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6400000012

第12章 复活的凤凰

30多年来,关于克虏伯的书及报道的作者们一直都在争论,克虏伯这个被解散的康采恩能够如此神速地崛起,这究竟应归功于阿尔弗里德·克虏伯呢?还是应归功于贝托尔特·拜茨呢?人们无法非常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1952年,阿尔弗里德要寻找的“第二个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贝托尔特·拜茨。自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越来越少在公共场合露面,而把媒体战场留给贝托尔特·拜茨来应付。那么,他独自领导克虏伯的时候,即自1951年2月他从兰德思堡监狱出来,到1953年11月贝托尔特·拜茨到克虏伯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克虏伯情况如何?了解一下它,应该会更有意思的。

早在阿尔弗里德还在监狱里之时,克虏伯人就已经重新开始生产了。威狄亚工厂获得英占军军官的批准,首先开始工作。威狄亚工厂生产的硬金属是重建阶段急需的物资。第二个允许开工的是机车维修车间,它们为火车提供维修保养服务。最后莱茵浩森钢铁公司也可以打开大门了。阿尔弗里德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共有12700人在克虏伯公司工作,这大约是他被捕前职工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而这些开工的工厂也只是“一些多多少少能独立生存下去的工厂的混合体,它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强大的康采恩。它们中间还缺少公司原来那颗可信赖的心脏,埃森铸钢厂。克虏伯公司始终首先是一个钢厂,其他的子公司无论是提供原材料还是生产成品,它们都依附着这个钢铁厂,他们就象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的枝节。但自从盟军法律将德国的重工业解散以后,阿尔弗里德现在只有这棵大树十二分之一的枝条,而且其中的树木也折断了。树干死了。”一位克虏伯老作者(诺伯特·米伦)用散文诗式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占领军将他们不喜欢的克虏伯康采恩分成了两部分。尽管两部分仍然属于阿尔弗里德,尽管他签署了梅莱莫条约,他也只将其中一部分的支配权收了回来。

公司的第二部分,也是对康采恩至关重要的那一部分,根据与阿尔弗里德签定的协议,属于出售范围。受出售威胁最大的一些公司是莱茵浩森铸钢厂、汉诺威一哈尼巴尔硬煤矿、康斯坦丁大帝煤矿有限公司、罗森瑞矿山、艾姆舍·

利坡煤矿股份公司。由于阿尔弗里德应该与这些公司分开,条约签署的另一方盟国决定,阿尔弗里德对这些公司的股东权不应由他,而应该由受托管理人来行使。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状况,克虏伯康采恩最重要的部分尽管仍然叫克虏伯,而且也属于一个克虏伯,其利润也将归这个克虏伯,但就是同样的这个克虏伯却不可以对公司决策施加影响。阿尔弗里德认为,这种状况有损他的尊严,是侮辱性的,因此他拒绝去查看那些受托管的公司。“我不能到我自己的家里去做客”他认为。尽管如此,他当然要维护他的经济利益,后来,一旦法律上以及实际情况允许,他就派贝托尔特·替他去参加监事会或者董事会。

1953年,这些想法都还属于未来的音乐,阿尔弗里德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使留给他的那些企业正常运转起来,并能够重新取得经济效益。阿尔弗里德目前拥有的康采恩,基本上由那些原来只是二梯队的企业组成。其中的重点企业只有机械制造厂,这个厂生产链条和电动机,能够参加架桥的大型工程,这个工程应该使德国的道路,铁路网重又运转起来。此外,康采恩更象一个生产公司与贸易公司的混合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想尽可能好地度过困难期。

阿尔弗里德还没来得及重建那些剩给他的企业,就有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他眼前。有几千位原克虏伯人寻找工作和面包,几千位退休老人指望着克虏伯付给他们退休金。

阿尔弗里德不顾他的一位财务经理的反对,他决定,从他剩下为数不多的流动资金里拿出钱来,先将退休金付给16000个退休的克虏伯人,即使所付退休金只是其应得的50%。

他的经理们认为,应该先将钱投资到重建工厂和购买机器上,阿尔弗里德平静地回答:“人在先,机器在后。一百年来我们向来如此。”他对其职工的责任感,是他与生俱来的,这是一代又一代教育的产品;阿尔弗里德的榜样是他的外祖父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认为他有责任,将其财富用于给尽可能多的人以一份高薪工作岗位(现在,这个事实已经获得史学家的承认。不断有人发表论文,描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与他的雇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今天很难理解的。

我认为年轻学者约翰·保罗的反应是非常典型的,令约翰·保罗气愤的是,阿尔弗里德·克虏伯竟然窥探那些住在工厂住房的职工们的思想。当有人阅读社会主义报刊时,邮差必须通告那个老克虏伯!那么,如果他知道,阿尔弗里德·

克虏伯对他自己的儿子弗里茨施加了多大程度的压力,进行了多大程度的“思想窥探”,他又会说什么呢?不知道他是否想到,把两种相差100年的状况相比,是不适当的。)但无论如何,阿尔弗里德很清楚,只有在他的克虏伯人的帮助下,他才有可能重建他的公司。有一次,阿尔弗里德在巡视被毁坏的工厂基地时,他与一位名叫赫尔曼·瓦尔德克的职工代表谈话,赫尔曼是一位老社会主义者,阿尔弗里德问他,他认为公司的重建是否是可能的。他回答:“一定会,我们大家都还是克虏伯人。”这就说明了一切。

在签署梅莱莫条约之前进行的谈判过程中,阿尔弗里德在公共场合的行动总是非常小心。他刚刚重获自由,世界就经历了一场计划好的战斗性的回击。在他回来后的前6个月内,他就成功地使克虏伯公司在国外的活动得到大力提高。克虏伯奇迹般地重又出现在世界市场上。特别是他从事的业务,当时一直是传统的英国人与美国人占领的市场,引起人们的关注。1953年,阿尔弗里德从监狱里出来仅两年半时间,他重新掌握公司领导权仅仅半年多,《曼彻斯特导报》就生气地写道:“克虏伯作为向地球上不发达地区供应机床的出口商,它已经发展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看一看它的销售额就可以将这个观点解释清楚。1950年,康采恩销售额达9·94亿马克,其中出口额达5900万马克。1951年,销售额达13·85亿马克,出口额达1.5亿马克。1954一年,销售额达21.39亿马克,出口额增长到3·34亿马克。50年代中期,除了钢铁与武器,克虏伯什么都生产,什么都卖。克虏伯公司销售及出租产品的目录,跟一本书没有什么两样,产品目录书用无法水洗的皮革装帧,共150页厚,里面以字母顺序排列了近4000种产品与服务。

同时还附有其各类子公司的地址。克虏伯公司几乎生产所有的东西:从A字头拆卸用的锤子到Z字头的海关快艇。

这是一个庞大的铁制品百货商场,其商品面向的主要是工业而不是消费者,在这个商场里,唯独没有公司的老产品——钢材。取而代之的是,克虏伯向其客户提供钢铁厂。

克虏伯做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我们提供生产钢铁与金属所需的所有设备的总体设计与制造,包括所有的安装设备、运输设备与能源设备。”此外,克虏伯为钢铁生产提供所有的服务,从派专家帮助确定钢含量,到成套生产的工厂。

“不允许再生产钢铁的公司,要帮助其他公司生产钢铁。”克虏伯史学家米伦这样写到。克虏伯公司的新战略把困苦变成一种美德,利用了克虏伯最伟大的资本,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培养出来的克虏伯工人的能力。克虏伯的质量是众所周知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克虏伯的工人有着很高的素质和积极性。

阿尔弗里德回来时,人们向他提出的关健问题之一就是:“克虏伯还生产武器吗?”特别是那些国外记者在采访中总是问这个问题。但基于他在纽纶堡军事法庭上的不幸经历,阿尔弗里德决心,要给克虏伯树立一个和平的形象。只要他仍是商人,他就不打算再生产武器。但假如有一天,联邦德国政府请求他们生产武器,他就无法排除他会违背自己原则的可能性。所以他在接受采访时,总是留一点回旋的余地,所幸的是,他从来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此外。他还认为,他的决定即不再生产武器,并没有丢掉克虏伯的传统,因为,除战争年代之外,克虏伯生产更多的是民用而非军用产品。

对此,阿尔弗里德在纽纶堡法庭上已经做了解释,“作为第五代钢铁生产商和第四代武器生产商,我应该再补充一句:在我父母的公司里,……我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言谈行为中亲自感受到,他们曾经一直是欢迎战争或支持战争的。我们公司的象征并不是大炮,而是三个相连的轮子,一个和平贸易的象征。”(纽约时报,52年9月15日)事实上,无缝钢轨齿轮的发明是克虏伯财富的基础。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时代到今天,三个相连的环一直是克虏伯这个名字的象征,同时也是克虏伯公司的徽章。

阿尔弗里德在武器生产及战争问题上的“无我”立场与年轻一代的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对于应征参加新德意志联邦军,他们的反应就是这句口号:无我。他声明,要树立克虏伯的新形象,即和平的形象,这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赞扬。但外国却对此充满怀疑。

阿尔弗里德就这样为其公司做了推销。克虏伯又有了新的起点,轮子又转起来了。但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仍然很严重。阿尔弗里德认为,问题太严重了,凭他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他需要人的帮助。贝托尔特·拜茨于是可以登场了。

同类推荐
  • 品牌推广案例分析

    品牌推广案例分析

    本书荟萃了不同的行业品牌推广中的经典案例,取材广泛,涉及不同的商品类型,反映了营销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它们在品牌推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服饰品牌的推广极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最后归纳出各种营销策略的优缺点,指明当前品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思考模式,为我们的服饰品牌推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服饰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指南和创业宝典。
  •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一套让你受益匪浅的经商底线术。任何一个公司都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利润,但无论是在经营之始,还是在经营之中,往往都是一段美妙的设想。所以有的选择“抢先登陆”,总想一下子赚一大把钱,殊不知,由于求胜心切,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的谨小慎微,总是打不出一张好牌,结果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大丰收。其实不管你做什么样的生意,只要盘算清楚自己可以攻守的底线,就可以立即果敢出击,扑向自己赚钱的目标!
  • 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

    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

    本书探讨优秀班级管理的方法、技巧,是多位优秀班主任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本书所选的问题都来自班主任的实际工作,容易引起班主任的同感;所提出的应对方法简便易行;所选问题与当前课程改革,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前,你毫无计划,贪图玩乐,那没什么;但是,20岁以后贪图玩乐,30岁时必将疲于奔命!20岁以后未曾增长本领,那么你的一生都可能从此碌碌无为!20岁以后,你以一个成人的身份踏入社会,从此将没有谁会同情你,而且你也不应该哀求同情!20岁以后,你能做的只有完善自己,提升自己。20岁以后,你应该懂点金融学,因为你在发展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时,必将用到它。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金融学原理中有些比较深奥,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以描述,读者既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又会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经营之神”王永庆、“代工之王”郭台铭、“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红顶商人”辜振甫、“台湾IT之父”施振荣、“船长企业家”张荣发、“金融大亨”蔡万才、“统一国王”高清愿、“驼金山的孤行者”蔡宏图、“米果大王”蔡衍明等十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经营心得、为人处事、商业战略、统御之法等,向读者全面展现一个世纪以来台湾商界风云的变幻、财富路线的演进,以及整个台湾企业家的往事今生与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倒霉的小偷(原创经典作品)

    倒霉的小偷(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狼空间

    狼空间

    狼,每一只都是天生的猎手。狼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当他们遇到一起,便是连猛虎也要退避的群狼!狼啸明月!世界的一切都会因我而震撼。——孙傲新人首次创作,希望大家喜欢。
  • 苍生颂

    苍生颂

    覆海易,踏天难;英雄冢,苍生颂。在这群雄割据,百家争鸣的乱世,且看少年如何谱写一曲绚丽天籁。
  • 苏羽修仙记

    苏羽修仙记

    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一个瘦弱少年的一次意外,命运从此被改变的他,如何步步维艰的修行?如何同洪荒大泽的巨擎争锋?如何上清碧落下黄泉的探索生命的真谛!
  • 我的青春不可以是这样

    我的青春不可以是这样

    在一次实验中,木鸣发现了世界的原则,跟着这一世界线,他穿越到了一个和原世界有一定差别的位面里,但自己的精神力仿佛放大了无数倍,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上巅峰
  • 超级许愿系统

    超级许愿系统

    如果老天能够实现你一个愿望,你想要得到什么?是获取各项技巧、惊人的身体素质、幻想中的能力用以强化自身?还是希望彩票中奖、股票涨停、公司蒸蒸日上成为一名金融巨鳄?亦或是获得先知先觉的能力,抄文抄歌抄剧本制霸娱乐圈?面对诸多选择,张昊没有苦恼,因为他愿望的个数是——无限!张昊语:“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愿望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
  • tfboys之今生今世唯爱你

    tfboys之今生今世唯爱你

    三位女主穿越到现代。。。。。。。。。。。。。。。。。。。。。。。。。。。【看文就行了】
  • 老黄聊菜根谭

    老黄聊菜根谭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跟随老黄的笔墨来品味《菜根谭》里那出世入世的智慧。
  • 最后生存手记

    最后生存手记

    这是一个毁灭人类的大灾难,丧尸爆发,没有任何解药,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消灭它们,当然也要找到最后生存的地方,可是有这个地方吗?
  • 校园异能:葬

    校园异能:葬

    这是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占据一座小岛的学院岛这里。在这座小岛上占据了几百所学院。从幼稚园到大学。但这里85%的是学生没有任何家长企业公司。这个学院岛是各国一起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