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500000005

第5章 西楚霸王

项羽的政治幼稚不仅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同时,项羽在分封诸侯时也犯下了不少错误,进一步表现出他政治上的幼稚。

进入函谷关之后,项羽作为诸侯联军的盟主,成为了主宰天下的一号人物。当时,摆在项羽面前的有三种选择:选择王业称王,选择帝业称帝,选择霸业称霸。项羽最终选择了霸业,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

项羽为什么会选择霸业呢?项羽大封天下诸王给他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12.政治制度选择霸业任何一个人都很难超越历史所提供的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作为诸侯总盟主的项羽,进入函谷关后,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可供项羽选择的中国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周王朝的王业,二是秦王朝的帝业,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业。

由于周朝实行的王业距离项羽生活的时代相对遥远,真正可供项羽选择的政治制度实际上只有秦朝的帝业和战国时代的霸业。

秦朝实行的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的帝业,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通过郡县制直接控制全国。

战国时代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战国初期的大国之间的称霸之战,二是战国后期的统一之战。战国初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相继为盟主,主导天下。虽然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霸的时代尚有周天子,但是,此时的周王朝只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实力远远不能与这些霸主相比。政治永远只讲实力!周天子既然没有实力,只好沦落为霸主们偶尔一用的一块招牌。

众心所向项羽为什么选择了霸业呢?

第一,从众心理。

秦末大起义中的许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观念,如韩信。他灭了魏、代、赵、燕、齐五国,占据了整个北中国,立下不赏之功。韩信在吞并三秦、开辟北方战场时并未提出分土为王的主张,但是,一旦攻下齐国,便马上以齐地近楚、不易控制为由,要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请为假王以镇之)。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一看韩信求封齐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困在这里,日夜盼望着你来帮我,没想到你竟然想自立为王(汉王发书,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终还是满足了韩信的要求,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再如黥布。原为项羽所封的九江王,后因与项羽有矛盾而被刘邦所利用,刘邦的说客说服黥布的理由,从获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得利益——即黥布归汉并不吃亏,跟着项的当九江王,归了刘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旧。从避害的角度讲,黥布已与项羽产生嫌隙,难以消除;跟随刘邦,刘邦非常高看他,会给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权衡利弊,黥布动了心,叛楚归汉。

韩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性。

汉三年,刘邦困于荥阳时,郦食其向刘邦建议:分封六国后人为诸侯王,但被张良阻止。张良认为:天下游士离开父母,抛弃故乡,跟随刘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赏的土地(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如果我们立了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做王,天下游士就会各去事奉他们的主子,返回故乡,你还和谁一块儿打天下呢(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张良阻止分封六国后代为王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张良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裂土封王的势力在当时多么强大。

因此,项羽在灭秦之后,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愿望,裂土封王。

大面积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复被秦王朝中断了的春秋战国列国并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选择大封诸王的本身就决定了项羽只能选择霸业,而不能继承帝业。

衣锦还乡第二,衣锦还乡。

项羽火烧秦宫后,曾经有人劝项羽:关中之地,是一个四面环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关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听人一劝,也动了心,可是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一心想着回归故乡(又心怀思欲东归),就对劝他的人说:一个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夜晚走路,谁能看见呢(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可见,项羽最高的政治愿望是衣锦还乡,做“西楚霸王”,选择霸业正好符合他衣锦还乡的心愿。

衣锦还乡心理在汉代并非仅项羽一人具有。西汉武帝时期的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时,汉武帝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汉书·朱买臣传》)应当说,中国古代衣锦还乡的心理非常普遍,并非只有项羽、朱买臣有,许多人都选择衣锦还乡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荣誉感。

因此,早在巨鹿之战结束时项羽就已经选择了霸业。他封归降于他的秦将章邯为雍王,实际就是大封诸侯王的先兆。入关之后,他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了十八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所封的雍王章邯。

汉人把今天的豫东、皖北和江苏省西部地区称为西楚;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湖南东部及江西等地称为南楚;今江苏东部、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称东楚。

13.实施霸业因功封王打天下者享天下中国古代的封王,历来有两种原则:一是“因亲封王”,二是“因功封王”。因亲而封,讲的是血缘亲疏;因功而封,讲的是功劳大小。

项羽采取什么原则分封诸侯呢?

项羽于汉元年的封王,基本上采用的是“因功封王”。

项羽在大封诸侯王之前,曾经与跟随他入关的诸侯将领讲过一段非常重要的对话:天下刚刚起兵之时,立了六国的后裔为王,利用他们的身份号召动员百姓讨伐秦国(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但是,真正浴血奋战三年,最终灭亡秦国的是你们和我(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既然没有功劳,就应当分了他的土地给大家(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侯将领们都非常赞成他的意见(诸将皆曰:善)。

这段话,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评价义帝。

项羽这番话,对“义帝”的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评价,项羽开始提到“天下初发难时”的诸侯王,实质上只是指楚怀王一人而已。因为项羽在名义上只是楚怀王的部下,其他诸侯王与项羽毫无关系。楚怀王只是在陈涉首难时“假立诸侯以伐秦”的工具,当时“假立”义帝的目的是借其原有的王族身份动员楚地百姓伐秦。

第二,计功封王。

真正灭掉秦朝、打下江山的是我项籍和随我破秦入关的诸将,因此,应当“分其地而王之”。

项羽这番谈话的实质是:义帝无功,当分其地;诸将有功,当裂土封王。此中,已隐含了“计功封王”之意。

如果我们认为项的计功封王的意图在这段话中说得还不够明白的话,那么,汉四年项羽派去游说韩信的武涉就说得更明白了: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

可见,“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是项羽在汉元年分封诸侯王的总原则。

不重血缘重功劳与春秋时期的“因亲封王”相比,项羽的“因功封王”应当是个进步,因为,“因功封王”毕竟挣脱了仅凭血缘就可以世代为王的旧制,而肯定了人的后天努力,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

项羽在王业、帝业、霸业三种既有的政治制度中选择了霸业,这既是他本人的想法,又是当时多数人共同的期盼。因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不仅选择了霸业,而且创造性地选择了“因功封王”的分封制。但是,这种大分封给项羽带来的是祸还是福呢?

项羽主观上的确是要计功封王,但是,项的计功封王的总原则并没有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而是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项羽分封诸王表姓名王号封地都城都城今在地备注汉王刘邦巴蜀南郑陕西南郑后项伯代求得汉中章邯雍王关中地区,章邯据咸阳以西,司马据咸阳以东,董翳据上郡废丘陕西兴平秦降将,被刘邦军围困自杀司马欣塞王枥阳陕西临潼东北秦降将,成皋战败自杀董翳翟王高奴陕西延安秦降将,成皋战败亡吴芮衡山王除项羽所据西楚地外,原楚国所辖土地邾湖北黄冈县项羽所属,降汉,徙长沙王共敖临江王江陵湖北江陵县项羽部将,未出兵楚汉战争黥布九江王六安徽六安由楚降汉,后反汉被诛赵歇代王原赵国所辖土地代河北蔚县境内张耳常山王襄国河北邢台西由楚降汉,后徙赵王田市胶东王原齐国所辖土地即墨山东平度东南原田荣所立,被田荣杀田安济北王博阳山东聊城境内随项羽入关中,被田荣杀田都临淄王临淄山东临淄随项羽入关中,被田荣杀臧荼燕王原燕国所辖土地蓟北京西南由楚降汉,后谋反被诛韩广辽东王无终河北玉田境内被臧荼所杀魏豹西魏王原魏国所辖土地,魏豹据河东平阳山西临汾西南降汉,叛归楚,后被汉将杀司马卬殷王朝歌河南淇县后被韩信俘虏韩成韩王原韩国所辖土地,申阳据河南郡阳翟河南禹州(县)申阳河南王洛阳河南洛阳随项羽入关中,由楚降汉14.错封失误后患无穷项羽大封诸侯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错封和失封。

先看错封。

错封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其人不该封而封,二是其人该封但所封之地不当。

项羽错封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对刘邦的错封;二是对三秦王章邯、司马欣、董翳的错封。

封地不当留隐患一是错封刘邦。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最棘手的问题是刘邦。项羽对刘邦的错封主要是指封地不当。

依照原来的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早于项羽两个月入关,因此,刘邦理应被封为关中王。

但项羽极端的自恋心态和对利害的考虑都使他不可能封刘邦为关中王。

鸿门宴前、鸿门宴中,是杀刘好,还是放刘好?对于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杀刘比放刘好。既然未杀,对刘邦的防范应当是项羽分封诸侯时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项羽在分封诸侯时仍然未意识到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但是,项羽对刘邦阻止自己入关仍心存芥蒂(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同时他又担心此时不封刘邦,诸侯会说自己“负约”,更担心由此导致诸侯的反叛(恐诸侯叛之)。仔细考虑下来,巴、蜀之地,路险难行,秦朝都是犯人的聚集地;于是诡称巴、蜀也是关中,于是封刘邦为汉王,辖区、蜀之地(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

后来,张良用刘邦赏他的珠宝向项伯大力行贿(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刘邦也向项伯大力行贿,请他说通项羽,把汉中之地也划给自己(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伯双重受赂,自然为刘邦大力斡旋,最后就真的使项羽同意了将汉中之地也划给了刘邦(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汉中与关中仅隔一秦岭,比起从巴蜀还定三秦显然要容易得多。更何况,刘邦得了三郡之地,比起仅仅得到巴、蜀二郡相比,显然要实惠得多。

项羽同意项伯的意见,将汉中之地又加封给刘邦,这是项羽大分封中的一大败笔。

尽管加封汉中已经是非常优厚了,也无论项羽对刘邦的汉王辖境怎样进行调整,但是,刘邦仍要以“负约”为名挞伐项羽,占领整个关中。刘邦曾经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一条就是“负约”。“负约”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项羽封刘邦时就担心天下诸侯以“负约”为名指责和背叛自己。

即使项羽当年同意刘邦为关中王,刘邦也不会只做个关中王,他必然还要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但是,听信项伯之言,加封刘邦汉中郡,为刘邦还定三秦提供方便,仍然是项羽分封中的一大错误。

封人不当于重城二是错封三秦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司马欣(?~前204),秦朝长使,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

董翳(?~前204),秦朝都尉,春秋晋国太史董狐后裔。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获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死于汜水之畔。先说错封司马欣。

司马欣属于不当封而封,且封非其地。

司马欣是秦将章邯的部下,但是,司马欣对项梁曾有过大恩(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项梁在秦朝时曾因犯罪被逮捕入栎阳(今西安)监狱,当时栎阳监狱长是司马欣。后来,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监狱长曹咎给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场官司才得以了结,项梁因此躲过了一场牢狱之灾。

对于项梁这场官司来说,司马欣是一个关键人物。秦朝法律苛刻,项梁犯法入狱,凶多吉少。即使有曹咎的说情信,但是,司马欣可以做这个人情,也可以不做这个人情。项梁最终得以了结官司,当然是司马欣的决断的功劳了。

所以,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恩。项梁的态度又大大影响了项羽,项羽对曹咎、司马欣也抱有感恩之心(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

因此,项羽分封十八诸侯王时,司马欣被封为塞王,都栎阳(今陕西富平县)(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

司马欣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没有任何出色表现:汉二年刘邦杀回关中,司马欣立即降汉。彭城大战司马欣虽然逃归项羽,但在楚汉战争中寸功未建。汉四年,项羽因军粮被彭越所劫,不得不回师,临行前,项羽竟然将镇守成皋的重任交给了曹咎、司马欣。项羽临行之前给他们说得非常清楚:“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只要求他们坚守勿战,维持十五天即可。结果,只挨了刘邦军队五六天的臭骂,大司马曹咎就受不了了(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司马欣不知道是阻拦了还是没阻拦,反正曹咎出战兵败,曹咎与司马欣同时自杀。曹咎擅自出兵时,司马欣是曹咎的副将,他既不能阻止曹咎违令出战,又不能力挽狂澜,最后只落得兵败自杀的下场(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项羽竟然封了这样一位庸才为关中三秦王之一,实在是匪夷所思。

再看错封章邯。

章邯当封,但封非其地。

章的是秦末名将,他曾率兵打败了进入关中的起义军,又战败陈胜、项梁,巨鹿之战后降项羽。此人善于作战,是秦末战争中不可多得的将才。

章邯率秦王朝二十万野战军降楚,为秦朝最后灭亡的确立有大功。项羽在巨鹿之战结束后立即封章邯为雍王,使之成为关中三秦王中第一位受封者。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的初衷,大概是想以秦人治理秦地。但是,项羽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降兵之后,关中百姓把对暴秦之恨倾注到章邯身上。因此,一代名将章邯最终打不赢杀回三秦的汉军,其中,民心的向背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邯虽然败于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是仍然顽强地坚守了十个月。直到彭城大战后,因汉军水淹废丘,他才兵败自杀。

以计功封王的原则衡量,章邯可以封王。但是,把他封于秦地为王,执行项羽以秦人治秦地的方针却是项羽大分封中的又一大败笔。

另一位秦降将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三秦王的分封,都是错封。章邯的错封仅仅在于封地不当,不该错封在秦地;司马欣、董翳不仅不该封在秦地,而且根本就不该封王,属双重错封。

三秦王错封的后果极为严重。汉元年四月诸侯分封完成,刘邦八月杀回关中,除了章邯进行了殊死抵抗外,司马欣和董翳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项羽利用三秦王遏制刘邦杀回关中的愿望完全落空。从此,关中富饶的土地,秦代以来形成的耕战结合的组织方式,为刘邦提供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源源不断的兵员、物资,成为刘邦牢不可破的根据地。

三秦王除章的外,司马欣、董翳都是庸人;而且,关中百姓都因他们坑杀二十万秦降兵而对他们恨之入骨,而项羽偏偏在关中封了这三位秦将,因此,三秦王的部队全无战斗力。

15.功臣失封引发叛乱定标准以我为尊再说失封。

所谓“失封”,是指当封未封。

项羽主持的分封是“计功封王”,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项羽以什么作为“有功”与“无功”的标准呢?

我们看《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分封的几条记载:1.申阳,首先攻下河南郡迎接楚军,被立为河南王;2.张耳,一向有贤能之名,又随从项羽入关,被立为常山王;3.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随从项羽入关,被立为衡山王;4.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又随从项羽入关,被立为燕王;5.齐将田都,带兵救赵,又随从项羽入关,被立为齐王;6.田安,项羽渡河救赵之时,田安攻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被立为济北王。

吴芮(?~前202),济阴鄄城(今山东淄县)人。任秦番阳令。与英布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后从项羽入关击秦。项羽分封,立其为衡山王,都郑。后归顺刘邦,前202年(高祖五年)徒为长沙王,都临湘(今长沙),旋卒,谥文王。

田安,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时,田安攻下济北数城,并率所部投奔项羽。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都博阳(今山东泰安)。田荣造反时被杀。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项羽是以尊楚为盟主、随同自己救赵入关作为衡量“有功”“无功”的标准。

基于这一标准的分封只封了两类人:一是随他救赵、入关的将领,一是反秦起义初期时形成的诸侯王。

封诸王失封功臣但是,还有一些人,如齐地的田荣、彭越,赵地的陈余,项羽没有封他们,他们有没有功劳呢?

有!

应该不应该封呢?

应该!

齐地是秦末大起义中三大中心之一。率先举兵反秦的是田儋。田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王族后裔,他的堂弟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都是齐地的豪强;而且,他们三人都深得齐地士人之心,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陈涉举兵反秦之后,田儋第一个杀掉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县令举兵。举兵后,田儋认为:自己是齐国田氏王族的后裔,因此应当称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田儋自立为王的法理是自己为齐国王族后裔。

田儋起兵后,带兵平定了整个齐地。

秦将章邯围攻魏国时,田儋发兵救魏,被章的所杀。而且,章的还趁机包围了田荣。

齐地百姓听说田儋死了,又立了另一位齐国王族田假为齐王,田假任命了两位田氏宗族分别为将、相。这位被齐地百姓所立的另一位齐王田假,成为田荣与项梁反目的导火索。

项梁听说田荣处境危险,于是率楚兵打败章邯,救了田荣。田荣解围之后,赶走了齐王田假,田假逃到了项梁军中,两位田氏将相逃到了赵国。田荣另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

田市,汉时期人。的儿子。被叔叔立为齐王。项羽后来封为胶东王,都即墨(今山东平度)。田市胆小怕事,不听田荣的话,被田荣诛杀。章邯得到秦朝的增兵之后,要与项梁决战。面对兵力大增的章邯,项梁要求刚刚被自己救出的田荣参战。但是,田荣却提出了出兵的条件:要求项梁杀死逃到楚军中的齐王田假,赵国处死逃到赵境的齐王田假的将、相。项梁和赵国没有同意田荣的条件,田荣便赌气不派兵救赵。从此,田荣和项梁结下了仇怨。

虽然田儋、田荣是秦末大起义中齐地反秦武装的杰出代表,为推翻暴秦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田荣既没有参加救赵,也没有随同项羽入关,所以在项羽大封诸王时,田荣失封。

扫障碍不识对手失封田荣是项羽的一个重大失策,导致了严重后果。

汉元年四月,项羽完成了诸侯分封,各诸侯王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五月,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叛乱。他联合同样没有得到分封的齐地另一位实力派人物彭越,杀死了项羽分封的三齐王,吞并三齐,自封齐王。

田荣的叛乱立即引起了项羽的极大注意。因为田荣的叛乱——第一,率先叛乱;第二,威胁彭城;第三,鼓动叛乱;第四,误导项羽轻视刘邦的威胁。

田荣是项羽大封诸侯之后的第一个叛乱者,而且,叛乱的齐地距离彭城较近,项羽自认为田荣叛乱威胁到了彭城。

彭越原为江洋大盗,趁乱起兵,未得分封而心怀不满。其实,彭越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

陈涉起兵之后,张耳、陈余说服陈涉到赵地策动反秦,并立赵王之后赵歇为赵王,使今河北一带成为天下反秦的又一个中心。张耳、陈余的反秦活动引起了秦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章邯杀死了陈涉、项梁、田儋之后,立即带兵进攻赵国,引发了著名的巨鹿之战。

张耳(?~前202)(今天封)人,秦灭魏后,任外黄县令。秦朝末期,、,进入阵地(令淮阳)时,聚众已数万。张耳投奔陈胜起义军,被任为左右校尉。同各路诸侯入关,项羽立为常山王。此后投汉,封赵王。巨鹿城被围之时,张耳在巨鹿城内,陈余带兵在巨鹿城外。张耳屡屡要求陈余发兵救援巨鹿,陈余知道自己兵寡力弱无法施援,引起张耳对陈余极端不满。巨鹿之战结束后,张耳指责陈余救援不力,并且怀疑陈余杀了自己派来求援的将领。陈余面对挚友的误解、指责极其愤怒,弃印而去。因此,陈余未能像张耳一样随同项羽入关。只是因为陈余一向颇有贤名,巨鹿之战中又立有大功,因此,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封给陈余三个县。陈余因此大为不满。他认为自己仅封三个县,只相当于一个侯,比起张耳封常山王差得太多。

因此,陈余向田荣请求救助,田荣资助陈余军队,赶走常山王张耳,陈余于是加入到田荣的叛乱之中。

田荣又封彭越为将军,让彭越参加诛灭三齐王的行动。

田荣还写信给汉王刘邦,联合刘邦反项。一时间,田荣叛乱引发了诸侯大乱,刘邦乘机得利。

因此,项羽决定发兵平齐。

但是,田荣只想当齐王,彭越是趁机发难,陈余是发泄不满,他们三个人都有怨气,但是,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消灭项羽、建立帝业的大志,也没有建立帝业的资本。

只有刘邦,既有大志,又有资本,是项羽的头号敌人。但是,项羽由于政治上的幼稚,不仅鸿门宴前、宴中没有认识到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而且,面临汉元年五月田荣叛乱,八月刘邦还定三秦的复杂局面,仍然没有意识到最大的危险在刘邦而不在田荣。

因此,项羽兵发齐地,没有及时增援坚守废丘的章邯,没有及时亲临关中,使刘邦乘机轻取关中。这是项羽在政治上的一大失策。

探原因且听分明误封和失封给项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在分封问题上出现了那么多失误呢?

关于失封的原因。

第一,对田荣。

田儋、田荣是齐地反秦力量的代表人物。田儋战死之后,田荣成为齐地反秦武装的首领。田荣对项梁请其出兵救赵抗秦的要求,提出以杀田假为先决条件,并在其先决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拒绝出兵,明显不对,说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视。但是,项羽因为田荣当年不与项梁合作,又不参加巨鹿之战和联军入关,拒绝承认田荣反秦有功,拒绝封田荣为王,明显有悖于“计功封王”的原则。

因此,田荣叛楚有其合理的一面。田荣叛楚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他资助了陈余叛楚;2.他煽动了彭越叛楚;3.他误导了项羽,让项羽再次忽略还定三秦的刘邦,让刘邦成为日后项羽的大麻烦;田荣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第二,对彭越。

彭越是江洋大盗出身,虽然此人在政治上极为糊涂,却极有军事才能。彭越在反秦初期与刘邦共同攻击过秦军。《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秦二世三年二月,与彭越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相遇。彭越是昌邑人,当时他刚刚聚集了一千多人,兵力很弱。彭越与刘邦共同攻打昌邑的秦军。这一仗打得不好,昌邑城也未攻下来。此后,刘邦带兵西进,彭越占据巨野,聚众万余。这是今存正史中有关彭越参加反秦的唯一记载。

项羽没有和彭越共过事,对彭越的重视明显不足。项羽没有分封彭越基于两点:一是彭越没有大军功,二是非自己所立的诸侯王。

后来,对项羽未分封的不满与刘邦的拉拢,使彭越成为刘邦的属下,并且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成为困扰项羽的军粮供应问题的最大障碍。这是项羽始料不及的。

项羽“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则并无错,依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分封也是大势所趋。忽略了彭越这位著名的游击将军不能全怪项羽谋划不周,只能说是项羽运气不好。刚好这位不符合分封标准的人是如此优秀的一位游击战专家。

第三,对陈余。

陈余早年就是一位名士。陈涉一起义陈余和张耳就面见陈涉,劝其立六国之后以培植反秦力量。后来,又随武臣一块来到赵地,使赵地发展成为三大反秦中心之一。巨鹿之战中,他是驻守巨鹿城外的盟军的主要力量之一。项羽消灭王离军团之后,他与诸侯军共同参加了对章邯的作战,还亲自致信章邯,分析利害,成为章邯最终决定降楚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他后来与张耳反目,愤然出走,所以才没有参加入关。但是,陈余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王离,秦朝名将孙子,之子。继其父为秦将,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作战。公元前208年,他奉命率军南下与等共围张耳反秦军于,杀后为率援军击破,被虏,遭杀害。项羽仅仅以陈余没有跟随自己入关而忽略了陈余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明智的。

项羽的失封导致田荣、彭越、陈余联手叛楚,客观上帮了刘邦。

可见,项羽分封诸侯的误封、失封,给他自己带来了重大灾难。

上面我们所谈的都是项羽失败的政治原因。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军事被动也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人们一般都认为项羽是一位名将,英勇善战,但是,在楚汉战争中他却一再表现出军事上的被动。要知道项羽在军事上为什么被动,怎样被动,请看:生死决战。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最吕布

    三国之最吕布

    一个热爱三国的人;一个弑战如命的人;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一个三国时期最强的武将,当这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会怎样?东汉末年,风云色变!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君旸之繁花落雪

    君旸之繁花落雪

    一个出身没落家族的少年,为了理想为了家人,离开故土,独自一人上京赶考。一路的风雨坎坷,一路的荆棘困苦,遇到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的事情,改变了少年的心,重写了少年的人生,让少年从喜与悲中渐渐蜕变成熟。一路上结识了无惧无畏的友人、意气风发的皇子、仙风道骨的道人。在腐朽的朝堂内外不屈的抗争,为了黎民百姓与朝廷弄臣斗,与邪恶的江湖教派斗,与野心勃勃的外族斗。繁花落尽,静静伫立在山腰看漫山落雪,渐渐忘却了尘世浮华,多了几丝空明。望着共闯生死的伙伴离去,轻轻叹息,转身握紧身畔伊人的双手,曾经的誓言至今萦绕在耳边,纵然江山多姿也不及伊人相伴静享超然于世的自在生活。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 浪子杜杰

    浪子杜杰

    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因误食丹药病重,命太子李纯监国,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各地节度使各怀鬼胎。太子密诏好友杜杰前往罗浮山。一场巨大的阴谋已经悄悄展开。欢迎加入浪子杜杰粉丝群,群号码:596219222
热门推荐
  • 下一个黎明1

    下一个黎明1

    三年前我们在夕阳下的约定,三年后再次重逢,你是不是已经爱上了另一个我?少年和少女的约定,最后是否能如愿?
  • 超级无敌能力

    超级无敌能力

    无敌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父辈的旗帜

    父辈的旗帜

    两个亲兄弟,在日寇进犯中华的时候共同参加抗战,阴差阳错,两兄弟站在不同的阵营。为了胜利,为了亲情,为国为家谱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 以农梦三斤

    以农梦三斤

    作为一棵垃圾堆的草她原本是没有机会遇到男神范以农的。她没有妈妈,爸爸也被关进了监狱。生活无望,未来渺茫。幸亏有兰秋阿姨,她才能遇到他。能相遇便能相爱,何况他刚刚被甩。男神大家都爱的,她自然也很爱他。一场往事深埋在心里。回不去的不仅仅是昨天还有被抛弃的爱情。当整个城市的合(欢)花树为一人而栽,所有的合欢花为一人而开,我们不得不相信爱情真的存在。只是,相爱,注定要分开吗?
  • TFboys皇家之恋

    TFboys皇家之恋

    帅气的tfboys这次会化身皇室贵族王子,和从小和他们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公主擦除了爱情的火花
  • 学霸历险记

    学霸历险记

    成绩什么的都是浮云,如果成绩好是一种错,请让我穿越
  • 蔚蓝色

    蔚蓝色

    她,是一代才女,却为复仇宁不惜一切。他,是贵家公子,却是她仇人的儿子。她杀了母亲,他却不知情地顶罪。然而,意外的邂逅让他们重逢。阴阳师,噬魂师,结界师。灵异事件一起接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如何。全部人都会死?公告:各位给点力啊~→_→←_←更新慢,别在意~等寒假我会加更的~~亲(づ ̄3 ̄)づ╭?~好好等待撒!
  • 狼道

    狼道

    《狼道(全新修订版)》从多方面对狼道进行了诠释,既是一本个人生存、成功的智慧之书,又是一本关于团队、职场和管理的创赢之书。一部深刻、生动、新颖的狼道智慧的宣言书,你可以从中找到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 力皇

    力皇

    武者武动天下,以武踏破虚空,巫者巫法通玄,荣登神坛,仙道昌盛,仙者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然而虚无之间唯有力皇。
  • 豪宠鲜妻:老公大人,轻轻吻

    豪宠鲜妻:老公大人,轻轻吻

    许念:“二叔,既然你亲了我,就要对我负责!”厉序:“好,下午腾出时间给我,跟我去结个婚!“…她喊他二叔,是他名义上的侄媳,却爱他至深。为了追逐爱情,她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不惜给自己安排一场“出轨”。临时演员没有出场,厉二叔高调登场,众人面前许她一世白首。她以为先动心的是她自己,却被二叔强势壁咚,以唇封唇,”宝贝,晚动心的人现在没有资格讲话哦。“在她情动之前,他早已深情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