关于叶赛宁这一时期的生活,在其《自传》里有些描绘:“我擅自离开了克伦斯基的军队,投入革命,过着一个时期的逃兵的生活,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工作,但不作为一个党员,而是作为一个诗人。”在叶赛宁意识中,诗人的觉悟并不比党员逊色。“我从没有参加俄国共产党,因为我觉得自己更加左。”赤子一样的诗人哟。叶赛宁生活中最著名的女性是邓肯。这位美国女舞蹈家1921年来苏联访问及演出时,与叶赛宁一见钟情,并闪电般地结婚了,她比叶赛宁整整大17岁。叶赛宁伴随这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走遍了全欧洲,并同去美国。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诗歌与舞蹈的结合,一位乡村之子跟一位摩登时代的女明星的结合。叶赛宁多多少少为诗人们挣了点面子。叶赛宁与邓肯的故事,可以拍一部附庸风雅的好莱坞电影——至今未拍的缘故,莫非是再难找到能够胜任的两位主演?电闪雷鸣的爱情跨越了年龄也跨越了国界,可惜只持续了数年。叶赛宁孤独地回到了祖国。他开始以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国家与事件:“我不喜欢我们这种几乎冷却了的游牧生活,我喜欢文明。可是我非常不爱美国。美国,这是一股臭味,在那儿,不仅艺术,甚至一般地说连人类最美好的激情都濒于死亡了。假如今天以美国作为方向,那么我准备那时候更喜爱我们灰色的天空和风景:稍微陷在泥土里的木屋,篱笆,从篱笆上竖起的巨大的木杆,而在远处,一匹瘦小的马驹在风里摇着尾巴。这并不是那些摩天大楼,它们目前只产生了洛克菲勒和麦考密克之流的人,可是在我们这里,它们却培育出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莱蒙托夫和其他的人。”在叶赛宁心目中,托尔斯泰等一系列俄罗斯大师,才是人类精神领域的百万富翁和财阀,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后代受用不尽的。叶赛宁声言自己喜欢文明,其实他最热爱的还是优美如歌的农业文明。对齿轮密布的工业文明他还是有点抵触情绪,因为它有时会像精致的牢笼一样禁锢人性的歌吟。

叶赛宁回国不久,就因精神抑郁而自杀。临死之前,是否还想起长袖善舞的邓肯?邓肯给叶赛宁田园诗一样清新且忧郁的生涯,插入了一小段狂欢的打击乐。可是,狂歌劲舞会使我们脆弱的乡土诗人失重的。读叶赛宁的诗篇会发现,大自然是他的女神、他的爱情。而在他的生活中爱情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爱情已构成他内心的大自然,使他能透过城市的面具呼吸到乡野的新鲜空气。在失去乡村之后又失去爱情,叶赛宁的精神崩溃是必然的。仅仅两年后,邓肯也死了。

他们会在天堂里会合吗?还是视若陌路?

但愿天堂里会有他们故事的续集。

同类推荐
  •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本书是一本反映农民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语言特点、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的散文集。
  •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本书围绕贾平凹30年的创作首次专注“生态学”研究,包括其作品中的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自然生态、民俗生态、存在生态、人文生态、性情生态和生态理论9个方面内容。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走马看黄花

    走马看黄花

    对于农业发展是这样,对于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让我想起经济学上讲的“木桶定律”。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 豪放词·婉约词

    豪放词·婉约词

    诗词曲文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咀嚼传统,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热门推荐
  •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追溯几千年风光,情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谷间万年青莲上站立着的小人张着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对面的翩翩少年说道“长大我定要娶你”少年嘴角轻扬宠溺的看着青莲上清新秀丽的小人说道“好!我等你来娶!”
  • 动物世界3

    动物世界3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无良王妃:农女空间有点田

    无良王妃:农女空间有点田

    包小贝21世纪全能天才,智商250,情商负250。她是包家村的包小贝,家徒四壁,稻草铺的床,缺了角的桌子。当21世纪的包小贝醒来后,又是一番风景。
  • 我的异能公主你别逃

    我的异能公主你别逃

    初次见面,他对她说了句:“滚!去别的地方坐!别坐我前面!新生!”本来互相讨厌的两人却成了搭档,两人的命运齿轮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运转的。片段一:”辰,你同桌是无效化!“片段二:某女生别扭的转过头,把手中的蛋糕放在某男的手上说:“其他人都有了,剩下一个,给你!”(请大家不要怪罪我用了“爱丽丝”学院的名字,还有异能名称。多有得罪啦。。。。。)
  • 酒醉的邂逅:天堂泪

    酒醉的邂逅:天堂泪

    一次酒醉的邂逅改变了一个大学生的命运。这个一生穷困潦倒,挫折不断,噩运如诅咒般缠绕的大学生,在他身上发生了一段悲喜交加的感情故事。他的身边出现四个女孩,一个高贵而不傲慢;一个貌美而追求虚荣;一个妩媚而刁蛮;最后一个尊贵而带着怜悯。金钱、美色、阴谋就这样层层展开。错综复杂的感情,如一部现代都市爱情剧。
  • 魔徒笔记

    魔徒笔记

    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抱歉,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死去将自己的灵魂交给它们。一直只想活着,活到诸神灭绝,地狱泯灭。到那时,所有生灵都会忘记恶魔曾经的爪牙,黑暗的眷顾者。我们将拥有一个新的名字。使徒.......
  • 我的另一个我,还是不是我

    我的另一个我,还是不是我

    你们相信这个身体里还存在另一个不是我的我吗?
  • 凌封天地

    凌封天地

    寻世间灵运,夺天地造化,世事如棋,与人争,与神斗。漫漫仙途,我自凌封天地!
  • 栀子花开过的夏天

    栀子花开过的夏天

    栀子花,淡淡的铺满眼帘,清纯而优雅,美丽而不妖娆,她的叶,也是经年不凋,冬雪春雨秋风中翠绿依然。七年之久,我依然尝试着在栀子花的芳香中寻找那少年曾经的背影,却是无论如何也捕捉不到,因为我忘了栀子花的花语虽是永恒的爱与约定但,人与花是不一样的。青春就那么快的一闪而过,我还未曾来得及去留下些什么,那些人就都不知不觉的散去了,而那个少年却是我心中多久都挥之不去的栀子花,洁白优雅,却又无处可寻。不知,多少年后我在回到你面前,当初少年时代的约定是否还依旧不变?
  • 心语随笔

    心语随笔

    喜欢或不喜欢,于你,于我,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记忆里是否存在一些曾经令你感动的场景。我要做的便是,唤醒你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