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500000003

第3章 项羽入关

巨鹿之战以后,项羽率领除刘邦之外的各路诸侯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刘邦先于项羽两个月进入关中秦地,并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项羽以武力强行入关,刘、项矛盾迅速激化。此时,项羽挟巨鹿之战胜利之威,统率四十万大军;刘邦仅有十万大军,形势对刘邦十分不利。但是,刘邦巧于周旋,竟然躲过了项羽致命的一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放过刘邦呢?

4.函谷关前盟主震怒遭力拒勃然大怒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之后,他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和其他诸侯入关,准备上任关中王。按说,刘邦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他在西进之前,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曾经有个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做关中王。既然我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函谷关,自然要当这个关中王。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了秦军主力,并作为诸侯联军的总指挥,率领四十万大军西进入关。但是,当公元前206年十二月走到函谷关时,却遇到刘邦军队以武力拒绝项羽入关。此时,项羽才知道刘邦已于当年十月比他早两个月进入函谷关,“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兵打入了函谷关。

这是项羽入关之时的第一个“大怒”。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项羽为什么大怒?

二是项羽的“大怒”说明了什么?

巨鹿之战胜利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所谓“膝行”,就是跪着前进,由此可见诸侯将对项羽的敬畏,“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羽因此成为天下诸侯的总指挥,总盟主。

可见,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此时的项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没有料到刘邦抢竟然抢先一步,先行入关。按照事先与刘邦的约定,无论项羽有多大功劳,关中王都应该给刘邦。这是项羽心中最难咽的一口气!为什么呢?

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刘邦对项羽的态度与诸侯将对项羽的态度反差太大。

诸侯将在巨鹿之战后见到项羽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充满敬畏之情;刘邦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明显充满了敌意,这个反差之大,项羽感受得非常深切。

二是项羽认为刘邦在灭秦战争中出力不多。

项羽认为自己击败秦军主力,是灭秦贡献最大的人,刘邦是在自己吸引了秦军主力注意力的情况下轻松进入函谷关的,即使刘邦先入关,因为刘邦的功劳不够,所以也不能让刘邦做关中王。

三是刘邦的关中王是楚怀王许下承诺的。

楚汉战争中的楚怀王是战国末年被秦王扣留在秦死在秦国的楚怀王的孙子,是在范增的建议下由项梁所立的。项羽对楚怀王早有不满。原因我们后面再讲。

刘邦以武力拒绝项羽入关对项羽的自尊和虚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这是项羽函谷关前“大怒”的根本原因。

项羽在函谷关的“大怒”说明了什么呢?

本该笑怒从何来这个“大怒”暴露了项羽的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项羽“怒”得无知,“怒”得幼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互关系。

刘、项关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反秦斗争中,刘、项两大军事集团是并肩作战的友军,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秦王朝,也有共同的利益——灭秦后取而代之。

第二阶段,秦王朝的灭亡,使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也失去了共同利益。从这一时刻起,刘、项两家由并肩作战的友军无可避免地演变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这种集团根本利益的冲突是必然性的,无可调和的。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秦王朝的灭亡。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就是这个历史性的拐点!谁最早意识到这一历史拐点,自觉地为本集团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谁就能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观点,那么,项羽在函谷关遇到刘邦的阻击,得知刘邦已经比自己早两个月入关,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为什么项羽不应当“大怒”而应当大笑呢?

《三国演义》写三江口周瑜放火,诸葛亮智算华容一事时,曹操曾有过三次仰天大笑。

第一次是曹操兵败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见这里地势险要,“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他认为诸葛亮无智,周瑜少谋,如果是自己用兵,一定会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结果,一笑未了,引来了常山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拼死拦住赵云,曹操才得以逃脱。

第二次是走到葫芦口。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士兵们埋锅烧饭,曹操躺在树林里,又一次仰天大笑。他手下的人说,刚才丞相一次大笑引来了赵子龙,折了好多人马。现在怎么又笑起来?曹操说:诸葛亮、周瑜还是不行,如果在此预先埋伏下一支人马,以逸待劳,我们就是逃了性命,也免不了受重伤了。话音未落,杀出一支人马,为首的是燕人张翼德。这一回,许褚连马鞍都未备就被迫迎战,张辽、徐晃也来助战,才使得曹操又一次逃了出来。

第三次,走到华容道,曹操随行的人马只剩下三百多人,还大多有伤。曹操第三次仰天大笑,说:诸葛亮、周瑜到底是无能之辈,如果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我们只有束手就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手提青龙刀,跨上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这一次是关云长义释曹操,否则,曹操必然亡命华容道。

我读《三国演义》,非常佩服曹操的这三次大笑。

“大笑”,显示了曹操的理性和智慧。

曹操是在赤壁大战败逃的路上发出这三次“大笑”的。因为,他看到了刚刚打败他的诸葛亮、周瑜的“愚蠢”——当然,这只是打引号的“愚蠢”。虽然曹操三次“大笑”分别引出了赵云、张飞、关羽的三支人马,但是,曹操能在大败之时保持如此冷静、理智的头脑,实在是令人钦佩。

遗憾的是项羽没有能在刘邦重兵防守的函谷关前仰天大笑,而是“大怒”。

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刘、项两家在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的那一刻已经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所以,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样,用军事手段在刘邦集团足以强大之前就加以消灭是项羽集团的最佳选择。

我们知道,巨鹿之战之后天下反秦武装已经由项羽统一领导了,虽然齐地还有不愿帮助楚军救赵的田荣,和无所归属的彭越,但是,田荣、彭越都无法构成对项羽集团的巨大威胁。唯独刘邦集团,一是先入关中占有政治优势,二是军事力量比田荣、彭越都强得多。审时度势,威胁项羽集团的只有刘邦集团。

彭越(?~前196),字仲,昌邑人(今山东县)。西汉大将,拜魏相国,又被封为梁王。彭越在秦末起义中战功赫赫,但并未被项羽封侯。彭越是中国战争史上游击战的始祖,在楚汉战争中,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使项羽疲于应付。楚汉战争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后吕后强加以莫须有之谋反罪灭族。如果项羽有此清醒的认识,那又何必“大怒”呢?刘邦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恰恰给了项羽攻打刘邦集团的一个最好借口!

对刘邦来说这叫做利令智昏,对项羽来说这叫做天赐良机!

趁刘邦羽翼未丰之际,从军事上解决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上上策。所以,我认为,项羽如果有清醒、理智的政治头脑,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该大笑不大笑,反而“大怒”,说明项羽此时完全不懂他和刘邦集团的关系。这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突出表现!

5.戏水西岸剑拔弩张得密报再起怒火项羽打进函谷关,驻兵戏西,也就是戏水西岸。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是军队中的军法官,当时设有左右两个,分别称为左司马、右司马。曹无伤的密报,证实了刘邦称王关中的意图。这与项羽称霸天下的意图相左,使得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再一次受到伤害,所以,项羽又一次“大怒”。

如果说第一个“大怒”是在历史转折刚刚开始之时,项羽还不及思考刘、项两家的关系,尚有可原谅之处,项羽的第二个“大怒”则显得幼稚无知,不可原谅。刘、项两家争夺天下的局面已经明朗,何必还要“大怒”呢?无论你项羽如何对待刘邦,刘邦终归是要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因此,得到曹无伤密报的项羽应当毫不迟疑地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集团。

曹无伤的密告讲了三点:一是刘邦要做关中王,二是刘邦要让秦降王子婴为相国,三是刘邦想把秦宫的财宝全部归为己有。

这三点之中没有一点是项羽能够同意的,所以,项羽必然会“大怒”。

恨刘邦拟动干戈项羽在第二个“大怒”之后,做出了一个对自己集团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天一早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然后为我把刘邦的军队给灭掉(旦日飧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这一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但是,这个正确决定也有着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基础不牢。

项羽的这一正确决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个人自尊与虚荣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做出的;不是建立在对秦王朝灭亡之后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它的基础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项羽个人的虚荣与自尊得到了满足,这个决定随时都可能撤销。

第二点,随意性太强。

项羽用武力解决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决定是项羽个人做出来的,他没有和集团核心成员认真讨论过这一重大决策。因此,个人的专断导致项羽可以在不和集团核心成员充分协商后由他一人自主撤销。所以,这个决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项羽的这一决定一下子引发了五个人的反应。

第一个人是司马迁,他在《项羽本纪》说到这一决定后写了五句话: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坝上。

司马迁的交代让我们明白了刘、项两大集团当时的力量悬殊——战略优势明显在项羽这边。因此,在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饱含了司马迁的惋惜之情(这种在客观叙事中不露倾向而实含明显倾向的抒情,是《史记》中最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第二个人是范增。

范增是项羽集团的唯一谋士,他认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贸,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刘邦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结论是“急击勿失”。

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民心,志存高远。

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但是,范增并没有从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存在的必然性冲突这一关键角度讲清利害。因此,范增这番话并没有抓住要害。范增没有说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意味着刘、项关系从并肩作战的友军已经转化为根本利害相冲突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帮助项羽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报前恩项伯泄密第三个人是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此时正任项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项伯得知项羽这一重大决定后,立即“夜见张良”。

名缠,最小的叔父,项羽统兵后任左尹,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鸿门宴前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楚汉之争中处处维护刘邦。项羽败亡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赐其姓刘。受封三年后死去,其嗣子项睢因罪未承爵。项伯为什么要冒险夜见张良呢?

因为项伯曾在秦朝时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项羽即将对刘邦集团动手的前夜,他为了答谢张良,挽救张良的生命,夜见张良,并将项羽第二天一早军事解决刘邦集团的绝密军情告诉了张良。项伯此举,客观上并不是像曹无伤一样是为了在项羽胜利之后邀功请赏,而是为了救出张良一人。

因此,对项羽集团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对刘邦集团来说,曹无伤却是一个内奸。

第四个人是张良。

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绝密军情告诉刘邦。

化危机张良献计第五个人是刘邦。

刘邦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呢?

刘邦得到这一绝密军事情报,顿时大惊失色;忙向张良问了两个怎么办(为之奈何)。

刘邦的反应非常值得玩味:刘邦得知项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决两大集团冲突的决定后为什么大惊失色?

刘邦尽管比项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时的刘邦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在自己入关之后就犯下了的,并不是现在才犯的。

刘邦犯下的这个错误是什么?

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图,是在自己集团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项羽集团的军事实力之前,就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结果,招致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的军事打击!这就叫利令智昏!

那么,刘邦的“为之奈何”说明了什么呢?

“为之奈何”是刘邦的口头禅之一,它说明了刘邦的高明。说明刘邦善于在关键时刻听取谋士的意见,而且对谋士的意见具有极强的鉴别力。

张良如何应对刘邦的询问呢?

张良当然胸有成竹,但是,他并不愿意马上将对策告诉刘邦,而是一连反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刘邦说:有一个无知的人劝我,把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入关,整个秦地都可以成为你关中王的领地。所以,我听了他的意见(鲰生说我曰: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第二个问题:你估量一下你的军事力量足以抵挡项羽的军事力量吗(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刘邦沉默了,说:本来就不如项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这是一个让刘邦非常难堪的问题,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实力,所以才有“沛公默然”四字。

然后刘邦反问了一个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且为之奈何)?

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任大将军后曾和刘邦有过一番谈话,韩信也是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如今向东用兵,争夺天下的权力,难道对手不是项王吗(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刘邦马上回答:是这样。

韩信接着问了第二问:大王自我评估一下,您的勇猛、强悍、仁德、强盛,与项羽相比,怎么样?

刘邦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不如项王啊(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沛公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韩信和张良实际上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刘、项两家在楚汉战争初期的军事实力对比,对刘邦很不利。要刘邦公开在下级面前承认这一点非常不易。刘邦对张良的回答实质上是要刘邦在下级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而且是承认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利令智昏。

为了找到战胜项羽的良方,刘邦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自己当时的实力不如项羽,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啊。

张良的两问也说明张良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老师,他严格遵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启发他;对方不郁积难言,不要去开导他)的古训。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刘邦应该怎么做,而是要他好好思考一下才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在刘邦充分思考过自己的错误之后,张良才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利用项伯,欺骗项伯。

张良对刘邦说:你去告诉项伯,说你刘邦不敢背叛项王(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这一招,妙在两处:一是利用了项伯,二是看透了项羽。项伯是政治糊涂虫,好利用;项羽的愤怒是因为自尊与虚荣受到了伤害。

刘邦的理解力极好,他立即领会了张良此计的精神实质,而且马上胸有成竹了,“为之奈何”也不再问了。反而连续向张良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君安与项伯有故?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么深的老交情?

项伯在大战爆发的前夜私见张良,证明了项伯和张良非同一般的关系。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了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极高。

张良从容不迫地回答:项伯在秦朝时曾经有过人命案,是我救了他。今天我有了危难,他才特意来救我(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俩谁年长(孰与君少长)?

张良回答:“长于臣。”

刘邦马上应对:我刘邦要拿出对待兄长的礼仪接待项伯(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他对张良心存怀疑,后一问是他解除了对张良的疑虑之后所采取的行动。

在张良的指点下,刘邦立即实施哄骗项伯的行动。

刘邦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

因为项伯是此时唯一能够与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哄项伯刘邦结亲项伯一入账,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女亲家。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第二天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企图行刺刘邦时,项伯也拔剑起舞,时时保护刘邦,原因就在于刘邦前一天刚刚和他订了儿女婚事,他与刘邦成了儿女亲家。

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女亲家,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攻关能力。正因为如此,刘邦才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刘邦与吕后只有一儿一女,我们当然不知道刘邦与项伯结为亲家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项伯绝对不敢再向刘邦提这次定亲之事。事实上,刘邦的儿子惠帝刘盈娶的是他的亲外甥女,刘邦的女儿也没有嫁给项伯的儿子(我们甚至不知道项伯是有儿子还是有女儿)。反正刘邦与吕后的亲生儿女一个也没与项伯的儿女结亲,此时的打亲家只不过是一桩政治交易而已。

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带给自己的子女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它表现了刘邦对其子女刻薄寡恩的一面。

后来,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儿是刘盈的姐姐,后来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生子被封为鲁王,所以尊其母为鲁太后。鲁太后死后的谥号为“元”,因此史书上称她为鲁元,或者鲁元公主。

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竟然一脚将亲生儿子、女儿从车上踹下来。赶车的夏侯婴(滕公)马上停车把他的儿女又抱上来,这样反复了多次。刘邦甚至嫌夏侯婴多管闲事,竟然拔剑要杀夏侯婴。后经夏侯婴劝告,才让他的亲生儿女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在和项伯拉近了关系之后,刘邦讲了一段至关重要的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第一,我刘邦入关之后,丝毫不敢贪占任何东西,登记了官民的户籍,封存了所有的仓库,等待项将军到来再处理。

第二,派人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盗贼随便出入,应付突发事件。日日夜夜盼望项王的到来,怎么敢造反呢?

第三,希望您详细地对项王说明我实在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这番话十分厉害:刘邦入关的确是“籍吏民,封府库”,但是,“籍吏民”是为了自己做关中王时知道向谁征收赋税;“封府库”是为了笼络民心。此刻却被说成了为项羽入关做前期工作!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阻止诸侯入关,以便安安稳稳地做关中王;此刻舌尖一转却成了防止盗贼出入和应对突发事件。

这番话首先打动了项伯,让项伯完全相信了。所以,项伯才说:明天你可要一早来向项王作个解释(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避不义危机初解项伯连夜回到项羽大营,亲自向项羽作了一番解说,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听!项伯劝项羽取消第二天的军事打击还是出于一个“义”字,因为项伯救张良、替刘邦说情,都是立足于一个“义”字。张良利用项伯、刘邦忽悠项伯也都是冲着一个“义”字。

项羽听完项伯的话之后,竟然完全相信了项伯,停止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项羽的反应令人震惊:一是完全丧失政治警觉。

大战前夜,项伯私自进入敌营,并且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他竟然连一个“君安与张良有故”的疑问都没有,与刘邦“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政治警觉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

二是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对手。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他入关,曹无伤告密,都没有使项羽意识到刘邦正在自觉地和他争天下。

项羽中止对刘邦的军事打击是刘、项之争中刘邦集团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项羽集团在刘、项之争中第一个重大挫折。

刘邦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和项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项羽的决战,将一场军事斗争巧妙地转换为鸿门宴的政治斗争。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躲过去了,万幸啊;对于项羽集团来说,一次消灭最大政治对手的机遇消失了,可悲啊!

刘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项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对比十分鲜明,刘、项胜负实际上已见分晓。

刘邦利用了项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项羽,但是,这并不等于项羽集团中所有人都那么好忽悠,更何况第二天刘邦要亲自到鸿门来向项羽做出解释,他能躲过鸿门宴这一关吗?请看:鸿门宴。

同类推荐
  • 明末1615

    明末1615

    现代业务员意外穿越回明末,灵魂附体小海盗陈升,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改写了中华民族的走向。。。。带你走入利益纷争,阴谋诡计的世界里。带你走入波澜壮阔大海的怀抱里。带你走入武侠的畅想中。带你走入殖民过程中残酷的现实里。带你走入精彩,惨烈,真实的战场中来带你走入。。。。。。。。。。。。
  • 囧探查过代

    囧探查过代

    小说故事围绕的是现代大都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古代,经历险阻成为一代名探。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 流浪系统

    流浪系统

    周末叶明在玩王者荣耀眼看用李白快五杀了,tm手机确黑屏了接着就直接把叶明吸入到异世界。流浪系统什么鬼?系统:帮你的鬼。接着就是慢慢走上人生巅峰(主角变李白,随意到末期)
  • 大宋天朝

    大宋天朝

    二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大龄单身屌丝封越莫名奇妙穿越到靖康之耻前一年,面对着还处于愚昧的大宋,他的恶趣味上来了。枪械?不不不,这是制式火属性黄品仙武。手雷,大炮?不不不,这时制式金火属性黄品消耗型仙武动力外骨骼?不不不,这是制式玄品仙甲。电磁炮(地级仙武)?空间折叠装置(传送阵)?空间存储装置(须臾戒)?拜托,科技,哦不?仙道不是一天建造而成的。若干年后,封越回过头,看到的是人类最真实的一面。(别问我金手指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真理,好吧!我承认还有个智脑。)
热门推荐
  • 豪门重生之甜宠娇妻

    豪门重生之甜宠娇妻

    龙漪杳是宰相府的大小姐,是翰宇王朝第一才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沦为他人棋子而不自知,一朝梦醒,家人幸免于难她却意外重生在一个纨绔大小姐身上。轩辕奕一睁眼的时候,却发现本该被胞弟毒死的自己竟然变成了婴儿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方,他接受了这个事实,想抛开过去重新来过,可却发现自己忘不了她。直到龙漪杳出现在他的课堂之上,喊出自己的名字时,那颗死寂的心仿佛找到了生机一样,开始跳动,也从此走上了一条妻奴之路。失而复得是再珍贵不过的了,他是帝王,却可以将她宠上天,让她踩在自己的头上。【片段一】“BOSS,夫人的店被人给砸了。”“夫人没事吧?是谁?”“夫人受了点惊吓,是韩家韩茹珍。”“那就让人去韩茹珍的店砸个够,韩氏也去关照一下。”“是。”【片段二】“亦,我剪不到指甲了……”某怀胎八月的人撇嘴说道。正在批阅文件的某人立马下文件,接过指甲刀,将某孕妇的脚抬放到自己的腿上……本文双重生,宠文无虐,都市架空,所以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亲们不要太计较了,谢谢大家支持!
  • 缔造新世之空城战

    缔造新世之空城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书中主角奇生的使命便是建立一个新的宇宙秩序!他虽平凡,但经历无数的历练之后,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无论是虚拟空间的冒险,还是平行宇宙的冒险,等等这些冒险都让奇生获益匪浅。对于作者我来说,这本书不为别的,只求将心中的小说写下去!(第五章之后开始冒险,前四章为引入可能稍欠精彩。)新书读者群:5244零零431,期待读者的加入。
  • 王俊凯之繁花流年

    王俊凯之繁花流年

    那年他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偶像,她是他的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粉丝。他前途无量光芒万丈,她却只想不忘初心默默守护。偶然的机会,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正在慢慢靠近……一次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了转动。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纵使我赏遍繁花流年,却还是爱你……。”——王俊凯『鹿小媛原创作品,禁止以一切方式转载』
  • 摄论章

    摄论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九魔道

    第九魔道

    魔道,莫道,不可道之道;魔道,陌道,一入魔道众人皆路人;魔道,末道,不成魔便无生!魔,天地所弃,众生所憎;苍茫四顾,举世皆敌!世间,凡有修魔者,皆是众叛亲离,百劫缠身!这是关于一个少年修魔成长,最终成长为一代魔祖的故事!一入魔门遭天弃,道途寂寥一人行!
  •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希腊神话和传说(上)

    希腊神话和传说(上)

    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希腊的各种神话故事与人物传奇,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本书包括《普罗密修斯》《人类的世纪》《阿耳戈英雄们的故事》《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等,并选用了几十幅古代希腊瓷画,以更加完美地展示古希腊文化的璀璨。
  • 乱点鸳鸯

    乱点鸳鸯

    【点鸳鸯系列之四】乔墨画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败常胜武馆的段御风,奈何人家武功就是比她高,她屡屡败在段御风手下。本以为这辈子注定和他是死对头,却在段御风接二连三救人后,她的感情悄然发生了变化……
  • 无边洪荒

    无边洪荒

    带着传承记忆的路留时降生在奥古汀星球,成为路家家族的世子,为了给哥哥和家人报仇,他苦心修炼,并且一步步踏上修炼的顶峰。
  • 总会有一个人陪你到老

    总会有一个人陪你到老

    或许她是卑微的丑小鸭,但当她对上同样强势的天鹅时,他们的心互相为对方沦陷。可她们的爱情还是敌不过现实.那年,她走了,归期不定。三年后,她是国际当红的设计师Rains,就这样华丽丽的从英国归来.昔日恋人和好友都对她冷漠至极.在无数的兜兜转转中,他们之间还是登对的恋人,她们还是合拍的好友.这时,他们才发现:人生没有永远的孤独,总会有一个人可以陪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