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7700000006

第6章 智能学习能力培养

⊙学习兴趣是控制知识的一种倾向,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动力。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传授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体验成功的欢乐,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读书学习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观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主要途径。没有观察,可以说就不可能积极思维,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通过观察,孩子才可能对事物有明确的认识。

事物,主要依靠各感觉器官,即通过眼看、鼻闻、耳听、口尝、手触。他观察一朵花,知道这朵花是红的,摸一摸,知道花瓣很细软,闻一闻,知道这朵花是香的。幼儿在观察中,运用感官认识许多事物。

父母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还要教会他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一条鲫鱼,要先从整体再到局部,先从头再到尾(或从上到下,或前后左右)按次序进行。从整体看,鲫鱼的身体是扁扁的,两头小,中间稍大,全身披着闪亮的小鳞片。从头到尾看,头上有两只眼睛,尾上有鳍。要求4~5岁幼儿,把观察到的简单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了使幼儿感知清楚,还可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如把两种不同的鱼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孩子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最主要是引起他对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当幼儿对观察表示出极大兴趣时,应仔仔细细地观看,津津乐道地解答,以增加幼儿的观察兴趣。在家里如果养一只兔子,在大人精心带教下让幼儿一起照料。他从新奇到产生兴趣,然后进入观察,能学到许多知识。他知道兔吃菜叶很快,从小兔到长成大兔要长很长的毛。对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家长应及时满足他们的愿望。例如,家里买来一只母鸡,孩子会很自然地去抓一把料来。

家长不要阻拦,让他去喂,因为这正是幼儿观察鸡吃食的好机会。

在家庭中、马路上、公园里,供幼儿观察的事物是多的,大人要有心选择对象,引导幼儿观察。在观察中,掌握从近到远、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培养幼儿仔细认真的观察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具体地说,幼儿看见一对小兔,红眼、白毛、长耳朵,这一可爱的形象在幼儿脑中留下印象,这是识记和保持;以后看见小兔,他能辨认出来,这是再认;当不存在小兔的情况下,幼儿也能叙述出小兔的形象特征,这是回忆。记忆的过程,是把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以保存、积累和巩固的过程。记忆能力是人所不可缺少的。

记忆是后天形成的,良好的记忆能力需要在幼小时就重视培养。

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培养幼儿时期,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在逐渐发展。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花努力的识记,如有趣的小动物、美丽的花、形象鲜明的人和物,凡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就很容易在无意之中不用专门去记记住了。幼儿期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记,因此,对幼儿要求记住的各种人和事,应当尽量注意形象、直观、具体、生动,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喜欢。有意识记指事先有明确任务,并需花一定努力的识记。这在记忆中占比重较少,同时也有些困难,但在幼儿记忆发展中是一个重要质变,需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如在游戏中,事先提出角色的要求,或讲故事之前向幼儿提出要复述的任务,促使有意识记的发展。

幼儿的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如背拼音字母,背数字。生活中有些事幼儿并不理解,但也能留下印象,就是运用机械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是指对理解的材料,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如一首理解的儿歌,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容易记忆。意义识记效果好。尽管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但意义识记的能力在不断发展,两者相互结合,并不排斥。因此,要幼儿记住的对象,应尽量寓以意义,如学韵母“o”可与公鸡叫声联系,学声母“m”可与两个门洞联系,幼儿会记得更迅速更准确。

幼儿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借助具体形象的识记,如认识父母,分辨熟人和陌生人。语词记忆是利用词的识记,如语词进行解释说明。幼儿语言水平较低,形象记忆效果较好。但形象记忆的效果也借助于词语的运用,幼儿语言发展得好,形象记忆的效果会更好。父母可以充分运用直观材料,同时辅以语词的说明,使形象和词义在幼儿记忆中密切相互作用,促使记忆的发展。

借助联想,提高记忆力联想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如幼儿认识了圆 ,包括圆球、圆桌子、圆瓶、圆盘等,就在生活环境中找圆,回忆自己见过的圆,广泛联系到锅盖、锅、 月饼、饼干、水桶、瓶口、西瓜、葡萄等。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多种联想,所记忆的东西也会越多。在培养幼儿联想习惯时,可积累一些直观生动的材料,按类别分放,供幼儿摆弄、体会,留下丰富、美好的记忆。

对要求幼儿记住的内容 ,要反复练习。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学得快,忘得快,几天之后就忘记了。要设法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提出具体的要求,养成对新事物能集中精力注意的习惯,能发展良好的记忆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头脑中创造新事物形象的能力就是想象力。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过去感知所得到的形象,经过加工 而成,是在想象的条件下进行的。比如,幼儿对妈妈的形象记忆最深,因此,当他接触到布娃娃时,就产生做“妈妈”的愿望。他的话语和动作,有些是模仿妈妈的,有些是凭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新事物的形象,即“娃娃的妈妈”创造的过程。

幼儿时期的孩子想象十分活跃,他可以从一只玩具引起一连串的想象。例如,用花纸折一只“船晒衣裳”送他玩,他会高兴地边玩边说:“一只小船水上走,我在水里洗衣服,洗好晒在小船上。”4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丰富的想象了。幼儿时期,想象力的发展是很快的。当孩子偶然用两条交叉线画出一条鱼时,他会欢跳地叫起来:“一条鱼,一条鱼”。此时,父母对他的“作品”加以肯定、表扬,他会画了一张又一张,以此感到自豪。以后,父母有意带他去看水池中的金鱼,图书上的各种鱼的画片,所画的鱼逐渐就有变化了,如鱼背上添鱼鳍,鱼身下画有横曲线表示水。经过多次练习,他能画出各种颜色的鱼在水里游玩,其主题构思虽然简单,但在成人的启发引导下,想象已从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的创造性阶段。这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想象力在幼儿身上有较大的潜力。

幼儿的想象多受情绪的影响,有时会把想象当做真事,或夸大想象。例如,幼儿特别喜欢万能积木,他会这样告诉同伴说:“爸爸给我买了万能积木”。这绝不是在说谎,而是受情绪影响,或做过梦,以致真假混淆了。遇到这样情况,父母不要责斥他是“说谎”,也不要认为“有趣”,应正确对待。有条件可给他买,否则应转移他对这一玩具的兴趣。

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期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发音要正确幼儿有些语音发得不准,如“奶奶”说成“来来”,“热”

说成“乐”,“岁”说成“睡”等。这是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或受方言影响所致,成人千万不要取笑和模仿,应随时给予纠正。

词汇要丰富教幼儿学说衣着、食物的名称,如“毛衣”、“饼干”;学招呼人,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学说自然现象,如“春天”、“下雨”;学形容景象,如“蓝蓝的天”。反复巩固已学过的词汇,不断增添新的词汇,词汇丰富了,口语表达能力才有了基础。

使用短句句子是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由词构成的。先教幼儿说短句,才能进一步练习说连贯性语言。

训练幼儿学讲连贯性语言5~6岁幼儿词汇已相当丰富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数量词等,还掌握了不少短句。应鼓励幼儿把各种词连起来,连贯地用口语描述某一事物或情景,如:“冬天到了,天气很冷,我跟妈妈上街,穿了大衣,戴了帽子和手套。”。

以上四方面,父母可根据幼儿实际反映结合练习,有所侧重,不可偏废。

发展幼儿口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模仿父母的语言学口语,父母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孩子主要是模仿他们的语言。父母必须注意正确地、文明地使用祖国语言,学讲普通话,为幼儿做出榜样,并有意识地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发音,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通过游戏练习口语幼儿最喜欢玩游戏,游戏中的问答和自言自语,就是练习口语的好机会。孩子所熟悉或理解的事,都会自然而然地在游戏中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幼儿观察的内容很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可在观察中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

生活中交谈亲切地、自由地与幼儿交谈,是发展幼儿口语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从简单到复杂与幼儿进行交谈,并作恰当评定,按幼儿发展情况进行引导。

通过故事、儿歌等文艺作品幼儿在家应有自己爱听的故事、寓言童话和传说。父母讲时语句要优美动听,内容要丰富多采,以吸引孩子兴趣。对孩子爱听的故事,大人可多讲几遍,让孩子记熟、复述。儿歌,大都短小精悍,文字规范,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易于上口,便于记忆,幼儿能较快地学会,念唱时感情充沛。其他如绕口令、诗、谜语等,感染力也很强。这些文艺作品,能大大丰富幼儿的想象与思维力,通过经常练习,口齿变得伶俐,语言善于表达。

通过图片、画册、玩具、木偶等艺术作品形象的、鲜艳逼真的实物对幼儿吸引力很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能得到好的效果。幼儿会看图说话,背木偶戏的台词,两个幼儿在一起,边玩边交谈,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除了对幼儿进行感性知识教育,父母在家中还可开展一些符合幼儿兴趣的知识艺术训练。只要选择内容适当,孩子是愿意接受的。

识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随时能接触到文字,并且会很有兴趣地问:“这个字念什么?”他看着大人的口形会跟着念。报纸来了,读一下报名,过不了多久,邻居的几份报纸,差不多都能认出来。走在街上,认认店面招牌,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字。继而认孩子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还可以做成识字卡,一面看图,一面认字,这样效果更好。但文字比较抽象,幼儿不宜大量认字,死记硬背,否则孩子会感到单调,产生反感情绪。要让幼儿多接触实际,学会观察,为系统识字打下基础。

写字幼儿能绘画,也能练习写字。孩子动笔总是先画画,对画圈圈、涂黑点、画线条很感兴趣,所以,幼儿把写字叫画字。

4~5岁的幼儿可开始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和几岁了。开始时确像画字,如把“口”画成“*: ”。父母应把教孩子握笔的方法,引导他按笔顺写字,注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字要与认字相结合,在认字过程中,孩子记住了字的形象,临摹起来就方便了。孩子写字用的铅笔,色要浓,铅芯要软,使字迹写得清楚,不易戳破纸。5~6岁孩子见大人用毛笔写字,他也试试,父母应予以鼓励。写字时需注意正确姿势,用眼时间不可过长。

绘画孩子喜欢看图画,更喜欢拿笔在纸上学画。绘画不仅能学到绘画技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特别是观察力,都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孩子画什么要给他观察什么。3~4岁幼儿进行观察时,往往只注意物体明显部门,而且不能持久。所以,只能要求他们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少许时间后转移搞另外活动。以游戏口吻启发孩子练习,绘画技能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画直线用“天下雨地上长草”作比喻;学画横线时,画一条线作地,画两条线作马路。5~6岁的幼儿,不但能观察所画物件的整体,还能注意局部。他们中大多数已掌握横线、直线、圆圈、三角形和方形。家长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用这些图形构成简单的画面,如电视机、伞、自行车、房子等,把孩子的眼光引向丰富的实际生活。

孩子画完一张画,常会给父母看,父母要热情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引导孩子把画贴在本子里或墙上,供家人欣赏,把绘画当做一件美好的事情来做。

家庭艺术熏陶——音乐孩子都喜欢音乐,音乐特别能吸引孩子,因为孩子的听觉灵敏,在别人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和温暖。从小注意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而且能开发智慧,陶冶品德和性格。

在家庭中,如何注意早期音乐教育呢?

让孩子多欣赏现在,录音机电视机已普遍进入家庭,孩子在家听音乐的机会多了。电台有专为孩子放录的音乐节目。雄壮的歌声,舒展的乐曲,充实了孩子的听觉。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要注意音响不刺耳,环境不嘈杂,作品短小,节奏鲜明,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并培养坚持听完一曲的习惯。

用自然声唱唱歌是音乐表现中最易理解、最易接受和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形式。孩子最喜欢唱歌了,顺口的曲调听几遍就能上口了。每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一首新歌时,总要一次又一次地唱给爸爸妈妈听,或在游戏中哼哼。孩子开始学唱歌时,父母要注意培养他们用自然声唱歌。

首先要有正确的唱歌姿势,即自然地站着或坐着唱。唱歌姿势不正确,往往会直起嗓子喊叫,声音极不好听。有时孩子高兴了,喜欢唱得很响,父母要及时提醒,并使他懂得在集体中唱歌时,自己的声音不可突出,歌声要整齐才好听。

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也要提醒孩子说话要养成不叫喊的习惯,保护嗓子。有的孩子对唱歌不感兴趣,或听音能力差,可让他多听琴声,多听发音准的同伴唱,父母若不喜欢唱歌,也别忽略孩子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让音乐纳入日常生活之中。

创造音乐环境3~4岁幼儿可以学弹钢琴、小提琴、拉手风琴等乐器了。从小能学会一种乐器,不仅为长大成才打下基础,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毅力。

无论学什么乐器,都需从培养孩子兴趣着手,按孩子特点认真下功夫。孩子觉得很有趣,就会一遍遍地练。一曲弹完,应予拍手鼓励。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必须有老师手把手地教,严格地按教本由浅入深进行学习。老师的讲解、示范很重要,不能心急贪快。有一定基础后,最好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演奏,或听适合程度的音乐会,以扩大眼界,进一步提高兴趣。

幼儿特点之一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即使是对他有明显刺激的欢快旋律,能够集中的时间也甚短。因此,幼儿练习乐器时间不宜过长,3~4岁幼儿应从几分钟开始,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乐器,可延长到15~20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一天分几次练习。

培养孩子的文学水平幼儿文学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故事、儿歌、绕口令、谜语等。它运用形象的、生动有韵的语言,创造有趣的情节,告诉孩子,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人类的聪明、生活的欢乐,把孩子带进神奇的天地,陪伴着度过幸福的童年。

听故事童话、神话、寓言是幼儿最爱听的故事,还包括介绍有科学知识和描述大自然的故事。孩子喜欢故事,百听不厌,有的成了上床入睡的催眠曲。故事能给孩子以智慧、勇敢和理想,多听故事,不仅能长知识,发展想象力,而且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但给孩子讲故事,切忌用教训口吻,寓教育于故事情节之中,多让孩子自己去品尝感受。

背儿歌儿歌的内容广,有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形象,有歌颂祖国,歌颂大自然。孩子将从儿歌中接受熏陶,培养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志趣,纯朴的愿望。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背颂儿歌。

猜谜语猜谜语是幼儿动脑筋思考的一种游戏活动。谜语既有韵又有歌,一般是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以恰当的比喻表达事物的特征。因此猜谜语过程,能够活跃幼儿思想,锻炼分析判断能力,加强联想,对发展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利。

每个孩子都具有好胜心,在猜谜语时孩子愿意自己动脑筋猜出来,不希望大人透露谜底。如孩子几次猜不着,家长可用启发方式,如揭示“这是吃的”,“跟……有关”……,孩子将越猜越有兴趣。谜语内容,应该是幼儿接触过的、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从吃的、用的、自然现象、动物中取材,当然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不可太深奥。

说绕口令教幼儿绕口令,有助于发展语言。教的方法主要一条是慢中求快。开始教时正确示范,一句句慢慢学,不可求快,待完全学会并习惯后,要求说快不会错了。绕口令要求有一定的速度,说得慢就不稀奇不好笑了。相声中常用绕口令内容,孩子特别感到新奇、有趣,越是说不好越是要学着说。

培养孩子的集体思想幼儿到了3岁,特别渴望与同伴交往,不愿一个人单独玩耍。当家里来了小客人,他会非常高兴地主动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很快两个人便做起了游戏,成了好朋友。一旦小客人要回去了,好客的小主人竟会哭出来。这说明幼儿已从个体活动发展到需要有交往的集体生活了。

幼儿园是幼儿的集体活动所在,是幼儿的天地,那里有老师、有小朋友、还有各种设施和玩具,对孩子有吸引力。父母应该送幼儿到这个美好集体里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成长,孩子才能更好懂得互相谦让、有礼貌、相互帮助、有同情心、遵守纪律,为以后入学打下良好基础。

父母要善于抓住孩子关心集体的点点滴滴,给予表扬、鼓励和支持,并且自己要做出榜样。

当听到孩子充满感情地反映某某小朋友生病了,可带着孩子去探望,支持他们的友谊。当见到孩子在离园前自觉把小椅子摆整齐,并轻轻地放,做出爱护小椅子的行为时,大人要及时表扬。当孩子在口袋里发现多出一只不是自己的玩具时,大人应提醒、鼓励他交还老师。家长处处遵守幼儿园规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这样孩子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的品质会成长得更快。

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及早注意培养孩子爱科学的兴趣是祖国培养科技人才、实现四个现代化大计的起点,其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进行爱科学的教育,绝不是死记硬背,灌输知识。主要是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事物观察、思考、探索的习惯。早早地在孩子心灵上播下爱科学的种子。

怎样让孩子从兴趣着手呢?

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水、风、雨、树、花草、小动物等的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感到有趣。可是孩子真正发生兴趣,必须通过具体接触,如白天看到了蓝天、白云、金亮亮的太阳,晚上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孩子会好奇地发问:“太阳的家在哪里?”“星星可以下来跟我玩吗?”这表明他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家长如果能认真地回答,孩子的兴趣就得到了保护。有时家长也可以提问启发孩子,引起他的思考,如孩子回答错了,或者是根本没有听清楚,家长可以再说一遍,并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慢慢诱导。

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家里可以随时积累一些材料,如铁片、竹片、吸铁条、木块、小石头、彩色玻璃纸、硬板纸、小瓶子、破乒乓球等,让孩子经常摆弄,亲自摸摸、看看、比比,逐渐认识它们。例如,偶然间发现一张纸不费力地一撕就破,而布要用剪刀剪。把两张不同颜色玻璃纸叠在一起对着阳光照,颜色变了,黄和蓝变成绿,红和蓝变成紫,这就会非常吸引孩子!家里还可以养些花、小金鱼、小蝌蚪,冬天切下萝卜根、土豆养在盘里,让孩子一起照料,当发现土豆钻出绿芽,萝卜长出嫩叶,孩子该多么兴奋啊!一点奥秘,一点道理,引起孩子的思考和探索都离不开大人的诱导。一般孩子常常爱问:“天为什么会下雨”。

家长有空时不妨跟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用一大杯开水,放上一个冷的盖子,水蒸气碰上盖子就变成水珠往下流,这水珠就是“雨”,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一盆水,里面放一块铁和一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到盆底,看看哪个重,哪个轻。两块同样的硬糖,把其中一块敲碎,越细越好,同时放在一只盛有热水的杯中,让孩子看看,哪种糖先溶化。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懂得成了粉末的糖比整块糖和水接触多,所以溶化快。这些小实验使孩子发现一点科学的奥秘和道理,并深深印在孩子的心灵里。

智能的涵义和结构

人们常把聪明、智慧、智力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但是这些概念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毫无疑问,智能是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但由于它本身的复杂性,至今人们对它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等未能完全弄清,心理学界就有“100个心理学家就有100种智能定义”的说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是:

1.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

2.智力是个体抽象思维的能力;

3.智力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4.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5.智力是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6.智力是智力测验所得的能力。

细看这些定义,都把智能归结为某种能力,那么能力又是什么呢?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通俗地说,能力就是人的本领,缺乏一定的能力就无法完成某种特定的活动。比如没有语言表达的本领就不可能做好教育人的工作,没有数学计算的本领就不可能做好统计的工作。人类的活动有千万种,人类的能力也有千万种。但在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这就是智能的基本涵义。

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智能可以说是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相应地智能就分作四个部分。心理学家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出现了特殊因素说、二因素说、群因素说、智力建构说等观点,不过大家又都承认在智能活动过程中,人们会有许多相关但又不同的心理现象,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形成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些就是构成智能的基本要素。就未成年人而言,它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脑认识事物,而且要动口动手,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就成了他们智力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者说是孩子智力的两个翅膀。

培养内容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今,独生子女这一专用名词已越来越多地为“小公主”、“小皇帝”所取代,就这么一个宝贝,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点儿出息,人见人爱,甚至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无可挑剔。于是,就出现了每晚灯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收学具,小的体息了,家长却仍在继续检查,恐怕第二天上课忘带了学具遭老师批评或少学了知识;每当孩子们坐在教室内朗朗读书时,又总是几个“伴读”立在门外,费尽心思想从门缝中望一望自己的宝贝是不是在专心听讲;回到家里,“伴读”又坐在孩子身边变成了“伴写”,孩子一边写,家长一边指点;完了还要检查,如此这般,伴这伴那,家长真是费尽心力,尽职尽责,孩子也是堂堂课不空,篇篇作业不差,而一到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于是,有些家长又表现粗暴,乱加指责,甚至加以体罚。致使家长往往走入家教的误区:误区一,包办代替,增强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变“我来学”为“帮我学”,使孩子失去了动脑筋的习惯,遇事就依赖家长。

误区二,只顾作业,把作业看作孩子惟一的学习任务,只重视作业成绩,忽视引导孩子把握学习的全部过程。误区三,方法简单,每日形影不离地相“伴”,致使孩子感到没趣,削弱了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误区四,动辄训斥,常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惧和压力,哪里还能专心学习,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其实,家长的心都是好的,只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就拿督促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来说吧,它让许多家长大伤脑筋。实际上,在这件事上家长应尽的义务就是给孩子“提个醒”。首先,对孩子讲明自觉、主动完成作业是一种好习惯。

其次,要经常提醒孩子做作业前,要先把当天所学的课复习一遍,然后专心致志地去做。再次,家长不要守着孩子做作业,滋长孩子的依赖心理,当然,孩子确有疑难时,家长也不妨点拨一下,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怎样扭转孩子已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呢?家长们不妨试试让孩子“吃点亏”。当他又将学具忘在家里,你装着不知道,等他半路想起,急忙气喘吁吁跑回家来取,或到了课堂才发现受了老师批评,几次后,孩子就会养成办事细心,上学留意学具的习惯。适当的惩罚和批评的作用抑制着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当孩子拿着今天刚学过的习题,哭丧着脸向你“求救”时,你问明原因(他课上折了纸飞机没注意听讲),你不妨让他自己翻书查一查,查不出来也不要紧,第二天再讲这类题时,面对作业本上红红的大“X”,他一定会仔细听个明白。如果你发现孩子正漫不经心地检查作业,而一道明显的错题摆在那里,你千万别大惊小怪,作业判过后,他内心的遗憾、自责,往往胜过家长的指责,怎么样,各位家长,不妨一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和知名学者,他们的成名都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指导孩子牢固掌握知识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孩子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孩子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刻,他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就越高;反之,脱离了掌握知识的基础活动,智力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长要教育孩子打牢知识大厦的基础,使其智力的发展具有充足的原料。

教育孩子学好每门课程,使其建立宽阔的知识基础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儿童处于学习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学校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学好每一门功课,不能厚此薄彼,偏重于某一两个学科,忽视其它学科。这是因为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课程都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的,都是儿童身心发展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家长应当指导孩子学好每一门功课,只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孩子们“门门优异”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家长还应指导其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不断扩大知识面。

督促孩子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使其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是因为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通常要经过感知、理解、记忆、消化、吸收等阶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尤其是儿童,每天要在课堂上接受大量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就会很快遗忘,学来学去什么也没有掌握。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要求孩子什么东西都会背诵,以为只有记住了才算学会;另一种是认为记忆与否无所谓,反正用时可以查书本,不关心孩子适当记忆。因此,家长要关心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口头提问、检查作业等方式了解孩子学习知识的情况,要求孩子深刻理解、重点记忆、牢固掌握,绝不能马虎了事。

指导孩子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知识向能力转化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越多越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但掌握知识本身并不等于发展智力,智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与儿童知识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结构和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有密切的关系。知识内容杂乱无章,学习知识生吞活剥都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则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孩子理解了知识之后,一定要指导他学习应用,如学了自然常识后解释天气变化中的自然现象,等等。当孩子开始“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时,他的知识就向能力转化了。

培养方法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给幼儿念书听时,若能遵守以下的方法,效果会更佳:

(1)选一本文字不多的图画书。

(2)经常指着书中的图画问孩子:“这是什么?”鼓励孩子说出所看到的东西或动物的名称。

(3)顺着孩子的回答,可再问“那是作什么用的”,或是“它吃什么东西”等问题,进一步启发孩子思考。如果孩子回答对就予以赞扬,如果孩子不知道就耐心地启发他。

(4)观察孩子对什么有兴趣,并加以说明。

(5)不忘回答和讨论孩子所提的问题,要耐心,不要怕麻烦。孩子都有好奇心,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正是启发孩子思考,开发孩子智力的好时机。

(6)问孩子“在这一页中,你看到什么”以作为开端或结尾。当孩子已无话可说时,可以再替他加入一点。

(7)使阅读轻松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如何能使儿童在学校有好成绩?美国儿科专家给父母们提供以下宝贵的意见:

(1)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他尝到成功的滋味,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会有进步,例如孩子的语文好,但算术差,做功课时,让他先做语文,然后才做算术,如果程序相反,不但算术做得不好,连语文也不会有进步,做算术的时候,首先让他做些简易的题目,增加信心,然后才让他做些较难的。

(2)欲速则不达。不能强迫儿童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焦躁、不耐烦、潜意识产生反抗的情绪,因此会变得善忘,一下子把刚学过的全部遗忘。

(3)要适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因为称赞会起很大的鼓励作用,不要过于批评他的错处,因为这样会令他情绪低落,而犯更多错误。

(4)不要拿别人和他比较,孩子会生反抗心理,不自觉地放弃进取心。

(5)做功课的时间不可以过长,中间一定要有数分钟休息,让他舒展筋骨,如果功课做得好的话,给他零食以作鼓励。

(6)要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有空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及图书馆。

(7)做功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以解决困难,让他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有困难的时候,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他独立思考,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因为做功课是他的责任。

(8)如果环境许可的话,空出一个房间用来作孩子的书房,在那里他可以不受骚扰,安心地做功课,如果家里空间不够用的话,可在客厅一角,安放他自用的书桌和椅子,每天让他在那里做功课和读书。这个角落是“他”的,他对这角落有归属感及占有感,他在做功课时就会更加专心。

(9)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要孩子对学习发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很喜欢看书,求知欲很强,并且不断学习。

消除“学习恐惧症”

学习恐惧感已表现为一种病态,有这种病态的孩子,当他听到学校、书本等时,就感到大难临头,十分害怕。孩子不愿学习和“学习恐惧症”是两回事。“学习恐惧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任务过于繁重,超过了学生的心理负荷;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简单、生硬、呆板,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学习受到挫折或失败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责备,等等。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就感到学习是件非常痛苦的事。这种“恐惧症”如何才能消除呢?

第一,要对这类孩子给予特殊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要十分耐心和细致。老师和家长应当互相配合,紧密联系,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学习上来。

第二,要认真分析他们对学习感到恐惧的原因,根据其实际状况,逐步消除产生恐惧的外部条件,例如,过去因成绩差经常受批评和责备,形成了对学习的恐惧心理,现在就要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少批评,不责怪,多鼓励,使孩子逐步恢复正常心理,然后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其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第三,要逐渐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要使孩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不能一下子要求他各门功课一齐上。先选择一至二门他比较有点基础和感兴趣的课程作为突破口,具体进行辅导,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有所进步,从而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进一步要求他,产生的效果会好一点儿。

第四,及时检查学习效果,面对面地批改作业,肯定其进步,指出其缺点,多进行正面诱导和鼓励。

第五,调整孩子同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使之在思想上不要感到任何压力,允许孩子有反复,不要轻易否定他的进步、夸大他的缺点,使他经过多次反复而走上正常学习的轨道。

总之,要千方百计地使孩子在学习中能得到胜利的喜悦,尝到学习的甜头,感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恐惧症”就会自然消失了。

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孩子的工作。

一、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家长要经常反复地向孩子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自觉性。家长要像大朋友一样,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学习中的困难,并想办法给予解决。

二、教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让孩子掌握学习的三个环节,即预习、听讲、复习。老师在讲新知识前,要认真做好预习。课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认真地预习,哪些内容看不懂,把它记下来,第二天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课上要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要记在脑子里,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写好课堂笔记。课后还要及时复习,孩子在动笔写作业之前,要先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忆一下,看看教科书,进行巩固复习,然后再写作业。这样方法对头,可以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则事倍功半。

三、培养孩子养成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制定可行性强的学习计划,坚持按计划行事,可以使时间得到合理支配,提高学习效率。按计划行事是培养孩子意志力、自制力的有效手段。

四、帮助孩子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懒散、低效、慢节奏、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一旦形成习惯,学习成绩就必定落后。在孩子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活动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在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好习惯。时效观念的建立,必须与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同步进行。为了培养孩子这种良好的习惯,家长必须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不懈地贯彻合理的要求,要求孩子与无意中形成的不良习气作斗争,以战胜自己的缺点。

五、引导孩子养成认真学习、书写规范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写作业时,如果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丢三拉四,粗枝大叶,其结果必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因此,当孩子上学第一次读书、第一次写作业时,就必须严格要求,不允许上述不良现象存在。家长始终坚持,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调动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是孩子智力活动的动力。当孩子情绪高昂时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就会主动地求索知识,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在热情状态下掌握的知识理解深入,记忆牢固,从而学习效果显著。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孩子做课堂的主人。部分学习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如投影、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以自身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教育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明确学习目的,主动自觉参与教学过程。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教育孩子有毅力,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技能技巧,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越浓积极性越强。一是在玩中培养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充分利用这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参观访问、外出旅游,让孩子在玩中体验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二是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经常会向家长提出不少“为什么”

。孩子这纯真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是十分可贵的,这里孕育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为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渴望得到新的知识。一方面,家长可以及时解答孩子的问题,使孩子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己去发现,在探索中获得知识。这样可以让孩子享受发现之乐、新奇之乐。

三、鼓励孩子亲自动手、亲手实践。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配合自然课学习,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些小实验,一起观察自然现象,一起饲养小动物,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又如结合数学课,自己动手剪接、折叠、旋转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特征,推导计算公式,让学生了解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了解知识的实用价值。孩子感到知识是有用的,无形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四、良好的心境有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参加情绪过程,形成神经能的巨大潜力。心境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很大变化。苦恼、沮丧、焦燥的心境什么也学不进去;平和、舒畅、无忧无虑的心境对什么都感到兴趣,因此,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境,使孩子常保朝气蓬勃、愉快乐观,就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良好做作业习惯

无论是课后练习,还是家庭作业,都是学习、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可以检查出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漏。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认真复习、巩固新知识。复习这一环节,孩子往往都省略了,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其实恰恰其反,它不但可以提高写作业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因此,家长应指导孩子每天在写作业之前要先打开书本,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包括例题的分析过程和书写格式,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仔细审题,独立完成。很多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想快点做完,拿题就做,不审题意。这时,家长应首先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害处,还应指导孩子认真审题。如让孩子边读题边用笔划出重点字、句,还可以让孩子讲述题意。孩子在解题时如果遇到困难,家长切不可包办代替,要积极引导孩子自己独立分析、思考、找到正确解决途径。

细心检查,及时改错。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要细心检查、确认对错,对于错处家长应抓住不放,先让孩子讲为什么错,如何查出来的。再让孩子说出应怎样改,以及今后学习中应注意什么。

除此之外,还要指导孩子认真地看老师批改后的作业,错处要及时认真查出错误原因,并改正。还可以建立一个错题集,把错过的题目记录下来,随时进行再复习。这样经常做下去不仅可以使孩子掌握好所学的知识,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做作业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培养探索大自然

你知道电话发明家贝尔吗?贝尔年幼时是个非常淘气的孩子,上学时书包里放的是小麻雀、小松鼠等,学习成绩很差。

以后他与知识渊博的祖父生活在一起,祖父经常带他到大自然中去玩,祖父告诉他,蟋蟀的鸣叫是出于求偶;蝉虽然没有“嗓子”,却能发出宏亮的声音。这样逐渐使贝尔幼小的心灵上打开了探索大自然秘密的窗户。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利用电波传送声音发明了电话。

我们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狭小的区域内,往往缺少从大自然中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常会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为此,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去公园或郊外玩,在孩子欣赏大自然美的同时,父母要边看边给以指点,要教孩子多看、多问、多想,如到公园里可以指给他看这叫什么花,这是什么树,这种树木有什么特点,观察蜜蜂怎样采蜜等。在郊外可以教他识别各种不同的蔬菜、谷物,观看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色,让孩子了解四季的变化。并且要有目的地激发和引导、启发他们思考,这是增长才干、扩大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开发智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对于丰富孩子的心灵作用非常大。

提高记忆能力

提高儿童记忆能力,下面的方法有很好作用。

信息减少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的具体做法是:让儿童先识记一些材料,然后家长拿掉其中的一部分。让儿童在再次感知时,找出减少的材料。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书 小汽车 铅笔 水杯 布妹妹 小狗手表 剪刀 小瓶子 帽子 小刀 扣子例2家长先说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第一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下1只,后来有二只非常大的鸟飞到树上来了。

第二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4只,后来有1只鸟飞到树上来了。

信息增加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识记一些材料,然后增加一些其它材料,让儿童找出增加的材料。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让儿童识记第一组图形二分钟,然后再给儿童看第二组图形,让儿童找出第二组图形比第一组多了哪几个。

例2家长先念第一句话,然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多出了什么字。

第一句: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3张桌子,5个书包和1台电视机。

第二句: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2个苹果,3张桌子,5个书包和1台电视机。

信息增失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先让儿童识记一些材料,然后分别增加和减少一部分材料,让儿童指出增加和减少的内容。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把下列物品摆在桌子上,让儿童看1分钟,然后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尺子、水杯、钥匙、汽车;加上苹果、饼干、圆珠笔、夹子、火柴盒。

物品:橡皮 书 水杯 眼镜 钥匙 积木 汽车 小刀 磁带 尺子 硬币例2让儿童先看第一组图形二分钟,然后让儿童看第二组图形。让儿童指出比第一组增加的图形,并画出比第一组减少的图形。

动作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识记一组动作,然后按顺序逐个做出来。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依次做下面4个手势,让儿童注意看,家长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双手握拳。

第二个动作:双手伸出大拇指。

第三个动作:双手伸出中指和食指。

第四个动作:双手伸出小拇指。

例2家长依次做下面三个动作,让儿童注意看,家长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把一块糖放到茶杯里,然后倒进一点凉水,接着把杯盖盖上。

第二个动作:用4块积木组成任意一个图形。

第三个动作:用铅笔在杯子上敲一下,在积木上敲两下。

连续命令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家长连续发出几个命令让儿童按顺序去完成。

例1家长依次把下列三个命令告诉儿童,待说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完成。

第一个命令:把门打开。

第二个命令: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盖上盖子。

第三个命令:把3个玩具(成人任说3个儿童常玩的玩具)拿到桌子上来。

例2家长依次把下列3道计算题念给儿童听,念完后,让儿童按顺序说出各题的答案。

第一题:1加上2等于多少?

第二题:2加上3等于多少?

第三题:1加上4等于多少?

自由回忆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在规定的时间里自由回忆某一材料的内容,不得有任何的提示和观察。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让儿童在2分钟的时间里回忆出他知道的动物名称。不得重复,越多越好(家长记录下来)。

例2家长让儿童在2分钟里说出他知道的小朋友的姓名,不得重复,说的越多越好(家长记录下来)。

广度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念给儿童听一些记忆材料,听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具体训练题举例:

例1家长把下列四组汉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字。念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第一组:书 球第二组:电 水 车第三组:好 吃 天 风第四组:走 饭 花 灯 狗例2家长把下列四组数字(每组两批数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儿童倒复述出来,如家长念:“2—4”,儿童念:“4—2”。

第一组:2—40—8第二组:3—7—46—2—8第三组:5—2—7—99—4—8—6—1例3家长依次念下列三组材料,每组必有汉字和数字。家长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念完后先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数字,然后再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汉字。如,家长念:“8—天—6—纸—2—车”;儿童:“8—6—2”;“天—纸—车”。

第一组:“8—天—6—纸—2—车”

第二组:“3—好—4—水—2—书—7”

第三组:“9—跑—6—球—4—床—5—电”

理解记忆能力

所谓理解记忆,就是以理解为基础,以查关键、抓概念、确定中心内容为手段的读书方法。

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大脑逻辑思维的能力,把理解作为快速阅读的基础,用三个步骤(抓关键词、概念、中心内容)对阅读材料进行迅速、有效的鉴别,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作用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进行迅速、有效的鉴别,而收到速读效果的。

这一方法适用的范围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或其他阅读材料进行全面的(即总体上的)鉴别;

另一方面,是对阅读物进行一部分、一部分的鉴别,甚至可以对一句话或几句话进行鉴别。

其具体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三个步骤上。

这三个步骤简略地说,可用挑、跳、联来表示。所谓“挑”,就是挑出关键词,这是鉴别阅读法的第一步。“跳”就是跳过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这两个步骤,就是抓概念与确定中心内容。靠什么办法“抓概念”呢?靠把关键词“联”起来推理。又靠什么“确定中心内容”

呢?靠把概念“联”起来进行分析、思考、判断。

抓关键词什么是关键词?从什么地方去抓关键词?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词。找关键词,首先到句子中去找,然后到句群中去找。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由词和词组成。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你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在语音上句子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你在连续说话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着明显的间隔。在书面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是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的。

句子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词,对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起关键性的作用往往是句子中的主干词,也就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即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

谓语中的主要成分,往往就是我们要抓的关键词。

代词,只具有替代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成为要抓的关键词。

名词有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它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动词有不及物动词(即自动词)和及物动词(即他动词),它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

形容词有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它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这些词对句子表达的意思起关键作用,是句子中的主干成分、中心词。

抓关键词更多的要从这些方面去抓。

关键词除从句子中去找以外,还要注意从句群中去找。找句群的关键词的方法与找句子关键词的方法大致相同。

在句群中找关键词常常出现数目较多的关键词。遇到这种情况,要进行比较、筛选,留下最能表示句群中心意思的关键词。

找概念不论哪篇文章或哪本书都少不了概念,没有概念,就没有文章和书的存在。

怎样才能找准概念呢?

概念与词语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一个词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般说来,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是表达概念的。

你找概念也要注意从这些词中去找。抓着关键词后,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正确认识某种事物有属性的反映,这就是找到了“概念”。

确定中心内容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确定阅读物的中心内容呢?

第一、二步骤为第三步打下了良好基础,抓住概念之后,再使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对阅读物的各部分作一番追忆、思考,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或材料的中心内容都是有机地渗透在各个部分的,也正是如此,中心内容贯穿了文章的始终。把各部分的中心意思综合起来便成了全篇文章或一本书的中心内容。

这里的重点是要靠理解。

理解的过程是:在句子中抓住了关键词,在关键词的基础上抓住了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把各部分的内容归结成简明的、逻辑性的若干观点,再把这些观点组成一个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主题思想,这也就是中心内容、全脑速读记忆鉴别法适用于选读,选读后确立下来的阅读物仍然有必要进行精读。

记住:先易后难,先小后大,逐步提高。

整体记忆能力

所谓整体记忆法,就是从一本书的全体上进行阅读。这里所说的“全体”不仅包括全部内容或全体结构,它还包括:作者是谁,出版年、月、日,印刷次数与时间,字数多少,发行量如何,外界评价怎样等。

它不是就某个部分或几个部分进行评价,它是把涉及到评价的各有关因素集中进行分析,进行总的评价。

当然,在这些因素中也有主次之分,有些因素收集得也不可能齐全。

但它需要这样做,这是整体阅读法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整体全脑法与一般阅读法显著不同的是,一般阅读法是读后评价,整体记忆法的阅读动机就是先评价后阅读,在评价中阅读,在阅读中评价。其实,这种作法并不稀奇,在你的生活中也常遇到这类现象。比方说道:有人向你推荐一本书,你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就是,这本书怎么样?

你开始对它进行评估了!

有人说道:这本书写的可好啦!你也许就会这么说道:“是吗?好在哪里?你说说吧?”你开始具体了解,由你的朋友进行具体评价了。

这一过程,就是通过评价、挑选书籍准备进入阅读的预备阶段。

当你到书店去购买图书的时候,假若事先没有确定的购书目录而是现从陈列书中选购。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在对书的评价中进行挑选的。你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这本书怎么样?我适用吗?喜欢吗?

当你买回一本书之后,阅读开始了,对书的评价心理活动仍然没停止,你会这样想:这本书真的不错吗?让我好好看看。

整体阅读法,就是把我们阅读活动中的这些客观行为加以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成为一种读书的科学方法。

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阅读一开始,就把对书的评价作为阅读动机诱发阅读活动,并使评价活动伴随全部阅读过程。由此,便出现了第三个特点:阅读与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自始至终同步进行。

离开了理解,评价无法实现。离开评价,理解缺乏内驱力和目标。因此,两者始终保持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整体记忆法的作用:通过对书的总体评价,迅速有效地吸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书的评价,在众多的书籍中,有效地挑选你最需要的书籍,提高读书的质量与效率。

整体阅读记忆法适用的范围就一本书来说,它适用于初读、略读,用这种方法对一本书有个总体认识,同时挑选出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就某一类或全部图书说来,它适用于选读。在众多的书籍中迅速、有效地选出有价值、你所需要的书籍。

目前,一股庞大的信息流不断向你涌来,令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信息激增的形势下,一方面为你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也存在信息重复甚至信息过剩现象。

信息增长速度,此时此刻不但没有减慢,而且还在加快。因此,在信息日益激增、图书以及各种出版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会整体阅读法,迅速有效地选择书籍和其他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方法是,运用全脑记忆法从文字信息中提取构成整体评估的各项因素。

这些因素有:

1.书名和作者姓名,作者在某方面的知识与知名度,该书写作日期。

2.该书出版机构、出版日期、印刷次数、印刷量、该书文字数量及价格。通过第一项,可以了解书名与作者的有关知识状况及该书写作的历史状况;通过第二项,可以了解该书出版历史年代,发行数量,该书的文字信息量;出版机关也往往反映了出版物的目的、意义与某些作用。

3.该书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4.该书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

5.该书的主要部分或章节。

6.该书写作时依据的参考资料、数据。

7.与该书相类似的出版物主要的有哪些。

8.社会上对该书的评价。肯定的、否定的、争论不一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你认为该书具有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或特点。

10.该书究竟有什么实用价值或某种具体作用。

这十项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评估体系。

一次将这十项因素收集全可能会有困难,要逐步完善。不过,当你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所采用的是整体阅读法,那么就要按要求去积累材料,并迅速、有效地作出判断,是你需要的就挑出来精读,反之就不读。

大学才子认为,上述十项中,最重要的是四、五、九、十等四项。

不同阅读法的交替使用与变速阅读;整体全脑记忆法不能孤立地进行,需要与其他全脑记忆法和一般阅读法综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于是形成一种变速阅读状态。譬如:当收集十项因素时,需要用全脑记忆扫描读法。

当从书中找出精华部分需要精读时,便用一般阅读法(即传统读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慢读法)。

由于读法在交替,便自然出现变速现象。这种交替和变速有利于理解,有利于记忆。

整体阅读法的练习通常需要用一本书或一份材料来进行练习。

练习前需做好一项准备工作:熟悉十项因素的内容,并列出一个表格或用一个专门记录十项因素内容的收集情况的记录本。

练习开始后,应当记下每次练习时间,看自己用整体阅读法读完一本书需多少时间,以便下次练习做比较。

十项因素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练习中,要注意不同阅读法的交替使用与变速阅读。

逻辑思考能力

借助逻辑的变换,可以从已知推出未知,从现在推出将来。

著名诗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典型的逻辑想象。

汉斯是个德国农民,他因爱动脑筋,常常花费比别人更少的力气,而收获巨大的收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

到了土豆收获季节,德国农民进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时期。

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

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

这样做,劳动量实在太大了,每人都只有起早摸黑地干,希望能快点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

汉斯一家与众不同,他们根本不做分捡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把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

汉斯一家“偷懒”的结果是,他家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赚的钱自然比别家的多。

原来,汉斯每次在往城里送土豆时,没有开车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跑一条颠簸不平的山路。

两英里路下来,因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留在了上面。

卖时仍然是大小能够分开。由于节省了时间,汉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价钱就能卖得最理想了。

汉斯这种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逻辑想象的成功方法,看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但却能开启我们的大脑。

假若你具有这样的逻辑想象能力,就可以在自己的成功过程中做得更好了。

同样是运用逻辑想象,日本明治糕点公司做得更为巧妙。

某日,明治公司在东京各大报纸同时刊出一份“致歉声明”,大意是说,因操作疏忽,最近一批巧克力豆中的碳酸钙含量超出了规定标准,请购买者向销货点退货,公司将统一收回处理,特表歉意云云。声明刊出后,人们对该公司认真负责的精神大加赞赏。

其实,该公司早就预见到碳酸钙多加一点对人体并无多大的影响,不会有多少人为此区区小事专门跑去要求退货,但这种兴师动众的宣传,却可以使该公司声名鹊起,给顾客留下良好印象。

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广告策划,确实从此以后,顾客更愿意购买明治的商品了。

在市场营销及广告策划中,巧妙地运用逻辑想象,不仅可以产生非凡的宣传效果,拓展市场,有时还可以缓解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自己的信誉。

不同角度思考能力

“不要走极端!”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这样告诫自己,也这样劝导别人。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过,当他们这样的时候,本身已经在“走极端”了。并不是任何极端都是有害的。在创造性活动中,“走极端”的思考方法,恰恰有着别的思考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英国科学家何非说:“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设法走到某事物的极端而观察它有无特别的地方。”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于观察事物的平常现象,这种现象很难使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而走到极端,平时观察我们不太注意。也不易观察到的特点,则容易有所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潜在才能总是在最艰巨、最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样。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许多事物只有借助新技术,将其特点不断推向极端,才能使其本性充分显露出来使研究者有新的发现。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史,就充分说明了此点。正是借助于高能加速器和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微观粒子的运动推向了极端,它们的本性才充分暴露出来,也才有了原子核物理学的今天。

站到事物的极端去思考问题,只是不同角度思考法的一个内在部分。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众多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有正面、反面、外面、里面、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等等。而同一个事物,人们还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站在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而每一个方面,都反映了事物的一部分,再把这些部分综合起来。

我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全面性的认识。

运用不同角度思考法的步骤大致是如此。一、当我们将某一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时,先从思想上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侧面,分解得越多越好。每一个侧面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研究对象。在思考中,我们还可以把研究对象的每一侧面都放在不同的条件下来考察。三、用辩证的观点,将对研究对象不同角度、不同条件下的思考综合起来,使我们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立体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的各个网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研究对象的新的特点。

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文字、书籍是记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样是读书,有的人一目十行、只看一遍就能掌握书的大意;有的人读上好几遍却仍然不知所云。这实际上就是人们阅读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

什么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对所读的文章或书籍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反复阅读法一部作品,如果每个人只读一遍,其阅读理解力就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再读二、三遍也大体如此。如果阅读五、六遍,作品的来龙去脉就会逐渐清晰,其重点也显而易见。如果再反复阅读,就能渐渐看出作品的背景、作者的个性,到最后就能分析出作者的人格来了。只有把作品阅读到这种地步时,才会对全部作品做出评价。但这并不是说对每部作品都非阅读几十遍才行。当然,有的作品也没有读那么多遍的价值。重要的是,优秀作品要多读几遍,不断改进阅读方法,使之向更高阅读水平方向发展。

快速阅读法阅读时注意从文章的大体布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着眼,在短时间内去繁就简、重点掌握所读的内容。当然,阅读方法因人而异,阅读的乐趣也有所不同。对阅读能力要求过高也不行。如果让5岁的孩子去读哲学书就毫无意义。如果作品的难度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那么就会变成单纯机械记忆的学习了。正如要孩子学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需要不断地训练和练习一样,要使孩子的阅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也需要逐步加以训练,否则,孩子只能拥有一般性的阅读能力而已。

读书应具备的能力

读书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需要人们具备完成这一活动的能力,那么,读书需要哪些能力呢?

(1)读书需要具备鉴赏力。无论为什么目的读书,都需要选择书籍,即便是一时的消遣,也不应阅读粗制滥造、低级趣味的书。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2)读书需要具备阅读力。这里的阅读力就是指在同样的理解基础上,读书的快慢差异。

阅读力强,也就是读书既多又快,同样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量必然也就多。

(3)读书需要具备思考力。在读书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一个人的思考力也就是思维能力,它与人的知识水平,经验阅历,综合判断以及思想意识直接相关。它既为读书所用,又从读书中来。

(4)读书需要具备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抽象、概括和演绎的能力,它来自于人们的知识。知识多,想象力就丰富。

除此之外,读书还需要创造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驾驭时间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既是我们完成读书活动所应具备的,同时又是我们要通过读书活动来锻炼和提高的。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中,才能更多更好地欣赏和创造人类的文化,开发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生活。

培养孩子分析概括能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阅读要求也不断提高。孩子应学会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培养孩子的分析概括能力尤为重要。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分析文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认真地反复地阅读原文,使孩子对所要分析的文章,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阅读时,先要逐字逐句地弄通,不明白的地方要认真思考,查阅一些工具书。读后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在初步明白写什么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先写什么,次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既归纳了段落大意,又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层次,也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再读一遍,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一步一步地认真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的分析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引导孩子掌握分析概括的方法和规律。恰当地划分段落,准确地归纳段意及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分析任何文章的基本环节。但是由于文章有各种体裁,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比如给文章划分段落。记叙文的分段方法有:按时间分段、按地点分段、按事情的发展分段、按事物的类别分段等多种方法。再如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有:抓住题目点明中心、扩充课题分析中心、重点内容突破理解中心、抓中心句理解中心等等。要正确地进行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还要指导孩子在阅读中不断摸索规律,掌握恰当的方法,提高能力。

让孩子多读、多练。孩子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形成为能力。孩子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也需要经常地练习。平时让孩子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读后说一说或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家长也可与孩子共同探讨或评价文章中人物的品质,或让孩子说说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件的看法等等。这样既加深了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又培养了孩子的分析概括能力。

指导孩子积累资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增高,他们应该学会积累资料,养成自觉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家长应该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累什么资料(1)教科书。孩子使用过的各学科课本都应该保留。不仅有用,还很有纪念意义。

(2)工具书。与学习有关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诗文辞典》、《简明汉英词典》、《简明英汉词典》、《科技词典》……

(3)参考书与课外读物。有助于学习的书籍,如《学习方法指导》、《优秀作文选》、《奥林匹克竞赛习题选》、《十万个为什么》……购买的期刊、杂志等。

(4)卡片。分为两类。一类为有长期保管价值的,可以使用正规的卡片。一类为平时使用的卡片,如计算公式、口算卡片、英语单词卡片等随时查阅。

(5)自制剪贴的资料。从报纸剪下来文章,分类贴在过期杂志上。如科技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格言谚语等。

(6)摘录资料和作文。有的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自制了“采蜜本”,把碰到的好词佳句、有特点的描写随时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有的同学每个学期都把自己的作文加以整理,把好的作文装订成册加以保留,特别是获奖的文章。

(7)个人成长资料。将反映孩子成长的资料收集起来加以保存。如获奖证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比赛的奖状……)、资格证书(计算机达标、声乐考级……)、参加重大活动或有纪念意义的相片。

如何积累资料(1)分门别类。把资料按学科或按类别分开,这样便于查找、翻阅。

(2)登记造册。每一类别都要有编号,每一本资料的扉页上要建立目录,写清页码。卡片类资料为了方便使用,可以用不干胶标出类别。

定期整理资料家长应指导孩子定期整理有关资料,失去保存价值的材料可以剔除,随时间的推移和实际需要应及时补充有用资料。教育孩子妥善保管资料。有关书籍可以放在书柜中,其余的资料应放在固定的地方,要码放整齐。

培养孩子的质疑习惯

从求知角度讲,多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前进了一步。

少年儿童由于知识少,对展现在眼前的奇妙的世界感到新奇,因此总爱缠着大人问个明白。

他们的好奇虽然幼稚,但不乏探索性,家长对孩子这种好奇心,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为了培养孩子的质疑习惯,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思多问。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时,家长应给孩子圆满、正确的答案。与此同时,还要鼓励表扬孩子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家长的答案和表扬会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比较深奥,我们也不能打击孩子质疑的积极性。例如,鲁迅先生老年得子,对儿子海婴非常疼爱。但很注重教育的培养。他尊重孩子,对孩子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地解答。有一次海婴问鲁迅:“最早的时候,人是哪来的?”这种涉及到物种起源的问题,如何给孩子回答呢?鲁迅思考后,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以后,多读书,书会告诉你的。”鲁迅科学的解释,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引导孩子懂得书是知识的源泉。当孩子提出的问题,做家长的一时不能给孩子准确的答案时,千万不要为了敷衍孩子而给孩子一个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家长应谦虚地告诉孩子:“你提的问题真好,但是这个问题我也不懂,等我查完书后再回答你,好吗?”家长知道正确答案后,要及时给孩子答复,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另外,在尽量给孩子正确的问题答案外,还要主动地、经常地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激发孩子的质疑兴趣和欲望。我们在向孩子提出问题时,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范围,如果问题提的过难或过易,都会挫伤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当孩于圆满地回答了家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时,孩子会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一定一一做答。有的问题只要孩子动脑或查阅书籍就可以得到解答的,家长应教给孩子解疑的方法。例如,当孩子写作文或看书时,遇到了不会写或不认识的字或者是不理解的词语,孩子提出了问题:“妈妈这个词什么意思呀?”家长应告诉孩子:“你去请教不说话的老师——字典吧,它会告诉你。”当孩子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后,家长一定别忘记给予肯定:“你看,自己解决了吧,而且获得了新知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解决吗?”孩子一定会自豪而肯定地回答:“会”。这样既教给了孩子解疑的方法,又提高了他质疑的能力。

培养孩子运用工具书

工具书在孩子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如果懂得了如何运用工具书,就能开阔知识视野,变得更加聪明。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小猴子下山》的课文时,要求小朋友就课文中的“非常”一词作联词造句练习。一般学生都在苦思,有一位孩子却不但把“非”字联成了“非凡”这个为其余学生很难理解的词,还造了这样的句子:“我国科学家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事后老师一了解,原来这位小朋友学会拼音后,自己常常查字典,从字典上学到了不少词汇。

使小孩学会用工具书的前提条件是首先得让他们身边常备一些工具书。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只给孩子买连环画、故事书,却不知给孩子买必要的工具书。这样,孩子就没有随时查阅工具书的可能。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知识水平,给他选购一些合适的工具书,并给他介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比如识字用的《小学生字典》、丰富词语用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学英语用的《袖珍英汉词典》以及供增长知识用的简明百科知识一类的工具书。孩子有了自己的工具书,还要督促他把这些书置于固定的地方,用完了就放回原处。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对于有效地利用工具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有了工具书,家长还应督促孩子利用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两点是应当注意的。

第一,让孩子习惯于向工具书请教。孩子平时读书看报,一定会向家长问这问那。家长不要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妨反问他一下:“你查过了吗?”或者回答他说:“我记得在XX字典上说得很清楚,你自己去查一查。”孩子年龄越大,越要养成他请教工具书的习惯。等他发现依靠自己查阅工具书可以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后,就会逐步养成积极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第二,不能让孩子照抄工具书。常常看到一些小朋友造句造不出,就到词典上去抄一段解释或例句。这种办法只会养成孩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那就是工具书一般都文字极为简练,内容高度概括,这确实也给小孩子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时成人不给一点指导,他们便只好来个囫囵吞枣。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工具书只是给人们提供思考的工具,而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要帮助孩子根据工具书上的有关解释作些举一反三的练习。就拿“非常”一词来说,除了要孩子懂得它就是“很”、“极”的意思外,不妨要求他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下面的话:

“这条围巾很漂亮。”

“小溪里的水十分干净。”

“图书馆里的书极多。”

……

经过这样的练习,就可以避免孩子使用工具书时生吞活剥,还能使他逐步悟出使用工具书的正确方法。

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现在有好多孩子对写作充满了苦恼与无奈,他们很希望有个当语文老师的爸爸或妈妈来帮他们一把。

要想帮助孩子解除苦恼,家长应当怎样做呢?

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作文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起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要让孩子明白作文的用处很大。表扬信、倡议书、发言稿、留言条……哪一样不是和作文有密切的关系呢?当他们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要经常订计划,写总结,打报告……哪一样和上学时的作文没有关系呢?所以,家长要不断地告诫孩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从小努力学习,提高作文的水平,掌握好这一项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掌握基本方法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勇于克服困难,写作文“害怕”是没有用的,要努力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引导孩子善于平时留心观察。因为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而孩子们恰恰是不会观察,不善于观察。他们只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进行观察,他们只留意刺激性强的内容,他们只顾事情的大概……这是很不够的。要告诉孩子观察要有顺序,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要进行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的特点。如,观察一场雨。顺序当然是雨前、雨中、雨后;重点部分显然是“雨中”,要观察在雨中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这一层又是重点的重点),想到了什么。这场雨是春雨,秋雨还是夏天的雷雨?因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雨和雨是不同的,这个“不同”正是事物的特点。如果家长坚持让孩子学习观察,学会观察,那么孩子在写作文时就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出作文了。

其次,教育孩子勤于积累。积累的目的在于丰富、充实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提高认识能力,为写作文提供材料。事实证明会积累与不会积累大不一样。如,某班就近转来一名同学。开过欢迎会后,老师给他分配了座位。没想到临时给的椅子,椅背掉了一颗螺钉,坐着很不舒服。这事儿小组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课了,小组长悄悄地把自己的椅子换给了他,而中队长又把这坏椅子留给了自己。又下课了,这把椅子又到了班长位置上,后来这把椅子不知谁修好了。……过了十几天,老师让大家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件好事”。有的同学选了这个材料,写得很成功,有的同学不会选材料,认为没的可写。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人不分老幼,事不分正反都可以随时积累,以便写作文时选用。积累时只要简短地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就可以了,最后要写上一两句感受。坚持这样做便可以解决“没的写”的困难。

再次,鼓励孩子多做有益的事情。在学校,要正确对待学习。正确对待集体,正确对待同学和老师;在家里,正确对待家长,正确对待家务劳动,正确对待邻里;在社会,正确对待“公德”,正确对待美与丑的社会现象。要教育孩子以小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样使孩子生活得有意义,有乐趣。还可以让孩子广交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学习,向他人求教。这样做使孩子多方受益,充实积累,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孩子“没的写”的困难。

最后,辅导孩子要“多看,多思”。看书,看报,看优秀作文选时让孩子想一想,人家的文章是以什么样的内容说明中心的,文章是怎样开头结尾的,又是怎样衔接过渡的,用了哪些好词佳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经常这样做,孩子就能体会到:按照题目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选择独有的材料,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这就是作文。到那时,孩子就会写作文,愿意写作文了。

重视平时的说话练习家长要经常教导孩子把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准确地说出来。有时家长可以说出前半截,让孩子接说后半部分;有时家长可以先说,再让孩子复述出来;有时家长可以围绕一个意思给出几个词语,让孩子用这些词语连贯地说一段话;有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个小游戏,然后让他复述过程;有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出对客人的印象。总之,这样的机会很多,只要家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坚持这样训练孩子,那么,孩子不仅可以积累不少的“生活中的材料”还可以体验怎样组织和运用语言。这样做也能帮助孩子解除作文时“没的写和不会写”的苦恼了。

培养写作文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对写作充满了为难之情,他们有的感到没的写,有的总写不具体,有的没兴趣,一上作文课就“头疼”;还有的说:“我最‘怕’写作文了。”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主要靠在校学习,努力提高写作能力,不过,如果家长利用家庭优势,辅导得法,也是大有可为的。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一样。孩子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生活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当今,实行双休日,生活条件也较好,家长带孩子外出参观、游览,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已是平常事了。这样,既便于指导孩子观察、了解生活,又利于积累作文素材和辅导写作。这些都是家长辅导的优势,学校老师往往难以做到。问题是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些优势辅导才能使孩子的写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具体来说,家长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当孩子写作文有求于家长时,不管是一个字、一个词或怎么开头结尾,都要满腔热情地给以帮助,不要因自己有事或心情不快而表现得不耐烦,使孩子扫兴。当孩子作文有了进步时,哪怕是用了个好词、好句或某一段写得生动具体,都要给以肯定、鼓励。当孩子和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坚持己见强加于孩子,而要引导、启发,实在说不通就先放一放,给孩子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家长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培养孩子对作文的兴趣,不使之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

抓住一切时机,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捕捉作文素材。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非常丰富的,随时随地俯拾皆是。如:有位家长在阳台上发现了一个蜘蛛正在结网,便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让孩子来观察,一边看一边讲网的结构,网和纲的关系,蜘蛛是个精工巧匠……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看得认真仔细,兴致很高,还不时提出问题。这既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学习了怎样观察事物。又有一次,他的孩子买馒头回来很得意,因这是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购物任务。于是,家长抓住这个兴头,引导孩子回忆了买馒头的全过程和某些细节,并因势利导让孩子把它记在了素材本上。后来,在学校写作文,题目是《我第一次……》,孩子便写了《我第一次买馒头》,由于有素材,有生活,有感受,写得生动、具体,受到了好评,还被《作文导报》刊登了。

给孩子创设机会。多带孩子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使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发展思维、受到教育。如有的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观看名胜古迹,使孩子在娱乐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引导、指点,不要包办代替,开始,可多具体帮助,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切忌让孩子总依赖家长,离开“拐棍”走不了路。更不要背范文,死记条条,要引导孩子逐步学会写作文的方法和规律。

家长的职业不同,水平各异,对自己孩子的帮助,应量力而为,尽到心就可以了。总之,愿有能力帮助孩子的家长,主动配合,同老师形成合力。这样,孩于在作文中的困难会解决的,作文水平会提高的。

建立书库的方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进一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书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家长应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配合学校教师,指导孩子的读书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从家庭经济状况的实际出发,逐步给孩子建立一个小书库。

在逐步建立书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需要。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识字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关的加、减法。学习内容比较浅显,难度低。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些汉语拼音读物,汉语拼音与汉字混合的儿童读物。如《小朋友》、《中国儿童》、《拼拼读读》、《看图说话》……在读书时如果孩子有不认识的字,家长可以告诉他,帮助孩子解决读书中的障碍。进入中年级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眼界与知识比以前进步多了,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更浓厚,渴望多读一些主题鲜明、思想健康、趣味性强的书籍。这时,家长应该按图书分类给孩子的小书库配置书目。图书分类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童话、寓言;(2)小学文库;(3)故事(含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英雄故事、一般故事等);(4)人物传记;(5)科学技术;(6)诗歌;(7)文学作品;(8)学习指导书……

书库配置图书要本着取精去滥的原则。家长给孩子购置图书不是多多易善,应该根据孩子的水平和实际情况配置。精选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强的图书,使孩子读后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精选读物时还要注意广泛性,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采众长。注意选择文学性强、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读一读中外名篇名著。家长在帮助孩子选购图书时,有时会遇到发行量不多、学生目前读起来感到较深的好书。家长可以购买下来,等到适合孩子水平时再让他读。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加强交流,注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辛辛苦苦给孩子逐步建立起一个小小书库,为孩子阅读提供了条件,家长应该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读书的情况,鼓励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指导孩子阅读方法。让孩子尽情地在书的海洋里邀游。

写作能力自我检测

所谓创造能力,是指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以新奇、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人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创造力,但某些心理或社会因素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这些阻碍因素可以通过训练来排除。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提高的。

测量创造力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采用“形容词喜好”、“不平常用途”和“故事标题”三种方法来测量你的创造力。

“形容词喜好”测验从下面的形容词中,挑选出10个你认为最能说明你性格的词来,要尽量符合你的实际。

不屈不挠不拘礼节不满足束手束脚思路清晰精神饱满有朝气实惠的有说服力虚心观察力敏锐严格有主见复杂足智多谋性急有献身精神创新坚强有组织力热情孤独脾气温和具有高效率实干严于律己好奇老练感觉灵敏有远见时髦拘泥形式一丝不苟漫不经心自信有克制力骄傲自大机灵有独创性好交际柔顺有理解力谨慎易预测的不满足乐于助人善良谦逊求实泰然自若无畏的“不平常用途”测验一物可以多用,有些用途是常见的,而有些用途却是极少见的,甚至超出人们的常识范围。例如,一块砖可有如下用途:铺地、筑墙、作书架挡书、敲打工具、垫脚、凳子、枕头、武器、挡水、挡风、遮光、隔热、作绝缘体、作杠杆平衡时的支撑物、磨刀、挡住车轮、立起来作日照计时、作路标、作为样品供博物馆收藏,……请尽可能多地说出下列物品的用途,时间限制为5分钟:

①手电筒②啤酒瓶③绳子④报纸故事标题下面有两个有趣的故事,可是它们没有标题。你仔细看完故事后,给这两个故事分别想几个恰当的标题。标题的数目越多,越切合故事,越生动、有趣、新颖越好(标题间用“/”隔开)。

标题:

一天,峨眉山上的一只猴子下山找吃的。他看到一块玉米地,便走进地里掰了一个玉米棒子扛在肩上,高兴地往前走。他又走进了一片桃园,看见桃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他想,桃子比玉米好吃,于是丢掉玉米,上树摘桃。他摘了一大把桃子,便赶路去了。他又来到一片西瓜地。地里有好多又大又圆的西瓜。猴子把桃子全部扔掉,摘了一个最大的西瓜。天色已晚,猴子决计抱着西瓜回家。在上山时,猴子遇见一只兔子,这只兔子在他面前欢快地蹦跳着,样子很可爱。猴子马上扔下西瓜,去追兔子。兔子钻进树丛,一会儿就不见了。猴子只好空手而归。

标题:

夏天的一个周末,所有的市内火车都很挤。一个老人上了火车,想找一个座位。他发现有一个座位上没人,但座位上有一个手提包。他问旁边的一位穿戴讲究的青年:

“这个位子有人吗?”

“有人,他去买报纸去了。”

“我先坐一会儿,等他回来了再让他吧。”老人说着就坐下了。

十分钟后,火车开了。

“哎呀,他误车了。”老人说,“他的包还留在车上呢!”老人说着就抓住提包,想把包从窗口扔到月台上去。

这个穿戴讲究的青年急忙跳起来阻止老人:

“别扔,这是我的包!”

培养孩子读书看报

原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是的,古今中外,凡是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在工作中有成绩的人,都是十分重视读书的,可见读书对人的成材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孩子更应从小培养起爱读书的习惯。

家长也应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而创造一些条件?

首先在家庭中创设一个读书看报的环境。家长经常“手不释卷”,潜移默化之中,孩子就会受到影响。每天茶余饭后或节假日,要适当安排有关读书的活动内容。孩子生活在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之中,自然容易对读书产生兴趣。另外在家庭布置中,一定要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橱,让孩子将自己所喜爱的书,有条理地放置好。

其次帮助孩子选书。家长带孩子到书店去,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书,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爱好程度,又可激发他们求知的积极性。有的家长愿意替孩子购书,而且所购的书多为与教材有关的辅导书,品种单一,孩子感到乏味。小学生多喜欢童话、寓言、浅显易懂的科技知识、具有故事情节的通俗读物等方面的书籍。总之,凡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书籍,只要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都可以让孩子看,要让孩子博览群书。

再次家长应激发孩子阅读书报的兴趣。孩子的好奇心强,家长可选读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把其中某一本书的内容讲给孩子听,当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告诉孩子这本书的名字,让孩子自己去阅读,这样孩子就会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有趣地读下去。家长也可以同时和孩子读一本书,读后共同探讨书中的问题。孩子的好胜心强,从而促使孩子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最后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总结阅读书、报的收获。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要启发孩子总结归纳读后的收获,从书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受到哪些教育?学到了什么写作方法?哪些内容你的感触最深?都可以让孩子说一说,或者动笔写一写。长久下去,孩子不但能吸取到大量的知识,而且还能学会一套行而有效的读书方法。

注意问题

孩子的学习负担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育者以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每天都留适量的家庭作业,用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并且通过练习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北京市教委对中小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有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家长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练习内容。这种做法对学习困难者可以弥补知识漏洞,尖子生可以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今天,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因而不断地给孩子加码。除学校正常的作业外,有的家长从多种渠道找来各种各样训练册、练习题,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水平,一股脑儿让孩子做。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不少培训班、提高班。双休日孩子也得不到休息,一会儿上数学班,一会儿上作文班,一会儿画图画,一会儿弹钢琴,一会儿练舞蹈……孩子为了不违背家长的要求,四处奔波,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家长给孩子层层加码,致使孩子本已不轻的负担更加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这种做法是毫无益处的。

首先,它违背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这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因为练习做得太多太滥,大脑得不到休息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家长加大练习量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

其次,沉重的负担限制了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家长给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让孩子唱歌、跳舞、画图画、练体操……。孩子参加这些活动应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如果超负荷运转,奔波劳碌,成了沉重负担,成了一块心病,没有了学习的动机,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牛不喝水强按头”,就会影响孩子的爱好,限制孩子特长的发展。

第三,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沉重的负担使孩子心理失衡,与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说的孩子就是不做,家长不让做的却偏偏要做。这种逆反心理对学习是十分不利的。综上所述,请家长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规律,不要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把游戏玩耍、读书阅览、休息睡眠的时间还给孩子。

教孩子看图作文时审不清图意

怎样看图才能审准图意呢?一般要求教孩子掌握以下三个步骤。

(1)教会孩子全面观察,了解内容。全面观察指导先从整体看画面,了解图的大体意思,有个整体认识,再分几部分看局部画面,搞清各部分画面上的人物、景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分清画面的主次;最后再回到整体,理解画面要说明或反映什么问题。

(2)教会孩子重点观察,理解中心。观察图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全,另一方面要抓住重点细致观察,切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通过分析把握住画面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细心思考,理解中心。

(3)教会孩子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观察图的时候,要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思考分析,一边想象。图一般分为事件的“起始图”、“经过图”和“结果图”,并不是每一幅图都反映事件的全过程。我们看图时可以根据“经过”去想象事件的发生和结果,也可以根据结果去想发生和经过。画面是死的,静态的,无声的,我们可以把它变活,如:树是怎样摇摆的,风是怎样刮的,雨是怎样下的,人物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可以依据画面适当联想,可以加入想象,扩充情节,也可以图外想象补充内容(要以图内为主,图外为辅),使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声”。

审清图意还要注意三点:

(1)正确观察、理解、判断。要寻得孩子对画面每一处景、物、人、事都要看到,想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物与物),要由景物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要由人物神态、表情、动作正确判断人物思想,避免扭曲图意。

(2)注意区别单图与连图的观察方法。连图是指两幅以上的多图。观察时注意图的顺序和图与图的衔接。

(3)要注意图与题目的联系。有的图题是看图作文的题眼,比如:《关心》、《奉献》;

有的图题是看图作文的内容,比如:《补课》、《送伞》。要引导孩子把画面与图题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有助于掌握图的重点或图的中心。

只要认真按上面讲的去做,审图能力定会提高。最后给教育者提个建议,孩子观察图时可以在图上适当做些标记。

采取措施让孩子的学习跟上

调查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趟,既不是个别现象,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解除烦恼。

调查研究,对症下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首先要调查研究,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见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认识上的不足认识上的模糊往往会导致行动上的盲目。有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到学校去学习。有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孩子把学习看成“无所谓的事”。家长要帮助这样的孩子提高学习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给孩子讲道理时,不能空讲大道理,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把道理融入一个故事、一个寓言或一个童话中,也可以给孩子讲先进人物、英雄、领袖等刻苦学习的故事,这样做,孩子才易于接受,才会明白家长所讲的道理。

感情上的错位有的孩子学习跟不上是因为情绪上的波动。凭兴趣爱好,喜欢的功课就学得好,不喜欢的功课就跟不上。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把孩子对待其他事情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对不喜欢的功课也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做,家长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意志上的动摇有的孩子,学习跟不上是由于意志薄弱,是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有的孩子毅力不强,害怕学习上的困难,害怕学习上的吃苦,懒惰成性。对于这种问题,家长要从锻炼孩子的意志入手,培养孩子敢于吃苦的精神,让他们明白苦尽甘来、苦中有乐的道理。

习惯上的不良有的孩子学习跟不上是由于染上了不良习惯,无意识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影响了学习。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学好思,专注认真,珍惜时间,虚心求教,学以致用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环境,父母之间经常吵闹,班集体的风气等都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

不能用静止的观点去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会吸取教训,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争取进步。这样,我们才能摒弃讽刺、挖苦、训斥、责打的教育方法,才能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正确方法去引导孩子攀登学习上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帮助孩子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我们要想办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着眼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如,孩子的成绩尽管不如人意,但比以前有所提高;如孩子的学习错误率降低,正确率提高,哪怕这种变化是很小的。我们也要保护他的积极性,给以肯定。有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把他的长处移到学习上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有的孩子绘画好,体育好,若启发孩子把这方面的“专心、刻苦、用功”的劲头用在文化学习上,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孩子提出要求要适当孩子的学习跟不上,家长一定会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是应当的。但要注意,向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过低了,不用怎么努力就会实现,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出现波动,出现反复,也可能会停滞不前。如果要求过高,孩子努力了也实现不了,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甚至在家长面前撒谎等。所以,我们对“学习跟不上”的孩子提要求要慎重,要提得合理、恰当、适度。

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对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要重视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也有益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提高了,当然就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变“跟不上为跟得上”。

家长可以把学习上的重点与难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听。孩子从所背的口诀、歌谣或顺口溜中体会到并掌握了具体的方法就会轻松地跟上大家的学习水平。如,给课文分段分层要注意“内容相同或相近就合在一起,不同就分开”。简称同合异分。这样的方法简明易记,有利于指导实践。家长也可以向老师讨教办法,给孩子以有效的指导。

同类推荐
  • 孕期保健与胎教小百科

    孕期保健与胎教小百科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孕妇在孕期的营养、心理、生理、运动等方面的保健知识和胎教方法。
  • 宝宝全脑开发百科全书

    宝宝全脑开发百科全书

    本丛书从不同方面详实阐述了当代家庭必备的新婚、胎教、育儿等居家生活知识,集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全面实用的孕育丛书。本册图书为宝宝全脑开发百科全书。
  • 搞定家中小大人

    搞定家中小大人

    本书介绍了还原孩子天性的7个教育法则,还一个与孩子身心匹配的环境,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
  • 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本书介绍了婴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孩子就是孩子,要玩着教育聪明宝宝成长环境什么样接纳孩子,发现他的闪光点天才的家教智慧,你懂吗等内容。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热门推荐
  • 甜心王国:独宠小傲娇

    甜心王国:独宠小傲娇

    失忆(?)少女欧妍学院偶遇专情少爷冷雨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被口口声声说自己就是当年的小颜。欧妍当场抽了冷雨辰一耳光,冷雨辰就变本加厉地虐她,至于怎么虐个法呀......三个字,咚咚咚!直到有一天,欧妍恢复了记忆,顿时反应过来,看了看正把自己咚在身下的冷雨辰,拽住他,天旋地转,“冷雨辰,我不会再放过你了!”然后就是一阵恋爱的酸臭味啊~同框都出现了粉红色泡泡哦!【绝对坑爹√】【不稳定更新】【不弃文√】
  • 三国之世家天下

    三国之世家天下

    他来自江南,为四大家族之一朱家的旁系子弟,他的名字叫做朱成,有一个三叔,叫做朱儁!穿越三国,蓦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打怪升级。身负'群英系统',何须屈居人下?从黄巾之乱中崛起,在诸侯讨董中扬名,在江南收服四大世家,平定百越之乱,奠定江南的繁华。生于世家长于世家,方知何谓‘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万年的世家’。蓦然回首,原来皇族其实便是这天下间最大的世家。家国天下,朱成却要让这天下世家一心为国!只因为有国,才有家!
  • 袖手天下:绝色元素师

    袖手天下:绝色元素师

    她,是来自21世纪最顶级的特工,一出手就是雷厉风行,无人可挡,一身内功,傲视群雄;“她”,是来自遥远的七色大陆,洛氏家族中的受人欺辱的七小姐,天生废材,无颜丑女。直到,她成为了“她”,什么废材,丑女的,都给她滚开!众人欺她,辱她,害她,殇她,戏她的,吃了她的,拿了她的,抢了她的,都给她吐出来,否则别怪她手下无情。还有什么太子,王爷,国师之类的,666,告诉你们别靠姐那么近,姐一术在手,天下我有!别拿那点点噱头来诱惑姐,姐才不稀罕!
  • 天音武仙

    天音武仙

    他是学校出了名的废物,一个注定无法觉醒修炼,只能任人玩弄的废物,但是,当大机遇出现后,他的人生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她,她,她,还有她我都要收做媳妇”,你说你认识天才傲东城?,抱歉,昨天我心情不好刚收拾了他一顿,脚踩天才,怀抱佳人,且看一个废物的逆袭之旅。
  • 综漫之名为封锁的残息

    综漫之名为封锁的残息

    一个人生空白的小loli,懵懵懂懂开始了综漫的狗血穿越之旅,此文应该会是清水,或许会有些小暧昧,也许还混杂了一些吐槽……嘛,这是一个无知天真loli的成长故事……也许吧……微微苏,不重口,文风随意。以上,此文……会坑……更新……不定……完结……无期……自己觉得还挺不错的……后期的……能不能给个评论啊,关于文的?
  • 无憾

    无憾

    唯有无敌,方能无憾。请叫我钟无憾,我此生无憾。
  • EXO之学不会放下

    EXO之学不会放下

    殷红的彼岸花在胸前慢慢的绽放,月圆之夜血性大开,鲜红的血液在身体里流淌,冥府的大门慢慢打开,走出娇媚的公主,招着手,再向你微笑,血族的血脉在复苏。。。。。。
  • 英雄联盟之崛起时代

    英雄联盟之崛起时代

    德玛西亚!!!!!本书讲述了励志的2b青年屌丝大学生李伟,因为lol江湖上的一些纠纷,和电子竞技界的浑水而深受重伤的哥哥的梦想奋斗,到自己也喜欢上了英雄联盟和对英雄联盟比赛的冠军的荣誉。。。同时,为了将害自己哥哥的凶手绳之以法,将中国的电子竞技界的水质净化了,也因(.....小说中会写到....)使自己心疼万分但同时得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的支持,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林月因失手打死上司,被执行枪决。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到一个8岁女孩身上,并且意外得到了可随医术提高而升级的医药空间。自此,林月苦练医术,终于财源滚滚,而后自己居然是世家之女,林月彻底怒了,额,能不能早点说啊。这样自己就不用累死累活的赚钱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变身卡牌公主

    变身卡牌公主

    想要妹子吗?她们貌似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她遥不可及,甚至无法触及。想要萝莉吗?想要御姐吗?女王女神8~18岁,从圣洁到黑化。通通都有,只要您愿意,她们就是你的。注意!你的!你的!都是你的!!重要的事情要说3遍,她们会伴随你直到永远,永远!永远!!再重复3遍,怕您忘记,哪怕转世重生您也无法将她们舍弃。点击穿越,我将带您进入幻想世界。主角:“真的?”某公主:“真的,你还能拥有我。”“咚!”就这么穿越了,这个穿越方式有点奇葩。某公主:“好了,现在你已经得到我了,我的身体都是你的了。”主角:“是啊,我得到你了,但我现在不想要你了。快把我的身体还给我!”—欢迎入群号码53746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