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我还说起一件趣事。有次大陆来了个歌舞团。到一个小城演出。当地请了些退伍老兵来观赏。老兵们生活不太如意。对看文艺演出兴致不大,开始时表现得相当冷淡。演到中间,有个节目是唱山东民歌,扭山东秧歌。大家还怕更受冷落。没想到唢呐一响哇的一声炸了锅!原来这批老兵都是山东人,一听家乡的歌声,情不自禁全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落泪,唱完一个要求再唱一个,演出完毕老兵们都冲上后台向演员们致谢,演员客气地说:“唱的不好,请多提意见。”一位老兵说:“谁说不好,俺老家的玩意儿还有不好的?听的就是个家乡味!”
除去这些“人情”,许多“世态”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台湾服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文明礼貌怕是大陆要使点劲才赶得上的。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见到讲解员像教师似的给一群小学生讲解。讲解一段还提问,提问完对回答正确的孩子还奖励一张参观票要他下次再来,那股负责和慈爱态度使人感动。舒乙好奇心强,他找个机会问一位讲解员工作了几年,拿多少报酬?没想到讲解员笑着说她并不是博物院的职工,而是退休后来作义务工作的,自愿服务,不收报酬。后来在一家文学资料中心,又碰到几个作义务工作的青年,竟是大学研究生。他们说,来服务是出于个人爱好,在这里更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卖食品的先尝后买,大陆也有,但限于糖果类小食品。到台中时路过一个洗车站,我们参观站上的食品店,看到这里卖面条,卖凉粉,卖肉食也先尝后买,而且再三说明,尝了不买没有关系。我怕人家劝我尝,故意躲到卖面茶的摊旁去。刚站住脚,卖面茶的就拿起一个小碗说:“我冲一点您先尝尝,合口再买,不要买了不爱吃……”
我和舒乙应亲属和痖弦先生之约,在一家餐馆见面。下了汽车发现我把记着餐馆名称的纸条丢了。挨家找了几个饭馆,都没找到人。正着急间忽然看见旁边就是“联合报社”。我就冒昧的进去,跟办公桌前一位小姐说:“我是大陆来的,跟痖弦先生约了个饭馆会面,可是我把饭馆名称忘了。您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痖弦先生去了哪里?”话刚说完马上左右三位小姐全都迎上前来,笑着劝我不要着急,立刻三人分头打电话到处联系。问了几家全都不对,小姐们也为难了。一位小姐想了想,问我:“您住在哪家宾馆?”我说了宾馆名字,那小姐就打电话到宾馆去,跟服务人员说:“劳驾,看看有没有给邓先生电话留言?没有?那就请到他住的房间,看看有没有丢下张纸条?如果有,拿来念给我听听好吗?”过了一会对方回电话说:“找到一张纸条,可是只有三个字,合家欢。”那小姐马上眉开眼笑说:“好了,就是这张。”说完立刻又给那家饭馆打电话,果然家婶和痖弦先生已经等我们等急了。那小姐放下电话,又画了张地图,告诉我合家欢饭馆距此还隔着一条街呢。请按地图去找。
这些都是小事。恰是这些小事使我感到自己仍没离开中国,仍然生活在同胞之间。中国人是有敬人和自尊的优良美德的。但由此我也才明白,我的亲戚从台湾来北京时,受到大陆售货员小姐抢白后为何那么脆弱,两眼竟含了眼泪。大概她觉得自己回了家,而家人对她太无礼。
我相信大陆99.9%的服务人员都是优秀的。愿剩下那零点一学学台湾服务行业的敬业精神和文明作风。这不算崇洋媚外。中国人不分彼此,对不对?
大丰大足
我怕写游记,小说中也少有风景描写。不是不想写,是不会写。读书太少,雅兴不足,没学会欣赏风景。整个少年时期都当兵。战争中天天行军,见山咬牙爬,遇水脱衣趟。人家谈沂蒙山的山青,我却想起大雨中屁股坐地滑溜下山狼狈相,别人说扬州瘦西湖的水秀,我只记得背包顶在头上趟水中赶路的苦状。说也可怜,走了多少风景名胜之地,都没享受赏心悦目之乐。近年来想附庸风雅,随朋友旅行时,试着欣赏风景,好看倒也觉得好看,可就是引不出灵感,构不成文字。
功夫也不全白搭,有的地方,这真给我灵魂震撼。不过较少是自然景观,大多是人文遗迹。而这种地方更写不成游记,因为一到这种地方就少了游心,多了敬意。写这些要有学问,我有兴致但没学问,想写也不敢写。比如大足石刻。
有人说中国有“三大石窟”,有的说“四大石窟”。是哪几个也说法不一。反正我去过好几个。第一个是1947年3月打洛阳战役,雨中行军经过龙门。浑身水湿冻得直磕牙,对那些小而暗的石窟本没太在意。但走到奉先寺前全队都好奇地站住脚了。毕竟我们是文艺兵,对艺术有直觉感受。先是被那大石佛的高度引起兴趣,站在它脚下不把脖子仰起两眼朝天就看不到佛头,她比洛阳城门楼子还高。把后脑勺靠在脊梁上往上再看,当看到我们祖先把一间房子大小变成了一张有血有肉,有灵有性,丰满端庄的佛脸,双目半睁半闭,慈眉善目地注视着底下我们这批人。人们安静下来,被那温柔善良表情吸收住了。直到后续部队朝我们喊叫,要我们快走。别挡他们路,我们才不情愿地加快步伐继续赶路。美术组同志边走边议论,说距离地面这么高,仰视看去身体比例还如此和谐,可见古代艺术家对透视学把握得很准!他们改变了人体正常比例,不然从下边看上去头很小,看不清面部表情……
这样,龙门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对中国的石雕产生了兴趣,建国后有机会就又观赏了几个石窟。也许是靠这点基础,最后拜谒大足,就多少有了点“心得”。
云冈、龙门等石窟,各有登峰造极之处。因此后出现的大足要做出特色就更难。也因此,做出绝活就更令人敬佩。
举例来说,要看接近印度原味,得去大同,云冈开凿时那里是北魏国都,佛教从西域传来不久。佛像服饰简单,体态雄健,高鼻深目,有键陀罗风格。所以《水经注》中说它是“真容巨壮,世法所希”。要看佛教“洋为中用”的早期成果,须到龙门。从北魏迁都到洛阳,经历隋唐五代佛教盛期,开始给“护法天王”们上了中国铁甲袍带。佛陀的面像也由“瘦骨清相”变得丰满慈祥。唐时石雕技艺发展成熟,出现了大卢舍那佛像那样技艺精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代表作。
前人已经到顶峰了,后人如何再拔尖?既不能吃人嚼过的馍,如何才能独树一格,有自己独特面貌?所以没去大足之前我心中就存有疑问:听说大足主要作品创于宋代。宋徽宗赵佶是道教信徒,曾下令把佛寺都改为道观,佛陀名字都要改成道教名称。经此一番打击,佛教元气大伤,在这时代造的佛教石窟有何特色呢?
我就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向大足。
看“大足地图”,见有个“妙高峰”,立刻联想北京的佛教圣地妙峰山,就叫朋友带我先去这里。朋友说大足首要景点是宝顶山,而我坚持先到妙高峰。不料歪打正着,到妙高峰看了第一眼就如雷轰顶了!石窟中间位置坐着印度的释迦佛祖,左边却是骑牛出关的道教教主老子;而右边更是中国读书人的先师孔圣人!嗨,三位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能坐在一块和颜悦色的从容交流、合作协商真是难得看到。没听说别处有这样的塑像!细想一下还真有道理,中国人本来就常把儒、道、佛三家学说往一块掺和。这组雕像是把抽象思维形象化了。绝!别看我们祖先虽没用过“洋为中用”,“双百方针”这类词儿,原来早就有此思路。
我说:“我真想跪下磕个头。”朋友问:“你还真信教7”我说:“这才叫五体投地。”
他说:“这样,到宝顶山你就得磕起来没完了。”
我立刻赶往宝顶山,进了大佛湾。
只见大佛湾五百多米长U型山谷,以三面山坡1万多尊雕像构成了一个独特世界,一霎时简直弄不清是到了佛国还是仍在人间!就是佛国吧,旁边一位美丽村女正在养鸡,笑眯眯的两手掀开竹编鸡笼,出笼的大鸡啄虫吃,没出来的小鸡争着往外跑。不远还有位少女聚精会神的吹竹笛。稍远处更有一队工匠赶着去作工,带头的师傅手拿角尺,后边的徒弟有的拿着斗,有的提着秤,还有人带着苕扫。最惹眼的是一连10幅牧童放牛的连环雕像!开头是牧童放牛遇上老虎,牛吓得狂奔牧童拼命拉缰绳!然后是牧童拿鞭子抽不服管的牛;往下是:牛跑人追;牛争人斗;终于两边都筋疲力尽,放弃争斗,各行其是;小童就坐在树下唱小曲,牛在一边舔蹄子。最后一幅是小童索性倒在树下睡着了,连树上猴子伸手摸他的头他都不知道,牛也在一边安静的休息下来……图边附诗道:人无牛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噢,粗看是村童放牛的场景,细想是说世人修心的哲理!
说这是人间吗?也不像。且不说进湾来头一批碰见的是雄伟庄严护法佛,只看那尊千手观音岂就不是人间能有的奇观!千手观音像人们大都见过,就是用几双手至多几十双手,象征观音法力无边洞察一切。可大足这尊观音却不折不扣伸出来1007只手,每只手上长着一只眼睛,以1007个不同的手势拿着1007件不同法器。胸前两双合十,另两双手结手印,再举在头上两双手捧着尊佛,这都是立体雕的,其余1000多双浮雕手臂伸展在88米的身旁空间中。菩萨面貌生动,佛手姿态柔软,令你无法相信这都是由一块铁硬的山石变化成的!这回我是真的跪下了。因为不这样我就无法表达对雕出这1000只神手的那双人手的敬佩。虽然我明白这种艺术境界不是只凭一双巧手就能达到的,手还要靠信仰和理想来支撑。
按次序把U形大佛湾浏览一遍,才悟到这不是一般地作了一次参观,而是像经历了一场幻化的人生历程。
这里有为人出生之前的“六道轮回”图像;随后是侍女送药给妇人的“怀胎安护恩变”,接着是“临产受苦图”,到“父母恩重变相图”,又看到母亲给婴儿喂奶,父亲抱着小孩逗耍组图。进入少年时期就看到10多岁的男孩打鼓作乐,青春少女合十念佛。成人之后可就善恶有别了。既有“大方便报恩图”,“柳本尊行北变相图”的善有善报,也有夫不识妻,姐不识妹,以及罪恶灵魂打人十八层地狱的恶果。“地狱变相图”三层,证明了“善恶到头终有报”。上层神仙注视着人世表现。中层是为善者超凡脱俗境遇,这下层可就惨不忍睹了。十大明王个个体壮面凶,有的拿着账本,有的拿着铁链,准备捕捉作恶之魂;有的瞪眼握拳。越往下看越可怕,杀父淫母罪犯被鬼足拦腰砍,干尽恶事的被马面揪下头扔进油锅,还有的被截断双腿,被按进磨眼……
看到这里,也许会以为大足石刻是纯世俗化的宗教作品。但是且慢,转眼再去看看另外几个洞窟。那优雅的数珠观音,那丰姿动人的日月观音,有“东方美男”之称的文殊菩萨和被视为“东方维纳斯”的普贤菩萨……真是高雅华贵、风雅清纯、文雅脱俗。看后你会认为若把维纳斯称作“西方普贤”也不过分!
我说不准这就叫做“大雅大俗”、“雅俗共赏”。但看出来与云冈、龙门风格有别,都是独一无二的精绝之作。
看完整个石窟区既多彩多姿又有总体设计的石雕组合,再站到大佛湾中心释迦涅槃圣迹图前,像刚读完一本无字天书,百感交集。不论你信不信宗教,只要是有良知有善意,面对双目微闭、慈祥和善的卧佛巨像,都不能不有所思考。人生一世,花开一春,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要为这世界做些什么事才算活得有价值?是的,不同教派,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有不同信仰不同追求。佛陀认为“人生皆空,寂灭为乐”,老子相信:“人生不老,羽化升天”,孔夫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点,都主张为善驱恶。论证有善行才有善报。偌大一个大足石刻区,5万多座雕像lO万多字节铭文,三教合一,百花齐放。其实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惩恶扬善!
大足石刻用形象表达了“善”没有国界,不分教派,超脱行业,是人类应当共有品性。表达了中国人从善如流的民族性,反映了儒、道、佛、本地、外来等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汇,融合过程与结果。大足是彻底中国化、民族化的石窟群。是按中国人审善特性、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构筑的寓教于美的世术宝典。出于“善”的动机,自南北朝到明清千百年间,中国人一代接一代的用生命,智慧,技能,把一片山石筑成有生命,有灵性,天人感应,形神具备的立体图卷。给世人以从善驱恶的感化。善心使有神功的人创造出了有人气的神。
唐朝在此建县,命名为“大足”是借用了“大丰大足”这句吉祥话。后人要找合适的辞来为这艺术宝库作评语,也只能用这四个字:大丰大足。
广结善缘
我得到一件珍宝:画家兼作家任光椿为我画了一幅达摩面壁图!
我懒于旅游,却请鲁彦周兄和刘忆慈兄带领去潜山和黄梅参拜了“四祖寺”和“东禅寺”:我从不向专业画师和画家索画要画,这幅“达摩面壁图”是破例请光椿画的。
我于宗教,自学而成才。读“可兰经”,读“新、旧约”,读“道德经”,也读“坛经”和“五灯会元”。说不出有什么体会。如果说得出,怕又非真谛了。这些经典,都给我心灵以充实。因为是中国人,尤其对禅宗有着更多的虔诚和敬意。
我到“东禅寺”时是秋天。蕲州虽被岭南人视作“北方”,其实地处江边,与江南景色相差无几。东禅寺建在黄梅群山之中一处峰顶,与山下气候垂直分布。九月中山巅之上草枯树黄,盘旋不已的鸦群从高空飞过,急于南归的雁行,更增加这地方的凄清萧索。我仿佛看到了慧能大师在踏着霜叶背柴,顶着皓月磋米的景象。
禅宗六祖慧能,罪臣之后,孤伶贫苦。靠打柴卖柴维持生活供养寡母。某次卖柴时偶遇有人诵“金刚经”,心有所动,打听得那人是从湖北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处受到启蒙,立刻筹措到10两银子,安顿了母亲,赶往黄梅。可是一见弘忍大师,兜头被泼了一瓢冷水!
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慧能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对岭南土著人的卑称),若为堪作佛?”
慧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别?”
五祖不再多讲,把他打发到后院去劈柴,碓米。从此再不理他,说法传经也不叫他听。完全拿他当苦力。若是现在的青年精英,早骂骂咧咧地撂挑子不干了。慧能却不愠不怒,埋头劈柴碓米。整整过了8个多月,200多天,才有机会单独见到弘忍大师。大师悄悄问他:“吾思汝之见(解)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说:“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原来大师是看到他有慧根,费了些心思对待的。
又过了些日子,就发生了弘忍要考察弟子们的悟性,选定接班人的事。弘忍大师向诸门人宣布,要他们“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现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但没招呼慧能,慧能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被召的门人中最有道行的是大弟子神秀,他是教导众人的教授师,有他在,还有别人的份儿?人们就都表示:“我等以后,依止神秀,何烦作偈!”神秀想:若不呈偈,没法得到大师理解,得不到衣钵;若呈了偈被老师认为不合格,却又彻底绝了希望。欲呈又止,进退两难,思想斗争好几天,才想出个主意。他看到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刷好白墙,准备请人画棱伽变相图。就把偈写在廊下墙上,却不署名。躲在一边看看,等大师读时,看他的反应如何。若大师首肯,就走出来承认是自己所作,若是不以为然,既不出来承认,也就不必再修行了。地是趁晚上没人,自己端着灯就写下了那四句名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弘忍真有道行,读完此偈当场宣布不再在墙上画画,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却不提传法统的事。先稳住了神秀。但到半夜三更时分,他把神秀找来问道:“那偈是你作的吗……”神秀已知他白天的吩咐,马上承认是自己所作。大师这时才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我看。”
神秀满心懊丧,精神恍惚,神思不安,行坐不乐,一直没再出新偈来。可是他那首旧偈已被众人读过,并为传诵。有个小童诵唱着从碓房门外经过,被慧能听到,他跟童子打听这偈的来历,才知道大师有依偈选取接班人的举动。慧能来到廊下看那偈语,但他不识字。正好有位江州别驾张日用在看热闹,又请人家替他念了一遍。听后他对张日用说:“我也有一首偈,可我不会写,您替我写下来行不行?”张别驾瞥他一眼,轻视地说:“你也要作偈,这可有点新鲜?”慧能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别驾一听,这人还真有点意思。便说:“汝但为偈,吾为汝若书”。于是慧能张口诵道:
“菩提本无树,明竟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大老粗也要作偈,是新鲜事。就引来不少僧人围观,此偈一出,语惊僧众。引得大家议论嗟讶,这下惊动了弘忍大师。大师走来看过,先是沉默,随后冷笑一声说:“也未见性!”脱下鞋芒履迅速把它全抹掉。若是现代派的精英,碰到这情形要么火冒三丈,当场不服,要么拂袖而去,慧能却没为五祖的否定而懊恼。只是一言不发低头回到碓房,照旧碓米。
第二天弘忍大师悄悄走到了碓房。见慧能碓米,便问:“米碓好了吗?”慧能答:“米碓好很久了,只是还没过筛子。”
弘忍大师用拐杖敲了三下石碓,默默地转身而去。慧能会意,当晚三更悄悄来到了弘忍法师住房。法师用袈裟挡住窗门,轻声为慧能说了“金刚经。”急忙把衣钵传给他说:“衣钵传与你,但快点逃走吧,迟了必会有人害你”!说完就领着慧能连夜离开黄梅,一直把他送到九江。嘱咐他“书尽量往南跑,暂时不要露面。”果然,慧能刚跑到大庾岭,来抢衣钵的追兵就赶来了,为首的就是曾当过四品将军的武僧慧明!吓得慧能赶紧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躲到草丛中,幸巧慧明找出他后,经过一番交谈,有所领悟,放了他一马,这才逃出条穷命!从此隐居岭南15年。
慧能遭遇本身就打了个机锋:别母舍家,苦苦求法,成功与灾难相伴,得道之日即烦恼之时。福兮祸所伏。不成功遭人耻笑,鄙视:成功了就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参得此理距禅宗法门不远矣!
我多年希望凭一达摩面壁之相在堂,作为人生一个提示,难逢知音。多谢任光椿兄成就了我的愿望。他深谙禅理,意在笔墨之外,美感与哲理溶于一体,善哉善哉。有道是山川虽异,日月同天,凡我佛子,广结善缘!
阿弥陀佛!
1994年11月29日
爬雪山
重阳后出差云南,趁机登玉龙雪山,爬上海拔4800米,有志事成,苦尽甘来,有得有失。
以前到云南,只在远处看过玉龙雪山,白茫茫一条雪龙,在高空忽隐忽现,神秘庄严,但无缘靠近。这次有人提议爬玉龙雪山,我抢先报名,想借机测验自己体质状况,看看还有多大活力。为爬得明白,先借来本导游书读,不看则已,看了越发糊涂。开头一句就说:“玉龙雪山属现代海洋性冰川”,云南是内陆省份,虽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巨川,却都外找出路。向东的并人长江横穿滇、川、鄂、苏奔向东海,向南的直奔东南亚,以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等名义,过缅甸,泰国、越南等国流入孟加拉湾和南海。人海口都距云南万里之遥,“海洋性”三字从何说说?糊涂就糊涂吧,好在最要紧问题弄明白了:“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
5596米是多高?我作过建筑业,知道北京住宅楼一般每层3米,5596被3除,等于1865层半。还可以拿山比山。泰山被尊为“五岳宗长”,“登泰山而小天下”海拔是1545米。“玉龙雪山”比它还要高四倍!我的天,闭上眼睛一想就有点眩!第二天每人租了一件棉衣一个氧气袋,乘缆车到4006米高处,以此为起点开始登山。剪断节说,我用了比跑八公里还多的力气,花了比走八公里长的时间,连喘带吁,腿脚趔趄,形神狼狈,总算向上爬了800米,到达4800米的终点(再往上没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