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400000041

第41章 名字读音须确定

汉字的多音字是不少的,仅就《新华字典》上就有四百五十多字,占总字数的万分之一点七,占常用字的约百分之五,多音字如果被取为人名用字,会形成几种读法,别人以为是正确的人名读法,不一定与你认定的人名正确读法相吻合,这样就会给孩子往后的生活平添许多询问插曲。比如说“茜”字既读“歉”音又读“西”音;“拓”字,既读“踏”音又读“唾”音,这样的字做名字就难免造成乱读现象。这不能怪读错了的人们,谁让你取了多音字做名字呢?多音字用作人名的问题,还有一说,就是在字典中,有些字是专门作为人名用字而存在的。还有些字是只在作为人名用字时才有异读,比如“冒顿”作为汉匈奴的一个单于名时读为“沫独”。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每一位家长都力求给孩子取一个满意的名字。好名字应该写起来便捷美观,解起来寓意深长,叫起来和谐悦耳,而不应该有两种以上的读音,令人无所适从。所以,起名不宜用多音字。

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事实,比如乐字,即可读“yuè”,又可读“lè”。如果是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张乐”,读成快乐或者音乐的声都可以,而当以乐字当姓时,虽然亦是两种读音均可,后其却为两个分支。“yuè”者主要分布在北方,“lè”者则多在南方。“张乐”,一般读作快乐的乐声,因为快乐与音乐的两个声,与张合在一起用快乐的乐声更有韵律。某地有一个学生名叫乐乐乐,老师上课时却不知该怎么叫他,老师居然让这个名字给难住了。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可有八种读法,读者若有兴趣可以自行排列一下。

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看来这个学生的父母在起名字时是有一定想法的,一个名字居然有八种读音,在交际场合如何使用呢?到头来别人想叫不敢叫,唯恐叫错了被人耻笑,吃亏的还是自己。别人叫不上来,可以不叫,可以避开。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别人不叫、不使用,那么,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一位老师将作家“贾平凹”念成“贾平凹(āo)”,有两位老师同时指正,说应念“贾平凹(wā)”,因为作者小名叫“平娃”。那位老师立即反驳,说“凹”字早在1985年的审音表中就已统读为“āo”,“wā”音已删去,至多仅存于地名。这两位老师又说在大学里,当代文学老师就念“贾平凹(wā)”时,那位老师仍不甘示弱,说有关“贾平凹”的读法,电台还专门讨论过,结论是:不管“贾平凹”过去怎么念,不管他本人的意见如何,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现在都得念“贾平凹(āo)”。争得不知道谁是谁非,以至于到今天很多人对大作家“贾平凹”的名字仍心有余悸,惴惴讳言。

名字中的多音字给人们的言语交际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其原因在于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这些字该读什么音,一般都根据它们的意义、词性、使用范围或语境来确定。汉字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仅3500个常用汉字,就有250个多音字。这些多音字至少有两个读音:“参”有三个读音(参观)(参差)(人参)。如:王朝闻、周长行、张重参。什么时候读甲音,什么时候读乙音,是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出来的。

因此,考虑到多数读音的便利,还是以少用多音字起名为好。一般不要用两个多音字组词取名,那将是麻烦上再加麻烦,读音很难处理。如“周长行”,这个名字有四种读法,这怎么得了?

使用多音字,就像使用冷僻字一样会给人们的呼叫带来很大的不便,寓意本身也不够明朗。以多音字取名,名字有两个或更多的发音时就更容易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取名绝对不能用多音字。但至少要使别人能够确定其读音,不至于读错。

起名若用多音字,会使名字难以准确读出,并产生名字歧义,甚至造成曲解。如“长行”这个名字,读法如果不同,字义也完全不一样。

取名利用多音字与另字组合形成一定的语境义,让人一目了然。例如:王重阳“重”与“阳”组合在一起成“重阳”这一词,便知“重”应读chong(阳平)。命名最重要的依据是义,古人在命名取字时因注重字义或其他因素而用了多音字;且取得的这些“名”与“字”是单“名”、单“字”又不能形成语境义,或者不能直接通过语境义判定其义其音,这些都会给今人读古书、称呼古人或了解命名的含义等带来不便,也易造成误读与误解。那么,古人“名(字)”中这种多音现象如何确定呢?最根本的是弄清楚其命名的意图。

所以,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如果要用,最好通过连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例如:崔乐天、孟乐章。前者通过“天”说明“乐”当读lè,后者通过“章”说明“乐”读yuè。它们都能用意义告诉你应该读什么。

同类推荐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本书收有“信仰”、“孩子与音乐”、“词语”、“动物·昆虫以及心地”、“男女或情事”、“蒙古的”、“文艺方面”等短语。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热门推荐
  • 工作只需20年

    工作只需20年

    本书是介绍“如何缩短工作年限、提前享受自由生活”的职场实用方法类型的书,带有励志的成分。本书的重点读者群是即将要开始工作的大学生、初入职场但对工作和人生毫无方向的年轻人、渴望改变并且不想被工作束缚一辈子的新一代普通上班族。书中讲述的是通过三个大方法的详细解说,帮助读者大幅缩短工作年限,只需20年就能得到普通人工作一辈子得到的东西,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自由。本书的重点读者群是即将要开始工作的大学生、初入职场但对工作和人生毫无方向的年轻人、渴望改变并且不想被工作束缚一辈子的新一代普通上班族。
  • 火塘梦谈

    火塘梦谈

    作品简介:火塘为景,谈梦为题,寻根为主,现实未来,双线发展,男主陆松,遭人设计,依迹寻亲,重逢至爱,兄弟相聚,呼朋引伴,成功复仇,享梦之道,成梦之国。致诸读者:新人新书,多多支持,收藏推荐,谢谢大家!深致女主:红尘相遇,如获新生,一路有你,无畏险阻,相伴一世,此生足矣!
  • 穿越时空寻真爱

    穿越时空寻真爱

    玉雪是非专业的!但是希望大家能多支持!有什么意见尽管提,玉雪会尽力让大家满意!千万不要批评的太狠啊!玉雪可是个爱面子的小女人!哈哈!玉雪在此先谢过啦!建了个群喜欢玉雪或有意见想提的都可以加36663479。
  • 千古之秋

    千古之秋

    仇恨,千古至今,仇恨的积攒庞大到让人无法想象。但是也没有人在意毕竟这是缥缈的东西,但是也没有人能想到这缥缈的东西竟能成为最顶端的系别。
  • 跨越千年:妃常了得

    跨越千年:妃常了得

    大婚之夜某皇后:“本宫心里说一,你的心里不能想二。”某皇帝:“……”朕可以想三。某皇后:“本宫心里想东,你的心里不能想西。”某皇帝:“……”朕可以想南。某皇后:“本宫想玩,你不能想睡。”某皇帝:”……“朕可以想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 阎王大人竟然在打工

    阎王大人竟然在打工

    在麦当劳打工的竟然是掌管阴曹地府的阎王,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萝莉!
  • 青皇记

    青皇记

    穆峰,一个无法习武的废民,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一个叫灵植秘录的宝物,终于踏上修炼之路,成为一个武者。不过同时,烦恼也接踵而来。哎呀,姐姐,你为啥对我这么好?是不是打算图谋我的宝物?那个谁谁谁,总是针对我为什么?是不是发现我的这个宝物要抢?咦,等等,这个宝物怎么自己跑回来了?这要被人发现了怎么得了?我不是死定了?没办法,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只能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了。
  • 忽然好多年

    忽然好多年

    她虽然没有忘记他,但也没精力去想了。这三年中,她不敢轻启记忆的闸门。因为怕触了心中最深的痛,怕伤了心中最美的温柔。当她可以释然的面对新感情时,为什么他又回来了,对他,是依赖还是喜欢?看到周围的人为了爱情哭了又哭我苦笑听到周围的人说自己怎样不幸福我麻木谁把谁当真谁把谁遗忘谁会是谁的谁厌倦了现实的虚伪我想远离一切宿命中许多的纠缠经过太多的失望片段把我击的伤痕累累于是我努力逃脱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而那最后一页的空白将渲染着怎样的结局
  • 逍遥真经

    逍遥真经

    你打我,我不还手,任你什么修为,打死我算你赢,你要不服,打到你服!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